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 代 史 参 考 答 案 与 解 析.pdf
下载文档

ID:3537210

大小:1.10MB

页数:21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5-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古 代 史 参 考 答 案 与 解 析.pdf
https:/ 第 1页先秦至汉时期先秦至汉时期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BBAADC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AADAB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DDBCBBB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BCCBABABD题号4142434445464748答案BBCBBCDCCB1【答案】D【解析】据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 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故选 D 项;先秦文献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 A 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 B 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以偏概全,排除 C 项。2【答案】A【解析】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乃去其三面”、“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 A 项正确;夏商时期已形成奴隶制生产方式,奴隶集体耕作,土地轮流休耕,且材料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故 B 项错误;由材料“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故 C 项错误;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 D 项错误。3【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 代 12 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 B 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 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 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 D 项。4【答案】B【解析】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 A 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 B 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 C 项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 D 项错误。5【答案】A【解析】周王既是国家的最高首领,又是“天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即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选 A 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庶子孙为小宗,排除 B 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中国早在夏朝就已进入“天下为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 项;“郡”“国”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2页并行是汉初地方政治制度,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6【答案】A【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 A 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 C 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故 D 项错误。7【答案】D【解析】题干信息:西周时期黄河流域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流域风格的青铜器。这说明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推理可知,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推动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周边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排除 A 项;只从“应国”一个国家无法得出“各诸侯国”都维护周礼的普遍性结论,排除 B 项;宗法制度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且青铜器一般是礼乐制度的象征,和宗法制度关系不大,排除 C 项。8【答案】C【解析】“爵”从饮酒器具到象征尊卑关系再到品位序列,且“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不断成熟,表明“爵”从饮酒礼器发展成为身份等级制度,故选 C 项;冶炼技术的提高与“尊卑关系的象征表品位序列”无关,排除 A项;“完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涉及铸造工艺,排除 B 项;“五等爵”强调等级,与宗法体系的崩溃无关,排除 D 项。9【答案】D【解析】分封制下,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所以诸侯国的采邑能够经营得很好,故选 D 项;土地国有制是在战国时期在一些诸侯国被废除的,而且题干仅提到了采邑数量的增多,没有提及所有制的改变,排除 A 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开始逐步瓦解,而不是不断强化,排除 B 项;题干强调的是诸侯国大夫的采邑越来越多,实力逐渐增强,将会危及诸侯国君权力,所以诸侯国君权力巩固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 C 项。10【答案】D【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 D 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 A 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 B 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 C 项。11【答案】C【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 C 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 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 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 项表述错误。12【答案】D【解析】由材料“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可知魏律中也有打击和抑制商人的法律条文,说明商鞅变法时期的抑商思想影响到其他诸侯国,故选 D 项;秦简收录了两条魏律,不能说明魏律是秦吏的准绳,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抑商的措施,并未提及对农民的具体要求,排除 B 项;以吏为师强调百姓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材料并未提及,排除 C 项。13【答案】D【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3页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 D 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 A 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 B 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 C 项。14【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发达且相距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 A 项正确;争霸战争导致的是社会生产的破坏,影响经济的交往,故 B 项错误;图示中没有陶、曹、鲁之间的相关交通信息,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范蠡和子贡经商致富,没有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故 D 项错误。15【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 A 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 C 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16【答案】D【解析】材料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故 A 项错误;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物,但不能推断它与中原地区铁器实物的关系,故 B 项错误;图中铁器实物并没有广泛分布,可见冶铁技术还未普及,故 C 项错误;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因此图中黄河流域分布较其他地区更加广泛,可见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 D项正确。17【答案】A【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 7前 5 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 A 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 B 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18【答案】B【解析】材料大意是周王室衰微了,讽刺时政的关雎诗就出现了;周厉王、周幽王的统治衰败了,礼崩乐坏,诸侯便恣意横行,政令全由势力强大的国家发布。所以孔子担忧王道废弛邪道兴起,于是编定诗 书,即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社会动荡,孔子通过编定诗 书,以恢复周礼,稳定社会秩序,故选 B 项;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排除 A 项;荀子宣扬礼法并用,排除 C 项;发展私学与“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不符,排除 D 项。19【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故选 C项;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 A 项;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辩论,排除 B 项;人性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排除 D 项。20【答案】A【解析】题干大意是:老子认为,没有了无为而治的道就要能依靠管理者的美好品德,若品德做不到完美就需要领导者有对他人的仁慈,领导者做不到仁慈就需要下属有忠实于事业和恩情的义气,下属没有忠诚义气就只好用行为规范来制约,而孔子认为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安身立命,要做到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二人生活在春秋时期,其主张都是对周礼的反思,看到了周礼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故选 A 项;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是认为周礼对于维护统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他们所述周礼是西周时期的,这并不能满足封建贵族在春秋时期追求富国强民、实现成就霸业理想的政治诉求,排除 B 项;二人的主张是面对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现实的积极回应,而并不是说要维护夏商周的制度,排除 C 项;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有对周礼不同程度的认可,而当时的统治者恰恰是僭越礼乐制度的,所以其主张都没能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 D 项。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4页21【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儒家学派注重礼乐,认为全国各地用相同的乐则会上下达到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可见儒家认为乐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墨家学派则认为乐与君子同听,就会荒废君子的听狱和治理国事,而与贱人同听,就会荒废贱人所作的事情,可见墨家是认为有乐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反映了儒墨两家的政治立场不同,故选 B 项;儒家和墨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所以主要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而不是文化取向方面的,排除 A 项;儒家和墨家对乐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治国之策的态度,而不是关于学术的观点,排除 C 项;西周时礼乐是用来规范社会等级秩序的,而不是个人生活态度,排除 D 项。22【答案】C【解析】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它学派的思想主张,故 A 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 B 项错误;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 C 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 D 项错误。23【答案】D【解析】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刻画秦军的风采,形象地展示秦朝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的情况,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故选 D 项;长城的修建采取因地制宜原则,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取得了协调一致的效果,排除 A 项;紫禁城许多建筑构件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如太和殿两侧及乾清门前的鎏金大铜缸,外表富丽精致,除了消防灭火的作用以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排除 B 项;民本意识就是广大人民的根本的认知,是广大人民对事物判断的一致认知,材料不涉及,排除 C 项。24【答案】D【解析】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 B 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 C 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 D项正确。25【答案】B【解析】由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从秦二世到汉武帝,从贵族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乃至从汉人到西域人对这一运动项目的喜爱,体现了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选 B 项;材料主要提及秦汉时期的角抵表演,无法体现它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排除 A 项;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材料还提及到秦二世,时间不符,排除 C 项;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来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又演变为民间竞技,不是劳作技能,排除 D 项。26【答案】C【解析】据图示可知,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公卿百官讨论皇帝的诏令,执行方面则由尚书下达到二府、列卿、百官、郡国,即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故选 C 项;尚书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排除 A 项;冗官指多余的官员,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据材料“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没有解决王国问题,排除 D 项。27【答案】B【解析】据材料“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卑临尊,监察秩 2000 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可知,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 B 项;历代帝王调整相权,弥补了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与“监察秩 2000 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无关,排除 A 项;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而不是地方行政体制,排除 C 项;刺史代表中央(皇帝)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而不是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5页代表社会,排除 D 项。28【答案】B【解析】据材料“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可知,郡县长官听命于皇帝,即地方服从中央,故选 B 项;皇帝问责,地方官府立即送樊英至东城,说明君权增强,而非削弱,排除 A 项;吏治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涉及吏治如何,排除 C 项;樊英为知名隐士,而不是豪强(强横而有权势的人),排除 D 项。29【答案】B【解析】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即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 B项;代王刘恒是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无法反映出他是嫡长子,且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排除 A 项;刘恒被选为皇帝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后世选帝的主要标准仍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 C 项;材料中立刘恒为帝是丞相、太尉与宗室大臣共同讨论商定的,不能说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排除 D 项。30【答案】C【解析】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所以其出发点应该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所以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故选 C 项;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之一是精简行政机构,还有缩减俸禄和职权范围,所以精简地方行政机构不是其出发点,排除 A 项;郡国并行制下,王国的职官开支都是由王国自己支付的,与中央财政无关,排除 B 项;表格体现的是对王国职官的调整,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而不是要废除郡国并行体制,排除 D 项。31【答案】B【解析】尚书台最早始于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当时只是尚书令,属中朝,是辅佐皇帝的近侍机构,用来制约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东汉时期,尚书令扩大成为尚书台,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知当时丞相势力旁落,相权发生转移,故选 B 项;尚书台的设立是为了制约相权和加强皇权,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尚书台的职能扩大,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 C 项;尚书台的职能扩大,体现出行政效率的增强,排除 D 项。32【答案】B【解析】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为了防止长官以权谋私或者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威胁统治,就需要有效的监察制度才可以保证其有效运作,故选 B 项;分科考试的选官制度建立是在隋朝,而不是汉代,排除 A 项;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而辟召这种选官制度既涉及到中央各部门也涉及地方各郡,二者并无直接关联,排除 C 项;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辟召制度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但选拔方式不一样,察举制不能保证辟召制度实现有效运作,排除 D 项。33【答案】C【解析】据材料“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 C 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 B 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 D 项。34【答案】C【解析】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 A 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 B 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 C 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 D 项错误。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6页35【答案】B【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 A 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 B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 C 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 D 项错误。36【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 B 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 C 项错误;D 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 D 项错误。37【答案】B【解析】据材料“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可知东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存在农耕经济,故选 B 项;仅一幅壁画,未知人数,排除 A 项;没有对比,无法说明日益完善,排除 C 项;内蒙古地区主要是游牧经济,排除 D 项。38【答案】A【解析】西汉末与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比较,豫章、零陵、南阳等涉及到江南的地区户数大量增加,而表格中其余地区均为北方地区户数则相对减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户数的增加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这时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北方,故选 A 项;东汉时期是豪强大族势力强盛的时期,并不是没落,排除 B 项;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期,上述地区的数据说明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但是单凭两个时间比较没法体现加剧,而且这时经济重心依然是在北方的,排除 C 项;由于汉代牛耕逐渐普及,个体农耕经济正处于繁荣时期,并没有衰退,排除 D 项。3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西汉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政策,由官府直接组织食盐生产、运输和经营,打击了山东东部地区渔业盐业等工商业的优势,故选 B 项;西汉政府“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无关,排除 A 项;西汉政府“开通了丝路贸易”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并非“山东东部地区开始步入商业低谷”的原因,排除 C 项;儒家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涉及主体为义利关系,影响整个宏观的汉代经济,与材料所述“山东东部地区商业低谷”不符,排除 D 项。40【答案】D【解析】据材料“解决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可知流民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选 D 项;大土地所有制是相对于小土地私有制而言,就是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私人掌握大量土地,据材料“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可知是军屯,结合所学军屯属于国家所有制,排除 A 项;材料“解决军粮供应”说明粮食不是用来销售,排除 B 项;材料“解决流民问题。”说明屯田制有利于减少南迁,排除 C 项。41【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货币由自然货币(贝币)向人工货币(布币)转变,由杂乱形态(春秋战国布币)向统一形态(圆形方孔)转变,自然货币无法满足商品交易扩大的需要,杂乱货币不利于贸易的开展,因此随着商品交易的需要,货币形制发生变化,故选 B 项;据所学春秋战国布币是铜币,而商周是贝币,与铸铁技术进步无关,排除 A 项;材料中货币形制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交易发展的需要,与审美观念不同无关,排除 C 项;春秋战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并没有统一,排除 D 项。42【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的政策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封建社会基本沿用这一政策,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7页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货币税收加重了富商大贾对自耕农的剥削,因而影响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税收情况而非农民的生产热情,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可知富商大贾操纵物价而非税收,故 D 项错误。43【答案】C【解析】义利观是指如何看待道义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提到当时人道义理念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且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故 B 项错误;根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发家致富,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 C 项正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故 D 项错误。44【答案】B【解析】由材料“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余视其母冢,良然”可知司马迁研究历史人物韩信时,既有听淮阴人的口述诉说,也有亲自实地考察,说明司马迁采用了口述资料和实地探访互证的史学方法,故选 B 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文献史料,排除 A 项;出土简牍属于实物史料,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C 项;材料强调去墓地实地考察,并未提及墓志铭文的内容,排除 D 项。45【答案】BCD【解析】“羊左”传说被西汉刘向的列士传记述,出土的汉简牍中出现了羊角哀、左伯桃两人的名字,并未发现具体故事内容,根据地下考古史料与地上文献史料相互印证的方法,我们能确定该故事的人物姓名,故选 B 项;具体内容在出土的东汉简牍中没有,该故事有待于考古史料的进一步发掘,故 C 项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最佳选项;根据现有史料只能确定该故事的人物姓名,其历史价值不能真正确定,故 D 项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最佳选项;“羊左”传说是春秋时期,西汉刘向的列士传记述了该故事,出土的东汉简牍只出现两人的名字,这不能断定该故事的产生时间,排除 A 项。46【答案】C【解析】由材料“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可知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学说都兼采众家之长以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故选 C 项;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排除 A 项;秦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奉行法家学说,打破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 B 项;文化政策是国家对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制度性规定,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排除 D 项。47【答案】C【解析】“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 A 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 B 项错误;“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 C 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 D 项错误。4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中国传统的祝岁风俗中,就官府层面而言,“皇帝大朝受贺 百官受赐宴飨”,在民间则是“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这充分说明在祝岁风俗中,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的内容较为突出,故选 B 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诗经和汉代关于“祝岁”的相关内容,并没有体现出该活动“出现”和“兴盛”的时间,排除 A 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在祝岁风俗中,都有关于“酒”的相关内容,这是农业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商业发展的表现,排除 C 项;在民间也有关于祝岁的相关风俗,而不仅仅是官方,排除 D 项。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8页魏晋隋唐时期魏晋隋唐时期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CDBDBD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CABBACCD题号21222324252627答案DDBCCCC1【答案】C【解析】据材料“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可知,西汉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而魏国刺史拥有领兵权,即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故选 C 项;刺史职权的变化与“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无关,排除 A 项;地方刺史拥有领兵权,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B 项;“保障”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2【答案】A【解析】西晋时期官员可占据土地,使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自耕农减少,而隋唐时期均田制之下普遍授田,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故选 A 项;官员未必是世族,而且隋唐的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排除 C 项;田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税收,排除 D 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符瑞年号”可知孙吴年号多为吉祥的征兆,意在营造帝王受命上天,体现出借助年号宣扬正统,故选C 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题意,排除 A 项;据材料“四帝共有 18 个年号”可知不是因为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排除 B 项;三国时期,儒家思想仍处于主导地位,排除 D 项。4【答案】D【解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魏晋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条件,推动书法艺术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故选 D 项;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实用性减弱,艺术性加强,排除 A 项;“统一”说法错误,书法流派各异,排除 B 项;竹简木牍的应用不利于书法的发展,排除 C 项。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可知,魏晋以来“清乐”不断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相融合,隋统一后被称为“华夏正声”,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选 B 项;材料中反映了中原文化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后得到新发展,并未消亡,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乐府与其他民族音乐融合,并非汉代礼乐制度的复原,排除 C 项;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现象,不能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排除 D 项。6【答案】D【解析】材料中“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其核心内容是学习汉文化,而儒学是汉文的核心,故选 D项;“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9页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描述中无法判断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差异,排除 A 项;“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与绘画技术无关,排除 B 项;“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无论在远期还是近期,这种大型佛像的建设没有政治干预是不可能成功的,排除 C 项。7【答案】B【解析】由材料“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科举制扩大了选材取士的范围,使出身贫寒的才能之人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 B 项;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影响,并未提及君主集权的强化,排除 A 项;“取消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李逢吉作为士族,同样为出身低微的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 D 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可知,皇帝指定的级别略低的官员进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加,分散了相权,强化了君主权力,故选 D 项;材料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 A 项;据材料“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可知,官员已是统治集团的一员,且无法判断官员的身份是否为知识分子,排除 B 项;宰相们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与皇帝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主要目的无关,排除 C 项。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告身格式示意图可知,它是由三省长官共同负责,而不仅仅是中书省和门下省,故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告身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由尚书省,而不是门下省,故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告身最后是由尚书省官员签名,说明其最终要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故正确;根据示意图可知,一个告身需要三省长官同意并签名,体现出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10【答案】A【解析】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选 A 项;材料只是提及中央官吏的俸钱情况,没有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 B 项;官吏俸钱没有降低,无法说明中央财政紧张,排除 C 项;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排除 D 项。11【答案】C【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 D 项错误。12【答案】D【解析】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13【答案】C【解析】材料“唐武德元年”,武德是唐高祖的年号,说明此时李世民尚未称认准公众号【高中资料君】第一时间获取更新,需要配套纸质讲义请联系微信s d w l w x 002第 10页帝,故 A 项错误;据材料“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可知,泾州战役的主帅是李世民并非刘文静,故 B 项错误;综合分析材料“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薛举寇泾州不利而旋”“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薛举寇泾州诸将为举所败”可知,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 C 项正确;“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只能说明李世民患病对战役失败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说明李世民患病导致战役失败,故 D 项错误。14【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武宗顺承汉魏的制度,此后事情关系到礼法,令主管司署向尚书省申报,再下达给礼部的官员讨论,以寻求治理国家的办法,故选 A 项;材料强调顺承前制,凭材料信息看不出对改制创新的态度,排除 B 项;材料涉及中央决策,与“削弱藩镇”无关,排除 C 项;皇帝具有最高的决策权,“丧失”说法错误,排除 D 项。15【答案】B【解析】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但是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的迹象,而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选 B 项;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北方,而且西北地区应该是主要产粮区,这与示意图的分布不一致,排除 A 项;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所以主要产粮区应该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 C 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所以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 D 项。16【答案】B【解析】略17【答案】A【解析】根据表 1 可知拥有 20130 亩土地的自耕农户数比例达到 741%,说明会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 A 项正确;拥有 300 亩以上土地的地主仅有 2 家,而拥有 20130 亩土地的自耕农有 103 家,说明当时该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故 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此时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并且材料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均田制,故 C 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 D 项错误。18【答案】C【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B 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