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干预的效果.pdf
下载文档

ID:3586588

大小:1.8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药 穴位 联合 定向 药用 老年 髋关节 置换 术后 干预 效果
医药前沿 2024年2月 第14卷第6期 中医中药 119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 干预的效果陈小月,欧吏秀,洪 楠,李 芳(东莞市虎门中医院骨二肛肠科 广东 东莞 523165)【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中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 80 例,均予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以电脑盲选法分为参照组(40 例)与干预组(40 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同参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术后 14 d,干预组 3 例(7.5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参照组有 10 例(25.0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14 d,干预组血清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14 d,干预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参照组,Harris 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7 d,干预组小腿周径差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还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药穴位贴敷;定向透药【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06-0119-03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重,老年髋部骨折逐渐受到重视。调查结果表明,老年全身骨折中,7%12%为髋部骨折1。而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主要诱发原因有术后长期卧床、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缓、静脉血管壁损伤、手术创伤应激等。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操作可对患者造成一些影响,易破坏其骨结构2。骨组织遭到破坏后,机体会大量释放炎性介质,改变纤溶与抗凝系统的稳定性,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增加深静脉血栓风险3。而深静脉血栓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股肿”“脉痹”“瘀血流注”等范畴,其形成核心在于气滞血瘀,故治疗需化瘀止痛、益气活血4。因此,气虚是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其标证在于血瘀5。中医干预方式多采用活血但不破血,补气却不伤气的方式,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辅以补气生血。中药穴位贴敷和定向透药均为中医外治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6-7。鉴于此,本研究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和定向透药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东莞市虎门中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80 例,以电脑盲选法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 40 例。参照组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55 75 岁,平均年龄(62.344.15)岁;体质量 50 80 kg,平均(68.495.13)kg;住院时间 7 30 d,平均(16.353.19)d。干预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55 75 岁,平均年龄(62.344.15)岁;体质量 40 80 kg,平均(68.424.06)kg;住院时间 7 30 d,平均(16.302.6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已获得东莞市虎门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部骨折,髋关节活动受限,髋部疼痛且肿胀,无法行走与站立;(2)术前均完善各项检查,符合手术治疗指征;(3)临床资料齐全;(4)神志清晰,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5)可参与全程随访调查;(6)存在髋部骨科手术治疗史。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2)伴有血液性疾病或免疫机制紊乱;(3)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4)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传染病、感染性疾病;(5)术前已存在深静脉血栓;(6)存在中药穴位贴敷和定向透药禁忌证;(7)因自身因素中途退出研究。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完善术前检查的前提下开展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均由同一组手术执行团队完成手术操作。患者麻醉成功后,术侧肢体向上侧卧于操作台,常规消毒铺巾;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触及阔筋膜,于大转子中后部将髂胫束切开,显露并钝性分离臀大肌;在转子滑囊切开后,使用拉钩钩住臀小肌后面深面,将臀小肌与臀中肌牵开,使梨状肌充分显露,并在大转子止点切断,将外旋肌群向后方牵拉,使髋关节充分显露;切开关节囊后,将患侧肢体内收内旋,使髋关节脱位,截骨、取头、磨挫髋臼、置入髋臼杯;将髋关节内旋内收,足底朝上,使股骨段显露,扩髓、置入股骨柄与假体;在关节腔洗净后,置入引流管,确保液体能够顺利流出,对术口进行逐层缝合与消毒包扎。术中冲洗液选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成都第一制120 医药前沿 2024年2月 第14卷第6期 中医中药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1021962)联合 500 mL 的 0.9%氯化钠溶液。所有患者术后 24 48 h 拔除引流管,常规予利伐沙班片(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7007),10 mg/次,1 次/d。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1)健康教育:在患者术前开展健康教育,向其讲解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在其理解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同时,能够良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预防措施,同时对其开展早期活动干预,指导其术后适当活动下肢或下床活动,降低血栓发生风险。(2)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日常输液时,尽可能选择弹性良好的血管,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静脉注射点,避免在下肢静脉处穿刺,尽可能使用留置针输液。(3)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术后有无并发症、预后效果及生命体征,评估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注意观察下肢有无红肿或疼痛,按压深静脉走向有无痛感,时刻关注下肢皮肤色泽与温度,若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早期症状,还需及时开展护理活动,适当进行踝泵运动或其他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回流。干预组在同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基础上予中药穴位贴敷和定向透药。(1)中药穴位贴敷:将 1 kg 木芙蓉叶粉与适量凡士林搅拌均匀,加入红花药酒(药粉与红花药酒比例为 2.5 1)制作成贴敷药贴;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透气胶贴上,厚度 0.2 0.3 cm,于患者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梁丘、太冲、解溪等穴位贴敷,1 次/d。(2)定向透药:将羌活、荆芥、姜黄、桂枝、徐长卿、红花、薄荷、木香、川芎、独活、鸡血藤、路路通、苍术各 10 g 打包加入水中煎煮至 100 mL,待药材溶解且温度降低至 40 后,将 2 块 10 cm7 cm 纱布于药液中浸泡后拧干至不滴液,将纱布置于电极板并固定于患者髋部环跳、维道穴,大腿血海、梁丘穴,以松紧带固定,连接电极与导线,调整仪器参数,时间与频率分别为15 min、2 kHz 8 kHz,电流强度 13 18 mA,1 次/d。两组干预周期均为 14 d。1.3 观察指标(1)术后 14 d,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下肢深静脉情况,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分别于术前与术后 14 d 抽取患者 3 mL 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水平、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3)分别于术前与术后 14 d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与 Harris 髋关节评分系统(Harris Hip Scoring System,HH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VAS 总分为 10 分,无痛:0 分;轻度疼痛:1 3 分;中度疼痛:4 6 分;重度疼痛:7 10 分。HHS 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 4 个方面,采用百分制评分,评分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好,优、良、可、差4个等级分别指90100分、80 89 分、70 79 分、69 分。(4)在术后 1、7 d测量两组患者患腿髌骨中点向上 15 cm,中点向下 10 cm周径,计算差值。1.4 统计学方法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 n(%)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术后 14 d,干预组 3 例(7.5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参照组有 10 例(25.0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1,P=0.034)。2.2 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术前,两组血清 D-D、FDP、FI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14 d,干预组血清D-D、FDP、FIB 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2.3 两组 VAS 及 HHS 评分比较术前,两组 VAS 及 HH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14 d,干预组 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HHS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表 1 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x s)组别例数D-二聚体/(mgL1)FDP/(mgL1)FIB/(gL1)术前术后 14 d术前术后 14 d术前术后 14 d干预组408.430.212.950.1512.521.094.450.254.140.282.180.12参照组408.450.246.340.1612.231.075.730.384.090.143.720.30t0.39797.7591.20117.7981.01030.144P0.693 0.0010.233 0.0010.316 0.001医药前沿 2024年2月 第14卷第6期 中医中药 121表 2 两组 VAS 及 HHS 评分比较(x s,分)组别例数VAS 评分Harris 评分术前术后 14 d术前术后 14 d干预组404.290.281.680.2445.554.1685.459.54参照组404.230.322.660.2245.605.7880.756.45t0.89219.0370.0442.581P0.375 0.0010.9650.0122.4 两组小腿周径差比较术后 1 d,两组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干预组小腿周径差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表 3 两组小腿周径差比较(x s,cm)组别例数术后 1 d术后 7 d干预组402.600.151.410.30参照组402.660.171.750.34t1.6744.742P0.098 0.0013 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血栓脱落,将会诱发肺动脉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瘀滞及筋脉内膜损伤。在临床实践中,多数老年患者由于手术损伤了静脉内膜,加之术后恢复期间需要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等原因,导致静脉血液瘀滞。同时,由于患者术后输液、全身麻醉、高龄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在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 24 h 内,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中医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以“瘀”和“湿”为主,其发生多与气虚血瘀、血脉损伤以及久卧伤气有关,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为法10。穴位贴敷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采用药物直接刺激相应穴位,药物经皮肤吸收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临床多将其用于治疗痛经、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获得了良好疗效。解溪、血海、足三里及太冲均为人体下肢常用穴位,其中解溪穴可和胃降逆、舒筋活络,血海可补中益气、通经活络、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太冲可通经散瘀、平肝熄风。现代医学研究指出,木芙蓉叶粉作用于人体能够减少凝血因子含量,对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抵抗性,以降低血液黏度与改善纤溶活性11。而将木芙蓉叶粉贴敷于患者足三里、血海、解溪及太冲等穴位,可起通畅气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定向透药治疗是通过电流产生的电场刺激局部组织,促使药物分子能够直接渗透对应经络,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患处,加快吸收效果。D-D、FDP 与 FIB 为临床常用凝血指标,可反映纤溶与凝血机制反应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 14 d,干预组 3 例(7.5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参照组有 10 例(25.0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14 d,干预组血清D-D、FDP、FIB 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有助于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 14 d,干预组 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HHS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7 d,干预组小腿周径差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干预,能够在保障术后康复安全性的同时,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为病情预后奠定牢靠基础。综上所述,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定向透药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还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刘志伟,叶欣,高嘉琪,等2009-2019 年北京地区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特点及年度变化趋势分析 J北京医学,2022,44(6):494-498.2 关新红,张长彪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足底热敷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J西部中医药,2022,35(7):119-121.3 郭成,邓雪云,刘春霞,等穴位贴敷辅以六磨汤加味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2):200-203.4 姜艳,方丽莲,徐俊涛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 38 例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5):834-835.5 陈秀丽,许一吟,李敏清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护理法对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 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1):2066-2068.6 张留巧,卢敏,夏梦婷,等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9):1456-1460.7 彭亚勇,井国营,胡楠,等中医辨证分期用药对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12):2306-2310.8 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273.9 纪勤,吕昊,刘家彬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7):885-889.10 贾英琪,张莹莹基于 Caprini 风险评估模型的个性化预防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5):1033-1040.11 岳睿,李晓玉,杨明辉,等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41(3):458-46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