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地理
空间
叙事
年月第期刘鑫源文师华:论 会昌一品集 的编订与宣宗朝初年政治格局之关系A p r N o 论左传的地理空间叙事彭珍(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西宁 )摘要:左传 作为先秦叙事文学的典范,对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生成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左传 叙事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以时系年”的时间叙事上,在地理空间叙事方面亦极具特色.依据空间的性质,左传的空间叙事类型主要有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地理空间两类.恢宏的战争场景,分散的叙事地点和简略的空间记叙则构成了其地理空间叙事的主要特征.此外,通过空间塑造人物形象、助推情节发展和深化叙事主题,空间与时间双线并进,最终实现完整叙事.关键词:左传;地理空间;叙事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叙事是与人类历史共同产生的,叙事学理论最初源于西方的结构主义,而结构主义又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密不可分,故而叙事亦被视为是一种用语言表征时间过程的行为.普林斯将叙事界定为:“对于一个时间序列中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与状态的讲述.”以此为依托,叙事在方式上便有纪实与虚构两种.龙迪勇认为:“这两种方式的目的其实是相同 的,即 共 同 完 成 对 时 间 的 把 握、保 存 和 超越.”由于叙事性作品大多依据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建立叙事的秩序,所以作为时间维度前提的空间常被视为是一种僵死的东西.随着文学叙事的纵深发展,理论家提出了叙事的空间转向或地理学转向.“空间叙事学研究的是空间在叙事文本中的功能作用,包括思想的、社会历史的、认知的、存在主义的、文本的等多方面的意义.”地理与空间被视为是相联系的一对概念,地理空间是空间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文学作品的空间也是与地理相联系的空间.简而言之,地理空间叙事就是通过对特定空间的聚焦和书写借以达到叙事目的的叙事维度.“散文一开始就与叙事结有不解之缘,历史散文可算是中国文学史叙事传统的发端.”左传 作为叙事散文与史传文学的双重典范,以往对其叙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叙事模式、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上,这类研究多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展开讨论,历史被简化为线性“情节”.虽然叙事的文字是凝固时间、保存记忆的一种形式,但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文学叙事,都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存在,任何事件都必然发生在特定的场所和空间之中.一、左传 地理空间叙事的类型 左传 中的地理空间作为现实的投射,与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必然存在着或显或隐的联系.自然地理空间研究自然环境中的空间格局与规律,侧重于山川地理环境;而人文地理空间主要是由文化景观构成的空间,着重于社会空间的构建.人文地理空间是由一个文化群体在自然地理空间的基础上所塑造的.左传 中的自然地理空间叙事主要指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会盟、盟誓、战争等事件;而人文地理空间叙事则多记载在公宫、宗庙、陵寝等社会空间中所举行的活动.(一)自然地理空间叙事会盟与盟誓是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常见的政治交往活动,诸侯“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左传 中所记载的会盟多在“某丘”举行,如:“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诸侯会盟之所以选择丘地首先是受其地理分布的影响,“先秦的丘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济水、淮河支流之间”.春秋时期大部分国家都位于丘地之中,丘地多为交通要地或重镇,因而成为诸侯会盟的首选之地.其次,由于会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彭珍(),女,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年月第期豫章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Y u Z h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A p r N o 年月第期豫章师范学院学报A p r N o 盟需要建台筑坛,郊野空旷的地理环境符合会盟选址的要求.最后,选择在丘陵、水泽等自然地理空间中举行会盟,这又与周人的神灵信仰有关,即“示威于众,昭明于神”.因信奉丘地为神灵往来之道,所以诸侯于名丘莅牲载书实际上也是借祀地之礼重申各方义务.战争是 左传 的主要内容,作者在描写战争时多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并对战争所涉及的空间作或详或略的记述.除去发生在国都之中的内乱,左传 中很大一部分战争都发生在郊野之中,对于战争相关地理空间的记叙主要是驻军位置及战争地点.如庄公“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遂伐黄,败黄师于踖陵”,记载楚文王发兵抵御巴军,败于津地,回国时鬻拳不开城门,遂于踖陵击败黄国军队.此外,战争的过程还包含军队的 行 次,如“三 年 春,曲 沃 武 公 伐 翼,次 于 陉庭”,记叙曲沃武公伐翼这一事件及行军驻扎的位移空间.(二)人文地理空间叙事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它生产社会关系也反映社会.“任何空间都是社会空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政治性和策略性.”空间不仅代表着功能分野,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所谓的“神圣空间”,这类空间多由公宫、宗庙、陵寝等高度秩序化的建筑物来充当.公宫是诸侯贵族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政治斗争等诸多矛盾发生的具体空间.首先,公宫作为一国之中重要的建筑,往往也是礼制的承载空间,诸侯常于公宫待宾燕飨,“膳宰具官馔于寝东,乐人县,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左传 中多以燕飨活动表明诸侯宴四方宾客,如:“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其次,公宫作为诸侯的居所,在发生政变之时往往最先受到攻击.僖公二十四年载:“吕、郤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己丑晦,公宫火.”文公七年:“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此外,由于宫殿是君王活动的主要场所,被视为是“神圣空间”,故盟誓也常于公宫举行.昭公二十六年,“甲戌,盟于襄宫”.定公十三年,“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中国建筑中的空间与传统文化体系之间也存在着广泛联系.先秦时期,宗庙是礼制文化的空间载体,是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兼有多种功用,诸如祭祀、丧礼、盟誓等重大活动都在宗庙举行.左传 记载于宗庙尝祭之事如:“十一月乙亥,尝于大公之庙,庆舍莅事.”春秋时重视殡礼,有“殡于庙”的惯例,“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晋国宗庙早已迁离曲沃,殡晋文公于此,显然是取殡于祖庙之意,可见宗庙空间的重大意义.二、左传 地理空间叙事的特征史书并非仅是记录时间的变化,也表现出空间的变迁,“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意味 着均质和广延”,梳理空间的特点才能认识其叙事的价值.左传 地理空间叙事的特征体现为恢宏的战争场景、分散的叙事地点和简略的空间记叙.(一)战争场景恢宏 左传 在描写战争时“叙战堪画”,在叙事上采用全知视角对其进行宏观的把握,在广袤的自然之中铺陈风云变化的战场,展现战争的雄伟气势.左传 恢宏的战争空间主要通过描写行军的位移空间、广阔的自然空间两方面呈现.行军位移的过程也是地理空间发生大范围变动的过程.襄公十八年载:“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于旃然.蒍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涉于鱼齿之下.”楚师伐郑的过程中,将军队分为三路,从三个方向进军.右师于颍水旁修筑上棘城墙,以备进退,接着渡过颍水,驻扎在索水.蒍子冯、公子格则率领其中精锐部队穿越郑国的大部分国境,绕出梅山,以迂回方式侵袭郑国东北,再于虫牢返回.子庚率军攻打郑国都外郭门,驻扎两夜后涉滍水而返.三路军队广泛的活动地点,形成了开阔的地理空间和紧凑的战争叙事.左传 描写战争,善于将战争叙事置于广阔的自然环境之下,如郊野之中的山川、河泽等.以黄河为例,黄河作为春秋时期重要的水系之一,在两军交战时常以之为界.如秦晋“河曲之战”,秦国因“令狐之役”渡河伐晋,秦晋两军遇于河曲,“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 河曲”,秦 康公“以璧祈 战于河”.但因交战双方都未做充足准备,两军相接便各自后退,后秦军再次渡河,攻占晋邑瑕.将秦军两次渡河、秦康公投璧于河及两军的交战铺陈叙述置于浩荡的黄河空间之下,使得战争叙事呈现出宏大的画面.年月第期彭珍:论 左传 的地理空间叙事A p r N o (二)叙事地点分散地理空间能否被记录与人物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的行动轨迹和事件的发生频率是影响地理空间记叙的重要因素.会盟、战争和出奔过程中伴随着广泛的空间位移,是 左传 叙事中最能体现空间分散化特征的主要事件.会盟作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常见的政治交往活动,盟誓常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故而在会盟地点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导致叙事地点呈现出零散化特征.如鲁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几次会盟:“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及宋人盟于宿.”“及邾人、郑人盟于翼.”“公及戎盟于唐.”“公会齐侯盟于艾.”由此可见,盟誓地点选择多位于诸侯国内或两国边鄙之处,但具体的地点并非固定不变.左传 叙事地点分散的另一表现就在于战争空间的变换.在战争的过程中,行军空间轨迹的变动造成了叙事地点的分散.如“夏,同伐王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郑伯享王于阙西辟,乐备.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郑厉公与虢叔在弭地商谈攻打王城一事,论及王城的圉门、北门、阙西等多个地点,但并未形成集中性的叙事空间.同时,战争的选择没有固定地点,除却军事实力,地理形势也是影响双方选择交战地点和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故战争常选择在具备天险条件的江河丘陵之地.“政治流亡事件在流动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紧密联结着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出奔作为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现象,是王公贵族为躲避政治迫害而进行空间的位移.在对政治流亡事件的叙述中记录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和大大小小的出奔地点,如公孙滑奔卫、公子宋奔郑、翼侯奔随等.此外,一些历史人物的流亡尤为坎坷,如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间,先后奔走于浦、狄、郑、齐、曹、宋、郑、楚诸国,由此可见叙事地点的分散性.但从宏观空间来看,人物的行动轨迹却将本无关联的地点和零散的社会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了叙事的链条.(三)空间记叙简略历史散文相较于后世的诗歌、小说,其主要功能是记叙史实,追求“辞达而已矣”.左传 地理空间叙事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对地理空间缺乏具象的描述,对事件发生的具体空间一笔带过,仅简要交代地点.以 史记 地理空间为例对比,史记 作为纪传体文学,在叙事展开机制上以人为描述的历史对象,因为需要对人物形象进行立体化的刻画,故而较为关注空间环境的具象描摹.在战争空间的叙事上,左传 对于战争空间的描写多只记录交战地点,而缺少对战争空间具体的叙写,如:“二年春,虢公败犬戎于渭汭.”“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史记 则包含战争空间的具象描写,在描写战争之前,有对于作战环境的渲染.如 卫将军骠骑列传:“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匈奴列传 中对于漠北决战的叙写:“与汉大将军接战一日,会暮,大风起,汉兵纵左右翼围单于.”在战争正式开始之前,借飞沙走石、不见天日的环境渲染战争的悲凉氛围.又如,项羽本纪 中对彭城之战的描写:“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将风沙狂啸、天昏地暗的战争场面展现在眼前,通过叙写大漠风沙,营造悲壮气氛,突出战争及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在宫室等建筑空间中,左传 往往只记叙主要的人物事件,而 史记 则关注到空间中的具体细节.如 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对事件和空间中人物座次位置进行具体描写,通过座次的安排表现项羽高傲自大的性格.又如作为 史记 场景式空间描写的代表之一的“荆轲刺秦王”叙事,司马迁将事件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中,既表现了荆轲的从容不迫,又体现出司马迁个人对荆轲的尊崇敬佩和可惜叹惋.三、左传 地理空间叙事的功能“空间作为社会空间的社会生产,这对于文学的理解显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空间因素作为叙事的组成部分,空间的分野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蕴,也对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情节发展、叙事主题深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塑造人物形象“没有地点,人物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空间因素与人物特质紧密相关,是呈现人物行动和塑造人物性格的最佳场所.“空间本身也是时间或历史的产物,由于人物的典型性格或人物的 主体性 总是与空间的特定历史 绞合在一起,因此.被生产出来的某个特定空间就恰好可以成为某一个人物性格特征的表征物.”左传 多采用“因事以见 年月第期豫章师范学院学报A p r N o 人”的方法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中塑造人物的形象,展现历史人物复杂、发展的性格.一是通过构造场景为人物个性作发挥,借具体的空间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如坚守“仁义”的宋襄公.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宋楚两军遇于泓水,宋襄公以“君子不厄人”“君子不鼓不成列”为由,拒绝了在楚军渡河时趁势攻击的建议,待楚兵渡河列阵后才开战,导致大败而归.在盂地之盟时,宋襄公已经历过因楚国背信弃义而沦为阶下囚的教训,但仍秉持“仁义”精神.通过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和盂地之盟空间中的行为,进而凸显宋襄公这一人物的主体性和性格.二是通过空间的转换揭示人物的性格,以场景式的空间叙事将“扁平”的人物形象立体化,如晋文公在流亡途中所呈现出的多元化人物行为.晋人伐蒲城之时,“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此时的重耳在面对政治迫害时,缺乏雄心壮志,固守传统的道德观念.重耳前期贪图安逸,在狄国居十二年后过卫、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重耳认为乡人用土块施舍是对他的嘲弄,怒而欲鞭正是其心理外化的表现.在楚宫的经历则是其人物形象的转变,面对楚王的“何以报我”,他以委婉的辞令表达强硬的态度,其性格渐趋于成熟.在秦国时,“降服而囚”及赋 河水 之时能看出重耳已具有大国之君的气概.通过从蒲城到秦国的动态空间转换,以完整的空间脉络展现重耳从流亡落难到成长为一国之君的人生历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多面立体的人物形象.(二)助推情节发展 左传 中的空间不仅是记叙事件发生的场所,而且与时间并行,沿着空间的转变推动叙事.通过人物所处时空的流转让事件动态变化,于跌宕起伏中推动叙事的进程.空间中具体的事件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齐襄公“游于姑棼,田于贝丘”,在贝丘坠车、伤足丧屦为公孙无知等人谋反弑君提供了契机,进而导致了齐国内乱、公子小白出奔莒等事件的发生.又如僖公四年,骊姬假托“君梦齐姜”,使申生祭于曲沃,归胙于公.此时晋献公田猎于外,由于所处空间的不同,为骊姬构陷申生提供了时机,最终导致了申生自缢于新城、重耳奔蒲、夷吾奔屈等事件的发生.空间的变化则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另一方式,通过地理空间位置的改变,以此说明事件的变化.如晋楚城濮之战,从晋文公流亡之时始,楚成王于楚宫问其“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后晋文公在秦穆公帮助下返回晋国,在楚国派兵攻打宋国之际,宋向晋求救,晋欲救宋,故晋侯入曹,欲将曹、卫土地分一部分给宋人.城濮之战的大致经过:“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三月丙午,入曹.”“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次于城濮.”城濮之战由多个空间串联而成的,随着空间的转换,事态得到新的发展,进而形成了连贯的叙事.(三)深化叙事主题按照阐释学的观点,任何叙述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左传 亦是如此.春秋是一个“建言修辞”的时代,而 左传 作为“文”与“史”的出色结合,崇尚“不虚美,不隐恶”,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宣扬了“惩恶劝善”的道德观和维护“以礼为本”的伦理观.“就历史叙事而言,对于历史事件的选择往往体现出史学家的 史识、思想和道德倾向.”左丘明在特定的历史情势下,在对空间的选择和处理中形成了对人和事道德取向的暗示性评价.左传 多通过具体地理空间中的道德预言,表明其“惩恶劝善”的道德观.如宋楚争霸一事,通过次睢之社、宋人围曹、鹿上之盟、薄之会、泓之战等历史事件,借助子鱼、公孙固、臧文仲以及“君子”等的评论和预言,说明宋襄 公 无 德、违 礼 的 行 为 致 使 其“得 诸 侯 而 不终”.梁漱溟曾说过,“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春秋时代的伦理主要体现为以仁义为核心,以礼乐为规范的社会秩序.空间中客观的物理形态范畴多 年月第期彭珍:论 左传 的地理空间叙事A p r N o 与主观的心理道德结构对应.如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郜国为宋国所灭,传国之鼎被宋国攫取,后华父督又用其贿赂鲁桓公,而桓公将宝鼎置于太庙之中,不合礼制.臧哀伯谏之:“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臧哀伯以武王将九鼎迁于雒邑之事劝谏桓公不可将违德乱礼的受贿器物置于太庙,强调宗庙空间的神圣性,提醒君主“昭德”.又如庄公八年:“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杨伯峻注曰:“古者兵器皆藏于国家,有兵事而则颁发;事毕,仍须缴还.”通过对符合礼制的行为进行肯定,从而彰显崇礼思想.四、结语所有历史均依托于广阔的时空,作为历史构成的历史事件总是和一定的地点联系在一起,也应当是空间性的.“正是由于历史与地点(空间)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所以真正的历史学家总是对 历 史 事 件 发 生 的 场 所 或 空 间 位 置 了 如 指掌.”通过对 左传 地理空间的解读,将 左传 的历史事件与特定的时空背景结合起来考察,分析具有“地图式”特征的文化空间,赋予历史事件一种空间性的结构,并根据空间中事件的因果性、时间性明晰历史场所的“地貌”,进而实现对其文学内蕴和史学价值的深入理解.参考文献:普林斯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陈德志隐喻与悖论:空间、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J江西社会科学,()董乃斌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陈爱平春秋左传丘地分布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何柳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叙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郑玄,贾公彦仪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李航春秋时期政治流亡现象的历史叙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司马迁史记M裴骃,集解,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吴冶平空间理论与文学的再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O n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 s p a c en a r r a t i o n i nZ u oZ h u a nP E NGZ h e n(L i t e r a t u r ea n dJ o u r n a l i s mS c h o o l,Q i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f o r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X i n i n g,Q i n g h a i,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sam o d e l o fp r e Q i nn a r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Z u oZ h u a nh a sap r o f o u n d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g e n e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r yn a r r a t i v e t r a d i t i o n T h en a r r a t i v es u b t l e t yo fZ u oZ h u a nl i e sn o t o n l y i nt h en a r r a t i v eo f t i m e,b u t a l s oi nt h en a r r a t i v eo fg e o g r a p h i c a l s p a c e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n a t u r eo f s p a c e,t h e s p a t i a l n a r r a t i v e t y p e so fZ u oZ h u a nm a i n l y i n c l u d en a t u r a l g e o g r a p h i cs p a c ea n dh u m a ng e o g r a p h i cs p a c e G r a n dw a r s c e n e s,s c a t t e r e dn a r r a t i v e l o c a t i o n sa n ds i m p l es p a t i a l n a r r a t i o nc o n s t i t u t e t h em a i n f e a t u r e so f i t sg e o s p a t i a l n a r r a t i v e I na d d i t i o n,t h r o u g ht h e s p a c e t os h a p e t h e i m a g eo f c h a r a c t e r s,p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l o t a n dd e e p e n t h en a r r a t i v e t h e m e,s p a c e a n d t i m ed o u b l e l i n e,a n d f i n a l l ya c h i e v e t h e c o m p l e t en a r r a t i v e K e yw o r d s:Z u oZ h u a n;g e o g r a p h i c a l s p a c e;n a r r a t e(责任编辑:万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