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文艺晚会的跨媒介叙事实...河南卫视《清明奇妙游》为例_谭儒烨.pdf
下载文档

ID:358682

大小:2.53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清明奇妙游 电视 文艺晚会 媒介 叙事 河南 卫视 清明 奇妙 谭儒烨
58传媒应用【摘要】河南卫视推出了两期清明奇妙游晚会,站在跨媒介叙事角度去看,其特别之处在于能够结合不同平台特征打造了跨平台传播形式,并通过构建核心故事创设独特的文化场域。同时,清明奇妙游延展故事群,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叙事建构,其实践经验为电视文艺晚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电视晚会;跨媒介叙事;文化场域文/谭儒烨黄佳佳电视文艺晚会的跨媒介叙事实践以河南卫视清明奇妙游为例河南卫视借助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节日节点推出文艺晚会,其制作的“奇妙游”系列晚会不断“出圈”“扩圈”,取得了持续性的传播效果。本文以2022年的清明奇妙游为例,探究其在跨媒介叙事上的创新举措,以期为我国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行之策。叙事,简言之即对事件的叙述,具体说就是通过语言(口述、小说之类)或其他媒介(图片、影像之类)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事件。亨利詹金斯提出,“一个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跨媒体叙事最理想的形式,就是每一种媒体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跨媒体叙事理论框架的初步形成。跨媒介叙事一方面指运用多种媒介完成的联合叙述,另一方面指再媒介转译,不同类型的转化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内容。其中,跨媒介叙事存在必不可缺的三元素,即跨平台、参与创作者的扩充、故事的延展。这三个元素不是各自独立地发生,而是相互融合、并行不悖。三者有机地统一结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开放、有规则的场域,才算一种成功的跨媒介叙事实践。一、清明奇妙游的跨媒介叙事实践(一)跨平台跨媒介叙事的物质基础跨平台是实现跨媒介叙事的物质基础,既为故事提供多种呈现方式和发行渠道,也为受众提供了讨论空间(如网络论坛),便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自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出圈后,河南卫视一直在有意打造多样的传播平台。除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平台上传节目视频,河南卫视还注重在不同的平台上贯彻不同的宣传策略,捕捉各媒介平台本身的传播特点,投放长短不一、内容不一的视频内容。通过观察河南卫视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作品就会发现,每一场电视文艺晚会节目都会伴随着数十条的短视频宣传。从节目播出前的预热宣传到播出后的花絮播放,全流程皆有短视频作品持续“引流”。清明奇妙游 在网络视频平台以及其在短视频平台开设的账号中均可以观看全片,为了迎合短视频平台“短、平、快”的传播特点,河南卫视也会选择剪辑单个节目以及将精彩节目混剪后,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播放,呈现节目的单个传播策略,让抖DOI:10.19544/ki.bmyj.2023.0003NORTH MEDIA RESEARCH59传媒应用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成为了绝佳的流量聚集地。在抖音#清明奇妙游这一话题下有多条短视频,既有官方创作,又有用户创作。比如目前播放量较高的一条视频,将2022年清明奇妙游中出现的实景作为旅游景点推荐给网友,获得了10W+的点赞量。此外,河南卫视还在B站这样的圈层文化聚集地投放短视频,与抖音投放的单个节目及混剪的形式不同,河南卫视更注重为B站提供剪辑素材,供感兴趣的粉丝进行二次创作并传播出去,实现文化品牌的打造。经过二次创作之后的清明奇妙游节目,被添加了不同的画面、解说、音乐等,呈现出与原始节目完全不同的精神内核来。(二)参与创作队伍的扩充粉丝群体的二次传播参与创作队伍的扩充是跨媒介叙事的叙事主体,不仅包括作者和媒介运营者,也包括消费者和粉丝。甚至一些被认为创作能力非常一般的群体,也能直接参与到构建故事场域的活动中。和之前的“系列游”电视文艺晚会一样,清明奇妙游在正式开拍前广泛搜集观众对之前节目的点评和审美期待。在每一期引发讨论的“系列游”视频下面,河南卫视都会紧抓受众的多元意见表达,从中找到受众的审美期待点,并及时总结复盘,为受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参与体验感。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晚会,每期节目都会有众多粉丝围绕其内容进行二次创作。除了针对节目内容剪辑的“纯享版”“精华版”之类的视频,也有针对节目中提到的文化习俗、人名地名、文化故事等进行的二次创作。比如2022年清明奇妙游中展示了斗茶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就有粉丝制作了一期科普视频,来解释采茶和祭祖有何关系。故事中米元章拜访苏轼时迟到,称山中雾大险些迷了路。粉丝将这段剪辑出来,配上“今天你为迟到寻找了什么理由”这样的文字,十分贴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除了对于视频的二次创作之外,粉丝还将对清明奇妙游 的赞美和惊叹冠上色彩浓厚的网络用语,例如“YYDS”“人类高质量晚会”等,带来二次传播的效果,引发新一轮的“扩圈”。还有粉丝用“河南卫视你的创作瓶颈在哪里”这样的标题制作了精彩集锦视频,用年轻化的方式表达对河南卫视节目的喜爱之情,显然这样更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三)故事的延展唐宫小妹和传统文化的核心故事叙事最终要落实到故事的延展上,故事的延展是跨媒介叙事的灵魂。故事的延展的基本原则是:在保留原始故事背景和角色的基础上,添加新事件和新角色,而这些新内容需要加深受众与原始故事间的情感关联。更细致地看,故事延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创作核心故事、延展核心故事、形成系列故事、构造故事场域。核心故事对故事能否具有长久生命力至关重要。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游之所以被受众看好,是因为它打造了一个古典文化叙事场域。在这个场域里,传统文化作为贯通古今的重要线索穿插在新旧两个时空中,为两个时空的交错寻找共鸣。但在这个叙事场域里,河南元素何去何从,传统文化元素的范围在哪里,新旧两个时空何时何地会产生交错等,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正是因为这样开放式的叙事结构,就为这个场域里的故事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在这个叙事场域里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局,这就便于每个故事的主体可以随意穿插到前一个故事里,也可以随意跳转到后一个故事里。此外,在延展核心故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受众的广泛讨论是跨媒介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在2022年清明奇妙游里,借助西园雅集这一宋代名画,宋代时各位名人汇集西园,展示各个与清明相关的风俗。但这些风俗的出现顺序是由什么决定的?穿越到古代的赵让到底是精神穿越还是自我想象?触发新旧两个时代转换的接口在哪里?虽然官方并没有给出相关答案,但是粉丝的互动本身就是一种60传媒应用对核心故事的延展。“不断扩张的故事世界对观众发出召唤,使得粉丝受命游历故事世界以获得独特体验。”把问题抛给了观众,由观众去创造一个新的延展故事。而这,也正是河南卫视的取巧之处。成功的故事延展的结果是创造出一个场域。这个场域中的存在物、设定、物理法则、社会准则和事件,是所有故事的逻辑基础。2022年清明奇妙游立足于西园雅集这个故事蓝本,通过展现雅集内的人物的一生和雅集外的时代变化,而且比起之前的取景,2022年的取景地更加广泛,寓意也更加深刻,由河南走向全国,表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风貌和人文景观,实现了由中原文化到中国文化的升华,深化了场域的内涵。河南卫视通过系列游节目创造出了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传统文化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趣味化解读、体验式呈现,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个文化场域内的所有元素,都是共促共生的,围绕着特定节日这一个文化输出点来展开卷轴式的文化呈现。二、清明奇妙游 给电视文艺晚会转型带来的启发(一)以人物为焦点进行跨媒介叙事以人物为焦点的跨媒介叙事路径并不追求统一的故事世界,而追求在跨媒介文本之间具备有高度可识别性的人物,以人物刻画为导向进行故事建构。河南卫视也依托这一场“扩圈”运动,让由网友参与打造的独特的“河南小子”形象越走越远。在这个形象里,河南卫视被塑造成了一个皮肤黝黑、高高瘦瘦、不善言辞的憨厚小子。皮肤黝黑是网友根据前些年河南卫视出的一些土味节目和宣传图这一点来设计的;高高瘦瘦是符合北方劳动男人的身材特征;不善言辞是因为河南卫视不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去做宣传和推广。这一形象的设立和河南卫视的默许,让广大网友对河南卫视的形象更加固定。并由此衍生了很多对河南卫视的拐角夸赞,例如“明星去河南卫视唱歌送MV”,因为河南卫视给不起明星高额的出场费,只能通过制作精良的节目来回馈明星;“河南卫视脑筋比较直,转不过弯”,意指河南卫视的所有节目都是经过实景拍摄的,没有用现在很多晚会都会用到的大量幕布特效来敷衍观众。在这些夸赞里,“河南小子”跃然纸上,成为与粉丝互动的绝佳故事人物。因此,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要想打造独特的电视晚会,给观众带来记忆点,就需要树立独特的人物焦点,创设故事;而不是仅停留在对流量明星的追逐或者传统文化的直接科普上面。(二)传统与现代的合理交织叙事针对大多数晚会要么太过娱乐化,完全以流量明星搭台,甚至以明星的身份作为晚会的噱头引导观众;要么以宏大叙事为主题,站在文化高地上傲慢地介绍传统风俗民情,与现代毫不相关,企图用知识的门槛凸显节目的高贵性,这样做的结果拉远了和观众在心理上的距离。而河南卫视完美地避开了这两种晚会类型的“雷点”,以搭建传统文化故事背景为主体,融入现代元素,同时还注意新旧两种文化的自然过渡。比如2022年清明奇妙游中,流行歌手赵让用一曲梦寒食唱出了清明时节的风貌人情和饮食习惯,流行说唱的元素加上灵魂穿越式的转场效果,收获了大批年轻人的青睐,“清明时节雨纷飞,一词新曲阔旧岁,上河图中我是谁,温酒更需青团配”朗朗上口的歌词利用了传统诗词的平仄写法,流行音乐的循环旋律和戏腔的婉转多情形成了独特的传播链,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效果的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清明节的文化记忆。一位网友就评价道:“戏腔与说唱的曲风相织相融,与这首歌描绘的穿越故事交相辉映,成为这段跨越历史长河旅程的点睛之笔。”清明奇妙游中钢琴和二胡的神奇合奏,也让众多网友直呼“神奇!”。除了在具体节目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河南卫视还着眼于整体叙事结构的交织变换。西园雅集 中几位文人一生的跌宕起伏、“秦淮八艳”之NORTH MEDIA RESEARCH61传媒应用首柳如是的动人才情、年少成名李清照的处女作,都为整场晚会奠定了古代的文化背景。而赵让的灵魂穿越和说唱歌曲、“苏州评弹+昆曲”的精彩演绎,也为晚会注入了现代文化元素。古今融合,你很难分清到底是谁在衬托谁、谁在解读谁,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让河南卫视的文艺晚会变得更加亲近可人的同时又意义深远,这也契合了河南卫视的创作初衷对传统文化的尊敬与景仰。(三)为观众营造“现在在场”“现在在场”是赵毅衡先生在“跨媒介叙事”学术研讨会上提到的,他说在叙述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叙述必须用“再现”的符号媒介,而不是用客体实物。但是在某些叙述(例如在电视的“现场报道”)中,“现在在场”至关重要,那是阐释的“意义在场实现”,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在场。缺乏“现在在场”这一点,在以往的文艺晚会中可见一斑,以往的晚会总是致力于搭建各种美轮美奂的舞台,让妆容精致的主持人和各类明星嘉宾汇集于此,以单一演播厅的方式呈现节目内容,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物理距离和心理隔阂,几乎不会产生“我在现场”的代入感。但是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电视节目晚会却以实景拍摄为主打点,表演人员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让观众真实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波澜壮阔,产生“我在现场”这样零距离的观感。并且河南卫视独辟蹊径,大刀阔斧地删掉了传统文艺晚会中的主持人播报环节,用节目人物的串场和场地的变换实现节目的连续性播放,观众沉浸其中,不会因为主持人的出现而被打断。同时,河南卫视也尽量摒弃流量明星的加持,不让明星的粉丝光环影响到文化内涵的输出,这也为观众提供了平等的观看门槛,即认不认识明星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文化。“现在在场”的营造,为河南卫视带来了稳定的粉丝群体,并且随着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游节目的持续输出,这个群体正在不断壮大。这也启发着其他电视文艺晚会应该学会放低姿态,深耕节目内容和文化底蕴,创造观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结语2022年清明奇妙游以西园雅集为宏大的叙述主线,整合了雅集内文人的风骨和雅集外节气的特征,将中国古典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