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域文化视角下沙涨村公共空间环境优化策略研究_管王卿.pdf
下载文档

ID:356487

大小:582.42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域 文化 视角 下沙涨村 公共 空间 环境 优化 策略 研究 管王卿
2022 12我国地域广袤,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民俗文化等都各具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村落中的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深受影响。在传统村落中,公共空间至关重要,它是人们生产生活、文化交流、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江苏省溧阳市沙涨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作为溧阳市规划保护的古村落,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一、沙涨村概述沙涨村原名沙溪村,是典型的江南自然农业村落的代表之一。2019 年,沙涨村先后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沙涨村位于溧阳市溧城镇北,始建于元代,距今有 700 多年历史,是少数民族官吏迁居并繁衍形成的古村落。村庄占地面积不大,方圆约一千米左右,村里住着 170 多户、600 多人口。沙涨村四季分明,整体呈现出“古水、古村、古墓、古树”的地域风貌特色。古水,即沙涨村四周为护城河、沙涨河、溧金河、眭家河等河流环绕;古村,即沙涨村自元至治年间(13211323 年)始建村基以来已有700 多年的历史,村内街道依然保留完整,建筑古色古香、雄深雅健;古墓,即村西原有偰普两氏大坟,现独存坐东朝西的楔家大坟,位于居住区西部方向的古树竹林里;古树,即村中分布有各种大小古树名木,仅百年以上古树就有 8 棵,同时各种大小名树不计其数,柏树、榆树、榉树为主要树种。二、沙涨村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历史价值沙涨村始建于元代,是全球“偰”姓的发源地,距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村内的合剌普华墓先后被评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剌普华墓的墓主合剌普华是元代著名官吏,该墓为我国罕见的古代少数民族官吏大型墓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整个偰姓家族的发展演变史就是沙涨村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所以沙涨村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二)文化价值沙涨村有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物质文化遗存包含历史民居建筑 40 多处、传统风貌建筑近 20处,以及古墓、古桥、古井、古码头等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存包含沙涨村庙会、公堂开门等节庆习俗,还有蒋塘马灯、泓口丝弦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存中最出名的是地方民俗文化蒋塘马灯。蒋塘马灯始于明嘉靖年间,是沙涨村村民每年国庆或正月里都会跳的传统舞蹈,具有多达 10 种开场形式,于 2011 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论是物质文化遗存还是非物质文化遗存,二者都是沙涨村现存的社会产物,都是沙涨村独有的文化财富。三、沙涨村公共空间现状及现存问题(一)沙涨村公共空间现状第一,村落整体规划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沙涨村村内古树众多,地理位置优越,村落外部为农田和水系,内部为村落居民生活用地。村内有四通八达的街巷、村中心的篮球场、供村民休憩交流使用的石凳,且合剌普华墓等公共空间两侧有树木环绕,沙涨河贯穿村落。村落分为南北两部分,主要街巷位于沙溪河北部,整体布局呈现出“一墓三河,二街六巷”的规划形态:地域文化视角下沙涨村公共空间环境优化策略研究管王卿李秀霞摘要: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村内最具共同历史记忆的空间,是村落中最有利于进行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以江苏省溧阳市沙涨村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沙涨村公共空间环境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沙涨村的环境优化策略。从宏观探查沙涨村的村落布局、环境特色,于微观处探究沙涨村的人文内涵、文化遗产,使地域文化能够全面、有效地融入沙涨村的优化设计中,充分提升村民的归属感。关键词:公共空间;地域文化;环境更新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地域文化视角下沙涨村公共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SJCX22_1308)研究成果。59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一墓”即合剌普华墓,即现存的偰家大坟;“三河”指护村河、沙涨河和丹金溧漕河;“两街”为前大街和后大街,呈横向布局;“六巷”是东巷、大巷、中巷、楼巷、祠堂巷、普家巷,呈纵向分布。街巷有传统的青石板路,也有现代水泥路,这些井然有序的街巷构成了沙涨村有条不紊的布局。第二,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沙涨村老年活动中心位于大巷,大会堂位于前大街,这几处代表性的公共空间外部环境杂草丛生,内部设施破损老化,平时也无人使用。此外,沙涨河对岸原有文昌庙,现已消失。村内中心露天开放式公共活动区域由篮球场和小憩的石凳组成,两侧有古树,一旁有河道,另一旁则靠近水泥路,日照、通风、交通和地理位置条件优越。这些发散式的公共节点空间是村民集中交流和开展各式各样活动的场所。(二)沙涨村公共空间现存问题沙涨村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地域文化特色流失。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村落在各种外部冲击因素的影响和内部更新升级不充分的双重压力之下,逐步走向衰败甚至慢慢消亡。一方面,村落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被刻板形式影响,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挖掘,使得各村落的升级改造雷同性增大,沙涨村公共空间并没有与非遗文化蒋塘马灯相结合;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村落对地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取再利用,但也存在设计形式过于单一、地域特色不显著及无法与当地环境互相融合等问题。长此以往,沙涨村的公共空间会演变成单调的实体空间,公共空间建筑与传统村落地域风貌不协调,从而失去乡土文化气息和人文价值。第二,公共空间功能单一。村落公共空间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载着整个村落核心的社会功能。现如今,不少村落公共空间的设计、改造、优化重点都落在政策规范的指标上,或者照搬照抄城市相关案例,并没有将公共空间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造成整个空间呆板、缺乏新意、缺乏活力(图 1),并且公共空间杂乱无序,缺少基础设施,缺乏对人员流动和人员聚集交流的吸引力。在沙涨村的公共空间环境中,生产生活、商业集散、交往休闲和文化活动不完善,不具有复合多样的功能体系。第三,公共区域乱堆乱放。乡村用于耕地、劳作的农具用品大多堆放在门口,或杂乱无章地放置在公共街巷旁,垃圾桶内的垃圾溢出,清理不及时,道路两侧房屋乱搭乱建,门前种菜、养鸡活动混乱,河道淤堵,公共建筑疏于修缮、管理,河岸还有废弃的船只等。这些现象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图 2、3)。第四,忽视村民的主体性。一方面,村民是村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现如今,村落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大多是以政策、指标、任务为主导,更多是专家将成功案例生搬硬套用在村落设计中,设计出来的公共空间与当地村民的日常习惯、生产生活有一定差距,导致出现村民满意度低、公共空间使用率低、村民与空间的交互性弱等问题;另一方面,沙涨村公共活动空间只有一块简单的水泥篮球场和若干石凳桌椅(图 4),村民与公共空间的交互性较弱,也没有考虑到老人、小孩及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例如缺少为老人设计的公共设施,或是为残障人士设置的功能空间,村落内缺少人文关怀。四、地域文化视角下沙涨村公共空间环境优化目标与策略(一)优化目标整体优化目标以完善和丰富沙涨村的公共空间文化为首要,以提升沙涨村公共环境的品质为基础,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运用于村落更新中,重点营造沙涨村公共空间场所文化精神,促进当地村民与地域环境的深度融合,传播沙涨村特有的地域文化。(二)优化策略第一,顺应地域特征,保护地域特色。在乡村发展建设过程中,往往最容易忽视乡村的肌理和空间构成,图 4 公共设施单一 来源:自摄图 1 街巷缺乏活力 来源:自摄图 2 建筑垃圾随意丢弃 来源:自摄图 3 河道淤堵 来源:自摄【城乡规划研究】602022 12导致乡村发展与城市趋同。沙涨村拥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文化遗产,所以要合理、充分地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基于沙涨村自身的动态化属性和其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环境更新设计。对于村落内利于公共空间发展的内容需要保护,例如古民居、农田、古树等,对不利于村落发展的因素应逐步解决,例如河流水系脏乱、杂草众多。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村落发展的可能性,让沙涨村公共空间有其自身的生态可持续性。另外,需要逐步探索沙涨村地域文化的深层结构,提炼沙涨村特色文化设计元素,将其巧妙灵活地运用到村落公共环境设计中。第二,丰富空间功能,营造特色空间。对沙涨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进行特色营造时,在尊重当地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一是要强化村落内部及周边景观的观赏性,可利用沙涨村得天独厚的水系条件打造亲水空间;二是满足人们日常开展各项活动的功能需求,为村民的日常交流、生活娱乐等提供公共活动空间;三是面向外地游客,村落公共空间要有能展示当地特色及人文情怀的装置物或装饰品,如在村中多设置公共座椅,在村落入口处设置停车场等。此外,在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纪念性场所附近增加导视牌和路标,确保人们能够便捷、清晰地了解村落的历史概况和地域文化。第三,完善村落路网,改进街巷体系。沙涨村街巷为“二街六巷”的布局形态,其中,前大街位于村东边,大巷北侧尽头和东巷与前大街交汇处是沙涨村的出口,后者为主要出村之路,而后大街位于鹤庆堂的前面,与鹤庆堂同一条街巷的建筑还有老年活动中心。为了不破坏沙涨村原有的路网和街巷,在村落公共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时不会另外增设车行通道,但会在沙涨村主要位置设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消防设施,以保障村落里建筑、村民、古树等的安全。再以宗庙、祠堂为中心,村落道路共分为两种级别,分别为主要干道和景观小道。其中,主要干道为现有的水泥路,宽 3 米左右,景观小道均为无障碍游线,能满足 23 人同时交谈行走。此外,为了安全及美观考虑,这些道路和街巷上不得随意堆放杂物和垃圾,以此来改善街道内部空间,提升街道秩序。第四,注重以人为本,传承地域文化。文化与人是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要注重人对村落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尤其是沙涨村里的老年人。要以村民服务中心、大公堂和老年活动室为中心,形成文化服务的核心区域,在考虑村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同时,传承沙涨村的地域文化。对合剌普华墓志铭及志盖、蒋塘马灯、传统民居等文化载体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发扬,沿入村道路、通往墓地的道路、前大街和后大街形成历史文化展示长廊,让文化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延续,设置非物质文化展示场所,为非物质文化提供展示和体验的空间载体。这种文化宣传的形式,既可以让外来游客及参观者直观了解沙涨村的历史,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沙涨村村民的文化自信。五、结语通过对沙涨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探索传统村落发展的内驱动力,提出积极有效的优化设计策略。从整体布局入手,对沙涨村公共空间的形态和尺度进行分析梳理,在局部环境中凸显其艺术价值、文化元素,结合当地生态和现代艺术手法,再回归到整体村落中。从微观层面调整,分别从沙涨村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进行梳理,其中,线状空间包含村内宽广大路、街巷小道、水系分支,面状空间包括农田、村内集市、村内入口广场、篮球场、中心公共空间等。以“整体局部整体”的设计策略,进行独具一格的乡土景观优化设计,构建集地域文化、自然、艺术三者于一体的村落公共空间特色景观环境,希望为日后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优化提供新思路,在我国传统村落营造良好的乡村环境,进一步满足我国农村居民的精神需求。参考文献:1陈燕玉.溧阳沙涨古村落保护与研究J.戏剧之家,2017(6):273,275.2荣振霆.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设计研究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21.3陈燕玉.浅析溧阳沙涨古村落特色J.艺术品鉴,2017(7):89.4莫莉媛.关于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0(35):151-152.5李清.地域文化视域下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5):99-103.作者简介:管王卿,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李秀霞(通讯作者),博士,常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史、建筑环境设计。6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