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4部分综合训练6.doc
下载文档

ID:35810

大小:1.01M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部分 综合 训练
综合训练六 一、选择题 (2023年·重庆市调研测试)我国某中学选修课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城乡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时,选取了某市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商业、工业和农业这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2023年年这四个功能区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甲、乙、丙、丁四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2万),图中圆心位置表示其坐标值,扇形图表示该功能区的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1~2题。 1.四个功能区中,劳动力人均创造的GDP最高的是(  ) A.农业区        B.旅游区 C.工业区 D.商业区 2.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 B.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 C.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 D.医疗水平提高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解析:第1题,本题需要两步分析:第一步,根据题意可知,四个功能区面积大致相当,再结合坐标图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和建设用地所占比重、人口总数和产值判断出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类型(甲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小且劳动力最少,老年人口占比很大,儿童数量也多,结合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可判断其为农业区;丁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大,人口最多,劳动力比重较高,且其产值最高,结合城市情况,可判断其为商业区;乙、丙产值相等,人口总数差异不大但丙劳动力比重大于乙,加上乙建设用地所占比重为20%、丙为60%,故判断乙为旅游区,丙为工业区)。第二步,先从图中读出劳动力的比重(甲25%、乙62.5%、丙75%、丁60%)和GDP总量(甲2.5亿、乙40亿、丙40亿、丁100亿),再根据人口总数算出每个区劳动力人均创造的GDP。经计算,甲=2.5亿/(1.7万×25%)≈5.88万,乙=40亿/(5万×62.5%)=12.8万,丙=40亿/(8万×75%)≈6.67万,丁=100亿/(22万×60%)≈7.58万。故选B。第2题,根据上题的判断,甲功能区为农业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留守儿童,故其老年人口比重最大是因为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虽然医疗水平提高使农村人口死亡率下降,也有农村环境优美吸引出生在当地的老人到农村养老,但不会导致劳动力比重很低、老年人口比重极高的现象。故选A。 答案:1.B 2.A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摸底考)下图表示四类资源型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四类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资源枯竭,迁入人口少 B.②—污染严重,就业压力小 C.③—产业结构的调整起步早 D.④—服务业和科技实力跃升 4.当前而言,③类城镇(  ) A.环境污染严重 B.企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 C.节能减耗成果显著 D.环境人口容量上升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资源消耗、环境负效、发展水平均下降,说明该地资源枯竭,迁入人口少;②—资源消耗、环境负效高,但发展水平也高,说明区域污染严重,但经济发展快,区域的就业压力小;③—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资源消耗、环境负效达到较严重程度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的,起步并不早,C不正确,符合题意;④—资源消耗、环境负效较低,但发展水平较高,说明其发展已经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该阶段的服务业和科技实力跃升。故选C。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③类城镇的环境负效目前较低,资源消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目前的③类城镇环境污染不会严重;企业大多应该在郊区,是否有一部分分散在小城镇通过图示看不出;资源消耗依然很高,故节能减耗成果并不显著;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环境人口容量上升。据此分析选D。 答案:3.C 4.D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二调)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据此完成5~7题。 5.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数量大 B.产业链长、供应商多 C.对市场依赖性大 D.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大 6.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  ) A.“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 B.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C.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 D.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业 7.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完善高速公路运输网 B.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 C.扩大香港、深圳、广州国际机场的吞吐量 D.扩大香港、深圳、广州集装箱港的吞吐量 解析:第5题,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产业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产业链长、供应商多,B正确;劳动力随产业转移难度较小,A错误;这些产业的产品面向全球市场,C错误;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强不是优势产业难以转移的主要因素,D错误。第6题,香港是金融中心,广东珠三角地区是制造业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A正确。第7题,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以短途运输为主,排除C、D;粤港澳大湾区内高速公路网非常发达,但运输量小,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应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A错误,B正确。 答案:5.B 6.A 7.B (2023年·江西省景德镇市质量检测)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地区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  ) A.9.9 ℃ B.12.9 ℃ C.13.9 ℃ D.14.9 ℃ 9.甲地未来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  ) 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 解析:第8题,图示地区等温距为2 ℃,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为14 ℃~16 ℃,冷空气最低气温2 ℃~4 ℃,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值为10 ℃~14 ℃,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13.9 ℃,C正确。第9题,根据锋面图例可知,大气由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甲地未来短时间内会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故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A正确。 答案:8.C 9.A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质量检测)云南古城楚雄(25°N,101.5°E)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内建有太阳历广场,广场中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成果等彝族发展历史。下左图示意太阳历广场结构,下右图为太阳历广场景观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石柱在一年中,都有机会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但只能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一次的石柱是(  ) A.龙神 B.鹰神 C.羊神 D.火神 11.火神崇拜普遍存在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反映出西南少数民族(  ) A.经济交流频繁 B.语言差异较小 C.文化源于汉族 D.文明起源相似 解析:第10题,据材料可知,楚雄位于北半球,靠近北回归线,一年中任何一天正午太阳都在正南方,因此火神柱的影子每天均会投射到祖先神柱,D排除;鹰神和羊神柱在当地午后12~18点时间段有影子可能会投射到祖先神柱上,B、C排除;而龙神柱位于该地西北,只有在夏至日太阳移动到最北端时影子才会投射到祖先神柱上,一年中只有一次。故答案选择A。第11题,火神崇拜多存在于少数民族聚集区,故排除C;西南地区地处山区,少数民族经济交流少,语言差异大,排除A、B;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普遍崇拜火神,说明其精神信仰相同,推测为文明起源相似。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10.A 11.D 二、非选择题 12.(2023年·深圳四校发展联盟体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如下图所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23年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通道。 (1)简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区位条件。 (2)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该区域工业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4)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区位条件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工农业基础、交通条件、经济发达程度等方面分析,并结合图文材料作答。(2)首先做好审题,对区域工业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要从大湾区建设利于人才、技术交流,促进分工与合作,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答。(3)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很多,从自然环境角度来说,主要受风浪、大雾、台风、海水腐蚀等方面影响。(4)大桥的开通,方便了大湾区内的交通,缩短了港珠澳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城市群的内部联系及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答案:(1)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广大,工业企业众多,经济发达;濒临南海,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等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即可) (2)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企业技术、人才等交流合作,提升竞争力;有利于加强工业企业联系,促进分工与合作;有利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企业成长提供保障。(任答两点即可) (3)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处于台风多发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海水盐度高,桥梁防腐蚀标准高。 (4)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和珠江口两岸的时空距离,提高城市间的交通通达性;加强广州、深圳、香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内部联系及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 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13.(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成,历史上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道。黄河入海河道不断演变,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山东垦利地区黄河两侧新淤地带曾经是一片荒芜之地。这片土地经过当地村民多年改造,昔日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万亩优质水稻田。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河道变化示意图。 (1)描述历史上黄河河口处发生改道的地理过程。 (2)说明垦利地区黄河两侧新淤地带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3)分析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对黄河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黄河三角洲是国内外少有的资源富集区。简述其资源优势。 解析:(1)考查河流对地貌形态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黄河下游改道是由于黄河含沙量巨大,大量泥沙被黄河搬运至河流入海口处,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黄河的搬运能力减弱,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泥沙在此处淤积,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河床不断抬升,河流的泄洪能力减弱,当河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河流发生溃堤,进而导致河流改道。(2)垦利地区黄河两侧新淤地带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应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垦利地区为新淤地说明土壤肥沃;垦利地区曾经是一片荒芜之地说明开发历史短,环境污染少;垦利地区位于黄河两侧,说明灌溉水源充足。(3)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进行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增加了植被的覆盖率,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减少,入河泥沙减少,导致下游河流的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发育缓慢,甚至萎缩。(4)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该区域油气资源丰富;靠近海洋,海盐、渔业等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