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多人谈.pdf
下载文档

ID:3580160

大小:1.53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语文 教学 多人谈
44“语文教学”多人谈周金声,詹丹,吴欣歆,盛志武,何杰,徐志伟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才能导向有效的语文教与学周金声周金声(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所谓“语文”,叶圣陶概括得最准确:“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部分。这就构成了“语文”的第一个层面语言文字运用技能。语文教学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研究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不单是言语能力。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语文知识教学,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转化和获得语文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即写作)能力。这两种能力既相辅相成,又有不同的表现,很难互相取代。有的人善于口头表达,有的人善于书面表达,有天分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语文教学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将这两方面能力都达到合格标准。能力不是听讲出来的,必须通过实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又是一个综合实践的过程,正确的理性指导和切实的操练,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真谛。既不能缺失言语表达训练,也不能缺失书面表达训练。错误的理论会造成错误无效的实践,只讲不练抑或多讲少练,都会造成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只重视“文学”化教练,也不完全符合普遍语文能力构成的需要。第二个层面是语文素养培养。语言文字不但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要彻底突破“写作就是记录说话”的误导,确立怎么思考、怎么说写的理念。中国语文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思想文化,语文教学也是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培养思考和表达的过程。而个体使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也是思想梳理和交流的过程,显然会反作用于思想的构成和变化。所以语文教学也必然是灵魂塑造的过程。选用什么样的文本和知识体系教学,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语文素养,甚至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格。因此,深刻反思我国几十年的语文教育学和语言文字学研究,加快改革步伐,构建符合中国语文本质规律的新“语文教育学”及其教材教法,势在必行。讲语言规范不能误伤修辞詹丹詹丹(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2022 年 8 月 31 日,北京法院二审裁定的“茶颜观色”商标案引起了争议:由法院来裁判商家对语言的使用规范问题,是否恰当?45“语文教学”多人谈 周金声 等 专题研究一法院认为:“诉争商标茶颜观色与成语察言观色呼叫相同,相关公众容易将二者产生联系,亦即茶颜观色系对成语察言观色的不规范使用。”这“将对我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起到消极作用,对我国教育文化事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语言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国家文化建设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等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这里所谓的不规范使用,其实是运用了修辞中的仿语手法。仿语是在既有词语或者诗句的基础上,替换一两个字,仿造出新的语言单位。这种对语言常规的偏离,让人产生新奇感。仿语有时是替换关键词,如“雪豹”皮装广告语“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豹不同”,是将“雪豹”拆解后替换了唐诗名句中的“花”和“人”;有时则是利用谐音来替换,如服装店广告语“百衣百顺”用“衣”替换了“依”。上述案例中,法院认为“茶颜观色”是对成语的不规范使用,而从仿语的运用来说,倒是恰能产生新鲜活泼的效果。鲁迅在他的文章中多次运用仿语,比如以脚报国这一标题,就是仿“以身报国”之习语讽刺女子缠足给“国家增光”;在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中,仿“自信力”而创造了“他信力”“自欺力”,也是大家熟悉的例子。可惜的是,由于修辞教育的缺失,甚至有些语文教师也对这种修辞手法十分陌生,比如有媒体报道,因为学生作文写小老鼠时仿“不省人事”而造了“不省鼠事”,就被教师要求订正成语使用的错误;更有南开大学中文系某退休教师撰文批评鲁迅“自造的他信力这个概念主体不明确,准确说是信他力”。其实,不仅仅是仿语,从本质来说,所有修辞格都是“语言中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常规并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所以,要辩证地看待语言规范和言语创新的关系,不能误把修辞也视作对语言文字规范的破坏。语文教师如何阅读古代典籍吴欣歆吴欣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如何解决信息时代语文教师学养不足的问题?坚持阅读古代典籍是重要的方法,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追求理解,刻意练习。信息时代的快速阅读以获取信息、转化应用为主要目的,更多指向即时的“有用之用”。阅读古代典籍是不折不扣的“慢速阅读”,让跳跃的思想停歇在几行字上,反复阅读以求理解的过程带有强制思考的意味,更多指向“无用之用”。古代典籍能够流传千年,必为历代文化之菁华,大都语言典雅精粹,是形成正确、良好语感的优质语料。反复阅读,揣摩理解,并学以致用,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还要尽量从典籍中读出中华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汇集成解决现实问题的中国智慧,提炼出面对复杂情境的基本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反思,做到知行合一。其次是关注诵读、释读和对读。诵读可以将自己的感悟与认识代入,反复诵读既是帮助理解的过程,也是质疑思考的过程,在诵读中产生兴味,是走进古代典籍的第一步。释读是正确理解的基础,也是提高学养的关键一环,涉及识字、解词解句、查阅背景材料和文化常识,帮助我们“积跬步,至千里”。对读包括版本对读、篇章对读、典籍对读。版本对读能够发现问题,比如李白送友人,46语言战略研究 2024 年第 1 期 总第 49 期有“萧萧班马鸣”和“萧萧斑马鸣”两种版本,“班”有“分别”义,“斑”指斑点花纹,用字不同意义有别,在诗中显然“分别”义更为合理,对读方能甄选。篇章对读的目的是互文解读,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或者同一位作者在不同文章中写到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是否有所不同?如果有,原因是什么?典籍对读则较为宽泛,注重阅读不同典籍时的比较与贯通。历时性典籍对读旨在梳理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人物形象的发展历程;共时性典籍对读,旨在从不同角度理解某种思想理念或全面分析历史形象。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值得探究盛志武盛志武(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并提出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课程标准在阐释这一任务群时,使用了 16 次“媒介”、1 次“媒体”,可以看出,该任务群所谓“跨媒介”既关注客观的传播介质(媒介),也关注主观的传播主体(媒体)。但就目前的教学研究及实践而言,多重视“借媒介阅读与交流”或“跨媒体阅读与交流”,而很少“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具体来说,有以下问题值得探究。其一,手段与目的。课程标准提出要“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可见,理解媒介自身的特点(包括长处和不足)是使用媒介的基础,也是该任务群的学习目的,但实践中常视媒介为手段,只是借助不同的媒介获取资源来开展语文学习。事实上,该任务群要求关注媒介本身,而不仅仅是通过媒介获取的内容。其二,多元与融合。教学实践中有大量体现项目化学习倾向的案例,比如让学生分组,通过不同媒介(校刊、校广播台、海报、微信、自媒体视频等)为学校的校庆设计宣传方案并展示。其途径可谓多元,但这种多元很可能只是多种媒介的简单叠加和集合。跨媒介之“跨”的本质不仅是多元,更是融合;而融合的本质是互补,即认识到各种媒介都互有长短,在设计时能整体考量,用此之长补彼之短,以真正实现媒介的融合。其三,媒体与媒介。课程标准提出要“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前者涉及客观的媒介对传播内容的影响,比如通过电子媒介获取信息时,思维方式有非线性化、逻辑性不强的特点;后者则涉及主观的媒体,媒体的立场对信息的影响不言而喻。媒介与媒体都会对信息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产生影响,但教学实践中往往重媒体而轻媒介。媒介对内容的影响,虽不易觉察,但积微成著,也应该引起重视。通过语言品析实现文道统一何杰何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课应该如何实现文道统一呢?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于某个作品的思想意义侃侃而谈,虽然字字在理,但由于他只是把自己解读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很难发生真实的学习。因为学生只是听记教师的讲授而已,并非47“语文教学”多人谈 周金声 等 专题研究一通过自主揣摩语句得出结论。学生的思想观念或情感体验,必须通过自主建构得以形成,而品析词句意味、理解遣词造句效果等言语实践活动,是自主建构的重要途径。比如杜甫望岳的教学,曾有教师在疏通语义后提问学生:“杜甫在诗中表达了何种志向?”问题是好问题,但教师得出结论的过程却成为其个人表演。他大段介绍杜甫的生平,大量引用杜甫的诗句。教师的文学功底与口才都属上佳,一些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我相信有部分学生会因老师的大力渲染而产生对杜甫的认同,但这认同有多大成分来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呢?诚然,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讲功,但这个“讲”,应当用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激发学生的思考上。还以望岳表达了杜甫何种志向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岱宗”与“泰山”在词义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借对这两个词的揣摩还原杜甫当时的思想。此处,可以给学生补充知识,“泰”与“岱”都有大的意思,“岱宗”则表明泰山为诸山之首,其中“宗”有祖庙之义。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望岳”之“望”,体会诗人是如何表达对泰山的渴望之情的本诗的艺术魅力即在此。全诗各句从不同角度写泰山之奇伟高峻。泰山的奇伟高峻使诗人迷恋,因此诗人希望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一览众山小”,暗合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由此学生即可理解杜甫此时登山是为寻找文化正朔、再践孔子志向。可见,调动学生进行鲜活、具体、真实的语言品析,才可以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构建起自己的思想观念或情感体验。如此,我们就可以实现语文课的文道统一,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语言知识课,或者拿着语文课本却上成了政治课和历史课。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顿悟思维的培养徐志伟徐志伟(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顿悟思维,往往是跳过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中介,刹那间直抵事物核心、本质。顿悟思维的发生,是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通融、交互作用的结果,需要长期熏陶、涵育。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多一些诱发灵性、激发悟性的体悟式教学。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顿悟思维呢?教学中,对具有诱发灵性、激发悟性价值的语言点,不必急于做显性的鉴赏、分析,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停一下、读一下、想一下,引导他们以心会心地感受、体悟。譬如阿 Q 正传第四章恋爱的悲剧,描述了一个“扔石子”细节:阿 Q 见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认为有伤风化,便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以做惩治。这个令人莞尔的细节,表现了阿 Q 自卑和妒忌交织的复杂心理。学到这里,教师未必要做“嚼饭哺人”的鉴赏和“五马分尸”的剖析,只要微微一笑,许多学生就会会心而笑。这样“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似的体悟多了,学生语言的灵性、思维的悟性渐渐地就由迟缓到快捷、由自发到自觉了。顿悟思维往往是心灵在活泼流转的自由状态下突然生成,往往在时空、景情(理)、此彼、表里、个类等之间跳转、升华。这就需要在语言教学中多一些趣味(情趣、理趣、智趣)盎然、思维跳转的体悟和训练。俗文化中的三句半、笑话、相声,雅文化中的格律诗,都可精选为语言体悟和思维训练的课程资源。三句半的最后半句往往是对前三句的反转,思维跳转中尽显幽默风趣。如:“今天说个三句半,48语言战略研究 2024 年第 1 期 总第 49 期说得不好多包涵,我们目的只一个添乱。”笑话和相声往往采取交代矛盾、渲染矛盾和揭露矛盾的言说思路,最后通过思维的反转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如:“我给自己讲了个晚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此刻入戏太深,还在追查凶手,没有一点睡意。”格律诗讲究“起承转合”,关键在于“转”。正转还是逆转?急转还是慢转?一旦转开,或豁然开朗,或柳暗花明。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三句跳转,从叹惋转向昂扬,境界顿时别开生面。对这些趣味盎然、思维跳转的地方多加体悟、训练,学生语言的灵性、思维的悟性自然就不断潜滋暗长了。责任编辑:逯琳琳2023 年语言战略研究匿名审稿专家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曹贤文戴冬梅董洁方小兵付义荣顾定倩顾曰国韩敬体何山华贺宏志黄德宽李嵬李无未李英姿李志江梁丹丹刘海涛卢德平陆烁倪兰饶高琦尚国文宋继华王宁韦刚徐祖友许苗苗严修鸿阎喜杨尔弘殷志平袁毓林张法连章启群赵守辉郑璇郑艳群周明鉴周明朗周鹏朱剑2023 年语言战略研究得到了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本刊编委会和编辑部向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恳请各位专家继续严把审稿质量关,帮助刊物不断成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