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恋的文学才女——杜拉斯其人其作_李园园.pdf
下载文档

ID:355879

大小:2.10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自恋 文学 才女 杜拉斯 其人 李园园
收稿日期:2022-11-18作者简介:李园园(1982),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自恋的文学才女杜拉斯其人其作李园园(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摘要:玛格丽特 杜拉斯是法国文学皇后,著作等身。她的人生经历奇特,作品风格独特。从她步入文坛开始,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创作。她总是在作品中虚构自己,力图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来寻求对自我的肯定。这种表现看似自恋,其实是深藏在心底的不自信。她这种不自信来源于她精彩而又不幸的人生经历、家庭环境和童年遭遇。由不自信到自恋,杜拉斯的性格逐渐变化。自恋对人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可以引导人积极向上,另一方面又会让人性格扭曲,需要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关键词:玛格丽特 杜拉斯;自恋情结;人生经历中图分类号:I565.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118(2023)01-0065-05第37卷 第1期2023年2月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No.12023Vol.37Feb.法国著名文学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创作成果斐然。她的人生经历可谓惊世骇俗,放荡不羁。从她步入文坛开始,终其一生都是在为自己写作。其作品常有自传性质,她常说,书中的真实远比作者本人所经历的一切更加真实。的确,杜拉斯的写作灵感来自于她的生活,来自于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从出版第一本书开始,杜拉斯对自己的天赋确信不疑,把自己看成一个天才。晚年的杜拉斯一直在谈论着那个叫杜拉斯的人。法国作家劳拉 阿德莱尔在 杜拉斯传 序言中说:“杜拉斯花了那么大的耐心来构建自己这样一个人物,我想,我可能永远等不来她同意的那一天。”1她不允许别人为自己写传记,因为要写的,她已经为自己写了。杜拉斯死后,人们找出了她生前留下的日记,她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他们不喜欢自己的书,如果确实有这种人存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战胜自己的羞怯我喜欢自己的书。我对自己的书很感兴趣。书里的人物就是我生活中的人物。”2通过写作,杜拉斯力图塑造一个更完美的自己,她一次又一次地塑造自己,将不自信深埋心底,不断寻求一种自我优越感。一、自恋的界定自恋,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自恋一词起源于希腊神话,美少年那喀索斯拒绝了森林女神,使得森林女神郁郁而终。爱神丘比特为了惩罚那喀索斯,让他爱上了自己的影子。现代心理学家把自爱自怜称为自恋情结,如今,自恋指的是自我崇拜并过分关心自己的一种完美的心理状态。自恋是一种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影恋,即顾影第37卷白城师范学院学报自怜、孤芳自赏。过度的自恋会带来夸张、自满、自负、自我或自私的情绪。同时,自恋也包涵着自信,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形成自恋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早年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恶劣、过于溺爱等。也有观点认为,自恋是人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自恋的出现,一般与自我的形成有关。拉康派精神分析对自恋形成的解读即自我的本质是一个他人,是对他者的连接认同。儿童的第一、第二个他者就是父母。一个人如果自恋,很可能是他的父母存在太明显的缺陷,太过糟糕,或者父母让婴儿(他)恐惧,让婴儿无法理想化,无法去依恋父母,这是一种童年的心理创伤。笔者认为自恋有很大的可能是由于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造成的。一个人越是自卑,越是不自信,则越容易自恋。生活中,父母自幼对孩子太过严厉,甚至苛刻,容易使其养成一种懦弱的性格,因此受他人排挤、欺负,与周边人格格不入。正是自卑、不自信让人陷入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状态。文学创作中的自恋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自我欣赏、自我崇拜的本能,是从个体存在出发的对自我生命的肯定、欣赏、热爱,以个体存在为出发点进行的创作活动。杜拉斯的作品中洋溢着创作主体从个人体验出发对自我的热爱、对自我生存的感受,并把真切的生命体验灌注进她的作品中。传奇的人生经历使得她有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她自己。她在作品中不断塑造自身的形象,力求使自身更加完美,她一直在自恋和不自信之间徘徊。或许是由于人生经历坎坷,或许是各方面的不自信,她才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文学天才,她靠虚构书中的形象来完成自我满足,并沉湎其中,正因如此,成就了杜拉斯一生的文学造诣。二、杜拉斯自恋情结的成因(一)生活环境与经历的影响杜拉斯1914年出生在印度支那越南南部一个被称为交趾的地方。她的父亲、母亲都是教师,18岁以前杜拉斯一直在西贡长大,只回法国度过一次假。西贡有一个港口,贸易相对发达一些,各国商人、殖民者加上西贡本地的居民混居于此,使得当时的西贡社会环境比较恶劣,而杜拉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杜拉斯出生于白人家庭,但她的家庭又是白人殖民者的最底层,其生活贫穷,与殖民地的本地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以肤色的不同维持着白种人最后的尊严。杜拉斯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度过的,这也为她日后的创作提供了背景,在其几乎每一部作品中都有她童年、少年时期在印度支那生活的影子。杜拉斯的童年非常不幸,她的父亲在她7岁时去世,母亲独自拉扯三个孩子长大,以微薄的收入养育她和两个哥哥,她性格严厉,偏袒她的大哥,对杜拉斯的态度极其不好,家庭关系并不和睦。母亲盘着一丝不苟的发髻,有着固执的下巴,直勾勾的目光。而杜拉斯的两个哥哥,皮埃尔和保尔,一个坏,一个好。大哥皮埃尔最受母亲宠爱,说他高大、英俊、健壮,是一个活脱脱的情圣。小哥哥保尔性格腼腆,处于被皮埃尔欺压的状态下。母亲把爱全部给了大哥皮埃尔,至于杜拉斯则是多余的。生活的艰辛使得母亲脾气暴虐,经常往孩子身上撒气。大哥皮埃尔是家里的暴君,他模仿母亲,暴打自己的弟弟,小哥哥保尔在角落哭泣,母亲全程没有一句劝阻,使得家里从未有过平静。杜拉斯15岁时与中国富商的儿子交往,她的家人既觊觎中国富商儿子的钱财,又对其充满鄙视:“我的两个哥哥根本不和他说话。在他们眼中,他就好像是看不见的,好像他这个人密度不够,他们看不见,看不清,也听不出。这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在原则上,我不应该爱他,我和他在一起是为了钱,我也不可能爱他,那是不可能的。他或许可能承担我的一切,但这种爱情不会有结果。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不是白人。”3杜拉斯出生于交趾,随后跟着家人搬了好几66李园园:自恋的文学才女第1期次家,搬到永隆、沙沥等。18岁以前,她都住在法国殖民地。殖民地的水稻田、丛林,都对杜拉斯日后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小时候的杜拉斯很瘦小,家里没有镜子可以照,也没有人对她说过她可爱。在杜拉斯回忆童年时说,她生命中的前几年都离群索居于台地和雨、茉莉花、肉的气味之间,她觉得印度支那恹恹的午后,蕴藏着向大自然挑战的感觉。她最喜爱的时光是和两个哥哥时常去神秘禁忌的丛林探险,那里有缠绕不清的藤蔓和纠结的兰花,随时会遇到蛇,可能还会撞到老虎。他们随时冒着碰到未知威胁的危险。这超凡的静谧,这难以形容的温柔,环绕着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4在访谈中杜拉斯表示,印度支那是荒诞世界的心脏所在,杂沓纷乱,悲惨、死亡、疯狂和生命都积聚于此。她在多年间都一直压抑着这种生活的绝大部分,当她重新活过一遍时,苦痛、恐惧、阴暗的丛林、恒河、湄公河、老虎,还有在路边挤成一团准备去取水的麻风病患者,都把她给吓坏了。5司汤达说,“童年是无止境的”。杜拉斯认可司汤达的说法,童年在印度支那的经历可以说是影响了杜拉斯的一生,在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的作品中,也总是会出现童年时的印度支那。正是由于早期的生活环境与经历,以及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使得杜拉斯的心态异于常人。当杜拉斯开始写作后,早期的生活经历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以生活为题材的,所以杜拉斯有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而写作也给了杜拉斯那么一点自信,在写作的过程中,那一点自信逐渐演变为自恋。正如杜拉斯所说,“我之所以成为作家在于我有过与众不同的经历”。6似乎杜拉斯为自己与众不同的经历而骄傲。如果有选择,我相信杜拉斯更愿意成为一个普通的白人女孩,而不是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经历的作家。(二)母亲的影响杜拉斯对母亲一直怀着复杂的情感。在她的作品中,母亲是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杜拉斯的母亲是一个出生在法国的少女,规规矩矩地念书,严肃而认真地生活,婚后与丈夫移居印度支那殖民地,盼望过上好一点的生活。然而不久丈夫病死,她独自拖着3个孩子,教法文、教钢琴、办学校,含辛茹苦、节俭度日,用10年赚下的血汗钱向殖民地当局买了一块地,最后却是一块无法耕种的盐碱地,只因为她不懂得、也没有钱贿赂土地管理局的官员。她一生都挣扎在这块土地带来的不幸之中,贫穷、绝望的气氛笼罩着这个家庭,以至于这个家庭里几乎没有亲情可言。这种不幸留给杜拉斯的记忆太过强烈以致她无处可逃,无法不倾诉。作为生活无着落的白种女人,杜拉斯的母亲不得不半闭起眼睛,允许15岁半的女儿同中国男子交往,并且让她像妓女那样向自己的情人索取报偿。但出于种族上的骄傲,她断然拒绝承认他们的合法关系。母亲因不走运而近乎疯狂,使杜拉斯与母亲之间永远有一层隔膜;她怨恨和诅咒败家子大哥,同小哥哥则保持着一种暧昧的温情;在密特朗抵抗运动中,她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后又被开除了;她反对阿尔及利亚战争,反对戴高乐政权这个戴着眼镜的小个子女人,内心蕴藏着一股疯狂的力量,只有文字能解救、释放、再现她的这种疯狂,她曾说: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个世纪中的我自己。是的,她是一个写自传的专家,说心里话的知己,使你不得不相信她言说的真诚。半个世纪前的声、光、色、影,那么鲜明地活在记忆里,那是因为关于她自己的。母亲对杜拉斯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她的作品中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母亲形象,那是她的母亲。在小说 情人 中,杜拉斯绝望地、一次又一次地谈到她的梦魇、她的母亲,谈到她倒霉的样子,谈到她使子女蒙羞的打扮,谈到她对败家子大哥不可理喻的爱,谈到她痛斥毒打丢脸的女儿,谈到她莫名其妙的爱好冲洗屋子、拍照,哪怕以一种极其糟糕的状态出现在镜头之前。一个人越是缺失什么,就越渴望得到什么。父亲过早逝去,母亲性67第37卷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格严厉,偏爱大哥。杜拉斯怨恨母亲的不公平,同时她也渴望得到母爱,却始终求而不得。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就只有自己爱自己了。她内心脆弱而敏感,开始异于常人,自恋情结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逐渐形成。三、杜拉斯自恋情结在文本中的体现杜拉斯曾经说过:我就是个彻底的自恋狂。她承认自己的身份只有两个:首先,她是一个女人;其次,她是一个作家。很难说清楚这两种身份孰轻孰重。女人最容易为爱情牺牲,杜拉斯的小说充满了破碎、毁灭、自我献祭的情结。她感慨岁月,感慨美貌易逝,感慨所有女性所共有的愁绪,实际上却奏响了一曲对自我的恋歌。(一)对“去势”男人的书写杜拉斯在文本中通过对处在中心位置、作为社会中心支柱的男性世界轰然倒塌的描述,将男性边缘化,使其成为社会的“多余人”,她以女性的身份、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立场、女性的方式言说男性被推向绝望的处境中、被剥夺父权的主体性及权威性的生存状态,来体现她的自恋情结。在小说 厚颜无耻的人 中塑造了家庭的“顶梁柱”雅克的形象,他整日无事可做,就靠着老婆的嫁妆过日子,当老婆出车祸过世后,他躺在床上“呜呜咽咽,像个孩子”;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为了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贪欲,竟然以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妹妹莫德的婚姻作为条件要高价卖掉家中因为经营不善而濒临荒废的土地,而且这次预谋交易的最大卖点居然是自己妹妹的处女身份。在小说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中对诺先生也进行了恣意贬低,他在女孩苏 珊的眼中像个猴,是个傻瓜,唯一的本事就是挥霍家产、追逐女性,并在追逐女性时表现得极为卑贱。现实生活中的雅克和诺先生是父亲、丈夫、儿子,但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在杜拉斯笔下他们只是一个称谓、一个符号、一具躯壳而已。杜拉斯以她特有的敏锐和深刻对男性主体进行解构和自审,描写了特殊历史环境下部分男性的生存状态:躁动、精神匮乏和意识焦虑,从而把他们的自私、贪婪、卑鄙与虚伪剖析出来,她异样地关照文本中的男性人物,让每一个个体面对无边的旷野,体尝人生的虚无和存在的荒诞,让笔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