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27
战时
共产主义
斯大林
模式
人民
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23年·洛阳期中]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 )
A.注重维护农民阶级的经济利益
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突出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D.发展农业协调国民经济比例
解析:余粮收集制和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故A项错误;为了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为了解决经济政治危机,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为了快速推动国家工业化,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都是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和农业集体化政策排斥市场,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是为了工业化的需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项错误。
答案:B
2.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
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
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
解析:1921年苏俄“搞错了”指的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脱离了国情,故C项正确;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了资本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23年·上饶模拟]1925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但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水平。工业总产值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周转量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0%。这说明当时苏联( )
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体制
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
C.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体制在当时是符合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在1925年前后,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终完成,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后才被逐渐废止,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23年·衡水联考]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 )
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解析:据材料“1923年秋”可知此时苏联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依据所学,新经济政策促使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1924年以后,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故B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时间“1923年”可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对新经济政策产生怀疑,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怀疑,而不是强调工业化的进程,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23年·南宁摸底]据统计,截至1929年10月1日,苏联共收到267份承租申请,1921~1927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 ( )
A.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 B.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
C.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 D.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
解析:据材料“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说明苏联承认私有和利用外国资本,结合所学1921~1929年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
答案:A
6.[2023年·湖北名校联考]1929年,斯大林指出:“国家、国营工业不经过中介人直接成为农民的商品供应者,而农民也不经过中介人直接成为工业、国家的粮食供应者,这有什么不好吗?”这反映出斯大林意图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取消市场经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减轻企业负担
解析:材料突出“不经过中介人”,即取消市场经济,实行国家计划,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集体化的信息,也没有体现减轻企业负担,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7.[2023年·桂林市高三模拟]据张君肋《史泰林(注:斯大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了农民个体经营的积极性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斯大林模式。根据材料“民国十七年春”可知此事发生于1928年,苏联进入斯大林统治时期。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以农业助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由农民使用机犁必须“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可知,这迫使农民为使用机械不得不参与到集体耕种中,这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将原本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一个集体中,这种强行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这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经济,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奠定三年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D选项错误。
答案:C
8.[2023年·固原市高三模拟]1933年初,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书中写道:共产主义提供着人类文明得以维持的解决办法,而苏联则无限美好。该作家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基于苏联( )
A.革命成功的经验 B.避免了生产盲目性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由材料中“1933年初”“共产主义提供着人类文明得以维持的解决办法,而苏联则无限美好”可知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盲目生产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大危机之中,该作家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看到解决生产盲目性的办法,故B项正确;该作家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而不是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C排除;当时苏联新经济政策已经被废除,故D排除。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且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苏联工业化的基本方针。为了高速度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提出靠本国节约来发展工业的道路,即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长期的、过大地保留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1926~1927年度,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过战前水平,斯大林一再要求提高工业增长速度,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共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到二战爆发前,苏联成功地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
——摘编自陈国新《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
思路和苏联模式》
材料二 中国前30年的工业化推行的是粗放型、封闭式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工业化推进主要靠计划机制、政府主导,较少利用市场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工业化道路和发展战略开始转换。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由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超前发展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注重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1978年以来,农村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前30年我国农村工业化几乎停滞不前,从而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摘编自谭险峰、龚亚香《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道路发生的变化。(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4分)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道路发生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结合材料相关信息以及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来回答即可。
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资金积累依靠国内;牺牲农业;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实行计划经济。
(2)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追求协调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工业化由停滞到迅猛发展;从学习借鉴苏联模式到体现中国特色。
(3)经济体制改革要不断优化;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