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考点33
直线的位置关系-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考点
33
直线
位置
关系
备战
2021
年高
数学
一轮
复习
考点33 直线的位置关系
此知识点常出现在圆锥曲线试题中的某一步,必须熟练掌握,有时高考也会单独出题,值得注意.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斜截式
一般式
与相交
与垂直
与平行
且
或
与重合
且
注意:(1)当两条直线平行时,不要忘记它们的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2)当两条直线垂直时,不要忘记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的情况.
二、两条直线的交点
对于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
与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1)方程组有唯一解与相交,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2)方程组无解;
(3)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
三、距离问题
(1)平面上任意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P1P2|=.
(2)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
(3)两条平行线Ax+By+C1=0与Ax+By+C2=0(C1≠C2)间的距离d=.
四、对称问题
(1)中心对称:点为点与的中点,中点坐标公式为.
(2)轴对称:若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则.
考向一 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断及应用
由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求参数的值:在解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前思后想”.“前思”就是在解题前考虑斜率不存在的可能性,是否需要分情况讨论;“后想”就是在解题后,检验答案的正确性,看是否出现增解或漏解.
典例1 已知直线经过,两点,直线的倾斜角为,那么与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A
【解析】直线经过,两点,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的斜率,
,.
故选A.
典例2 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则的值为
A.4 B.
C.5 D.
【答案】C
【解析】直线的斜率为,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因此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则一定有直线的斜率为,在纵轴上的截距不等于,
于是有且,解得,
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属于简单题.直接根据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列出关于的方程求解即可.
1.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直线经过点,,且直线与l垂直,直线与直线平行,则_________.
考向二 两直线的相交问题
1.两直线交点的求法
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解由两直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以方程组的解为点的坐标,即交点的坐标.
2.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方法
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也可借助直线系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方程,这样能简化解题过程.
典例3 已知直线l经过直线2x-y-3=0和4x-3y-5=0的交点P,且垂直于直线2x+3y+5=0,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方法一:由,解得x=2y=1,即点P的坐标为(2,1),
因为直线l与直线2x+3y+5=0垂直,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
由点斜式得直线l的方程为3x-2y-4=0.
方法二:由,解得x=2y=1,即点P的坐标为(2,1),
因为直线l与直线2x+3y+5=0垂直,所以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3x-2y+c=0,把点P的坐标代入得3×2-2×1+c=0,解得c=-4.
故直线l的方程为3x-2y-4=0.
方法三:直线l的方程可设为2x-y-3+λ(4x-3y-5)=0(其中λ为常数),即(2+4λ)x-(1+3λ)y-5λ-3=0,
因为直线l与直线2x+3y+5=0垂直,所以·(-)=-1,解得λ=1.
故直线l的方程为3x-2y-4=0.
2.已知两点,两直线.
(1)求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2)求过线段的中点以及直线与的交点的直线方程.
考向三 距离问题
1.求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确定两点的坐标,然后代入公式即可,一般用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等.
2.解决点到直线的距离有关的问题,应熟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若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求直线方程,一般考虑待定斜率法,此时必须讨论斜率是否存在.
3.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要先将直线方程中x,y的对应项系数转化成相等的形式,再利用距离公式求解.也可以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典例4 (1)若点A(2,3),B(-4,5)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且直线l过点P(-1,2),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
(2)若直线m被两直线l1:x-y+1=0与l2:x-y+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则直线m的倾斜角θ(θ 为锐角)为_________.
【答案】(1)x+3y-5=0或x=-1;(2)15°或75°
【解析】(1)方法一: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x=-1,点A,B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符合题意.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x+1),即kx-y+k+2=0.
由题意知,即|3k-1|=|-3k-3|,解得k=.
∴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x+3y-5=0.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3y-5=0或x=-1.
方法二:当AB∥l时,有kl=kAB=,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x+3y-5=0.
当l过AB的中点时,由AB的中点为(-1,4),得直线l的方程为x=-1.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3y-5=0或x=-1.
(2)显然直线l1∥l2,直线l1,l2之间的距离,
设直线m与l1,l2分别相交于点B,A,则|AB|=,
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直线l1,垂足为C,则|AC|=d=,
在中,sin∠ABC=,所以∠ABC=30°,
又直线l1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m的倾斜角为45°-30°=15°或45°+30°=75°,
故直线m的倾斜角θ =15°或75°.
3.已知两直线l1:ax-by+4=0和l2:(a-1)x+y+b=0,若l1∥l2,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则a+b=________.
4.已知直线经过点,且被两条平行直线:和:截得的线段长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
A.或 B.或
C.或 D.或
考向四 对称问题
解决对称问题要抓住以下两点:
(1)已知点与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2)以已知点和对称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在对称轴上.
典例5 已知直线l:3x-y+3=0,求:
(1)点P(4,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坐标;
(2)直线x-y-2=0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方程.
【解析】设P(x,y)关于直线l:3x-y+3=0的对称点为P'(x',y').
∵kPP'·kl=−1,
∴·3=-1, ①
又PP'的中点在直线3x-y+3=0上,
∴3·-+3=0. ②
联立①②,解得.
(1)把x=4,y=5代入③④,得x'=-2,y'=7,
∴P(4,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7).
(2)用③④分别代换x-y-2=0中的x,y,得关于l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即7x+y+22=0.
5.已知点,直线,直线,则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
考向五 直线过定点问题
求解含有参数的直线过定点问题,有两种方法:
(1)任给直线中的参数赋两个不同的值,得到两条不同的直线,然后验证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题目中含参数直线所过的定点,从而问题得解.
(2)分项整理,含参数的并为一项,不含参数的并为一项,整理成等号右边为零的形式,然后令含参数的项和不含参数的项分别为零,解方程组所得的解即为所求定点.
典例6 求证:不论m取什么实数,直线(2m-1)x+(m+3)y-(m-11)=0都经过一个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证法一:对于方程(2m-1)x+(m+3)y-(m-11)=0,
令m=0,得x-3y-11=0;令m=1,得x+4y+10=0.
解方程组得两直线的交点为(2,-3).
将点(2,-3)代入已知直线方程左边,得(2m-1)×2+(m+3)×(-3)-(m-11)=4m-2-3m-9-m+11=0.
这表明不论m为什么实数,所给直线均经过定点(2,-3).
证法二:以m为未知数,整理为(2x+y-1)m+(-x+3y+11)=0.
由于m取值的任意性,所以,解得x=2,y=-3.
所以所给的直线不论m取什么实数,都经过定点(2,-3).
6.已知直线.
(1)求证:无论取何值,直线始终经过第一象限;
(2)若直线与轴正半轴交于点,与轴正半轴交于点,为坐标原点,设的面积为,求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的方程.
1.“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为”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3.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4.顺次连接点,,,所构成的图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直角梯形
C.等腰梯形 D.以上都不对
5.对于直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论如何变化,直线的倾斜角的大小不变
B.无论如何变化,直线一定不经过第三象限
C.无论如何变化,直线必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D.当取不同数值时,可得到一组平行直线
6.设向量,,若,则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且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重合
7.已知经过点和点的直线与经过点和点的直线互相垂直,则实数( )
A.或 B.或
C.或 D.或
8.设入射光线沿直线射向直线,则被反射后,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9.已知直线与直线关于直线对称,则直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10.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两次,得到的点数分别为a,b(),若直线,,则直线的概率为( )
A. B.
C. D.
11.设,动直线:过定点,动直线:过定点,若直线与相交于点(异于点,),则周长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2.已知直线,直线,,则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______.
13.已知点P(-1,1)与点Q(3,5)关于直线l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
14.过两直线l1:和l2: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15.设直线l过点,它被平行线与所截的线段的中点在直线上,则l的方程是________.
16.已知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AB:,BC:,CA:,则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
17.已知点,,动点,分别在直线和上,且与两直线垂直,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18.已知直线和直线.
(Ⅰ)当时,若,求a的值;
(Ⅱ)若,求的最小值.
19.已知直线的方程为,若在轴上的截距为,且.
(1)求直线与的交点坐标;
(2)已知直线经过与的交点,且在轴上的截距是在轴上的截距的2倍,求的方程.
20.已知直线,.
(1)直线l是否恒过定点,若是,求出此定点;
(2)若点也在直线l上,求与直线l平行的且距离为的直线的方程.
1.【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
A.1 B.
C. D.2
2.【2008·福建高考真题(文)】“a=1”是“直线x+y=0和直线x-ay=0互相垂直”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2011·浙江高考真题(文)】若直线与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实数=_______.
4.【2018·全国高考真题(文)节选】设抛物线,点,,过点的直线与交于,两点.
(1)当与轴垂直时,求直线的方程;
变式拓展
1.【答案】8
【分析】
先由直线的倾斜角求出其斜率,然后根据与垂直求出的斜率并解得,最后由与平行解得,得到.
【详解】
由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的斜率,由l1与l垂直,
则且的斜率,得,
又由与平行,则斜率,得,则.
故答案为:.
2.【答案】(1);(2).
【分析】
(1)根据两直线平行设出所求直线方程,代入点的坐标可解得结果;
(2)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线段的中点,根据两条直线方程解出交点坐标,由此可得所求直线方程.
【详解】
(1)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平行,所以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因为所求直线经过点,所以,得,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2)因为,所以线段的中点为,
联立,得,即直线与的交点为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点睛】
结论点睛: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3.【答案】0或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得,求解检验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
解得或,
经检验,两种情况均符合题意,
∴a+b的值为0或.
故答案为:0或.
【点睛】
方法点睛:形如直线和直线,
当l1∥l2时,A1B2-A2B1=0,B1C2-B2C1≠0;
当l1⊥l2时,A1A2+B1B2=0.
4.【答案】C
【分析】
分类讨论求出直线与直线和的交点,再根据线段长度为,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的方程为,
此时与、的交点分别为,,
截得的线段的长,符合题意,
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的方程为,
解得,
解得,
由,得,解得,
即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综上可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或,
故选:C.
5.【答案】
【分析】
由题知直线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点B的坐标;
求出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在上找一点再求其关于对称的点,由两点式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
设点,由题可知直线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且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
所以,解得,所以;
解方程组得,即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
因为在直线上,同理可求出关于对称的点为,
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的直线经过、,代入两点式方程得
,即,
故答案为:①;②.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关于直线对称,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问题,解决对称问题常用的方法:
(1)中心对称
①点关于的对称点满足;
②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来解决.
(2)轴对称
①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则有;
②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来解决.
6.【答案】(1)证明见解析; (2)面积的最小值为4,直线的方程为.
【分析】
(1)先将直线方程化成点斜式,求得、的值,可得定点坐标,再根据定点在第一象限,可得直线始终经过第一象限;
(2)法一:先求得、的坐标,可得的面积为表达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及此时的值,进而得到此时直线的方程.
法二: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过定点,所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则可得的最小值及此时的的值,进而得到此时直线的方程.
【详解】
(1)因为直线,即,令,求得,,
即直线过定点且在第一象限,
所以无论取何值,直线始终经过第一象限.
(2)方法一:因为直线与轴,轴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所以,
令,解得;令,得,
即,,
∴,
∵,∴,
则,
当且仅当,也即时,取得等号,
则,
∴,从而的最小值为4,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即.
方法二:因为直线与轴,轴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设,,
设直线的方程为,则,
又直线过定点,所以,
又因为,,所以,
即:,所以,
∴,即的最小值为4,
此时,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经过定点问题和直线方程,涉及三角形的面积、截距的定义,以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面积最值,考查计算能力.
考点冲关
1.【答案】A
【分析】
根据两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判断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当两条直线斜率乘积为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充分性成立;
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直线可能斜率不存在,必要性不成立;
“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为”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2.【答案】D
【分析】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得距离,然后由函数的知识得最大值.
【详解】
由题意所求点到直线距离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大值为2.
故选:D.
3.【答案】C
【分析】
由两直线垂直的性质求出所求直线的斜率,再用点斜式求直线的方程,化为一般式.
【详解】
解:由于直线的斜率为,
故所求直线的斜率等于,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垂直的性质,用点斜式求直线的方程,属于容易题.
4.【答案】A
【分析】
由四个点的坐标可求出,,, 根据斜率关系以及线段的长度,即可得结果.
【详解】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考查了直线的斜率公式,属于基础题.
5.【答案】C
【分析】
将直线方程化为斜截式方程,即可判断各选项的真假.
【详解】
直线可化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所以正确;
直线斜率为,纵截距为,所以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所以正确,错误;
直线是斜率为的平行直线系,所以当取不同数值时,可得到一组平行直线,正确.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通过直线的方程研究直线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6.【答案】B
【分析】
根据向量垂直,得到,从而可得两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向量,,若,则,即,
所以直线可化为,直线可化为,
两直线斜率之积为,
所以两直线相交且垂直.
故选:B.
7.【答案】B
【分析】
求出直线的斜率,当时验证与垂直,满足条件.当时,求出的斜率,由,则,求出的值.
【详解】
的斜率,
当时,的斜率,
∵,∴,即,解得,
当时,、,直线为轴,,,直线为轴,显然,
∴实数的值为或,
故选:B.
8.【答案】A
【分析】
依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关于直线对称,假设入射光线上两点、,求出这两点关于对称的两点,由两点式即可求得反射光线
【详解】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关于直线对称,设入射光线上任意两点、,
则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为、且这两个点在反射光线上,
由两点式可求出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故选:A.
9.【答案】A
【分析】
先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关于对称,在利用对称点求直线的方程即可.
【详解】
直线取两点,其关于对称的点为在直线上,故斜率为,即方程为,即.
故选:A.
10.【答案】B
【分析】
先根据直线平行写出满足的基本事件数,再根据古典概型计算概率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基本事件共36个,若直线,则满足且,所以包括的基本事件为①,;②,;当,时,直线和重合,不合题意,所以直线的概率为.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是基础题.
11.【答案】D
【分析】
根据,得到与始终垂直,即,则,由基本不等式,得到求解.
【详解】
直线:过定点,直线:过定点,
因为,
所以与始终垂直,又是两条直线的交点,
∴,
∴.
由,可得,
则,
即有,当且仅当时,上式取得等号,
∴周长的最大值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还考查了转化求解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2.【答案】
【分析】
由求出a,再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
所以,
解得,
故
由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知,
故答案为:
13.【答案】x+y-4=0
【分析】
先利用两点之间的斜率公式求解直线PQ的斜率,再利用已知条件得到直线l的斜率k2=-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线段PQ的中点坐标,最后利用点斜式求解即可.
【详解】
∵直线PQ的斜率k1=1,
由点P(-1,1)与点Q(3,5)关于直线l对称,
∴直线l的斜率k2=-1,
又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1,3),
∴直线l的方程为x+y-4=0.
故答案为:x+y-4=0.
14.【答案】x+2y+9=0
【分析】
联立直线方程解方程组可得交点坐标,由垂直关系可得直线的斜率,可得点斜式方程,化为一般式即可.
【详解】
联立方程组,解得,
直线和的交点为,
直线的斜率为2,由垂直关系可得所求直线的斜率为,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化为一般式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方法点睛:求直线的方程,一般利用待定系数法,先定式,后定量.先定式,指的是根据已知条件从直线的5种形式里选择合适的一种作为直线的方程,后定量,指的是根据已知求出待定系数得解.
15.【答案】
【分析】
由于到平行线与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然后由可求出直线l被平行线与所截的线段的中点坐标,再利用两点式可求得方程
【详解】
解:因为到平行线与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所以联立方程组解得,
所以直线l被平行线与所截的线段的中点为.
所以直线l的两点式方程为,
即.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答案】
【分析】
联立方程组解得的坐标,根据垂直得到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斜率,再根据点斜式可得结果.
【详解】
由得,所以交点的坐标为.
因为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斜率,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即.
故答案为:.
17.【答案】
【分析】
设,求出点坐标,计算,再用几何意义求出的最小值即得.
【详解】
解:设,由于与两直线垂直且,则,
故.
此式可理解为点到及的距离之和,其最小值即为.
故所求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考查距离之和的最值问题,解题方法是:用坐标表示距离,化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利用函数知识求解,对平方和(或二次根式下的平方和)形式,或一次分式形式的代数式又可利用几何意义: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斜率,可代数问题转化为平面上的几何问题,利用图形易得结论.
18.【答案】(1);(2)2
【分析】
(1)通过l1∥l2,斜率相等,截距不相等,推出关系式,然后求b的取值范围;
(2)利用l1⊥l2,得到,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ab|的最小值.
【详解】
(1)直线:和直线:,
∵l1∥l2,,且,
即,且,
若,则,
整理可得,解得.
(2)由,当任一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不成立,
,
,
,
又∵,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
的最小值为2.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关键是熟记两直线平行时:系数满足;两直线垂直时,系数满足:,考查了计算能力.
19.【答案】(1) ;(2)或.
【分析】
(1)先根据设出直线的方程,再将点代入即可求得直线的方程,与直线联立即可求解;
(2)讨论直线过原点和不过原点两种情况,过原点结合过与的交点即可写出方程,不过原点时,设出其截距式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设的方程为,.
因为在轴上的截距为,所以,解得,
即:,
联立,得
所以直线与的交点坐标为 .
(2)当过原点时,的方程为,
当不过原点时,设的方程为,
又直线经过与的交点,所以,得,
的方程为,
综上,的方程为或.
【点睛】
易错点睛:题目中给的条件在轴上的截距是在轴上的截距的2倍,容易忽略横纵截距都为0的情况也符合题意.
20.【答案】(1)定点为;(2)或
【分析】
(1)将直线的方程化为点斜式,令,即可得出定点;
(2)由点求出直线的方程,由平行设出的方程,再由平行直线距离公式求出的方程.
【详解】
(1)直线即为
令,可得直线上的定点坐标为.
(2)将点代 入直线的方程,可得
∴
因为,所以设,
根据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可知
∴,或
所以或.
【点睛】
对于直线过定点问题,关键是将直线方程化为点斜式方程,从而得出定点.
直通高考
1.【答案】B
【解析】由可知直线过定点,设,
当直线与垂直时,点到直线距离最大,
即为.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析几何初步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直线过定点问题,利用几何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答案】C
【解析】直线和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即,故选C.
3.【答案】
【解析】,
即.
4.【答案】(1)或.
【分析】
(1)首先根据与轴垂直,且过点,求得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得点的坐标为或,利用两点式求得直线的方程;
【详解】
(1)当与轴垂直时,的方程为,可得的坐标为或.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
29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