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1虚词含解析(人教版).doc
下载文档

ID:35637

大小:38.50KB

页数: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项 21 虚词 解析 人教版
虚词 (时间:35分钟 分值: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 (选自《后汉书·虞诩传》,有删改)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举顺孙     举:推举 B.故旧皆吊诩曰 吊:凭吊 C.悉贳其罪 贳:赦免 D.诱令劫掠 诱:诱骗 B [B项,吊:慰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乃以诩为朝歌长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得朝歌何衰 ②大王来何操 C.①诩为飨会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①乃伏兵以待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 [C项,“为”都是介词,译为“给”。A项,①副词,于是,就;②表判断,是。B项,①副词,多么;②疑问代词,什么。D项,①表目的连词,来;②介词,因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国相奇之,欲以为吏 A.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 [D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句“奇”译为“以……为奇”。D项,“耻”译为“以……为耻”。A项,宽:形容词用作动词,宽容。B项,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遭受痛苦。C项,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5分) 译文:                                                                          (2)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5分) 译文:                                                                          [答案] (1)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 (2)设立三科用来招募壮士,自掾史以下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那些攻击劫掠的作为第一等,伤人偷盗的为第二等,服丧而不从事家业的排在最后。 【参考译文】 虞诩,字升卿,是陈国武平人。虞诩十二岁时,便能通晓《尚书》。他早年成为孤儿,竭尽孝忱奉养祖母。县里推举他为顺孙,国相觉得他很奇特,想让他担任府吏。虞诩推辞说:“祖母已经九十岁了,只能靠我供养了。”国相便不再任命他。后来祖母去世,他服丧结束,受太尉李修征召,授予郎中一职。后来朝歌贼寇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连年屯聚,州郡禁止不住,于是便任命虞诩担任朝歌长。他的朋友都来慰问虞诩说:“去朝歌多么倒霉啊!”虞诩笑着说:“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到任后,设立三科用来招募壮士,自掾史以下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那些攻击劫掠的作为第一等,伤人偷盗的为第二等,服丧而不从事家业的排在最后。招来一百多人,虞诩为他们设宴,全部赦免了他们的罪,命他们潜入贼中,诱骗贼兵去抢劫,然后埋伏士兵等待贼兵,于是杀死贼兵数百人。贼兵因此害怕并散去,于是大家都称赞虞诩神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安磐,字公石,嘉定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嘉靖元年,主事霍韬言,科道官亵服受诏,大不敬。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帝置不问。中官张钦家人李贤者,帝许任为锦衣指挥。磐极言不可,不听。锦衣千户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言:“仪当宸濠逆谋时,首倡大义,劝锐却其馈遗。今锐以是免死,仪功不录,无以示报。”磐疏言:“百之奸邪,阳为仪游说,而阴与锐交关,为锐再起。”百之情得,乃诬磐因请属不行,挟私行谤。吏部尚书乔宇等议黜百之,刑部谓情状未明,宜俱逮治。帝两宥之,夺百之俸三月,磐一月。 (选自《明史·安磐传》,有删改)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锦衣千户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  黜:罢免 B.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 讼:申诉 C.而阴与锐交关 交关:串通勾结 D.帝两宥之,夺百之俸三月 宥:责罚 D [D项,宥:宽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锦衣千户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C.①而阴与锐交关 ②而未尝往也 D.①乃诬磐因请属不行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C [C项,“而”皆表转折关系,译为“却”。A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B项,①介词,替;②动词,认为。D项,①介词,因为;②动词,依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科道官亵服受诏   B.阳为仪游说 C.劝锐却其馈遗 D.宜俱逮治 D [A项,“亵服”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阳”为名词作状语;C项,“馈遗”为动词活用作名词;D项,“逮”为一般实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5分) 译文:                                                                          (2)今锐以是免死,仪功不录,无以示报。(5分) 译文:                                                                          [答案] (1)安磐与同僚们认为霍韬之前因为议论礼仪而冒犯了礼教,担心谏官揭发他干的坏事,所以拾取一些小事,意图排挤科道官。 (2)而今张锐因此免死,张仪的功劳不被记录,无法显示出恩报。 【参考译文】 安磐,字公石,是嘉定州人。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后改任庶吉士。嘉靖元年,主事霍韬进言,科道官穿着便服接受诏书,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安磐与同僚们认为霍韬之前因为议论礼仪而冒犯了礼教,担心谏官揭发他干的坏事,所以拾取一些小事,意图排挤科道官。皇上搁置没有过问。宦官张钦的家人李贤,皇上许诺任命他担任锦衣卫指挥。安磐极力申诉不赞同,皇上不听从。锦衣千户张仪因为依附宦官张锐而被免除职务,御史杨百之忽然替他申冤,说:“张仪在朱宸濠谋反的时候,首先倡导大义,劝张锐拒绝朱宸濠的礼物。而今张锐因此免死,张仪的功劳不被记录,无法显示出恩报。”安磐上书说:“杨百之狡猾,表面上替张仪游说,却暗中与张锐串通勾结,为张锐东山再起做铺垫。”杨百之获悉,就诬蔑安磐因为请求托付没被应允,挟私愤施行诽谤。吏部尚书乔宇等人建议罢免杨百之,刑部认为情况不明,应该都抓起来治罪。皇帝宽恕了他们俩,罚杨百之三个月俸禄,罚安磐一个月俸禄。 [教师备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焘,典国史    典:主管 B.属辞精博 属:写文章 C.湔祖宗之宿愤 湔:洗刷 D.在今日举而措之 措:措施 D [D项,措:施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B [B项,①②皆为连词,表顺承,然后。A项,①动词,做;②动词,作为。C项,①介词,从;②介词,在。D项,①连词,表目的,来,用来;②介词,把。]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 A.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 B.当重发而必至 C.壁度力不能回 D.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 D [D项,状语后置句,“以仇耻必复之志”作状语,后置。其他三项皆为省略句。A项,“建议恢复”后省略“失地”;B项,“至”后省略了“目的”;C项,“回”后省略了“出兵的局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5分) 译文:                                                                          (2)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5分) 译文:                                                                          [答案] (1)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议论应该等待敌人先发兵,然后应对他们。 (2)丘崈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 【参考译文】 李壁,字季章。(他的)父亲李焘,主管国史。李壁年轻时聪颖过人,每天诵读一万多字,写的文章精当广博。孝宗曾问李焘:“您的几个儿子中,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壁可用。被召试后,李壁担任正字。宁宗即位后,李壁改任著作佐郎。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李壁说:“进攻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而随便停止。”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议论应该等待敌人先发兵,然后应对他们。韩侂胄心中不悦。李壁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说:“自从秦桧首先提倡和议,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从臣子口中说出。臣认为应该立即贬斥秦桧,把报仇雪耻的志向向天下表明,这样一来,君臣上下奋发振作,从凶残暴虐的敌人手中拯救出离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长久怨愤。在今天提出并去施行这些,不难啊。”奏疏交上去,秦桧被判罪追削王爵。议论的人认为李壁的话虽然公道,只不过是用来迎合韩侂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国派使臣来,暗中表示想议和的意愿。丘崈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金兵元帅回信表示把用兵的主谋韩侂胄交出来,才能议和,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