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现代 中国 政治 建设 祖国统一 对外 关系 综合 质量 检测 人民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综合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 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 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解析: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 答案:A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任务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党在过渡时期基本任务的完成,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23年·榆林模拟]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 时间 内容 1979年 第三次起草民法典 1987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95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9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17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A.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材料体现了民法典发展历程,尤其是担保法和合同法的颁行,反映出民法典的完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故C项正确。 答案:C 4.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  ) A.加强了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 B.有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D.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 解析:材料中“1984年”港澳尚未回归,故A项错误;材料中“1984年”“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提出,故B项错误;C项“经济”与材料中“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的角度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对港澳观礼团说”“都要大团结”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5.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海防使命任务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从维护国家生存拓展到维护和平发展;从单一的军事防御拓展到防卫、管理并重;从专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拓展到兼顾非传统安全问题;从沿岸防御到近岸防御再到近海防御;从管辖海域到涉及国家利益的公海大洋。这取决于(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我国坚决维护领海主权 C.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 解析:海防使命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增强,故C项正确。 答案:C 6.《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 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解析: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D项正确。 答案:D 7.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苏联也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但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这体现了中国 (  ) A.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 B.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C.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 D.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材料说的是中国与经互会的关系,经互会是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目的是要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故C项正确。 答案:C 8.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 (  ) 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解析:由材料内容“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可知当时新中国在坚持“一边倒”的前提下,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故C项正确。 答案:C 9.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  ) A.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 C.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解析:万隆会议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同抵制帝国主义的殖民霸权主义,故C项正确。 答案:C 10.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一方面支持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走美苏之间的中立道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这一做法(  ) A.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 B.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D.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 解析:“维持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是第一次日内瓦会议的影响,故A项错误;B、C两项与史实不符;题干表明中国一方面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说明中国在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故D项正确。 答案:D 11.1978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 (  )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C.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 D.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 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两国,对全世界都有影响,这有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 答案:B 12.[2023年·赣州联考]从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相继宣告独立。但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承认三国独立的第二天,中国外长才分别致电三国外长,宣布承认三国独立。这表明(  ) A.我国政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C.中国积极开展各种多边外交活动 D.我国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在1991年9月6日苏联承认三国独立前,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与苏联的关系属于苏联内政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互不干涉内政”是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苏联承认三国独立前中国政府并未表态,直到苏联承认三国独立后,中国政府才宣布承认三国独立,因此A项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并没有解决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问题。此时的国王,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内阁处于国王的控制之下。到安妮女王时代,她在马尔博罗和戈多尔芬的劝解下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虽然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极其厌恶辉格党,但她还是在172023年听从劝告,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安妮女王的继任者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的一位小王公,由于其不通英语和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他发现必须接受议会多数派的统治地位,否则“国王陛下的政府”便会麻烦不断。为此,他必须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政府首脑,而不管从感情上说他是喜欢这个人还是不喜欢这个人。英国因为其稳重的、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民主政治,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拓者。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在行政区域的安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要素,一部分来自近现代的政治安排,一部分则来自改革以来的政治尝试。如作为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直接设置政府机构并派出官员来治理,已不同于传统帝国政治对边疆的管理模式;如果说民族区域自治是一个现代性的政治安排,而另一特殊类型的行政区域安排,则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国两制”作为现代政治语境下的一个大胆实践,的确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当代中国政治从近现代政治中承接过来的,是“全能主义”的政治体系。这构成当代中国政治“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基础。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形成了这样一种特征的政治体系。这一政治体系在建国后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在改革开放后,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在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全面完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都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主导作用。 ——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的复合性与 国家治理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民主制度树立的榜样并分析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英国的政治体制、权力运作机制、政党政治等方面概括英国代议制的榜样作用;第二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政治、经济)、国际两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可以从民主政治建设等相关内容分析。 答案:(1)榜样: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 影响: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政治上,资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政治局面稳定;对世界,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有着巨大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标志着统治方式由人治走向法治,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原因: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原因: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经验的总结;为了防止一党专政,充分发扬民主;组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国家统一。 “一国两制”形成的原因: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进行的伟大创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需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3)认识:民主政治建设要有创新意识;要与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相结合;适合本国国情;不能一味地照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