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36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
36
城市
辐射
功能
第36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
课标与教材: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 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选择性必修2:3.1]。
四层·考查内容
两年·命题统计
[必备知识] 大都市;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关键能力] 辨识大都市与其他城市的空间位置关系,综合分析、概括大都市辐射功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学科素养] 能够从区域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的视角,认识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能够分析和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能够解释、评析大都市的发展问题
[核心价值] 能够从“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的视角,认识大都市的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
[2020年] ……
[2021年] 6月浙江卷第14题……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2.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城市的辐射功能
(1)含义: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影响辐射功能强弱的因素
因素
影响角度
相互关系
腹地范围
影响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功能
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
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关系
举例
城市的发展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
腹地矿产资源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腹地中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某部分而发展为工业中心
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城镇,有机会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5.城市体系
(1)形成: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2)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易误辨析] 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同于城市的辐射功能吗?
提示 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但这种单一的城市功能的服务范围却有可能非常广,如曲阜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 因为是孔子故里,服务的范围覆盖全国甚至全世界。
二、纽约的发展
1.位置: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
2.发展优势
三、纽约的辐射功能
具体影响
对周边地区
纽约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多个卫星城市
对城
市带
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对美国
纽约通过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对世界
纽约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思考] 列举上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
提示 周边地区可以从上海获得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推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上海市的辐射对周边众多城市的规模扩大、等级提高产生影响。
关键能力一 认识区域空间组织和城市体系
[例1] (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思维导引]
答案 (1)D (2)B (3)A
解析 第(1)题,从图1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这些城市中上海、南京、合肥、杭州是该区域省级行政中心,行政等级较高,D项正确;上述城市中上海、宁波是海港城市,多数城市不处于沿海,A项错误;上述城市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是南京、苏州、上海,且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口,B、C项错误。第(2)题,图中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处于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群的外围,即边缘地区,故B项正确;同时可看出,Ⅳ型城市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分散性和零乱性的特点,则A、C、D项错误。第(3)题,读图可知,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主要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多与上海邻近,有利于上海产业的扩散,促进其发展水平的提高,A项正确;这些城市性质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B、C项错误;这几个城市产业部门各异,如苏州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舟山重点发展海洋产业和旅游业,D项错误。
1.基本概念
(1)空间组织:不同地域范畴社会经济客体的结合、相互作用及地域集聚。
(2)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2.用中心地理论解释城镇的空间组织和城市体系
(1)基本规律: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2)具体阐释: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城镇的等级体系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数目众多、规模较小的集镇;越向塔尖,城市数目越少,规模越大;到了塔尖,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个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如下图所示: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劳动力和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便利的交通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反之,较大
政策因素
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及规划城市发展的规模
一个地区的行政中心或享有优惠发展政策的城市,其发展速度快,城市规模大
1.(经典真题·福建卷)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完成(1)~(2)题。
(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2)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苏州有地级市、县、乡3个城镇等级;上海服务范围最大;常熟、张家港、太仓为同等级城市,它们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没有层层嵌套;苏通大桥建成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会扩展到长江以北。第(2)题,Ⅲ走廊临长江,与Ⅰ、Ⅱ走廊相比,水运便利。
关键能力二 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例2] (2021·6月浙江卷)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思维导引]
答案 B
解析 读图分析,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①正确;上海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速扩大,②错误,A、C错误。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即①③正确,B正确。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④错误,D错误。
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构成要素
具体内容
物质基础
大都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
媒介
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
辐射内容
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
主要规律
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会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辐射结果
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最终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2.大都市辐射的具体表现
由图归纳大都市辐射的表现如下:
城市辐射表现
具体表现
人口的集中过程
(丁乡村→甲都市)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
地域的转换过程
(乙乡村→乙城市新区;
丙乡村→丙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3.大都市辐射案例分析
城市
辐射内容
辐射范围
辐射功能
纽约
金融、商贸、港口和生产性服务行业
纽约大都市区甚至全世界
在纽约辐射范围内,形成多核心城市群体系,城市整体功能多样,综合性强,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
巴黎
产业、金融、人才、交通、文化、生产设施
巴黎大都市区及全欧洲
巴黎大都市区的重要工业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地位,对世界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
2.(2016·4月浙江卷)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完成(1)~(2)题。
(1)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 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2)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
A.中原城市群 B.长株潭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依据区域城市分布特征,进行城市功能分工,引导区域内人口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第(2)题,长三角城市群中城市数量多,功能齐全,最符合该理想模式。
[情境创设] 东京都市圈是世界最著名的城市群之一,有地铁、轻轨、高架电车等多种轨道交通工具,轨道线路总长2 000多千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是东京都市圈主要的交通方式,在早高峰时段,有90%以上的通勤者采用轨道交通方式进入东京。正是这种高密度的交通干线,让东京都市圈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城市群之一,东京成为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
[设问角度] 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网络是如何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
[四翼体现]
基础性
考查交通对东京都市圈的辐射功能的影响
创新性
选用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的真实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设问通过交通对大都市的影响的视角切入,考查学生创新思维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 轨道交通由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快速、安全等特点,更能促进城市人口纷纷向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聚集;而人口分布的变化,促使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随之兴建或改善,调整了城市空间结构,扩大了城市范围;促进了城市用地集约化与居住环境改善的统一。
视角一 考查大都市的发展状况
1.(2018·4月浙江卷)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完成(1)~(2)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材料显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④城市各项指标均最高,故选D。第(2)题,技术创新能力越强,高新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由图示可以看出创新带动能力指标③④两城最高,故选C。
视角二 考查上海的辐射功能和城市协调发展
2.(经典真题·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和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图甲
图乙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1)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① ⑤ ⑥
(3)差异: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原因:两城市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不同。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甲可判断城市等级体系和城市数量特征,表格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信息。第(2)题,首位城市上海经济发达,科研力量强,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等产业。第(3)题,根据图乙可知,苏州和嘉兴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包括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其原因包括城市内部的产业基础和政策以及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第(4)题,建设城市群的核心是达到整体的最优,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减少行政壁垒;与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程度有待加强。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2021·甘肃天水期末)下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城市圈中,规模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2.下列有关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武汉为湖北的省级行政中心,且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辐射范围最广,规模等级最高。A正确。咸宁、孝感、黄石为地级市,级别相同,较武汉级别低,B、C、D错误。故选A。第2题,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辐射范围最大,服务种类最多,其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各级城市间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联系。故选C。
(2021·浙江丽湖衢质检)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图1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图2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完成3~4题。
图1
图2
3.影响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基础
C.城市行政等级 D.与上海的空间距离
4.近年来上海市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将会( )
①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②降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 ③减轻上海环境污染 ④推动上海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A错误。从图中可知,南京的经济基础和城市行政等级都是高于无锡的,但是上海对无锡的辐射强度高于南京,B、C错误。由图2中信息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苏州>无锡>常州,正好对应了其空间距离问题,D正确。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的对外辐射强度增强,正好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提高其他城市的竞争力,①正确,②错误,A、C错误。产业转型同时促进上海资源节约型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③正确,即B正确。产业转型并不会导致上海人口大量外迁,④错误,D错误。
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据此完成5~6题。
图1 网络城市模型
图2 长株橝城市群城市塔式分布图(2008年)
5.图2中显示的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镇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6.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5.B 6.B
解析 第5题,由图2可知,长株潭地区小城镇数量不足,A错;本区域缺少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B对;相邻城市之间必然会有联系,C错;本区域大城市出现断层,D错。第6题,由图1可知,网络城市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内需要众多的中小城市形成网络节点,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数量较少,加速大城市发展,一味追求大城市的带动作用,会导致节点城市数量少,不利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城市”形成,B对。
(2021·江苏南京、盐城一模)“虹吸效应”是指区域的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城市的各种资源,随着资源的聚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周边城市的人才会逐渐流失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受政策影响以及过度聚集的拥挤导致其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等向外围地区迁移,从而促使外围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现象。下图为广东省2012~2017年户籍人口逐年净迁移人数(万人)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7~8题。
7.上图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是( )
A.穗深人口迁入2013年达最大值
B.三四线城市人口净迁出2013年达最大值
C.佛惠莞年人口迁入数持续上升
D.2015~2016年佛惠莞人口变化幅度最大
8.广州、深圳的“虹吸和外溢效应”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城市职能转变 B.加重城市社会负担
C.导致城市发展停滞 D.促进城市协同发展
答案 7.B 8.D
解析 第7题,上图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是三四线城市人口净迁出2013年达最大值,B正确。穗深人口迁入2014年达最大值,A错。佛惠莞年人口迁入数波动上升,C错。2016~2017年佛惠莞人口变化幅度最大,D错。第8题,广州、深圳的“虹吸和外溢效应”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带来的影响是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相互的交流和调配,促进城市协同发展,D正确。与城市职能转变无关,不会加重城市社会负担,会促进城市发展,A、B、C错。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称之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临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北京北部的城市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读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图。据此完成9~10题。
9.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 )
A.交通联系不便 B.信息交流较少
C.产业部门类似 D.产业联系较弱
10.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
A.服务范围拓展 B.服务功能转移
C.服务职能增加 D.服务对象转变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张家口、承德与北京有众多的公路和铁路相连,因此张家口、承德与北京交通联系是比较方便的,A错误;张家口、承德与北京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因此说张家口、承德与北京信息交流较少是不正确的,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北京的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张家口、承德以第二产业为主,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大不相同,C错误;由于产业部门差别较大,北京和张家口、承德的产业联系较弱,因此在张家口以及承德一带形成“大都市阴影区”,D正确。第10题,北京和天津等中心城市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城市职能集中于某几个中心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城市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将这些城市的一些服务功能转移到其他区域(建设卫星城等),来减轻本区的压力,B正确,C错误。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没有明显改变,A、D错误。
(2020·青岛三模)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三角经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 )
A.交通状况 B.经济发展水平
C.科技实力 D.对外开放水平
12.引起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 B.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
C.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 D.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答案 11.B 12.B
解析 第11题,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上海在这几个城市中经济最发达,交通、科技和对外开放水平差距并不是最大,故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经济发展水平,选B。第12题,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呈下降的趋势,可能是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B正确;上海市经济水平上升,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会使辐射半径扩大,A、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分析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2)请提出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的具体对策。
答案 (1)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陆交通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武汉是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2)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解析 第(1)题,上海比武汉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更突出的优势可从自然条件(河流、地形和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内河航运较便利;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海陆交通更加便捷,对外联系更加方便,地理位置相比武汉更加优越。武汉是区域经济中心,相对而言辐射范围较小;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发历史更悠久,开放时间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享受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第(2)题,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可以从提高武汉市的经济实力,加强武汉市对外联系,完善武汉市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分析。如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升制造业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对外交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加大高校和科研投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包含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东五省多个城市,积极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下图为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示意图。
(1)分析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2)说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3)从辐射方向、辐射强度方面,分析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对郑州向外辐射的影响。
答案 (1)郑州属于我国东、西、南、北交会的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为河南省的省会,政策优势明显;是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经济最发达、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交通通达度高。
(2)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郑州是区域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郑州的发展能辐射带动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3)辐射方向:使郑州市对外辐射沿四条发展轴向外拓展。辐射强度: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郑州市对外辐射强度。
解析 第(1)题,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地理位置、城市等级、交通运输、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中原城市群包含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东五省多个城市”,读图可知,郑州属于我国东、西、南、北交会的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郑州为河南省的省会,具有政策优势,是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经济最发达、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京广线、陇海线等在郑州交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交通通达度高。第(2)题,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对外辐射方面分析。读图可知,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作为核心区域级别最高的城市,郑州是区域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其发展能辐射带动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第(3)题,“一核”即郑州大都市区,“四轴”即沿陇海发展主轴、沿京广发展主轴、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四区”为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一核四轴四区”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有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辐射方向来说,使郑州市对外辐射沿发展轴向外拓展;从辐射强度来说,使郑州的辐射强度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