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a1185
19
2011
42448972
环球网校: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考试问吧,有问必答!
音频、讲义网校免费提供,如有贩卖勿上当,免费咨询:400-678-3456 转 601
二、 城市总体布局
4、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内容来体现:
(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工业区。工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工业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之一。
(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
(3)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
(4)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的特点,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5)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城市总体布局就是要使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建立在各功能区的合理分布的基础之上。
5、 城市总体布局的艺术性
(1)城市用地布局艺术。即把山川河湖、名胜古迹、园林绿地、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等有机组织起来,形成城市景观的整体框。
(2)城市空间布局体现城市审美要求。城市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城市尺度的均衡、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城市中心和干路的空间布局都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城市总体布局应通过对节点、路径、界面、标志的有效组织,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干路的艺术风貌。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
(4)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三、主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
居住用地
在国家大的土地政策、经济水平以及居住模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通过统计得出的数据,结合人口规模的预测,计算出城市在未来某一时点所需居住用地的总体规模。
工业用地
一般从两个角度出发进行预测:一是按照各主要工业门类的产值预测和该门类工业的单位产值所需的用地规模来推算;另一个是按各主要工业门类的职工数与该门类工业人均用地面积来计算。其中,城市主导产业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工艺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对工业用地的规模产生较大的影响。
商业用地
规划中通常可以采用将商务、批发商业、零售业、娱乐服务业用地等分别计算的方法。
道路、绿地
城市中的道路、绿地等可以按照城市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在目前我国的城市中,道路广场用地与绿地的面积分别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8%~15%。
四、主要城市建设用地位置及相互关系确定
通常影响各种城市建设用地的位置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表5-6 主要城市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表
用地种类
功能要求
地租承受能力
与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中的区位
居住用地
较便捷的交通条件、较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良好的居住环境
中等、较低(不同类型居住用地对地租的承受能力相差很大)
与工业用地、商务用地等就业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但不受其干扰
从城市中心至郊区,分布范围较广
商务、商业用地(零售业)
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
较高
需要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作为其服务范围
城市中心、副中心或社区中心
工业用地(制造业)
良好、廉价的交通运输条件大面积平坦的土地
中等、较低
需要与居住用地之间保持便捷的交通,对城市其他种类的用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风向、河流下游的城市外围或郊外
五、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1、概念
居住用地:住宅用地和居住小区及居住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及绿地。
2、居住用地指标
居住用地指标的表达
居住用地的指标主要由两方面来表达:
(1) 居住用地占整个城市用地的比重;
(2)居住用地的分级以及各项内容的用地分配与标准。
居住用地指标的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
在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方面,一般是大城市比小城市的比重要高。同时,由于大城市建造较多高层住宅,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比小城市低。
城市性质
老城市建筑层数较低,居住用地所占城市用地比重较高;新兴工业城市,因产业占地较大,居住用地比重较低。
自然条件
如在丘陵或水网地区,会因土地可利用率较低,增加居住用地的数量,加大该项用地的比重。
城市用地标准
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状况不一,也会影响到住宅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的指标。
用地指标
居住用地的比重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可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取值。大城市可能偏于低值,小城市可能接近高值。在一些居住用地比值偏高的城市,随着城市发展,道路、公共设施等相对用地的增大,居住用地的比重会逐步降低。
居住用地人均指标
居住用地指标为人均18.0~28.0m2,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m2/人。
在城市总体用地平衡的条件下,对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等居住地域的人均用地控制指标,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有规定。大家见教材表5-7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人均用地控制指标表。
3、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选择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协调与城市就业区和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的相互关系,以减少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出行距离与时间;
(3)十分注重自身以及用地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接近工业区时,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按环境保护等法规规定间隔有必要的防护距离;
(4)居住用地选择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
(5)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要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关系,利用旧城区公共设施、就业设施,有利于密切新区与旧区的关系,节省居住区建设的期初投资;
(6)要结合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趋势进行选择,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与效益;
(7)居住用地的选择要注意留有余地。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集中布置
适用
当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阻碍,可以成片紧凑的组织用地时,常采用这种用地模式。
优点
可以节约城市市政建设投资,密切城市各部分在空间上的联系,可以便利交通,减少能耗、时耗。
分散布置
适用范围一: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采取分散布置。如在丘陵地区城市用地沿多条谷地展开。
适用条件二:因城市的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的走向与网络的影响时,可采取分散布置。如在矿区城市,居住用地与采矿点相伴而分散布置。
轴向布置
当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沿着多条由中心向外围放射的交通干线发展时,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如快速路、轨道交通线),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并逐步延展。
六、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
1、公共设施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
(1)行政办公类;(2)商业金融类;(3)文化娱乐类;(4)体育类;(5)医疗卫生类;(6)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7)文物古迹类;(8)其他类,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
按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分
按照城市用地结构的等级序列,公共设施相应的分级配置,一般分成三级:(1)市级:市政府、博物馆、大剧院、电视台等;(2)居住区级: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街道医院等;(3)小区级:菜市场。在一些大城市,公共设施的分级配置,还可能增加行政区级(少年宫)或城市总体规划的分区级(电影院)等级别而配设相应内容。
按公共设施所属机构的性质及其服务范围
分为非地方性公共设施(全国性或区域性行政或经济管理机构,大专院校)与地方性公共设施(基本是指当地居民使用的设施)。
2、公共设施用地规模
影响因素
(1)城市性质。对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具有较大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城市规模。一般,城市规模越大,公共设施用地规模越大;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就城市整体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第三产业占有较高的比重,对公共设施用地有大量的需求。对于个人或家庭消费而言,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就意味着购买力越强,也就需要更多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
(4)居民生活习惯。
(5)城市布局。在布局较为紧凑的城市中,商业服务中心的数量相对较少,但中心的用地规模较大且其中的门类较齐全,等级较高。而在因地形等原因呈较为分散布局的城市中心,为了照顾到城市中各个片区的需求,商业服务中心的数量增加,同时整体用地规模也相应增加。
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
(1)根据人口规模推算;
(2)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3)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
3、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划
(1)公共设施项目的配置要合理
所谓合理配置有着多重含义:一是指整个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应按照城市的需要配套齐全,以保证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机能的运转;二是按城市的布局结构进行分级或系统的配置,与城市的功能、人口、用地的分布格局具有对应的整合关系;三是在局部地域的设施按服务功能和对象予以成套的设置;四是指某些专业设施的集聚配置,以发挥联动效应,如专业商业街区。
(2)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服务半径的确定,首先是从居民设施方便使用的要求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公共设施经营管理的经济性与合理性。服务半径是检验公共设施分布合理与否的指标之一。
(3)公共设施的布局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公共设施的布局
(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
(5)公共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6)公共设施的布局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
(7)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4、城市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
概念
城市公共中心包括市中心、区中心及专业中心。
城市公共中心系列
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因公共设施的性质与服务地域和对象的不同,往往有全市性、地区性以及居住区、小区等分层级的集聚设置,形成城市公共中心的等级系列。
同时,由于城市功能的多样性,还有一些专业设施相聚配套形成的专业性公共中心,如体育中心、科技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等。尤其在一些大城市,或是以某项专业职能为主的城市,会有此类专业中心,或位于城市公共中心地区,或是在单独地域设置。
全市性公共中心
全市性公共中心是显示城市历史与发展状态、城市文明水准以及城市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地域。这里是信心、交通、物资汇流的枢纽,也是第三产业密集地区域。
全市性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 按照城市的性质、组合功能与空间环境;
(2) 组织中心地区的交通;
(3) 城市公共中心的内容与建设标准要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4) 慎重对待城市传统商业中心。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