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案34区域农业发展(人教版).doc
下载文档

ID:35346

大小:1.18M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34 区域 农业 发展 人教版
练案[34]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2023年·超级全能生26省9月联考乙卷)下图是11月24日至26日中国局地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甲、乙两地降雪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B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2.该时期( A ) A甲地土壤温度日变化较小 B.乙地春小麦干旱缺水 C.丙地作物受冻害最严重 D.丁河段今年首次发生凌汛 3.次年春季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可能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1题,由图中降雪量分布可知,东北平原到长白山地区随海拔增高降雪量逐渐增大,所以影响甲、乙两地降雪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2题,因该时期正值冬季,甲地降雪量大,甲地积雪覆盖较厚,土壤温度受气温日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日变化较小。第3题,甲、丙地区地处山区,春季积雪融水排水迅速不易积存形成洪涝,乙河段流向低纬,无凌汛现象;丁地地势平坦,城市、人口分布密度大,排水不畅,并且附近河流流向高纬,易发生凌汛,所以洪涝灾害最严重。 (2023年·河南模拟)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各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黑龙江省土地利用( D ) A.中部地区集约程度最高 B.东部地区基本集约 C.比较集约的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 D.高度集约的地区经济效益高 5.图中甲地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一般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纬度高,气候寒冷 ②地处山区,以林业为主 ③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④交通落后,距市场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4题,据材料可知,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是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因此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单产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高低,高度集约的地区经济效益高。第5题,据图中经纬度和甲地区相对位置可知,甲区域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且位于山区,因此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一般。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模拟)我国某地形区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1月均温为-21 ℃~-18 ℃,7月均温为21 ℃~22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6~8题。 6.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土壤贫瘠,广种薄收 ②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该地区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D )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旱涝灾害更频繁 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B ) A.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 D.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 [解析] 第6题,该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可能是东北地区。根据图例,与1954年相比,2005年该地形区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变化原因可能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耕地需求增加,②对;东北地区土壤肥沃,①错;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在东北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③对;图示地区为我国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故④错。第7题,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耕地面积增加,沼泽地、滩地面积减少最明显,湿地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目前该地区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旱涝灾害更频繁。第8题,该地沼泽地、滩地面积减少最突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 (2023年·福建省质检)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 )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10.为减缓大棚内土地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采取灌溉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 11.该大棚可能位于( C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 cm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使土壤呈酸性,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第10题,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第11题,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表层土壤(0-20 cm)刚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塔里木盆地是有机质含量低的荒漠土。 12.(2023年·山西省晋城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豆原产地在印度、缅甸地区,现在东亚各国普遍种植,中国、缅甸等是绿豆的主要出口国。绿豆是一年生直立草本作物,花期在初夏,果期为6-8月。绿豆喜温,适宜的出苗和生长温度为15 ℃至18 ℃,生育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在8 ℃至12 ℃时开始发芽。在开花结荚期间温度在18 ℃至20 ℃最为适宜。温度过高,茎叶生长过旺,会影响开花结荚。绿豆不耐霜冻,气温降至0 ℃以下,植株会冻死,种子的发芽率也低。绿豆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陕西省佳县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绿豆产地之一,绿豆是该县的传统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80年代以后,佳县把绿豆列为全县拳头农产品,到1994年,全县绿豆的种植面积发展到7万余亩,产量达500万公斤,农户因此获益达2 000万元。佳县绿豆具有品质纯正、色泽光亮、营养较高、污染极小等优点,深受日本、欧美等国的青睐,它们对优质绿豆需求量也呈逐年递增之势。下图为佳县地理位置及其等高线地形图。 (1)结合绿豆的生长习性,说明陕西佳县绿豆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佳县绿豆品质好、产量高的社会经济原因。 (3)从产业特点方面,推测当地绿豆产业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瓶颈。 (4)结合实际,请为当地绿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佳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河河谷地带,答题中应紧扣绿豆的生长习性与区域气候的对应性进行说明。第(2)题,据材料“绿豆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陕西省佳县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绿豆产地之一”可知,绿豆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据材料“80年代以后,佳县把绿豆列为全县拳头农产品”可知,地方政策支持佳县发展绿豆种植业;据材料“佳县绿豆具有品质纯正、色泽光亮、营养较高、污染极小等优点,深受日本、欧美等国的青睐,它们对优质绿豆需求量也呈逐年递增之势。”可知,佳县工业规模小,污染少,水源洁净,绿豆市场需求量大。第(3)题,我国多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规模小;受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与生产相关的各种配套设施不完善;该地区以绿豆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市场适应性差。第(4)题,本题可从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品牌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适宜,保证了绿豆的出苗率;夏季气温高,利于绿豆开花和结荚;气候的大陆性强,雨季短,利于绿豆的采收。 (2)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工业规模小,污染少,水源洁净;地方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量大。 (3)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经济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4)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完善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配套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开展绿豆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附加值,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效应等,推进产业融合,有效地适应市场。 13.(2023年·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响水村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见下图),这一带是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由于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凝结形成的熔岩台地,其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经过多年的风化、侵蚀,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一尺来厚的腐殖土,其土质松软、肥沃,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 响水村盛产大米,称为响水大米,因为大米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因此也称石板米。响水大米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在古代曾为皇室贡品。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 (1)分析响水村石板米品质较一般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简述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对该区域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3)试为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4)有人反对渤海镇扩大响水大米的种植面积,试说明其理由。 [解析] 第(1)题,据材料“经过多年的风化、侵蚀,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一尺来厚的腐殖土,其土质松软、肥沃,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可知,土壤肥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读图可知,响水村位于镜泊湖流出的河流上游,灌溉水源水质纯净无污染;据材料“响水村盛产大米,称为响水大米,因为大米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因此也称石板米。”可知,石板地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大,玄武岩多孔结构,渗水、透气性好,便于通风和晒田。第(2)题,本题可从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响水大米产业化,扩大了大米的生产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第(3)题,大米产业化发展应从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对水稻进行深加工以及拓宽销售市场等方面考虑。合理流转农民土地可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集中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水稻的商品率;建立大米生产标准,培育良种,建立大米生产质量检测中心,有利于拓宽销售市场;扩建大米加工厂等设施,对水稻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第(4)题,本题可从大米品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土壤肥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位于镜泊湖流出的河流上游,灌溉水源水质纯净无污染;石板地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大;石板地白天吸收热量多,夜晚散热,使石板地的地温和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水稻吸收营养充分;多孔的玄武岩渗水、透气作用好,但不漏水、排水迅速,便于通风和晒田。 (2)扩大大米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3)合理流转农民土地;建立大米生产标准,培育良种,扩建大米加工厂等设施;建立大米生产质量检测中心;引进战略投资。 (4)可生产优质响水大米的区域有限,扩大生产将使大米品质下降;扩大生产将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造成土壤、水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 6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