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练15生物与环境非选择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35700

大小:2.04MB

页数: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命题 点专练 15 环境 选择题 解析
命题点专练(十五) 生物与环境(非选择题) (时间:25分钟 分值:40分) 1.(10分)如图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以及在a点之后的三条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J”型曲线和“S”型曲线之间的黑色阴影面积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一个呈“J”型增长的种群而言,随着种群数量增加,其λ值(当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曲线Ⅲ表示统计结果,则时间a之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4)上述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熊猫数量稀少,是我国的国宝。由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Ⅰ和曲线Ⅱ可知,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J”型曲线和“S”型曲线之间的黑色阴影面积可表示环境阻力大小。 (2)对“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而言,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倍数增长,其λ值不变。 (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对锥形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曲线Ⅲ表示统计结果,说明a点之后环境受到破坏使种群无法适应而逐渐遭到淘汰,原因可能是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pH降低等。 (4)上述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5)大熊猫数量稀少,由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Ⅰ和曲线Ⅱ可知,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或环境容纳量),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量(由于自然选择或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量)(2分) (2)不变 (3)抽样检测(显微计数) 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pH降低等(2分) (4)不需要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或自身对照),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2分) (5)建立自然保护区 (教师备选) (2023·济宁市高三一模)济宁太白湖所进行的“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白色和红色,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在建设“种养复合生态型新模式”前莲藕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和60%,现该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和70%,该莲藕种群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荷花的各种花色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满池塘的荷花只是一个种群,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肉食性鱼类所处的营养级比植食性鱼类所处的营养级高,且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鱼种更换后,鱼类产量会降低。 (3)生态型新模式建设前,则D的基因频率为5%+1/2×35%=22.5%,d的基因频率为87.5%。新的生态模式建设后D的基因频率为15%+1/2×15%=22.5%,d的基因频率为87.5%。由此可见,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则说明该莲藕种群未发生进化。 答案:(1)基因(遗传)  不属于 (2)降低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 (2)未发生 该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 2.(10分)(2023·全国卷高三大联考)某弃耕地被人为引入了紫茎泽兰,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几个入侵区,研究人员在其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区与原弃耕地相比,生物群落发生了________演替,2月至6月轻度入侵区植物物种个数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入侵区内保留了______________,6月到12月植物物种个数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茎泽兰能分泌特定的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该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人们利用经济作物黑麦草来抑制紫茎泽兰生长,以恢复生物多样性,这种手段主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种植黑麦草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有原有的土壤条件等,因此入侵区与原弃耕地相比,生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据图中数据可知,2月至6月轻度入侵区植物物种个数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入侵区内还保留了其他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而6月到12月植物物种个数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其他植物在与紫茎泽兰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死亡。 (2)紫茎泽兰能分泌特定的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由于该信息是化学物质的扩散,故该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作用。 (3)人们利用经济作物黑麦草来抑制紫茎泽兰生长,以恢复生物多样性,这种手段主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种植黑麦草是为了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次生 其他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分) 其他植物在与紫茎泽兰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死亡(2分) (2)化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自我调节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 3.(10分)(2017·泉州市二检)湖泊发生的演替过程可经历从湖泊到沼泽、湿地,到草原,最后到森林几个阶段。请回答: (1)随着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逐步提高。 (2)森林发生虫害时,利用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功能)原理,播放结群信号录音引来食虫鸟类,控制有害昆虫种群数量。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能为动物创造_________________条件,使动物具有相应的分层现象。 (3)若人类进行围湖造田活动,该活动往往会影响湖泊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随着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逐步提高。 (2)森林发生虫害时,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原理,播放结群信号引来食虫鸟类,控制有害昆虫种群数量。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能为动物创造食物和栖息场所条件,使动物具有相应的分层现象。 (3)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抵抗力 (3)信息传递  食物和栖息场所(3分)  (3)速度和方向(3分) 4.(10分)(2023·泉州市一检)近海水域常可用于养殖对虾,形成虾池生态系统。人工投入虾池的饵料,有部分未被对虾食用而沉降水底。沙蚕是一种底栖动物,取食水底沉积的人工饵料,也是对虾喜食的食物。请回答: (1)沙蚕与对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虾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未引入沙蚕相比,引入沙蚕的虾池对虾产量会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依题意,对虾可捕食沙蚕。但沙蚕与对虾还在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方面存在竞争。(2)虾池有进行人工投饵,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外,还有饵料中的能量。(3)引入沙蚕,沙蚕能取食水底沉积的人工饵料,并被对虾捕食,提高饵料中能量的利用率,对虾的产量会增加。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捕食和竞争 (2)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入饵料中的化学能(3分) (3)增加 沙蚕取食沉入水底的多余饵料,并被对虾捕食,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虾,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3分) - 4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