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四川省
成都市
第七
中学
2023
届高三
生物
毕业班
阶段性
检测
试题
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学年届高三生物毕业班阶段性检测试题 理(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
C.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D. 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可知本题涉及噬菌体侵染实验、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若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沉淀物中存在少量的放射性,A错误;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但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因此,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B正确;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的含量,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噬菌体侵染实验、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实验的原理、材料、试剂和现象,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车间”,由磷脂、蛋白质和 rRNA 组成
B. 细胞分裂的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C.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D.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
2、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主要由磷脂、蛋白质组成,A错误;与细胞分裂的间期开始时相比,结束时细胞的体积变大,因此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错误;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会导致DNA无法解螺旋,影响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录,进而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C正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发生癌变,D错误。故选C。
【点睛】熟记内质网的功能和组成物质、细胞增殖、衰老和癌变等知识,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
3.有关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B.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存在碱基 T 与碱基 A 的配对
C. 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没有损失
D. 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DNA 酶的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结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非细胞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2、DNA复制过程中,碱基T与碱基A配对,碱基A与碱基T的配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碱基T与碱基A配对,碱基A与碱基U的配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碱基U与碱基A配对,碱基A与碱基U的配对。
【详解】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转录过程存在碱基 T 与碱基 A 的配对,翻译过程存在碱基U 与碱基 A 的配对,B错误;由于有些碱基序列并不编码氨基酸,例如终止密码。因此,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有损失,C错误;DNA酶能够催化DNA水解。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不会发生 DNA 酶的催化,D正确。故选D。
【点睛】识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的复制、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进行判断各个选项。
4.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产生气体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产生气体的过程都有水的参与 B. 产生气体的过程都与生物膜有关
C. 产生气体的过程都有酶的催化 D. 产生气体的过程都会产生 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26ATP)
2、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H2OO2+[H](或NADPH);ADP+Pi+能量ATP
暗反应阶段: CO2+C5A2C3;C3+ATP+[H] C5+(CH2O)
【详解】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生成氧气和[H],同时产生ATP。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H],产生少量的ATP。因此,两个过程都有水的参与和产生ATP,A、D正确;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与生物膜有关。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与生物膜无关,B错误;由分析可知,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均需要酶的催化,C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明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会产生气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人体的精原细胞(2N=46)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46 和 23
B. 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核 DNA 数分别是 92 和 46
C. 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D. 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都有两条 Y 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共形成4个子细胞。
【详解】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第一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由于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所以细胞内有92个DNA分子。第二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由于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所以细胞内有46个DNA分子。因此,A、B正确;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第一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第二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也含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D错误。故选D。
【点睛】在掌握减数分裂具体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判断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属的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III1患该病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 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 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 D. 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由于Ⅰ代1、2号父母正常,生有一患病的女儿,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基因用A、a表示,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Ⅱ1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Ⅱ1基因型为Aa,Ⅱ3不确定。
【详解】A、Ⅱ2为1/3AA或2/3Aa,若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则Ⅱ3基因型为Aa,故后代患病概率=2/3×1/4=1/6,A正确;
B、据题干可知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但不能确定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6,B错误;
C、已知Ⅱ2为1/3Aa或2/3Aa,若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则Ⅱ3为1/3Aa或2/3Aa,,则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2/3×2/3×1/4=1/9,C错误;
D、若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则后代发病率为1/4,D错误。
7.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血浆中的胆固醇大部分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被细胞摄入以供体内所需。如图表示LDL携带胆固醇通过受体介导途径进入细胞的转运过程,请分析并回答:
(1)如图所示,LDL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并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通过途径①________作用,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转运至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由于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其受体分离,受体通过途径②回到质膜被重新利用,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有关。LDL则通过途径③被转运到________中,被其中的水解酶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并逸入细胞质基质中,供新膜合成之用。
(2)当LDL受体出现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引发高胆固醇血症(FH)。近年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治疗FH的核苷酸类药物M,可以抑制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B,而载脂蛋白B是合成LDL的必需成分。其主要作用机理为:药物M可与载脂蛋白B的mRNA依据_______________原则相结合,形成双链RNA,阻止载脂蛋白B的mRNA与__________结合,抑制其表达,从而降低患者体内LDL-C含量。
(3)为评估药物M的药效,科研人员选取FH患者若干,将其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药物M,连续用药5周后,检测每组患者体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下表:
注射物质
(1次/周)
适量生理盐水
药物M(毫克/周)
30
100
200
300
LDL-C含量相对值
(注射后/注射前)
99.1%
94.9%
91.7%
77.8%
51.0%
转氨酶活性
+
+
+
+
++++
(注:转氨酶活性是肝功能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其活性大小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成正相关)
注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选择药物M的用量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胞吞 (2). 流动性 (3). 溶酶体 (4). 碱基互补配对 (5). 核糖体 (6). 作为对照组 (7). 用量:200毫克/周(200mg每周一次),理由:降低LDL-C含量效果明显,同时肝脏不受损伤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图解:细胞外的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LDL-C,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并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并转运至内体;在内体中,LDL-C与其受体分离,受体随囊泡膜通过途径②运到质膜,与质膜融合,受体重新分布在质膜上被利用;而分离后的LDL-C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