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试题.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四川省 绵阳市 南山 中学 双语学校 2023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学术 能力 诊断 测试 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可以共生共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也曾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强调一般性、普遍性当中广泛且必然存在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东西方哲学同声相应,揭示出世界的多样性。 人类文明也不是只有一个色调、一种模式,可以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主张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 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同样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文化发展出“明德慎刑”“礼法合一”的中华法系,并在规范国家运行方面形成完备制度,蔚为大观的《唐六典》等历代王朝大典即是明证;古代地中海地区广泛的贸易活动,催生出商品交换规则十分发达尤以民法见长的罗马法。今天,法治已从传统和古典发展到现代,然而世界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法治现代化道路,法治模式不可能定于一尊。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制度的生成和运作模式具有显著区别。人类法治文明并没有因走向现代化而失去丰富多彩、流于千篇一律,反而在体现世界性的同时保持本土性,呈现出一幅各美其美的图景。 就拿基本的司法制度来说,人类法治文明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模式。英美等国的法官可以找出若干年前的判例去确定某一行为是否违法,欧洲大陆的法官则主要依照体系庞大、逻辑严密的刑法典定罪量刑。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国情特点、历史发展道路存在差异,究竟通过哪种途径来实现法治、法治的具体制度如何安排等,并没有统一的建构模式、实现机制和评价标准。可见,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虽有一定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归根结底源于各国法治“土壤”的不同。不同的国情必然使不同国家走上各具特色的法治发展道路。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思想,所以中国人民追求大一统的政治发展格局,形成国家法制统一的文明传统。 法治文明要持续发展,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这既符合人类文明多样性这一客观现实,也是法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通过照搬照抄别国的法治模式构建起自己的法治文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践中走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意愿。这一法治道路既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能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中国在探索自己法治道路的同时,也为不同法治文明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比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众多国家参与,这些国家分属于不同法律体系。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努力促进不同法治文明交流合作,倡导各国共同为建立更加公平的多边合作机制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仅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也以实际行动促进人类法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2023学年-06-12作者 步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引用东西方哲学家的言语,意在说明在多样性问题上,东西方自古以来都是同声相应的。 B.《唐六典》的出现,表明古代法系建设中的中国,在规范国家运行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制度。 C.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规律表明,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法治的生成和运作模式会有明显不同。 D.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法治文明的发展规律,这些决定了法治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1—2自然节,虽然并没有涉及法治文明这个中心话题,但是却起到了引出论点的作用。 B.第5节承上启下,总结了上文提出的问题,并引出下文对我国有关法治文明建设方面的介绍。 C.第4节中,以英美、欧洲大陆法官判案为例,意在说明法治文明的形成没有统一的建构模式。 D.本文属于卒章显志式的论述结构,末段提出中心论点:人类法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光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则与其相互解释。 B.中国努力促进不同法治文明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使得“一带一路”的倡议吸引众多国家参与。 C.法治文明的现代性与丰富多彩化、世界性与本土性共生共存,才会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法治文明和谐图景。 D.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坚持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国人民提供给世界的一份“中国方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79年的经济改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启。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场化改革和所有制改革促使中国加入了世界市场。最初,中国经历了一段处于边缘的依附期,当时中国的出口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欧洲的后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进行了较小规模的市场改革,这导致了其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向。伴随着高度的私有化和市场化,他们转向资本主义,放弃了党对经济的领导和调控。他们要么投身于处于核心区域的欧盟,要么像俄罗斯一样,与核心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依存。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在关贸总协定的框架内存在,后来又与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贸易组织共存。这是后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边缘国家依附于核心国家的时期。值得关注的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世界贸易开放上的成功,使得中国靠着核心国家的投资及市场而跻身“新兴力量”。不过,自1993年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少,固定资本构成的国内比例越来越高。人们曾普遍认为,中国会因为与西方主要经济强国的竞争而衰退。到2015年,中国几乎不再依赖外国直接投资。 (节选自《新华文摘》2023学年年第2期作者大卫·莱恩) 材料二 中国与美国在贸易、服务及投资领域往来示意图 (选编自《求是》杂志2023学年第12期曾琦制图) 材料三 2023学年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于7月1-3日在大连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领导力4.0: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在论坛第一天,各界人士围绕多个主题进行了讨论。新京报记者梳理达沃斯论坛第一天发现,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对外开放、金融科技等成为论坛的关键词。 在谈到中国经济时,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过去三十年,尝试预测中国经济表现不好的人都错了。中国经济的大趋势,还是非常强的”。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中国今天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体量、有世界上最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这是中国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面临的挑战是把制造业的质量提高往产业链上游走。 (选自新京报网2023学年-07-02新京报记者侯润芳) 材料四 央视网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学年年7月17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外部再平衡继续取得进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天发布了《2023学年年外部风险报告》,对全球经济体外部头寸进行评估,主要指标包括经常账户余额、实际汇率、外部资产负债表、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报告》指出,中国外部头寸已基本符合中期经济基本面,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出口拉动,而转向内需驱动。经济再平衡取得显著进展。 而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也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其中内需驱动成为经济常态。在不少国外专家及业界人士看来,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十分积极。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可以看到部分高频指标出现稳定迹象,特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大幅增长,国内需求在经济数据中的重要作用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再平衡。 (选自央视网2023学年-07-19 14:20)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卫·莱恩把新中国第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场化改革和所有制改革时期,称之为一段处于“边缘的依附期”。 B.大卫·莱恩等人认为,中国会因为与西方主要经济强国的竞争而衰退。所以到了2015年,中国几乎无法使用外国的直接投资。 C.中国经济等成为2023学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的关键词,与中国今天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体量、最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有关。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学年年外部风险报告》与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都表明内需驱动成为中国经济常态。 5.请就材料二,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中美之间经贸等方面的往来的?(5分)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被中外普遍看好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子弹 刘勇 枪声停下来的时候,三营长李江义满身鲜血地出现在军长面前。 “你还有脸来见我,知道军法吗?”军长的话像铅一样沉重。尽管他非常喜欢这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官,但他更加清楚,军法是无情的。 昨天也是这个时候,军长命令李江义带领全营官兵去坚守五号高地,无论如何必须把高地控制在自己手中48小时,否则军法处置。 命令是死的,必须坚决执行。凭着军人的直觉,李江义知道五号高地在整个战役中的地位。然而,在鬼子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和一次比一次更加猛烈的攻击下,加上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一天的战斗下来,三营的官兵已经牺牲众多,最后撤下阵地时只剩下7人。李江义并未因为要军法从事而逃跑,尽管他知道失去阵地将会给整个战役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军人的责任感驱使他必须把失败的消息报告给军长,哪怕是面对死亡他也必须这样做。 “钟参谋!”军长的声音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立在军长面前,等待接受任务。“把三营长拉出去执行军法!”尽管军长的话很轻,但意思却是明白的。 “是!”钟参谋答道。 就在这时,李江义突然胸脯一挺:“不用,我自己来!”他整了整破烂不堪的军装,用裹满绷带的右手向军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尔后迈着军人的步伐向远处走去。 军长用非常惋惜的目光注视着李江义的背影,脸上的表情是复杂的。就在李江义拔出手枪对准自己脑袋的一刹那,军长有力的大手挥向了空中,洪亮的声音在原野中回响:“慢!”然后一步一步来到李江义身旁,从口袋里掏出一发锃亮的子弹:“用这个吧!” “是!”李江义一个立正,接过军长的子弹装上枪膛。 军长退回到原处,只见李江义又一次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双目紧闭,用食指使劲扣动了扳机,只听见轻微“啪”的一声,子弹没有出膛。他知道这是一发臭弹。 李江义握着手枪,一步步向军长走来。军长却像钉子一样立在不远处,一动不动,像位擎天巨人。 “报告……”李江义端端正正地立在军长面前,忐忑不安地望着手中的枪。“这是一发臭弹。” “不!”军长的大手有力地在李江义肩上拍了一下,“三营长已经死了,你现在是二团长!” 李江义睁大了迷惑的眼睛,他的第一感觉是估计自己耳朵出了毛病,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军长那洪钟般的声音又响了:“二团长李江义接受任务,我命令你率一个团在两个小时内夺回五号高地。听清楚,两个小时!” “是!”尽管李江义还不明白这突然发生的一幕,但有一点他是非常清楚,军长又给了自己新的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他向军长敬过军礼后,便转身走了。 战斗终于结束了。当胜利的旗帜飘扬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时,军长来到了五号高地,此时李江义已是奄奄一息地躺在战壕里,军长俯身握着李江义裹着绷带的手:“我要给你记功!” “军……”李江义听见军长那熟悉的声音,微微睁开了疲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