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江水利现代化规划-提交稿.pdf
下载文档

ID:3496949

大小:4.19MB

页数:11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5-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靖江 水利 现代化 规划 提交
成果编号:成果编号:水文水文 13053 密密 级:级:内内 部部 靖江市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水利现代化规划(2012-2020)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靖江市水利局 二 O 一二年十一月 2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 项目编号:项目编号:Hj512038 项目来源:项目来源:靖江市水利局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王银堂、刘克琳 项目参加人:项目参加人:胡庆芳、刘克琳、刘 勇、崔婷婷、王宗志、杨东利、葛 慧、黄卫兰、陈献云、杨海亮、邓鹏鑫、胡 健、刘 放、罗 平、刘 坤 报告编写人:报告编写人:胡庆芳、刘克琳、刘 勇、王银堂、崔婷婷 报告评审人:报告评审人:李褆来 教授级高工 雷四华 高工 报告审查人:报告审查人:吴永祥 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报告审批人:报告审批人:吴永祥 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3 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 摘摘 要要: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及省、市相关文件的精神,编制了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规划实施将全面推进靖江水利发展和改革,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保障靖江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靖江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在靖江市水利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水利发展中的优势与短板,提出了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拟定了靖江市在全市率先于 2015 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2020 年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目标,从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农田水利保障能力、水生态综合治理能力、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水利发展保障能力等领域,提出了靖江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六大”体系的总体布局,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项目为全面提高靖江市水利现代化水平,保障靖江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提供了规划依据。I 前 言 靖江位于江苏省中部、苏北平原南端,临江襟海,别名马洲、骥渚等,素有“苏中小江南”之美喻。水是靖江之源,靖江之脉,靖江之韵。水利既是靖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保障,又是全市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靖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港城相依”战略,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长三角新型工业化城市和人文生态宜居城市。经济社会现代化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靖江水利必须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当前,靖江水利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2011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了水利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同年,江苏省委 1 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水利现代化步伐,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和保障江苏省经济社会现代化。在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靖江市委、市政府于 2011 年适时作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决定,提出力争通过 810 年努力,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全方位推进靖江水利现代化建设,是靖江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水利发展必然阶段。靖江历届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具备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但在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等方面仍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今后十年是靖江市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靖江市水利现代化,必须认清方向,选准目标。因此,II 亟需编制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统领性的水利规划,谋划水利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为此,靖江市水利局会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简称规划)编制工作。2011 年 7月,成立了规划编制组;同年 9 月,江苏省水利厅通过了规划工作大纲审查。翌年 2 月完成规划初稿后,靖江市水利局组织有局关技术人员对初稿进行了讨论,并几易其稿,形成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靖江市规划、国土、农业、住建、环保、交通等部门以及全市13 个镇、园区、办事处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报请泰州市水利局审查。经泰州市水利局初审,具备报省水利厅评审条件。2012 年 7 月通过省水利厅审查。靖江市水利局会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根据审查意见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2012年 9 月报省水利厅审定。在此,向关心、支持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工作的各级单位、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规划范围为靖江市全域,规划基准年采用 2010 年,规划水平年为 2015 年和 2020 年。规划主要依据包括:靖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靖江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靖江市水利发展战略规划、靖江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靖江市新港园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等。规划分析了靖江水利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形势与发展需求,提出了“滨江福地,水惠靖江滨江福地,水惠靖江”的水利现代化构想,制订了水利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体系布局、建设重点、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规划 是靖江水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水利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为全面推进靖江水利发展和改革,引领水利创新发展,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保障靖江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顺利实现。i 目 录 前 言.I 目 录.i 第一章 水利发展现状与形势.1 1.1 基本情况.1 1.1.1 自然地理.1 1.1.2 社会经济.2 1.2 发展成就.3 1.3 现状评价.9 1.3.1 指标评价.9 1.3.2 主要问题.12 1.4 形势分析.16 1.4.1 需求分析.16 1.4.2 有利条件.19 第二章 目标任务与规划布局.21 2.1 指导思想.21 2.2 基本原则.21 2.3 水利现代化构想.22 2.4 指标体系.23 2.5 规划目标.27 2.5.1 近期规划目标.27 2.5.2 远期规划目标.27 2.5.3 规划目标值.27 2.6 总体布局.29 第三章 水系布局与河道管理.32 3.1 规划目标.32 3.1.1 近期规划目标.32 3.1.2 远期规划目标.32 3.2 水系总体布局.33 3.3 主要河道调整.34 ii 3.3.1 纵向河道.34 3.3.2 横向河道.37 3.4 河道级别与功能划分.38 3.4.1 河道级别.38 3.4.2 河道功能.40 3.5 管理范围与水面率控制.41 3.5.1 管理范围.41 3.5.2 水面积率控制与岸线管理.42 第四章 防洪除涝减灾能力建设.43 4.1 规划目标.43 4.1.1 近期规划目标.43 4.1.2 远期规划目标.43 4.2 规划布局.43 4.3 建设重点.44 4.3.1 长江控制线.44 4.3.2 界河(夏仕港)、横港控制线.45 4.3.2 低洼地区排涝站建设.45 第五章 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建设.46 5.1 规划目标.46 5.1.1 近期规划目标.46 5.1.2 远期规划目标.46 5.2 规划布局.47 5.3 建设重点.47 5.3.1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与立体管护.47 5.3.2 高标准农田建设.48 5.3.3 农田水利管理和信息化建设.48 5.3.4 乡镇基层水利站建设.49 第六章 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50 6.1 规划目标.50 6.1.1 近期规划目标.50 6.1.2 远期规划目标.50 6.2 规划布局.51 6.3 建设重点.51 iii 6.3.1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51 6.3.2 用水总量控制.52 第七章 水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56 7.1 规划目标.56 7.1.1 近期规划目标.56 7.1.2 远期规划目标.56 7.2 规划布局.57 7.3 建设重点.57 7.3.1 水功能区管理.57 7.3.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60 7.3.3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建设.60 7.3.4 城区清水廊道建设.61 7.3.5 新港城、新桥城清水廊道建设.62 7.3.6 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62 7.3.7 水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62 7.3.7 建立河湖纳污总量控制制度.62 第八章 水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64 8.1 规划目标.64 8.1.1 近期规划目标.64 8.1.2 远期规划目标.64 8.2 水资源管理.64 8.2.1 水资源管理体制.65 8.2.2 水资源管理制度.65 8.2.3 水资源规划与监控.66 8.3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66 8.3.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66 8.3.2 水利工程维护管理.67 8.4 水利综合应急调度能力建设.67 8.4.1 防汛防旱应急能力建设.67 8.4.2 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能力建设.68 8.4.3 突发性水污染应急能力建设.69 第九章 水利发展保障能力建设.70 9.1 规划目标.70 9.1.1 近期规划目标.70 iv 9.1.2 远期规划目标.70 9.2 水利法规政策与行政能力建设.71 9.2.1 水利政策制度建设.71 9.2.2 水行政与执法能力建设.71 9.3 水利综合信息化体系建设.72 9.3.1 建设目标.72 9.3.2 建设布局.72 9.3.4 建设重点.73 9.4 人才队伍建设.77 9.5 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78 第十章 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价.80 10.1 实施原则.80 10.2 重点工程安排.80 10.2.1 防洪除涝减灾工程.81 10.2.2 农田水利工程.82 10.2.3 水资源安全保障工程.83 10.2.4 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84 10.2.5 水利信息化与水管理工程.84 10.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计划.85 10.4 实施效果.85 10.4.1 防洪除涝减灾效果.85 10.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效果.86 10.4.3 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效果.86 10.4.4 其它效果.86 10.5 环境影响.87 第十一章 实施保障措施.90 11.1 加强组织管理.90 11.2 夯实前期基础.90 11.3 确保资金投入.91 11.4 强化实施监督.92 11.5 促进公众参与.92 附图 1 靖江市区域位置图.93 v 附图 2 靖江市水系布置与水利分区示意图.94 附图 3 靖江市流域防洪除涝减灾工程布置示意图.95 附图 4 靖江市区域防洪除涝减灾工程布置示意图.96 附图 5 靖江市主城区防洪除涝减灾工程布置示意图.97 附图 6 靖江市中心城镇防洪除涝减灾工程布置示意图.98 附图 7 靖江市水源工程示意图.99 附图 8 靖江市主要水环境治理工程示意图.100 附图 9 靖江市水功能区示意图.101 附图 10 靖江市清水通道规划示意图.102 附表 靖江市水利现代化建设重点项目安排及资金估算表.103 1 第一章 水利发展现状与形势 1.1 基本情况 1.1.1 自然地理 靖江位于江苏省中部、苏北平原南端,临江襟海,三面环江,北至靖泰界河、如靖界河,与泰兴市、如皋市毗邻,南与张家港市、江阴市、常州市武进区隔江相望,素有“苏中小江南”之美喻。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靖江还是长江中的沙洲,孤山屹立江心,后因海潮逆江,泥沙沿孤山不断积聚而成陆地。赤乌二年时曾是吴大帝孙权的牧马场,故靖江古称马驮沙。又有马洲、骥江、骥沙、骥渚、牧城等别名。靖江市总面积665.6 k,其中陆地面积556.7 k,长江水域面积108.9 k。行政区域包括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镇、3个办事处。传统上按照水系特点分为老岸、孤北洼地和沿江圩区三个区域。靖江水陆交通发达,拥有长江岸线50.65km,处于沪宁长江水道的中心地段,京沪、沪陕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交汇于此,区位条件十分优越(附图1)。靖江境内地势低平,地面高程为 2.04.5m(废黄河高程基准),现有夏仕港、季黄河 2 条区域性河道,跨县重要河道 1 条(靖泰界河),夹港、横港等 7 条县级河道,形成“一环、六纵、一横”的骨干水系;县级河道之间,每隔 1 km 左右,即有一条乡级河道(共 113 条),乡级河道之间有东西走向的村级河道 4422 条,形成南北贯通,东西连接,兼顾引排、航运、景观、养殖等多种功能的水系网络。靖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多年平均气温 15.4。多年平均降水量 1024mm、水 2 面蒸发量 1383mm,降水、蒸发年际、年内分布不均。靖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4 亿 m3(19602010 年),其中本地地表水资源量 1.65亿 m3,地下水资源量 0.65 亿 m3,地表、地下水资源重复量 0.10 亿m3。沿江引水能力较强,现状可引水量 7.0 亿 m3。1.1.2 社会经济 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6.82万人,近三十年呈缓慢增长态势(附图 1.1),城镇人口 38.82 万人,城镇化率为 58.1%,居全省县级市第三名,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 23.0 k。图 1.1 靖江市 19802010 年户籍人口变化 靖江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产业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是江苏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进程较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两个小城市、两个特色镇、若干个新农村集中居住点”的城镇建设格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沿江开发势头迅猛,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图 1.2)。全市形成了机电及汽车配件、医药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等主要工业门类,2010 年实现 GDP 441.0亿元,人均 GDP 65752 元。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 14.83亿元、253.78 亿元和 172.39 亿元,三产结构为 3.9:58.2:37.9。全 3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 33.13 万吨,是 1950 年的 4.5 倍,不少昔日的“锅底塘”变成了今日的“米粮仓”。靖江已连续10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2011 年位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 34 名。图 1.2 靖江市 1980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变化 1.2 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靖江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围绕“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安全保障与高效利用、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农田水利以及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乡水环境不断改观,人民安居乐业,逐步走上了治水致富、致富治水的良性循环道路。1、形成了、形成了相对相对完善的水系完善的水系布局布局,奠定了奠定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的基础基础。靖江市外围水系长江列入国家流域性河道,靖泰界河列入省重要跨县河道名录;穿越靖江的夏仕港、季黄河列入省区域性骨干河道名录;市内 7 条县级河道列入省重要县域河道名录。靖江市充分利用南临长江,北接界河的区域优势,大力开挖整治内部河道,形成 7 条县级河道、113 条乡级河道、4422 条村级河道。纵横交错、相互贯通 4 并与长江、界河相连的江河一体、融为贯通的水系网络,为城乡供水,防洪除涝,航运养殖以及治理水环境,修复水景观奠定了基础。2、初步初步建成防洪除涝工程体系,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建成防洪除涝工程体系,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保障,保障了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安定。了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安定。通过长江、界河(夏仕港)以及横港三条控制线建设和沿江、老岸和孤北洼地三大片的综合治理,以长江和界河堤防为外围屏障,以内部骨干河道和配套设施为主体的西引东排、北纳南泄、分级控制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已初步形成,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靖江长江江港堤防长达 95.69 km,防洪能力基本达到“长流规”设防标准(50 年一遇加抗御十级风浪能力),夏仕港、十圩港、上六圩港等 3 座中型闸达到 100 年一遇设计、200-300 年一遇校核的设防标准,其余 32 座小型闸达到 50 年一遇设计、100 年一遇校核的设防标准;界河、夏仕港控制线堤防基本达到了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局部低洼地区排涝站有 327 座,设计流量达到 172.9 m3/s,总装机10290kw。农村 80%区域达到 10 年一遇除涝标准,20%区域达到 5年至 10 年一遇的除涝标准。3、水资源调配能力不断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基本满足满足了了全市全市日益增长日益增长的的用水用水需求。需求。靖江市本地水资源量不足,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 359.2m3,但长江过境水量丰富,沿江 150 余座涵闸,沿江引水能力达 7.0 亿m3。2010 年全市用水总量为 2.76 亿 m3,其中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用水量)2.2 亿 m3,第二产业 0.22 亿 m3,生活用水量 0.27 亿 m3,其它用水量 0.27 亿 m3。人均综合用水量 413m3。靖江全面实行区域供水,水源为长江水,自来水普及率 100%。2010 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农村 5.13 万人口的安全饮水 5 问题,实现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供给,重要工业和生活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 90%和 95%。节水型社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用水效率有所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 3.7 m3/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 46%。4、水水生态保护生态保护与与水水环境环境治理治理取得了取得了初步初步实效。实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水环境、水景观质量要求的提高,靖江市全面落实各项水环境管理措施,根据水体纳污红线管理的要求,加强靖江市水功能区和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监督力度,初步划分了河道水功能区。2008 年靖江市制订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上报了江苏省有关部门。在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投入 1.5 亿元对 32 条城区河道进行疏浚驳砌,建设闸站 9 座,对 4 个社区河道进行整治;在农村河道整治方面,投入 1.5 亿元,大力实施了农村“双清”工程,建成村级河道达标村 168 个,对 80%以上县、乡级河道进行疏浚,提前两年完成省农村河道疏浚规划确定的任务,率先通过省级验收。为确保河道工程整体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施了以河道管护、村庄保洁、绿化、道路管护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管护模式和组收集、村中转、镇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市财政每年投入 1200 万元用于河道管理经费补助,农村水环境治理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好评。“十一五”期间,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新港园区、澄靖园区等 2 座园区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抓紧建设,工业、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不断提高。5、农、农田田水利建设成效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显著,促进了全市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全市城乡协调发展。2010 年末,靖江市全市耕地面积 41.34 万亩,有中型灌区 1 处(孤 6 山灌区),耕地面积 8.97 万亩,小型灌区 121 处,耕地面积 13.73 万亩。建有小型灌溉泵站 7283 座,排涝站共有 327 座。2010 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35.25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比例为 85%;旱涝保收农田33.15 万亩,占 80%;高效农业面积和设施农业面积分别为 11.80 万亩和 2.49 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28.5%和 6.0%。灌溉水利用系数 0.63。通过实施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更新改造排涝站180 座,新建灌溉站 150 座,防渗渠道 150km,农田灌排能力不断提高。6、水利发展改革水利发展改革稳步稳步推进,水利管理推进,水利管理服务服务与支撑与支撑能力明显提升。能力明显提升。一是依法治水工作取得进展,水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基本适应水利发展需要,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水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河长制工作已覆盖至镇级河道,建立了河道定期轮浚制度。水资源管理综合化程度以及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现状水资源管理达标率 90%,骨干河道管理达标率 80%,骨干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 90%,农水工程设施完好率 60%。二是水利信息化工作有所突破。“十一五”期间,八大闸管所建立了闸费收缴登记计算机系统,夏仕港闸管所结合改建配套建立了水情信息及闸门启闭自动化管理系统,上六圩闸和十圩闸管所建立了水情信息及闸门自动化启闭系统。三是治水规划工作不断推进。靖江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先后编制完成了靖江市水利发展战略规划、靖江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靖江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靖江经济开发区新港园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江苏省靖江市农村水利建设规划,这些规划为全市水利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7 四是水利队伍不断强化。全市水利系统在职职工 452 人(人事代理性质 9 人,企业性质 67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 151 人,技能人才 167 人。(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情况。按人员总量分析,专业技术人员151 人,占职工总数的 32%。按专业技术职务层次分析,副高级职称3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中级职称 44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9%;初级职称 104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69%。按学历层次分析,大学本科 19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13%;大学专科44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9%;高中及以下 88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58%。按年龄层次分析,35 岁及以下 33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2%;36 岁40 岁 19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13%;41 岁45 岁 25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17%;46 岁50 岁 2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19%;51 岁55 岁 33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2%;55 岁以上 12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8%。按专业类别分析,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 76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0%;其他专业(系列)75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50%。按分布情况分析,机关 22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15%;直属单位 3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5%;基层站所 92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60%。(2)技能人才情况。按总量分析,全市水利系统现有工人 177 人,占职工队伍总数的 39%。其中:普通工人 10 人,占工人总数的 6%;技术工人 167 人,占工人总数的 94%。按技术等级分析,无等级人数10 人,占工人总数的 6%;初级工 47 人,占工人总数的 27%;中级工 68 人,占工人总数的 38%;高级工 45 人,占工人总数的 25%;技师 7 人,占工人总数的 4%。8 (3)水利站建设情况 近年来,靖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水利现代化建设大局,按照“机构健全、职能明确、政策落实、队伍精干、能力提升、服务到位”的要求,积极推进乡镇水利站的建设和改革,强化农村水利管理和服务职能,为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乡镇水利站作为市水利局的派出机构,由市水利局直接领导,并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指导,听取他们对水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明确管理职能。结合实际,制定了水利站管理职能:负责制定全镇农田水利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全镇的水土保持和机电排涝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全镇的农田水利建设;负责全镇镇级河道的管护工作,建立健全河道管理及保洁长效机制;主管全镇防汛防旱工作,负责镇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全镇农业水费征收工作。三是优化站点布局。根据全市行政区划设置,坚持 1 个乡镇设立 1 个水利站的原则,共设立 10 个乡镇水利站。四是科学核定编制。结合各镇实际和水利工作需要,合理确定人员编制。严格人员编制管理,杜绝混编、超编安排人员。目前,全市 10 个水利站共有事业编制 76 个,实际在编人员 66 人。五是优化人员结构。通过加强引进、组织培训和实践锻炼等途径,扎实推进水利站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 10 个水利站事业在编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的5 人、初级职称的 31 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5 人。六是加强阵地建设。大力加强水利站服务阵地和服务能力建设,逐年对水利站办公楼等设施进行新建改造,并配备用于施工、测量的专业工具,及时更新购置必要的办公设施。近年已对 3 个水利站的办公楼进行了新建。七是落实经费保障。市财政加大了对水利站的经费投入,人员及日常公 9 用经费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建立了财政保障机制。目前,全市 10个水利站均为全额财供拨款事业单位,所有事业在编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市财政预算安排。八是强化内部管理。加强用人制度改革,自 2008年起中层干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新招录事业编制人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工作考核,实行市水利局、所在镇双重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工资挂钩。1.3 现状评价 1.3.1 指标评价 根据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2011-2020)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以及靖江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拓展,形成六大领域 22 个指标。以靖江市 2010 年统计年鉴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靖江水利现代化现状进行评估,评价结果如图 1.3 和表 1.1 所示。其中,防洪除涝减灾能力领域的得分为 15.6 分(总分为 20 分),实现程度为 78%;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平领域的得分为 15.3(总分为 16分),实现程度为 96.8%;农田水利保障能力领域的得分为 11.0(总分为 12 分),实现程度为 91.7%;水生态综合治理能力领域的得分为11.9(总分为 17 分),实现程度为 59.5%;水管理能力领域的得分为16.3 分(总分为 20 分),实现程度为 81.5%;水利发展保障能力领域的得分为 12.1 分(总分为 15 分),实现程度为 80.7%。靖江市水利发展现状评价总分为 82.2 分,对应为水利现代化成熟期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初级现代化阶段,具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在六大领域中,城市除涝能力、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水利现代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等 4 个指标与省定水利现代化的目标值有较大差距。10 (a)各领域现状实现程度 (b)各领域现状评价 图 1.3 靖江市水利现代化现状评价直方图 11 表 1.1 靖江市水利发展现状指标 领域 指标 现状值 江苏省目标值 权重 现状评价结果 实现程度 得分 防洪除涝减灾能力(20分)流域防洪达标率*90%100%8 90.0%7.2 区域防洪除涝达标率 70%100%6 70.0%4.2 城市除涝达标率 70%100%6 70.0%4.2 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平(16分)供水保证率 农业 85%,重点工业 90%,生活 95%农业 8095%,重点工业 95%,生活97%7 89.8%6.3 万元 GDP 用水量*52.6m3/万元 70 m3/万元 6 100%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3.7 m3/万元 18m3/万元 3 100%3 农田水利保障能力(12分)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率*80%85%5 94.1%4.7 灌溉水利用系数 0.63 0.7 3 90.0%2.7 农村河道有效治理率 85%95%4 89.5%3.6 水生态综合治理能力(17 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40%85%8 47.1%3.7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3 100.0%3.0 水域面积率 10.2%不低于现状,圩区10%平原区8%,城区6%4 100.0%4.0 水土流失治理率 60%85%2 70.6%1.4 水管理能力(20分)水资源管理达标率 90%100%3 90.0%2.7 骨干河流管理达标率 80%100%3 80.0%2.4 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骨干工程90%,农水 60%骨干工程95%农水工程80%6 84.8%5.1 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能力 70%100%6 70.0%4.2 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80%90%2 94.4%1.9 水利发展保障能力(15分)重要水管理事项有效实施率 80%100%3 80.0%2.4 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80%100%6 80.0%4.8 人才结构达标率 80%90%3 88.9%2.7 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 60%90%3 72.2%2.2 小计(分)100 82.1 12 1.3.2 主要问题 尽管靖江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打造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明进步的生态宜居城市及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1、防洪除涝标准偏低,防洪除涝防洪除涝标准偏低,防洪除涝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和调度调度水平水平有待有待提提升升。长江堤防对照100年一遇加10级风浪的防洪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同时,长江农场等部分河段河势不稳,护岸工程不完善,江心洲受风浪冲刷严重。界河堤防局部地段不足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乱填乱塞、违章搭建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城区河道成了断头河、臭水沟,排水管网布局不合理,存在大管套小管、小管套大管、管径偏小、高程不合理等现象,部分地区遇到 50mm 以上降雨即成内涝。农村部分河道配套建筑物老化、排涝动力不足,运行效率低下,排涝能力离 10 年一遇标准尚有差距。2、水资源调控能力不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不强,最严格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亟待落实。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亟待落实。部分干群节水意识淡薄,农业用水效益不高,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减排,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确保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势在必行。3、农田水利农田水利基础基础设施标准偏低,老化失修设施标准偏低,老化失修问题问题比较突出比较突出。高标准农田及节水灌溉农田所占份额较小。靖江市现有渠道3067.33km,大多为土渠系,仅有防渗渠道 359.93km,渠道衬砌率仅为 12%左右,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为 5.052 万亩,其中渠道防渗面积为4.78 万亩,喷滴灌工程面积 0.272 万亩。同时,部分建筑物年久失修,排灌工程标准偏低,提排能力不足,还有 20%农田除涝标准仅有 5-10年一遇。13 随着沿江开发和农村集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空巢化、老龄化现象尤为突出,必须尽快研究推广适应新时期的省工、省时、节水、现代化的灌溉节水模式。不断研究探索农田水利长效管理体系。4、河网水环境河网水环境质量仍成下降趋势质量仍成下降趋势,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保护力力度度亟待加强。亟待加强。目前,靖江市已推行农村河道“四位一体”管护模式,河道水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管理成本增加,管理补助经费不高等因素,管护队伍不很稳定,加之部分单位、个人河道爱河意识、管护意识淡薄,与河争地,擅自填沟塞河、乱倒垃圾现象屡禁不止,致使河道水面减小,水流不畅,影响河网调水、引水,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弱化河道生态环境。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收集系统不够完善,工业、生活污水就近入河的现象比较普遍,市域污水处理厂需加快建设。2010年,靖江市城区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不到 50%,水环境改善是靖江市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5、水利管理服务与发展保障能力不水利管理服务与发展保障能力不够强,必须够强,必须适应由传统水利适应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需求。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需求。目前,靖江市涉水行政事务管理分散于水利、环保、住建等多个部门,尚未实行水务一体化,不能充分统筹安排城乡防洪除涝、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涉水事务,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水利人才方面存在:(一)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全市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 151 人,约占职工总数的 32%。这一比例就水利现代化目标对人才需求和要求来说,明显偏低,水管单位显得尤为突出。沿江八个闸管所在职 166 人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 6 人,且全部在领导岗位上,也就是说一线运行管理岗位上没有一人具备中级以上专 14 业技术职称,而江河堤闸管理处作为八个闸管所的上级管理单位,仅一人具备水利工程管理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这种人才状况是难以支撑我市工程管理单位的达标管理工作的。(二)人才专业结构性短缺比较严重。近年来,全市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虽然在总量上呈增长趋势,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结构性短缺现象仍比较严重。非主系列专业(即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等专业)人才偏多,而主系列专业(即水利工程专业)人才明显偏少,就拿中层干部队伍来说,全市水利系统在职的 89 名中层干部中仅有 27 人为主系列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而主系列中熟悉工程建设、农村水利等传统水利专业的人员相对较多,而在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化等现代专业方面的人才明显缺乏。从我市水利重点发展项目和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看,环境评价、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化等现代水利相关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结构、造价执业资格类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传统水利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其他专业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才短缺现象。(三)高层次人才缺乏。全市水利系统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3 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复合型领导人才、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水利专家、学术带头人严重缺乏,由此带来近年来水利行业有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不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人多才寡”的矛盾凸显。(四)人才分布不平衡。从分布上看,机关、直属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相对集中,而基层站所相对缺乏。机关、直属单位拥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总数的 82,而一些基层水管单位至今没有 1 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长期以来只靠几名仅有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支撑。这主要是由近年来基层单位大批优秀人才被借调机关或直属单位从事工程建设和管理,却得不到有效补充造成的,这种“抽血”式的单向人才流动将最终导致基层人才枯竭。(五)人 15 才流动渠道不畅。受行业特点、单位性质、身份性质等体制因素影响,人才的交流和合理流动缺乏活力,途径和渠道较为单一,甚至在系统内部跨事业单位交流都存在一定体制障碍,正常合理交流受到一定制约,不利于人才的多岗位锻炼。比如基层闸管所和基层水利站,由于单位定性不同,无法实现人才交流。(六)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自 2000年以来,靖江市水利局各类退休、退职干部及专业技术人才达 60 多人,同期通过公务员考试和个人人事代理等方式招录的各类所需人才仅 13 名,考录补充的人才数远远跟不上自然减员数,弥补不了岗位需求,高素质、适用型、专业对口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进仍然乏力。人才“进出口”的严重失衡,导致了后备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面临断层危机,且知识结构出现了不合理。(七)技能人才文化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水利系统现有的 167 名技能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 12 人,其中第一学历为大专以上的仅 1 人。技能人才中庞大的低文化素质人群,已成为制约我市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瓶颈”。这部分技术工人年龄偏大,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长期没有更新和提升,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利管理要求。目前靖江市汛情监测和工程调度方式仍然以人工为主,末级渠系计量收费工作尚未开展,河网水情和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水平距离自动化、现代化“监、测、管、控”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水利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水利工程投入规模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投资尚未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水利工程营运、管理、维护经费欠账较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有较大不足。16 1.4 形势分析 1.4.1 需求分析 今后十年,是靖江市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靖江市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靖江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生福祉、社会和谐为根本,着力形成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再来一次大跨越,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十年,也是靖江市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水利作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