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下现实题材年代剧的文化症...—以连续剧《人世间》为中心_孙佳山.pdf
下载文档

ID:356880

大小:1.48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世间 当下 现实 题材 年代 文化 连续剧 中心 孙佳山
672022第16期 近年来,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生产逐渐成为中国影视产业中的一大热点现象。在电视连续剧领域,由于国家政策的引领以及广大观众的热切需求,现实题材连续剧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还出现了诸如 大江大河(2018)、大江大河2(2020)和 山海情(2021)等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改变了以往以古装剧集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现实题材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连续剧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文学与影视有着先天性的密切关系,文学创作为影视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基础和观众基数。在中国的电视连续剧史上,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连续剧比比皆是。21世纪以来,IP热和网络文学的商业变现极大地提高了文学的连续剧改编的热度。随着现实题材的备受青睐,更多的连续剧项目将目光对准了现实题材的严肃文学作品。连续剧 人世间 正是现实题材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成功范例。连续剧 人世间 在2022年1月28日播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已成为现象级作品。本文以 人世间 为中心,试图通过探讨主旋律创作的创新表达、生活史和地域文化的影像化呈现,以及现实主义的情感政治等关键问题,进而初步总结现实题材连续剧改编的多方面经验,为后续相关连续剧的创作和生产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思路和方法。一、现实题材年代剧与主旋律的有机融合近年来,我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大量的现实题材剧集,其中四种类型比较突出,包括年代剧、都市情感剧、行业职场剧、话题剧。1虽然对年代剧的定义有各种说法,但其主要指的是主人公在历史进程中的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史”的变迁。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回溯,年代剧用人物个体的命运浮沉和家庭的兴衰起落展示国家发展的历史脉络。因此,年代剧具有以小见大,以个人史和家庭史牵动国家历史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在21世纪以来的连续剧发展脉络中,鸡毛飞上天(2015)、生逢灿烂的日子(2017)、正阳门下小女人(2018)、幸福里的故事(2020)、乔家的女儿(2021)都属于年代剧的范畴。人世间 也属于这个序列,且是一部典型的年代剧。该剧通过周家三代人的家庭生活史为主体,以周家三兄妹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他们的聚散离合,展示了时代变迁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命运轨迹,再现了中国社会五十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人世间 涵盖了 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画卷,这样的历史叙述无疑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之中,因此 人世间 属于主旋律的范畴。作为一部兼具艺术品质和社会影响力的连续剧,人世间 的成功【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孙佳山,男,辽宁营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影视,游戏,直播和短视频,文化安全,文化政策研究;汪荣,男,湖南永州人,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华语影视文化,当代文艺批评研究。【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人才资助项目成果。孙佳山汪荣当下现实题材年代剧的文化症候和意义 以连续剧人世间为中心DOI:10.16583/ki.52-1014/j.2022.16.016TELEVISION RESEARCH荧屏广角68也表征了主旋律连续剧发展的一些新的方向和趋势。第一,早先阶段的主旋律影视剧集对于革命历史和重大历史题材更为关注,而当下的主旋律影视剧集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在当代现实题材。年代剧带有“时代记录者”的功能,这使得主旋律作品更加具有“当代性”,不再局限于通过历史题材讲述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而是更加关注当代的社会议题。人世间 就使用了大众化、通俗化的影像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并融入了 个人奋斗、社会变迁等新的主题。第二,通过“小人物”表现“大时代”。一个好的具体的个体故事,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真实生活。年代剧的特色就是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结合起来进行同构式的讲述。人世间 的中心人物是周家三兄妹:大哥周秉义从政,跻身厅级干部;二姐周蓉是知识分子,始终追求爱情和艺术;三弟是留城的工人周秉昆,也是故事的核心人物,性格老实憨厚善良。通过对这三个人物以及他们周边人物的命运展示,凸显了“光字片”青年人在当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浮沉起落,从中也可以感受整个中国社会的嬗变。从小说到连续剧的改编,则将原著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线索梳理得更为清晰,从而以个体和家庭的叙事角度展现生动的时代画卷。第三,将目光下沉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人世间 将故事安置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去展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用现实题材的“真实性”去平衡宏大的时代叙事的抽象感,从而在鲜活的日常生活再现中实现“自下而上”的叙事策略。在 人世间 中,通过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和奋斗历程,主旋律得到了更加“柔性”的叙述和展开。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主旋律影视创作与现实题材严肃文学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严肃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已渐成趋势,由路遥的 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 白鹿原 和陈彦的 装台 改编的连续剧在播出后都大获好评。梁晓声的 人世间 也处在这个脉络的延长线上。小说 人世间 于2018年1月首发,2019年8月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出版初期,制作方腾讯影业和李路导演就获得了该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于是4年后 人世间 被搬上了电视屏幕。人世间 虽然是严肃文学作品,却兼具通俗文学的特质,这正是该小说在影视改编后大获成功的原因。学者陈旭光对 渴望(1990)与连续剧 人世间 作了对比。他认为,这两部连续剧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但是不难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其一,世俗化趋向。两剧都以家庭故事和人际关系为核心题材;其二,经验型的美学特性。两剧主要是日常生活呈现和世俗经验表达,在叙事上娓娓道来,观众的接受门槛比较低;其三,“故事”本位特点。两剧都以故事性见长,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故事性的渴望。2的确,渴望 由作家王朔担任编剧,而 人世间 由梁晓声原著改编,这两个作品都有着简约的叙事风格,和朴素的现实主义品质,因此更能进入大众的视野。正是小说 人世间 这种兼具通俗文学特质的叙事风格,才能更好地被主旋律吸纳、整合到自身的表意体系中。现实题材的影视改编必须以日常生活的本真性再现作为基础,而主旋律创作与兼具通俗文学特质的现实题材严肃文学的有机结合则会达到双赢的效果。一方面,现实题材严肃文学作品进一步提升了主旋律创作的文本深度、思想厚度;另一方面,主旋律借由现实题材严肃文学丰满了自己的血肉,通过对生活史、地域文化的影像化呈现让主旋律创作有了“肉身化”的依托,进而完成了自身的新一轮创新。二、现实题材年代剧中的生活史和地域文化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最大原则是“真实”,而对于都市情感剧、行业职场剧、话题剧等近年来播出的现实题材连续剧的最大批评就是“内容悬浮”和“不接地气”,这些现象的产生正是由于相关剧集内容的“不真实”。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连续剧,人世间之所以没有前述的问题,就在于其以“接地气”的方式影像化地呈现了真实的日常生活,通过对生活史、地域文化的“历史化”呈现,在完成自身叙事的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首先,对日常生活背后的生活史的展示。年代剧以表现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见长,但如若没有真切的日常生活构成的“生活史”的变迁作为支撑,那么在内容上必然会变得空洞无物。在小说 人世间 中,故事的时代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末一直延伸到21世纪,在这期间中国社会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692022第16期 迁。连续剧改编正是要将原著中历史变迁下的“生活史”细腻地展示出来,于是对生活方式的细节还原就成为了重点。相较于小说,连续剧的改编必须要通过视觉化的呈现。作为视觉媒介,连续剧呈现的细节往往更加直观和丰富。编剧王海鸥通过近距离地感受普通工人的生活世界,生成了带有经验性的真实感。同时,她还为日常生活填塞细节,因为只有宏观层面的骨架是没有用的,唯有各种细节才是故事的血肉。3导演李路则通过各种服装、化妆和道具的铺陈,展示镜头下日常生活的质感,也唯有让整个剧集的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与布景)布置产生一定的密度,才能让演员更好地产生代入感,进而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于是,从东北地区的外景到人物语言,剧组都做了详细的准备,同时还在拍摄地收集了大量真实的老物件,将其布置在拍摄场景中。年代剧对细节的要求,注定了对具体时代的还原会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 人世间通过服化道等细节的堆叠重建了完整的“光字片”居民的生活世界。其次,生活史必须建立在某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日常生活的基础,唯有扎根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中,使生活史的内容与物质性的地理空间彼此内嵌,叙事作品才不至于“悬浮”。在 人世间 中,“光字片”正是这样的地理空间,它是东北城市“吉春市”边缘的棚户区,它不是一条街道而是几条街道的总和,并以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行政地理单元,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工人阶层的家庭,作为故事主要载体的周家就生活在这里。“光字片”一方面既是剧中人物活动的舞台,另一方面又是他们精神的故乡。在人文地理学中,“地方”由三个要素构成:历史记忆、社会关系和身份认同。在 人世间 中,“光字片”具有典型性,它是周家三兄妹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一群同龄青年人的精神故乡。这些人从“光字片”走出,伴随着当代史的进程聚散离合,无论经历了人生和事业的辗转起伏,“光字片”始终是他们的精神故乡,他们也都见证了“光字片”的繁荣与没落。可见,“光字片”承载了他们的成长记忆,也是他们社会关系的依托,同时也奠定了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光字片”是剧集所有故事线索的发散和收束的核心场域。最后,传统的地域文化也是剧中最重要的着力点之一。“光字片”的社会关系是基于同一城市地理空间所建立的小型“现代共同体”,也是典型的传统的“熟人社会”。例如,在“光字片”中,围绕主人公周秉昆的交际圈,出现了各种各样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连结。在周家的外围,有周秉昆的好朋友们“六小君子”,还有各种同龄人。通过周家的社会关系网络,观众可以看到与周家相关联的各个小家庭,很自然地辐射出了整个“光字片”背后的东北地域文化。在“光字片”中,观众会发现这里既藏污纳垢,同时人与人之间又相互扶持。例如,周秉昆第一次去郑娟的家里,发现她家生计堪忧,于是每个月总是多给她本来属于自己的五块钱,而且不让她知晓。“熟人社会”是基于亲情、友情的传统社会网络。在 人世间播出之后,获得观众广泛共情的恰恰也是这样有情有义的传统“熟人社会”。在当下社会中,城市社区基本由陌生人组成,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城市社区则是由相同阶层的“熟人社会”组成,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伦理与认同通过地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凝结。正因为如此,人世间 始终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也充满了“熟人社会”背后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有着现代城市久违的情义、伦理担当,因此也触发了不同世代观众群体的广泛共情。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好的年代剧能打动观众,是因其对生活方式和生活史的生动再现。无论是通过怀旧,还是抚慰情感的路径,重要的是它对城市化进程相关问题的想象式解决。在 渴望 播出时,当时的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渴望 的故事刚好触碰到了时代转型的风向,以怀旧的方式弥合了两种不同价值和伦理的断裂。而 人世间 的成功,恰好也是同样的道理,正是通过对东北地域文化怀旧视域的展现,再现了生活史的变迁、地域文化特征的淡化和传统“熟人社会”的消失,而这种时空上的断裂感正是这个处在历史加速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就此而言,渴望 和 人世间 这两部剧其实都是在讲普通人和普通家庭如何在一个新的时代适应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如何安生立命的故事。如果说当代历史的时势构成了 人世间 的时间脉络,那么从“光字片”出发的地理空间和地域文化就TELEVISION RESEARCH荧屏广角70以“生活史”的方式展开了 人世间 的空间脉络,两者共同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坐标系。很显然,周家兄妹的故事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历史的缩影,人世间 的故事也是宏大叙事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生活史、地域文化又将周家的故事拉回到日常生活,使其涵盖了具体的民生话题和百姓故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