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温及其调节&物质代谢的调节&胃癌.pdf
下载文档

ID:3576533

大小:835.91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6-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体温 及其 调节 物质 代谢 胃癌
公众号:医学生考研 生理学生理学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调节 一、正常值和节律 体温的日节律:清晨 2-6 时最低,午后 1-6 时最高。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控制。性别的影响:成年女性高于男性。排卵日最低。二、产热反应 主要产热器官 肝脏和骨骼肌 产热的调节 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最重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神经调节 三、散热反应 散热的部位 皮肤 散热的方式 有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 4 种 辐射散热是机体安静状态下主要的散热方式 蒸发散热是高温环境中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人体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大量发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四、体温调节:包括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神经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调定点学说 人的正常体温调定点为 37。真题 1.(2008N154X)下列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A.一昼夜中清晨较低,午后较高。B.成年男子体温平均较女子高。C.新生儿体温偏高 D.老年人体温偏低【题目解析】正常情况下,体温可受一些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包括:1.日节律的影响:体温在一昼夜之间存在周期性的波动,表现为体温在清晨 2-6 时最低,午后 1-6 时最高。(A 对)对)2.性别的影响: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高于男性 0.3(B 错)错)3.年龄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温较高,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而体温偏低。(D 对)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体温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动(C 错)错)。4.运动的影响:运动时肌肉活动时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正确答案】AD 2.(2015N154X)能促使机体产热活动明显增强的体液因子有 A.肾上腺素 B.生长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激素。公众号:医学生考研 【题目解析】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可提高机体代谢率(AD 对)对),使机体产热活动明显增强(称非战栗产热或代谢产热)。当受到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作用时,人体褐色脂肪组织细胞线粒体内的解偶联蛋白(UCP)成为易化质子通道,氢离子顺浓度沿 UCP 返回到线粒体基质中,使经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建立的质子跨膜电-化学势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不能用于合成 ATP。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但不包括促进机体产热活动明显增强的作用(C 错)错)。【正确答案】ABD 3.(2017N141X)对汗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汗液中不含蛋白质 B.刚刚分泌的汗液渗透压高于血浆 C.汗液中的 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 D.由汗腺细胞被动分泌 【题目解析】汗液是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D错)错),其99%的成分是水分,1%的成分是NaCl、KCl、尿素等固态成分,不含蛋白质(A 对)对)。刚分泌出来的汗液渗透压与血液是等渗的(B错)错),但在流经汗腺管腔时,在醛固酮的作用(C 对)对)下,汗液中的 Na+和 Cl+被重吸收,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正确答案】AC 4.(2016N14A)人体发热初期,出现畏寒、寒战的原因是 A.产热过程增强 B.散热过程受阻 C.体温调定点上移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题目解析】机体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可以用体温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中枢按照设定的温度进行调节活动,当体温调定点上移(C 对)对)时,出现畏寒、寒战等现象,促使机体产热活动加强,散热活动减弱,直到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产热过程增强(A 错)错)和散热过程受阻(B 错)错),是畏寒、寒战的结果,而非原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可导致中暑,不出现畏寒,寒战(D 错)错)。【正确答案】C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物质代谢的调节物质代谢的调节 1.各种代谢酶在细胞内区隔分布 公众号:医学生考研 【真题回顾 1】(1993 年)A.线粒体 B.胞液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血浆白蛋白生物合成的场所()2.尿素生成的场所()【答案】1.D;2.C【解析】蛋白质在细胞质和内质网中合成;尿素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合成。2.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 公众号:医学生考研 【真题回顾 2】(2011 年,执医真题)酶化学修饰调节最多见的是()A 别构调节 B 磷酸化/去磷酸化 C 酶原激活 D 催化物调节【答案】B,解析略。重点二 整体水平的调节 1.空腹:物质代谢以糖原分解、糖异生、中度脂肪动员为特征。2.饥饿:主要氧化分解脂肪供能。3.应激:分解代谢加强。【真题回顾 3】(1995 年)饥饿时的主要表现为()A 促糖异生 B 酮体生成增多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答案】C【解析】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分泌增多,脂肪动员增强,脂肪酸-氧化及酮体生成增多。同时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果糖-2,6-二磷酸水平降低,糖异生增强而糖酵解减弱;-氧化产生的乙酰 CoA 能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使其变为草酰乙酸,加速糖异生。病理学病理学胃癌胃癌 重点知识回顾 1.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肠上皮化生或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胃息肉(尤其腺瘤型息肉)、慢性溃疡、残胃等。2.公众号:医学生考研 真题回顾(2014,X 型题)胃黏膜病变中,属于癌前病变的有(多选)A.非典型增生 B.炎症性息肉 C.腺瘤性息肉 D.幼年性息肉 题目解析 癌前病变是指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癌变倾向的良性病变,如不及时治愈,长期存在就容易发展成恶性肿瘤。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黏膜上皮异型增生(A对)、胃息肉、慢性溃疡、残胃等。胃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两者恶变可能性小(B 错),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在 10%20%,直径2cm 时癌变机会增大(C对)。幼年性息肉多发生于幼儿,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病因未明,分化良好,无恶变倾向(D 错)。本题答案 AC (1999,X 型题)早期胃癌包括(多选)A.黏膜内癌 B.黏膜下癌伴淋巴结转移 C.侵及肌层的癌 D.侵及浆膜层的癌 题目解析 胃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四层,而黏膜层又分为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三层。胃癌局限于黏膜上皮层尚未突破基底膜时称为原位癌;癌组织突破基底膜,但局限于黏膜固有层者称黏膜内癌;癌组织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及肌层者,称为黏膜下癌。原位癌、黏膜内癌、黏膜下癌均属于早期胃癌,不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AB 对)。而癌组织超过黏膜下层侵及肌层或更深者,称为进展期胃癌或中晚期胃癌(CD 错)。本题答案 AB (2015,A 型题)双侧卵巢肿大,活检发现癌细胞,首先考虑癌细胞来源于 A.子宫 B.肠 C.胃 D.卵巢 题目解析 原发于卵巢本身的肿瘤多为单侧(D 错),双侧卵巢肿大,活检发现癌细胞时,首先考虑为卵巢的转移性肿瘤,而卵巢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转移来源是胃(C 对)。胃癌特别是胃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浸润至浆膜后,癌细胞可脱落至腹腔,似播种样种植于腹腔及盆腔脏器的浆膜上,最常见的种植部位为卵巢,多为双侧,称 Krukenberg 瘤,形成卵巢转移性黏液癌。本题答案 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