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3世界史二练习.doc
下载文档

ID:35304

大小:66.50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板块 世界史 练习
世界史(二) 1.(2023年·黄山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的重要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 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业兴起与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可得出时间早且区域多;据材料“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可得出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据材料“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可得出重心逐渐南移;据材料“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可得出出现专业化产区;据材料“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可得出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等方面概括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世界市场的发展、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等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1)特点:①时间早且区域多;②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多;③重心逐渐南移;④出现专业化产区;⑤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任答四点即可) 作用: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④推动了商品经济与市镇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2)背景:①世界市场的发展;②欧洲传教士、商人及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任答三点即可) 影响:①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②推动了欧洲丝绸业的发展;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2.(2023年·安徽皖南八校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抑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角度进行切入即可。 答案:(示例一)观点: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论述: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 (示例二)观点:17~18世纪才是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论述: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只有到17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型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总之,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剧变,工业文明到来,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 3.(2023年·山东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思想家 意大利思想家 4世纪 范缜的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 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13世纪 朱熹认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载:“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获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 16世纪 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马基雅维利认为,共和国不会像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国比君主国更能长治久安,更善于调动公民精神投入战争 上表是自古代到16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解读材料,确定主题:可以从中国和意大利不同思想家的研究角度确定主题,也可以从中西对比角度得出论题;然后,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和意大利所处时代特征角度予以阐述、论证。 答案:(示例)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阐述:中国传统儒学没有关于鬼或者神的信仰,所以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然经济,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强调加强个人的修身养性,从先秦的孔子、孟子到宋明时期的朱熹、王阳明,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这成为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大众的思想工具。 意大利长期盛行有神论,是一个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社会主流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逐渐打破宗教的束缚。在古罗马时期强调宗教美是最高的、绝对的,反映当时宗教统治人民思想,到了中世纪有所进步,承认社会大众对幸福的追求,但仍然用宗教观点束缚这种追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发展起来,要求打破宗教束缚追求个人幸福。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游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编自刘重来《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 解析:第(1)问,“乡村改造”在欧洲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得出城市生活不舒适,人们向往乡村生活;根据材料一“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可知工业革命持续发展;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乡村建设”在中国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可知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更加衰败;根据材料二“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以及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根据材料二“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可知一部分有识之士的推动。第(2)问第一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材料二“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开通邮电”,可知交通、通讯在乡村的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一“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材料二“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可知推动了乡村的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根据材料一“以农业为主的农村……普遍兴起了旅游业”、材料二“先后开辟出……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可知都注重乡村资源的保护,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小问原因欧洲方面,根据材料一“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可知欧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早;根据材料一“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可知政府的政策推动;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当时社会经济运行平稳,政局稳定。中国方面,根据材料二“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可知当时中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根据材料二“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可知仅是个别有识之士在局部地区搞的实验;结合所学,究其根本原因,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它的走向。 答案:(1)背景:欧洲: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中问题的显现,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 中国: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力衰微,农村经济凋敝;城乡发展不平衡;有识之士的推动。 (2)相同点:近代交通、通讯等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注重农村历史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