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后
限时
集训
37
中国
概况
湘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37
中国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
(2023年·西安质检)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2.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 )
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1.C 2.B [第1题,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下游地区地势较上游地区低,气温较上游地区高,故该地区年均温等值线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升高的特点,所以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第2题,理论上地势落差越大越有利于水电站建设。根据上题可知,影响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而图中等温线密集处即地势起伏较大处,所以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符合题意。其他河段等温线较稀疏,说明地势起伏较小,地势较平坦。]
读我国35°N以北大陆上六地的气候资料表,回答3~4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年降水量/mm
17
466.6
777.4
165.4
721.9
569.1
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0.9
-12.7
-19
7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24.5
21.5
3.最能反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特点的地点是( )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⑤⑥
4.关于六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④地与②③地的气候差异形成主要反映了海陆差异
B.③⑤⑥三地气候能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②③④三地均位于季风区
D.⑤⑥两地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3.A 4.C [第3题,①④两地的年降水量小于200 mm,明显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而“大漠孤烟直”是西北风光的真实写照。第4题,①④地与②③地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降水量的差异上,反映了海陆方面的差异;③⑤⑥三地年降水较多,最可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地区1月均温较低,故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⑤⑥两地的气候资料可知两地年降水量较大,冬季气温特别低,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雪较多,春季气温升高时冰雪消融,河流有春汛现象;④地年降水量小于200 mm,不可能位于东部季风区。]
(2023年·绵阳模拟)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系发达,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下表示意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1960~2000年水系总体变化。据此完成5~7题。
年份
河网密度
水面率(%)
河网发育系数
河流曲度
干流面积长度(km2/km)
1960
3.73
11.55
3.61
1.09
35.57
1980
3.44
10.75
3.12
1.07
34.89
2000
2.93
9.28
2.25
1.06
36.64
5.太湖流域平原地区1960~2000年水系形态特征总体变化表现为 ( )
A.支流增多 B.河道平直化
C.河面变宽 D.河道加深
6.1980年以后比1980年以前流域水系变化大,主因最可能是( )
A.河道淤积 B.年降水量减少
C.垦荒造田 D.快速城市化
7.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流水系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汛期水位上升 B.河流结冰期延长
C.径流总量增多 D.河网调蓄功能增强
5.B 6.D 7.A [第5题,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1960~2000年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密度不断降低,说明支流减少;河流曲度不断下降,说明河道逐渐变得平直;水面率不断下降,说明河面逐渐变窄;河网发育系数不断下降,说明河道逐渐变浅。第6题,1980年以后,太湖流域快速城市化使河流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会直接减少河网密度、水面率和河网发育系数,从而影响水系发育。第7题,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密度不断降低、水面率减小、河网发育系数降低、河流变平直,会导致河网的调蓄能力下降,使汛期水位上升。]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
A.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与经济水平成负相关
9.造成贵州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地貌 D.土壤
8.A 9.C [第8题,读图,根据图例分析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第9题,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属于石灰岩地貌,多漏斗和溶洞等,降水多沿地下河流走,导致地表水缺乏,因此成为高水贫困地区。]
(2023年·福州质检)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如下图所示,在扬美站接入南宁铁路枢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方案Ⅰ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Ⅱ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到达南宁站。读图完成10~11题。
10.选择方案Ⅱ的理由主要是 ( )
A.跨河桥梁较少 B.沿途站点较少
C.建设成本较低 D.线路长度较短
11.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增加
B.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北扩展
C.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下降
D.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10.C 11.D [第10题,由图可知,方案Ⅱ沿着河流修建,地势平坦,工程量较小,建设成本较低;方案Ⅰ和方案Ⅱ都有一处跨越河流;方案Ⅱ沿途站点更多;方案Ⅱ线路更长。第11题,方案Ⅱ途经南宁南站,修建铁路会带来大量的人流,使消费者增多,商业活动更加活跃,有利于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地区商业的发展,可减轻南宁站的运输压力;方案Ⅱ偏向西南方向,将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南方向扩展,提高了南宁南站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
12.(2023年·湖南十三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见下图)。
材料二 资料显示,中国汽车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超过850万辆,只用了6年时间。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中国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排序已经从第8位升至前3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潜在市场。
(1)在六大汽车产业群中,东北汽车产业群竞争优势较大,试分析该地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竞争优势。
(2)分析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增长的原因。
(3)汽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原料、燃料、发展历史以及工业协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的原因。可以从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汽车拥有量、经济收入、汽车市场需求量、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主要好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等。
[答案] (1)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原料、燃料丰富;汽车配套工业体系完整。
(2)我国人口众多,而人均汽车拥有量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收入提高,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国家政策的支持,以汽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13.(2023年·湖北四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 ℃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如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指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解析] 第(1)题,河流入海口附近,多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第(2)题,秋冬季节,渤海与黄海相比,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水温低;黄海纬度低,水深的海区散热慢,水温高。秋冬季节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所以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第(3)题,随着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第(4)题,渤海对虾的可持续发展,要进行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在沿海地区做到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 (1)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入海口附近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
(2)原因:黄海南部深海区水温较高。理由:秋冬季节,与黄海相比,渤海海域纬度较高,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水较浅,受大陆影响(或大陆性较强),降温快,水温低;此季节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
(3)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
(4)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