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图像-符号学研究:萨金采夫电影中的新人文主义_顾启军.pdf
下载文档

ID:358743

大小:1.72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电影 图像 符号学 研究 萨金采夫 中的 人文主义 顾启军
12022第16期 斯拉夫人男性人名“伊万”,源于8世纪初东罗马正教会在斯拉夫地区的传播过程中,由 圣经 中使徒约翰的希腊语发生斯拉夫语音音变而成,随着东正教在斯拉夫地区的传播,“伊万”成为斯拉夫人最常用的男性人名之一。(作者注)安德烈 萨金采夫(Andrey Zvyagintsev)作为当代俄罗斯诗电影的代表,其影片中的人文主题之所以是被广泛讨论过的话题,就是因为其作品“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有深刻的世界性”1,甚至被认为是“塔可夫斯基电影传统的继承者”2。然而,虽然其电影语言在剪辑手法和摄影技术上对诗电影进行了继承与创新,但是其在影像内容上的创新和突破,绝对是构成萨金采夫影片风格和传递新人文主题的重要途径。这绝不是传统诗电影所具有的内容,因为在萨金采夫的时代,不仅是俄罗斯宗教自由主义回归的时代,更是艺术家面对不断激烈的社会矛盾和精神痼疾,祈求人文主义回归,寻求治病良药的时代,这是塔可夫斯基始料未及的。所以,萨金采夫试图突破塔可夫斯基的人文主义,即关于人本身所依靠的“爱的能力”3,将人放入社会中对爱进行重新审视,这正是与欧文 白璧德(Irving Babbitt)相近似的新人文主义,在关注人本身的同时,更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中的人性。本文以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影像背后的秘密,试图阐释萨金采夫电影中所蕴藏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以期为相关主题的研究者和电影创作者、批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一、信仰的“回归”,需要心灵的交流有人说,萨金采夫的电影主题,似乎是在诊断社会的弊病,通过影像为病痛开出良方,以试图挽救处在危机中的人和社会。4但是,萨金采夫本人却说:“如果回到关于 诊断 的问题上,需要医治的就不是作者了,而是医生,为了治愈疾病他会建议服用某些药丸。如果我只是拿来讲述,我就必然会变成一个说教的人,而我对此又是深恶痛绝的。我本不想教导别人生活。”5所以,他的电影总是面向现实社会、关注当下生活,以及相对应的精神世界;然而,又并非一味地专注于人道主义的悲天悯人,而是通过理性的视角、辩证的思维,认清问题发生的内在逻辑,避免极端或消极,这就是当代新人文主义最为明显的标志。在影片 回归(2003)的图景中,蕴藏着明显的符号性与隐喻性,如片中与“父亲”形象相关的画面。无论是他初入镜头的睡姿,还是以船为棺,沉入大海时的躺姿,都会让人联想到安德烈亚曼泰尼亚(A.Mantegna)的祭坛画 死去的基督 同样是利用正面纵向透视关系,表现出一种悲观压抑的情绪,让整部影片充满一种救赎意味。更让人惊奇的是,两个儿子悲伤的状态似乎是对 死去的基督 画面左侧两位悲痛信徒的直接模仿。父亲的回归本质上更应该是一种信仰的回归,是人性中意志和自信的回归。但父亲的形象似乎又过于咄咄逼人。一家人“最后的晚餐”也如同达 芬奇(L.da Vinci)的名画,无论是构图还是排列,都充满着宗教的劝导意味,这显然是导演刻意为之的。画面中,父亲以信仰之主自居,但缺乏圣主的仁慈与博爱,这也导致了小儿子伊万(圣约翰)从一开始就对父亲充满抵触情绪,从怀疑到抗拒,又【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顾启军,男,江苏兴化人,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动画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电影理论、影视动画理论和影视文化研究。顾启军电影图像-符号学研究:萨金采夫电影中的新人文主义DOI:10.16583/ki.52-1014/j.2022.16.0252HOT TOPIC专题影像图像研究希腊语,为“”的首字母缩写,正好与希腊语“鱼”一词相同,由于原句意为“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之主”,所以就产生了“耶稣鱼”的形象,作为耶稣的象征,代表基督教信仰。(作者注)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英勇的”“勇敢的”和“富有男子汉气概的”,东北欧较流行的男人名。(作者注)俄罗斯女性人名,意为“信仰”“信任”。(作者注)俄罗斯男性人名,是亚历山大()或阿列克谢()的小称,源于古希腊,意为“男人”或“守卫、击退、防范”。在旧约申命记 中,上帝说:“凡分蹄成为两瓣又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但那些倒嚼,或是分蹄之中不可吃的,乃是骆驼、兔子、沙番,因为是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申命记 14:6-7)。(作者注)俄罗斯女性人名叶卡捷琳娜()的小称,起源于古希腊,意为“永恒的纯洁”或“贞洁,无过失”。从抗拒到自责,最终又变为怀念。这样一个情感变化过程,正是对当下俄罗斯人民情感变化的模拟,是一个民族和群体对待信仰的心理状态。而伊万本人也在追寻这种信仰,并以“父爱”代之。“父亲”一词在西方的语言文化中,含义本来就是二重的,即肉体上的父亲养育者,精神上的父亲耶稣基督。所以,影片中伊万反复强调自己要钓鱼,而鱼的形象“伊哲萨斯”(希腊语:)正是耶稣基督及其信仰的象征。因此,通过伊万对“两个父亲”的态度,萨金采夫想描绘一幅俄罗斯社会在两个层面上的拟态图,是一种“同质类比”。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在关注人的肉体生存状态的同时,更要关注精神,不能武断地将信仰强加于信仰缺失的社会,更要关注个体的意愿与诉求,缺乏交流和理解的信仰回归,只能是信仰的一厢情愿,必然是空有形式的信仰,并没有灵魂,而信仰的本质应该是“属灵”的。拔摩岛(Patmos,又译帕特摩斯)作为东正教的圣地和希腊正教帕特缅学派之乡,曾是圣约翰被放逐的小岛,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东正教基督徒的朝圣地而存在。可以想象,在 回归 中,父子三人的目的地正是一座隐密的“圣岛”。在前往帕特摩斯的道路上有怯弱、诱惑、欺骗、怀疑、艰苦和矛盾,但最终只有在父亲的领导下兄弟二人才能同心协力到达“圣地”。父亲是陌生、冷酷和严厉的,但表面的冷漠形象下隐含的是一种对孩子、家庭的爱和责任,只不过这种爱以一种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在脆弱的人面前。父亲的回归,类比的是信仰的回归、基督的回归,正是苏联解体后传统正教的回归。尽管“父亲”的初衷是善意的,但对于儿子来说已经变成了陌生人和费解的对象。所以,只有悲剧发生的那一刹那间,父爱发自本能的显现,儿子才能真正理解,即如同圣约翰见到了上帝。影片故事以一周为时间线,父亲从 死去的基督中苏醒,这是对信仰回归的隐喻,而影片以“星期六”结束,在基督教文化中这是个“安息日”,标志着上帝的使命已经完成,可以得到休息。不难推断,影片的逻辑就是一周一周的回归反复,还会有一个“父亲”回到某个如此一般的家庭,也会有一个叫“约翰”的孩子正处于信仰的迷途上,他不如哥哥安德烈勇敢坚强,但心中却永远有一种追求真理的信念。但最终离家的父亲,不是伊万藏在经书中的全家福上父亲的形象。而伊万也并非是父亲所能接纳的儿子,只有两人敞开心扉的那一刹那才能真正地接纳彼此,但代价是巨大的,最终“回归”也只是昙花一现,一切还会回到当初没有父亲的样子。二、信仰即爱,是一种道德自制如果将 回归 理解成是对父爱或信仰的期盼和疑惑的话,那么在 驱逐(2007)中体现的就是对固有真爱和信仰的背叛和诘难,比喻将真爱和信仰驱逐出生活。女主人公薇拉(信仰)以为自己的丈夫能够理解自己,明白自己内心所求,希望丈夫远离那个营生方式不明的哥哥;希望丈夫选择家庭,选择真爱,但至始至终丈夫阿勒克斯对待薇拉都是冷漠的,只是将她作为妻子和生育的工具,直到妻子做完流产手术后,丈夫才隐约感到自己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一边是看似安静而顺利的人流手术进行时,一边是朋友家女孩阅读 圣经 关于爱的篇章。无论是丈夫阿勒克斯(男人/守卫),还是妻子薇拉,本质上都犯下了违背真爱的禁忌。当薇拉以爱的方式叫小女儿“小兔子”时,女儿卡佳(贞洁)异常反感并一再拒绝,说“我叫卡佳,我不是小兔子”,这种拒绝可以理解为对“背叛”和“不贞洁”的厌恶和远离。薇拉无意间触动了内心的32022第16期 从宗教史上著名的“罗斯受洗”(988年)事件之后,随着东正教在斯拉夫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而得以流传,并因古俄语语音的变化,产生了一些同源词,如“欧莲娜”(Olena)“欧廖娜”(Olyona)“阿廖娜”(Alyona),等等。(作者注)困惑和矛盾,所以当女儿卡佳给薇拉苹果(爱)时,她也似乎清楚自己犯了禁忌,也就是自己对丈夫的不信任和厌恶,自身的心路历程正耦合了伊甸园中的原罪,这种难以抑制的苦闷与矛盾,使她痛苦流泪,但道德的枷锁终使其沉默不语。丈夫阿勒克斯的罪,是出于对兄弟和父系家庭的绝对信任,而对于自己妻子真爱之人的远离。当妻子劝丈夫多考虑自己的孩子时,丈夫却说“我感兴趣的不是你的孩子,我感兴趣的是你将如何处理他(胎儿)”。对于阿勒克斯来说,忠贞与顺从远比信任更重要。当听说孩子不是自己的时候,他的反应不是宽恕,而是妒忌与伤害。所以这种“罪与罚”的诠释,从一开始就是夫妻二人的原罪,也就是对真爱和信仰的缺失。对于真爱与信任,其实本来就是选择的问题。人生和爱实质上是个漫长的路途,途中有岔口,有红绿灯,选择不慎便是无以挽回的灾难。在哥哥为阿勒克斯准备堕胎事务的时侯,车在一个三岔口停留过。而三岔口似乎暗示着某种选择,因为一条是通向教堂的路,也就是生之路;而另一条是通向墓地,也就是死路。丈夫在妻子的试探中选择了不信任和欺骗,而妻子薇拉性格懦弱,没有勇气开诚布公,在经历过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在丈夫威逼自己打胎后,这种郁积达到了顶点,最终吞药自尽。斯拉夫人的忧郁,就是通过内心的矛盾与无解而造成的一种长久的郁积与孤独。“因为某种原因,这种孤独的心灵煎熬却不能带来救赎。真正能带来救赎的是公开承认的痛苦和公开忍受的痛苦,是在其他人面前刻意展现的自我贬低和羞辱受煎熬的罪行得以赦免、救赎、新生,等等。”6薇拉无法靠沉默解救自己,最终只能选择任由丈夫摆布,死于人工流产。阿勒克斯本带着懊悔与仇恨将罪过推在婚姻的“第三者”身上,但朋友的回忆终使真相大白。这样的结果似乎让人莫名其妙,但对于道德的和宗教的驱逐理由已成事实。所以萨金采夫的 驱逐 正是对背叛信仰所作的惩罚,也就是要么将信仰驱逐,要么是上帝将经不起诱惑和困扰于原罪的人驱逐出天国。影片末尾迎来了一场大雨,冲刷了广袤干涩的大地,而干涸的泉眼再次喷涌出清泉,让这个郁积的世界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上帝的荣光在云开雾散之后普照大地,乡村的优美恬静充满画面,朴素的人们唱起颂歌,歌颂这清明的大地。三、人性的善恶,是一种二元关系与前两部影片相比,回归 是对人在迷失中如何追寻和面对信仰的直接演绎;驱逐 是公开将人性直接暴露在矛盾当中,公然以“原罪”引诱“原罪”并任其发酵,最终各食恶果,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而伊莲娜的故事则是对爱与财富的公开审判,用人性的冷漠对待冷漠的世界。孩子对父亲的死尚有悔恨与怀念之心,阿勒克斯对妻子薇拉的死也尚存一丝忏悔和遗憾,而伊莲娜杀死自己的丈夫,竟没有任何迟疑与不舍,处理问题时更是无比冷静与理性,而且事成之后的第一念头就是毁掉遗嘱,取走巨款,然后先人一步夺得房产,与儿孙大肆欢庆。萨金采夫将整个故事安排得理所当然、处变不惊,以一种惊人的“自然主义”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从词源学上讲,“伊莲娜”作为女性人名,虽然在斯拉夫语中过于普通,但萨金采夫要传达的东西,并非只是一个名词而已。首先,“伊莲娜”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的名字。众所周知,海伦虽然美貌,但却是荷马笔下灾难的源头。这位“长袍飘飘”带着“闪闪发光面纱”的女神,在特洛伊十年屠杀之后,竟安然无恙,所以伊莲娜的形象是美丽的,但却能让所有男人为之献出一切,是引起世界混乱的源头;其次,东正教作为斯拉夫民族的传统,又以“伊莲娜”为荣,其原因并非是源于海伦的美丽,而是源于君士坦丁堡亚圣使徒伊莲娜(圣海伦娜/Saint Helen),也就是著名的古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海伦娜对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标志着罗马多神教的衰落和灭亡,与东方正教作为国教的开始。所以“伊莲娜”标4HOT TOPIC专题影像图像研究志着一种新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兴起和确立。总之,关于金钱至上、道德败坏成为新时代的信仰主题,“伊莲娜”的潜台词就是祸害无穷的时代变化。所以,无论是善还是恶,并非只是一种社会问题,而更应该是一种个人问题。人类本来就处在理性与欲望、高级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