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文字版.pdf
下载文档

ID:3592132

大小:2.52MB

页数:27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郭庆光 传播学 教程 第二 文字
1 2 总 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这部“21 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是一部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皋牢百代,卢牟六合,贯穴古今,笼罩中外,密切联系新闻传播工作的实际,广泛吸收新闻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挹遐揽,取精用宏,供新世纪的高等院校新闻传播院系教学使用的系列教材。20 世纪初以来的 100 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 100 年。这 100 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网络和多种新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这 100 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 100 年。其中最近的 30 年,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年,发展得尤为迅猛。据 20 世纪末的统计数字,截至 20 世纪末,即 1999 年,全国已有公开发行的报纸 2100 种,通讯社 2 家,广播电台 1200 座,有线和无线电视台 3000多座。其中,报纸年出版总数达到 195 亿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 88.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 89%,电视受众超过 9 亿人。与此同时,全国各类新闻从业人员的总数也已超过 55 万人。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势头更为迅猛。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在宏观调控下,虽无大变化,但软硬件的实力,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据 2008年的最新统计数字,全国报纸的期发数已达 1.07 亿份,稳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发行量最高的 100 家报纸中,中国占了 25 家(大陆 24 家,台湾 1 家)。电视受众超过了 12 亿,覆盖率达到了 97.15%。宽带网的上网人数超过了 2.23 亿。手机的拥有量超过了 5.39 亿,手机短信的发送量超过 3500 亿条。手机的功能已进入 3G 时代,由一般的通话,发展到手机短信、手机报和手机电视。与此同时,新闻传播业的产值也大大提高,超过了 5440 亿人民币,成为国民经济的第四大主导产业。中国在以上统计数据中的后几项数字,都已稳居世界的前列。这样大的发展规模,这样快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都是空前的。回顾既往,盱衡未来,新闻传播事业在 21 世纪还将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新闻传播,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以及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必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相配合,这 100 年来,为中国的新闻战线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中国新闻教育,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中国的新闻教育起始于 20 世纪初,迄今有近 90 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的 30 的,虽然先后在个别院校中设立了新闻系或新闻专科,但规模都不大,设备也不够完善,在校学生的人数,最多的时候不超过 400 人,30 年间累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到 3000 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人才,新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但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为止,全国的新闻教育机构也还只有 14 家。当时全国只有 343 家报社、78 座广播电台和 13 家电视台,革命老区来的新闻工作骨干,正当盛年,足3 以支撑大局,新闻系和新闻专业的学生统招统分,基本上能够满足中央和省市以上新闻单位梯队建设方面的需要。“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新闻事业进入低谷,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被迫中辍。拨乱反正之后,新闻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新闻工作的人才却出现了断层,明显供不应求,因而极大地推动了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的新闻教育得以重振旗鼓并得到空前迅猛的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 30 年间的事情。这 30 年来,中国新闻教育和中国新闻事业同步发展。截至 1999 年,全国设有新闻传播学类院、系、专业的高校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两三所增加到 60 所以上,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教学点已不下 600 个。新闻专业的教学已从单一的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多层次的格局,个别院系还设置了新闻传播学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在校的新闻系科学生总共只有 500 来人,现在仅本科生就有 6000 人,加上大专生和研究生接近 10000 人。30 年间累计向新闻单位输送的毕业生超过 30000 人。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加速发展和新闻战线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的新闻教育还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发展。一般说来,新闻教育质量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师资,一个是教材。两者之间,教材的作用更大。这是因为,师资的多少和良窳,往往受办学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教材一旦完成,就可以直接嘉惠于学子,风行四海,无远弗届。进一步说,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而且还可以同时拥有一定的学术含量,推动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1919 年出版的徐宝璜的新闻学,1927 年出版的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两书都是作者在高等学校从事新闻理论和新闻史教学时作为教材编写出来的,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推崇,几十年来一再重版,历久不衰,至今仍然是公认的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史方面的传世之作和经典之作。正因为这样,新闻教育的前辈们,历来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来年,坊间出版的新闻学方面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教材。改革开放以后,新闻传播学研究空前繁荣,新闻学方面的书籍大量问世,但教材仍然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教材,覆盖了新闻传播学的方方面面,经过出版家和众多作者们的长期努力,门类和品种基本配套齐全,曾经为同时期的新闻教学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闻工作实际的飞速发展,这些教材的体例日显陈旧,观点和内容也亟待调整和更新。一些属于学科前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开课程的教材尚付阙如,使现有的教材出现了不少缺口。在新世纪已经到来之际,集聚力量,重新编写出一套体系完整,门类齐全,能够为新世纪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服务的新闻传播学的系列教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新闻业界及新闻教育界的迫切需求。呈现在记者面前的,就是应这样的需求而产生的一套系列教材,它将涵盖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的方方面面内容,满足新闻、广播、电视、广告、媒体经济、多媒体等多个专业的教学需要。负责这些教材编写工作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多所著名院校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编写者,都是相关学科的国家级的学术带头人,堪称一时之选。收入本系列的教材中,既有国家级的重点教材,也有部级的重点教材,其他的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品,所以,它们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它们的权威性也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同。4 21 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新闻传播学作为将这两大领域有机联结的桥梁,在今后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隆重推出这套系列教材,是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在这里,我谨代表编委会和全体作者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这部系列教材开始策划于 20 世纪的最后一年,21 世纪初起陆续问世,迄今已编写出版了近 50 种。在体例和内容的创新和开拓等方面,远远超过同时期出版的同类教材。其中的有些教材,还根据整个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陆续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重新出版,实现了内容的与时俱进。21 世纪,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都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批系列教材的问世,将会为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新世纪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做出其应有的贡献。这是出版者和全体作者共同的一点希望。是为序。方汉奇 于中国人民大学宜园 5 序言 传播学教程 第一版自 1999 年面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和高度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传播学本身也由一门生疏的舶来学科变成了与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每个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门学科,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学科地位和重要影响。这一切都说明,传播学适应了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来,传播学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融合也是令人瞩目的近年来,传播学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融合也是令人瞩目的,它被广泛借鉴与应用于被广泛借鉴与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以至于一些学者提出了传播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以至于一些学者提出了传播学的“泛化泛化”现象”现象。我认为,传播学“泛化”问题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意味着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不仅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同时也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二,传播学“泛化”也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学科都在关注传播现象、研究传播问题的状况下,作为“本家”的传播学应该做些什么?换言之,传播学的学科相对独立性是什么?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崭新环境中,这个学科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只有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我们才不至于在“泛化”中陷入自我迷失的境地。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美国传播学家斯蒂文W小约翰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提出了建设“传播学核心理论传播学核心理论”(core communication theory)的问题,并认为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应该包括研究信息的形成与发展、意义的生成与解读、信息文本的结构与组织、传播中的社会互动关系、传播的社会动力学(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关系、传播与权力和资源的社会分配关系、文化生产方式和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等。这些方面,当然不是传播学的全部,但的确是传播学研究中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传播学的学科独立性和独特价值的所在。我认为,传播学的核心理论也就是支撑这个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这种基础理论的出发点,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形态传播现象的普遍规律,提供对人类传播行为的本质理解。只有具备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传播学才能建构成熟的、具有长远价值的理论体系,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学术思想和新知识。传播学教程一书就是本着建构传播学核心理论的宗旨编写的,第一版的出版,尽管还只是一种初步探索,但得到了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其他学科的广泛使用。1999 年以来,本书作为“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重印 22 次,共发行 50 多万册。这次再版,主要是在原来的框架和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这十多年的新发展做了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其中包括:加重了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论述,对网络时代的传播新格局的变化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充实了个人信息处理的过程与模式的论述(如基模理论),增加了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传播学的重头戏传播效果理论,除结合近年来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的变化对传统理论模式的新发展变化做了补充修改以外,还增加了近年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焦点、日趋成熟的“框架”理论和“第三人效果”理论等。作者期冀,本书的再版,能够对新闻传播学及相关学科广大学子提供新的帮助。参见美斯蒂文W小约翰:传播理论(中译本),2829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6 本书是面向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主要着眼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体系,它不应该是易碎品,而应该具有长远的价值。尽管作者在编写中为贯彻这个宗旨做了许多努力,但囿于水平,本书依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诚挚地希望使用本书的广大学子和教师提出批评和指正。郭庆光 2011 年 1 月 28 日于清华大学宏盟楼 7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学也是如此。每一个初次接触传播学的人也必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传播学是一门什么学问?它的研究对象和考察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学习传播学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学好和用好传播学?本章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些问题。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是 20 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直到 20 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传播学诞生后,其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进入 21 世纪后,它几乎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发生了交融,乃至于一些学者提出了传播学的“泛化”问题。传播学“泛化”问题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意味着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二,传播学“泛化”现象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是什么?它的核心理论体系是什么?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是什么?它的核心理论体系是什么?这意味着,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崭新环境中,传播学应该重新回归它的学术原点传播学应该重新回归它的学术原点,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进行重新探讨和确认。随着传播技术革命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播学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传播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建设作为一个迫切任务摆在我们面前,这一切都必须从科学地界定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入手。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探讨传播学的对象之际,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传播”这个基本概念,因为正如不少学者指出的,传播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传播的学问。尽管我们不能停止在“顾名思义”的层次上,但探讨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却不能不从考察传播的概念做起。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界定传播学研究对象的一把钥匙。许多理论用语都是由日常用语演变而来的,“传播”一词也是如此。我们知道,传播学中“传播”一词,是英语 communication 的对译词。据考证,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catio 和 communis,14 世纪在英语中写作 comynycacion,15 世纪以后逐渐演变成现代词形,其含义不下十几种,包括“通信”、“会话”、“交流”、“交往”、“交通”、“参与”等。19 世纪末,这个词已经成了日常用语。通过这些日常用语日常用语,我们基本上可以了解,传播一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但是,日常用语或普通词典中的说明只不过是对各种传播活动或现象的罗列,尚没有对传播的本质属性做出概括,这个问题只有在传播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时才能得到解决。“传播”一词最早何时作为理论语言开始使用尚待进一步的考证,不过根据现有文献我们可以判断,至晚在 20 世纪初,一些学者已经自觉地将“传播”作为学术考察的对象。例8 如,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 1909 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加以论述,并为传播下了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作为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的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的库利突出强调了传播强调了传播的社会关系性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库利把“铁路”也视为重要的传播手段。在他看来,铁路交通是人和物的流通,这种流通也必然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或以物为中介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大约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学者皮尔士皮尔士也在 1911 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与库利相比,皮尔士并没有为传播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很显然,皮尔士认为传播即观传播即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而观念或意义只有通过“像”或者符号才能得到传达。作为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士更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更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逐渐发生了融合,例如,有的学者将传播定义为“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有的学者则认为传播即“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这些概念,使我们对传播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然而,上述定义仍然使我们有些迷惑:这种社会互动,究竟是意义引起的还是符号引起的?这种社会互动,究竟是意义引起的还是符号引起的?因为如上所述,有些定义强调的是符号,而另一些定义强调的则是意义。这个问题,直到信息科学出现才得到解决。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便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有了信息的概念,传播概念的阐述就更为简洁和确切了。事实上,从从 20 世纪世纪 40 年代年代信息科学信息科学诞生以后,许多传播学家在界定传播概念之际都突出强调传播的信息属性诞生以后,许多传播学家在界定传播概念之际都突出强调传播的信息属性。例如,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写道: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另一位传播学者阿耶尔则更明确地指出: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 Charles Horton Cooley,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1929,p.45.Charles Sanders Peirce,The Law of the Mind,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Vol.3,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33,p.396.See Wilbur Schramm,How Communication Works,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Urbana,1954.9 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应该指出,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并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信息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因为从信息科学的观点来看,传播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个观点,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考察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二、传播与信息 从信息科学的立场出发,传播无非是信息的传递或信息系统的运行。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传播学中的信息概念指的又是什么?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这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广义的信息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自然界的刮风下雨、电闪雷鸣,生物界的扬花授粉、鸡叫哇鸣,人类社会的语言交流、书信往来,都属于信息传播的范畴。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有的学者把信息分为两大类,即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也有的学者将其分成三类,即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这里的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很显然,物理信息和生物信息并不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尽管传播学也不断汲取物理信息和生物信息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社会信息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说,精神内容的载体精神内容的载体,无论是语言、文字、图片、影像,还是声调、表情、动作(广义上的符号)等,都表现为一定都表现为一定的的物质物质讯号讯号,这些讯号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经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得到处理并引起反馈。因此我们说,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这是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共同点。然而,社会信息及其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这就是它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我们知道,自然信息的传播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和反作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必然会引起相应的反应,而社会信息则不同。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 See Alfred J.Ayer,What is Communication?Studies in Communication,Martin Secker and Warburg,London,1955.10 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与其他自然信息不同的特殊规律。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克劳斯指出:“纯粹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信息就是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信号序列,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定义。毋宁说,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意义。由此可见,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段话可以说概括了社会信息的本质。前面我们提到,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一是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经过以上分析,将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加以结合,我们可以为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下一个基本定义了,这就是:所谓传播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样一个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传播的客观规律。综合许多传播学者的见解,我们认为把握这个定义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活动活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体现的体现。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互动行为行为。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在符号 德克劳斯:从哲学看控制论,6869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3 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0 年再版。11 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由于这个问题涉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我们将在第二节中对此做进一步阐述。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交叉学科由于与多种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必要明确规定自己的对象。规定一门学科的对象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必须概括学科的实质,体现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显示与相邻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简明扼要地为学习这门学问的人提供一个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学界有多种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表述是:“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第一种表述是:“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这是一种非常通俗的表述,但过于模糊和宽泛。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是错综复杂、包罗万象的,研究传播应该从何处着手?显然,上面的表述并没有为考察传播现象提供一个具体的切入点。第二种表述是对施拉姆一段话的引用第二种表述是对施拉姆一段话的引用:“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的确,施拉姆的这段话指出了传播学关注的许多问题,也指出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性指出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性质质。但是,且不说这种表述过于冗长,至少我们从中看不出传播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有什么区别。第三种表述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第三种表述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这个表述非常简洁。但是,传播过程指的是什么?对“过程”的研究是否可以涵盖传播学的整个领域?如果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明,传播过程是传播活动由“准备”到“实施”再到“作用于受众心理”的逻辑程序。很显然,这里指的是各个单一的、具体的传播过程。然而我们必须指出,对具体传播过程的研究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它的全部。传播学不仅要考察各个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还要考察过程与过程的相互联系,考察传播活动得以进行的社会环境,以及与环境的相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4 页。林之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182 页,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12 互作用及其结果。因此,把狭义的传播过程作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包容不了传播学的现有理论体系的,或者说,这种理解会给我们带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那么,怎样才能确切地概括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呢?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们从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钱学森的这段话给了我们重要的启发,这就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社会的传播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不同的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传播系统,也称为信息系统。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具有典型的系统性,这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它既有接收装置(感官系统),又有传递装置(神经系统);既有处理装置(记忆、思维系统),又有输出装置(语言、动作、表情等)。人内传播正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组成部分所构成,执行个人信息处理功能的有机整体。如果我们把人内传播看做是个体信息系统,那么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便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类的个体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群体传播群体传播(这里主要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社交圈、阶层、世代等)则是更大的系统,这里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不仅如此,在社会化过程基本完成之后,它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与自然的群体相比,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与自然的群体相比,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组织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都是为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以现代组织的典型形态企业为例,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从事生产,而生产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机结合。企业活动需要进行管理,管理正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对内协调企业组织内部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对外则从事与市场和社会的沟通,不断提供、收集信息和得到反馈,由此来调节企业的生产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传播的系统性是显而易见的。钱学森等: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载文汇报,1978-09-27。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1 版,401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3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事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大众传大众传播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其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社会信息系统所不具有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5)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短信参与等),但这种反馈一般是滞后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大众传播信息系统的这些特点,使它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既是社会互动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系统。综上所述,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20 世纪末出现并迅速发展的跨国卫星电视和互联网,已经形成一种新的全球信息系统。关于新的全球信息系统的特点,我们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论述。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社会学家将之称为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它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在于它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互动)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一般社会系统理论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著名学者布克里布克里指出,社会的环境社会的环境适应过程需要五种要素适应过程需要五种要素:(1)要有不断向社会系统内引进“复杂性”(多样性)的源泉;(2)要有既保持系统内的“紧张”状态又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机制;(3)要有将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适当连结的双向传播网络;(4)要有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而进行自主决策的系统;(5)要有保存并普及意义、象征和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那么,社会信息系统具有什么特点呢?作为一种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既有其他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共性,又有一般系统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其特点是:(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我们知道,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由此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子系统如果根据信息类型加以分类,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如果根据传播形态分类,则有个人信息系统、人际信息系统、群体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大众信息系统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