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混合直流交流系统的一体化故障测距仪设计.pdf
下载文档

ID:3577067

大小:2.01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混合 直流 交流 系统 一体化 故障 测距仪 设计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 NO.2(下)-16-高 新 技 术和查询功能,适用于存储和管理教育培训平台的数据。为实现实时数据交互,采用 WebSocket 通信技术,其允许平台与用户之间建立双向通信通道,提供实时信息传输。3.2 试验结果选取 5 个不同节点的资源值,评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平台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 1。表 1 测试结果节点采集时间/ms数据传输速率/(MBs-1)计算时间/s准确率/%18.121.11.9698.528.321.32.0099.338.221.51.8999.048.521.11.8298.958.321.41.9598.6平台的数据采集时间表现稳定,最长不超过 8.5 ms,说明平台能够高效地获取数据;平均传输速率为 21.28 MB/s,说明平台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速度较快;平台的计算过程在 2 s内完成,说明平台的计算效率较高,能够快速为用户提供结果;平台的准确率保持在 98%以上,最高达到 99.3%,这说明平台的推荐和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精度。综上所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在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平台能够高效地处理数据,提供准确的推荐和分析结果,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职业化水平,实现教育培训效果。4 结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平台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还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平台的帮助下,农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市场趋势和最新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收入来源,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该平台,以适应农村地区的技术水平,满足农民的多样性需求。参考文献1 袁华根,奚照寿.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J.农民科技培训,2021(1):43-45.2 崔艳梅,齐乃敏.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2):276-279.3 高靖.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 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3):638-640,644.故障测距仪1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位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在电力系统中,混合直流交流系统2是一种集成了直流和交流元素的复杂系统,故障的检测和定位3尤为关键,因为故障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所以影响了整个电力网络4的运行。高淑萍等5采用小波阈值去噪和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希尔伯特变换相结合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测距策略。侯伟等6研究混合输电线路的故障行波传播特性,包括反射和折射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故障测距模型,模拟线路上出现不同位置的直接金属接地故障和过渡电阻接地故障的情况。本文通过传感器采集混合直流交流系统内部发生的故障引起的初始行波信号。记录采集的行波信号数据,并储存在测距仪内,利用 GPRS/CDMA 通信网络,将从采集设备获取的故障行波数据传输至行波故障分析主站。主站采用D型双端行波原理,自动分析记录的行波数据,以精确识别故障并进行测距计算。主站自动处理数据,生成准确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结果。1 混合直流交流系统原理1.1 总体流程混合直流交流系统总体流程如图 1 所示,首先,启动混合直流交流系统。首先,在初始阶段系统以直流方式运行。基于混合直流交流系统的一体化故障测距仪设计黄忠华陈愿米刘溪(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黎平供电局,贵州 黔东南州 557300)摘 要:为解决混合直流交流输电系统中故障测距的问题,本文采用双 D 型行波原理,通过捕获混合直流交流输电系统内部故障引发的初始行波,对行波在系统两端到达的时间差进行测量,计算故障点到两端测量点的距离。故障测距系统包括2台故障行波采集装置、行波故障分析主站和通信网络。通过 GPRS/CDMA 网络传送故障行波数据至分析主站,生成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结果。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发生大规模故障的情况下可识别出130个故障。在测距精度方面,本文方法的测距精度高于其他方法,为混合直流交流系统的故障定位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关键词:输电系统;故障测距仪;D 型双端行波;通信网络;测距精度中图分类号:TH73 文献标志码:A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 NO.2(下)-17-高 新 技 术获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遥控信号和远程测量数据。对读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数据质量和适用性。通过分析数据,估计混合系统的收敛网络拓扑。其次,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有故障,则执行相应的处理。对系统的状态和参数进行处理,为进一步判断和估计提供准备。通过数据处理,判断直流电流是否满足条件。再次,检查系统信息是否收敛,即系统各组件的状态是否趋于稳定。如果系统信息收敛,则进入直流方式运行。系统以直流方式运行,供应直流负载和逆变器分别提供直流电力和将其转换为交流电力,以供应交流负载。在以直流方式运行的同时,估计交流系统的状态。最后,判断交流系统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则结束收敛,交流状态估计完成。完成系统收敛,保证混合直流交流系统处于合适的运行状态。系统完成直流方式运行后,通过估计交流状态对混合直流交流系统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保证混合直流交流系统正常运行。1.2 双端行波计算混合直流交流输电系统7故障测距,须结合 D 型双端行波原理,通过捕捉系统内部故障引发的初始行波,测算当行波到达系统两端时的时间差,以此计算故障点和两端测量点的距离。在混合直流交流系统中,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定位故障点,通过分析行波传播的时间差异,实现了高精度的故障测距,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支持。假设接地极线路 MN 发生故障产生初始行波浪涌,该行波以特定传播速 V 分别到达系统的一端 M 和另一端母线 N。在测得的绝对时间 tM和 tN内,可以计算出行波到达故障点的时间差。基于这一信息,可以推算出故障点距离系统一端M 和另一端母线 N 的距离,如公式(1)、公式(2)所示。DMF=12v0(tM-tN)+l (1)DNF=12v0(tN-tM)+l (2)式中:DMF和 DNF为 M 端和 N 端到故障点的距离;l 为接地极线路 MN 的长度;V0为初始速度。从公式(1)、公式(2)中可知,实现 D 型双端行波需要获取准确的行波浪涌数据,并确定适当的行波速度。同时采取措施提高行波信号 tM的采集频率,保证线路两端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并解决极址处故障行波采集装置的电源供应问题。处理电缆反馈的故障波前,采用基于混合普罗尼分析的信号分解,提取可识别故障信号特征的参数。当电缆反馈的信号 x(n)输入时,指数分量的线性组合如公式(3)所示。()1Mpmmix nS Z=(3)式中:M 为命令或信号的分量数量;n 为信号采样的总数;Sm和 Zmp的参数定义如公式(4)、公式(5)所示。Sm=Vmei(4)Zm=egmj2ijt(5)式中:、VmSm、gm和 fm分别为信号 x(n)的第 m 个指数成分的振幅、相位角、阻尼因子和频率;Zm为指数成分的角频率;j 为虚数单位;i 为复数中的虚部;f 为周期性事件频率;为信号在某一时刻相对于参考点的相位位置。每个指数成分的这 4 个参数可以按照采样间隔的顺序,在数据的状态空间中依次生成。2 一体化故障测距仪总体架构2.1 系统结构基于混合直流交流系统的一体化故障测距仪8的整体结构如图 2 所示。系统总体架构如下。2.1.1 故障行波采集装置安装在混合直流交流系统的关键节点,例如接地极线路的换流站和极址处。采用防雨、防潮、防尘的耐腐蚀材料制成机箱,内部配置专门设计的小型电流互感器。通过 GPS 进行时钟同步,以保证采集装置之间的数据同步性。2.1.2 行波故障分析主站安装在系统的关键位置,可以集中安装在与换流站一侧的采集装置相连的站内,也可以独立安装在其他位置。负责接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的故障行波数据。利用D型双端行波原理自动分析记录行波数据,实现故障识别和测距计算。2.1.3 通信网络使用 GPRS/CDMA 通信网络,保证能够数据高效传输。将故障行波数据从故障行波采集装置传送至行波故障分析主站。2.1.4 电源系统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模块为故障行波采集装置提供工作电源,保证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在极址处的采集装置使用防雨、防潮和防尘的机箱,保证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图 1 总体流程网路拓扑开始信息收敛?直流方式估计交流信息判断满足条件结束收敛最大交替迭代判断直流电流数据处理直流方式运行估计交流状态是否满足条件?不收敛 结束估计收敛?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数据预处理从数据中读取遥信、遥测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 NO.2(下)-18-高 新 技 术该一体化故障测距仪利用集成故障行波采集、数据传输、分析和测距计算等功能,对混合直流交流系统故障进行高效、自动化地检测。2.2 设计流程系统的设计流程如图 3 所示。在一体化故障测距仪中,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初始化,以保证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系统正常开启,准备接受输入信号并进行处理。系统通过检测输入信号中的异常或检查系统自身的状态进行故障判断。如果存在故障,系统就将进入故障处理分支。之后,系统可能产生高频脉冲信号,这是一种测距信号,用于对故障测距进行特殊处理。系统中有 1 个计算器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这个阶段可能涉及距离计算或其他相关的处理。系统判断当前任务是否结束,判断是否完成距离测量或故障定位任务。如果判断任务结束,系统就将进入结束阶段。任务结束后,系统可能还需要进行反射波计算,以获取更多关于故障位置或测距的信息。在该流程中,关键步骤是故障判断和高频脉冲产生,用于引发并处理故障测距的相关计算和操作。计算器控制单元负责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最终判断是否完成任务。如果任务结束,系统就将进行反射波计算,以获取额外的信息。图 3 设计流程启动是否初始化系统开启产生高频脉冲计算器控制计数计算结束产生高频脉冲故障判断处理反射波判断是否结束?注:HSNBS为高速中性母线系统;MRTB为主远程终端盒;M、N为两端母线;C1为小型电流互感器。图 2 系统整体结构GPRS/CDMA 通信网络极I中性母线换流站侧极址侧RS 485 串口通信故障行波 采集装置故障行波 采集装置GPS天线GPS天线行波故障分析主站接地极 线路HSNBSMRTBC1C1HSNBS极II中性母线NM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 NO.2(下)-19-高 新 技 术在一体化故障测距仪中,这个设计流程可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3 测试结果分析为验证系统准确性,本文使用 ATPEMTP和 Matlab7.0 仿真软件建立了 10 kV 配电电缆系统模型。在仿真试验中,以单相接地故障为目标进行比较,电缆的电气参数设置为20.5 m/km,并假设故障发生在第一条10 km 的电缆上。将本文所设计的方法与自适应RLS滤波的电缆故障定位算法以及基于双端故障参数测距方法的故障定位算法进行了对比。随着电缆故障数量增加,3 种方法在故障准确识别方面的性能如图 4 所示。在故障数量较低的情况下,3 种方法表现出相似的故障识别能力。例如,当故障数量为 20 个时,3 种算法都能够准确识别相同数量的故障。然而,当故障数量增加到 30 个时,本文方法、自适应 RLS 滤波方法和电缆故障定位分别识别出 30 个、25 个和 26 个故障。在故障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展现出更好的故障识别能力。以故障数量 160 个为例,本文方法、自适应 RLS 滤波方法和电缆故障定位分别识别出 130、120 和 124 个故障。这表明在发生大规模故障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在故障识别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各种方法在不同故障距离下的测距精度如图 5 所示,随着故障距离增加,各方法的测距精度逐渐降低。以故障距离从 10 km80 km 为例,本文方法的测距精度由 93.4%下降至73.2%,自适应 RLS 滤波方法由 87.5%下降至 60.2%,基于双端故障参数测距方法由 88.2%降至 56.7%。与自适应 RLS滤波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平均测距精度提高了 12.17%,与基于双端故障参数测距方法相比,提高了 15.25%。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与对比方法相比,具备更高的故障测距精度。这是由于本文的故障测距仪率先运用D型双端行波原理对故障信号进行分解,从而产生易于分析的信号形式,这有助于提升系统对故障信号的准确定位精度。4 结论本文提出的混合直流交流系统的一体化故障测距仪设计,在 10 kV 配网电缆系统的仿真试验中,验证了准确性和优越性。本文采用 ATPEMTP 和 Matlab7.0 仿真软件建立了电缆系统的仿真模型,以模拟实际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在故障个数较多的情况下,与对比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表现出更好的故障识别能力。当故障数量为 160 个时,本文方法成功识别了 130 个故障,而对比算法则分别识别出120 和 124 个故障。此外,随着故障距离增加,各种方法的测距精度逐渐降低,但是本文方法在大范围故障距离下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精度。以故障距离从 10 km 增加到 80 km 为例,本文方法的平均测距精度与自适应 RLS 滤波方法相比,提高了 12.17%,与基于双端故障参数测距方法相比,提高了 15.25%。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混合直流交流系统的一体化故障测距仪设计在故障识别和测距精度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该设计为混合直流交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管理提供了可靠而高效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1 韦长算,彭振中,李君.一种基于 GPS、倾斜仪及测距仪的融合打桩新模型 J.测绘通报,2020(5):161-164.2 朱博,徐攀腾,张嘉新,等.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J.电力电子技术,2022,56(8):96-99.3 李巍巍,白欢,吴惟庆,等.基于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的电力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评价与故障定位 J.电测与仪表,2021,58(9):147-151.4 郭明健,高岩.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力网络抗毁性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22,19(4):1-6.5高淑萍,徐振曦,宋国兵,等.基于小波阈值去噪和CEEMD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2,50(3):29-40.6 侯伟,李宁.基于混合输电线路下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J.电子器件,2022,45(3):701-709.7 黄炟超,胡宪法,吴健颖,等.基于时域分段法-相量法混合建模的直流输电交流系统的谐波电流计算 J.电工电能新技术,2023,42(9):46-54.8 石侃,张元,李俊,等.关于线路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设计与技术探析 J.农村电气化,2018(12):70-72.图 4 准确性对比图 5 故障测距精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12014016080604020140 120 100 80 60 40 200959085807570656055准备识别故障数量/个故障数量/个故障距离/km故障测距精确度度/()本文方法 自适应RLS滤波方法 基于双端故障参数测距方法本文方法 自适应RLS滤波方法 基于双端故障参数测距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