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东周王城与列国文化35节
东周
列国
文化
第三节 东周燕文化,一、燕都临易与易二、燕上都蓟三、燕中都窦店古城四、燕下都武阳五、东周燕文化特征,一、燕都临易与易,据世本记载,燕“桓侯徙临易”,燕桓侯于公元前697前691年在位,时当春秋早期。东汉宋衷注:“(临易)今河间易县是也。”傅振伦考证,临易在今河北雄县、容城境内。又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易水注记载:“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唐括地志云:“易县故城在幽州归义县东南十五里,燕桓侯徙都临易是也。”陈平认为“桓侯徙临易”与“燕文公徙易”是两次迁都,此燕文公为桓公之子,公元前361前333年在位。,河北容城晾马台阳村发现的战国铜器,1966年发现铜壶1件1979年发现铜鼎1件、壶盖2件,河北容城晾马台南阳村发现东周大型台址,燕国城(临易?),重要遗物:带“匽侯载”和“匽王职”铭文的铜戈、带“易市”陶文的陶器以及数百枚燕国刀币,大易故城(易?),二、燕上都蓟,韩非子有度: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攻拔我蓟。表明燕襄王至燕王喜时期,燕国以蓟为都,后世又称“燕上都”。上世纪50至70年代,在北京广安门外、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发现发现典型的燕国饕餮纹半瓦当、密集的战国至汉代陶水井以及东周钱币窖藏坑、战国秦汉墓等,这些考古发现都应与战国燕上都蓟城有关,但至今未找到遗址中心。,三、燕中都窦店古城,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河北道幽州良乡县“在燕为中都,汉为良乡县,属涿郡”。目前所知,考古发现的窦店古城可能即为历史文献中的“燕中都”所在。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乡,南距西周燕国董家林古城约3公里。发现于1957年,窦店古城布局,城址分大城、小城两部分。大城平面呈梯形,周长约4500米,有内外两道城墙,两墙内侧探出路土,间距16.919.5米,部分地段高出地表27米不等。大城的西、南、东三面城墙各有城门1座,中间有道路相通。大城兴建于战国早期,战国晚期曾进行修筑,废弃于北朝时期。小城位于大城西北部,可能是大城废弃后兴建的,兹不细述。,燕都变迁蠡测,约西周中、晚期,燕国自房山琉璃河董家林古城迁都于“蓟”,蓟城始为燕都,春秋时为避山戎再由蓟迁都“临易”,春秋晚期为避齐师又由临易迁于“中都”或“蓟”,战国中期由于伐齐师两次获胜而再回迁“易”(陈平)。目前燕都临易、易、上都蓟与中都等虽有重要线索,但尚需做更多考古工作才能最终确认。,董家林古城,窦店古城(燕中都),燕上都蓟,容城南阳村(燕都临易),雄县古贤村(燕都易),燕下都,四、燕下都武阳,据水经易水注等文献记载,燕下都武阳在今河北易县,燕昭王始营建,直至公元前222年燕为秦所灭,下都武阳方始废弃。,位于河北易县东南2.5公里处,介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属山前平原地带,物产富饶,北连上都蓟,南通于赵,东达于齐,西南直趋中山,是燕国南北交通和军事战略要地。,易县,燕下都的早期发现,1892年,在老姆台出土著名的“齐侯四器”1914年,在老姆台东出土重达36斤的青铜龙1929、1930年,马衡在此进行考古调查,并对老姆台建筑基址进行小规模的科学发掘,老姆台主体宫殿建筑夯土台基,马衡(18811955年),(一)城址与建筑,燕下都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凸字形,东西长约8、南北宽约46公里,中部有南北向古运粮河道,河道东侧又有与河道平行的城垣一道,古河道及城垣将下都分成东、西两城。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四面都有城垣,东城垣外有城壕环绕,它与西城垣外的古运粮河道、南城垣外的中易水以及北城垣外的北易水共同构成了东城的防护设施。西城内堆积很少,可能是为屯兵和加强保护东城而建的附郭城。,燕下都东城布局,北垣全长4594米,东垣全长3980米,夯土墙基宽约40米。东、北、西三面各有1座城门。中部偏北有1条东西长4460米的隔墙,两侧有许多夯土台基,当是主要宫殿区。西北部为高级别墓葬区。,武阳台主体宫殿建筑台基,东西约140米,南北约110米,高约11米,分为上下两层,小平台宫殿建筑夯土台基(东北西南),张公台主体宫殿建筑夯土台台基(南北),路家台宫殿建筑夯土台基(南北),老姆台主体宫殿建筑夯土台基(南北),燕下都陶水管道,西城西墙南段与西城门,(二)手工业作坊,燕下都内现已确定的手工业作坊遗址有11处,分为铸铜、冶铁、制兵器、制骨、制陶、铸钱等。分布在宫殿区的西北、西南、南部和东部,靠近河渠。,尖首刀与陶范,(三)墓葬区,城内有3处墓区,共计31座大墓,均有高大的夯筑封土,带有墓道,有的北墓道东侧祔葬车马坑,2墓或3墓一组东西并列,墓主一般被视为燕国国君及其夫人或其他高级贵族。,虚粮冢墓区13座,九女台墓区10座,辛庄头墓区8座,虚粮冢M8,九女台M16,辛庄头M30,燕下都解村人头骨丛葬坑,14座丛葬坑分布在东西向的一条直线上,间距6090米不等,每座丛葬坑上原来均有夯筑封土,墓葬与丛葬坑之间地势平坦,无任何文化遗存。人头骨绝大部分破碎,放置杂乱无序,其中有2例人头骨刺入铁铤铜镞,3例下颌骨被砍去一部分,还有的枕骨被砍去一部分。经鉴定的221个个体全为男性,属于1835岁的青壮年约占80。根据5号坑人头骨数量推算,这14座丛葬坑掩埋人头骨总数多达3万个。,何谓“京观”?,解村丛葬坑所埋的人头骨可能是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伐齐的战争中斩获的齐国人首级,属于“京观”遗迹。“京观”是在古代战争中胜者为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堆积掩埋于特定的区域,封土而成的高冢。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前596年)晋楚邲之战中楚获胜后,潘党曾对楚庄王建议:“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杜预注:“积尸封土於其上谓之京观。”,战国名将乐毅,五、东周燕文化特征,燕式陶鬲,燕式陶釜,东周燕文化可分六期,春秋早期形成自身特色。,燕下都饕餮纹瓦当,(二)墓葬特征,墓地性质方面,有公墓和邦墓之分,前者如燕下都城内虚粮冢、九女台、辛庄头三墓区,后者如徐水大马各庄墓地。墓葬形制方面,燕下都发现带两条和一条墓道的大墓多座,其余为无墓道的长方形土坑竖穴,个别墓带壁龛。墓葬结构方面,大型墓有积炭,墓外设车马坑。墓向以北向占绝对多数。大中型墓棺椁具备,小墓有单棺或无葬具。车马坑置于大墓北墓道东侧,九女台M16墓室下部的二层台是用白灰和蚌壳筑成,辛庄头M30墓室内设头箱等,为燕国大墓的自身特点。儿童流行瓮棺葬,葬具以釜、盆、罐、瓮等日用陶器相扣合而成,也具有东周燕地特色。,随葬陶器组合,春秋时期以鬲、罐或鬲、尊组合为主。战国早期随葬仿铜陶礼器组合以鼎、豆、壶、盘、匜为主,器表纹饰发达,器盖兽形纽流行,兽面足、高圈足常见。战国中期的陶礼器组合与战国早期相仿,但蹄形足的兽面纹减少,圈足器的圈足变矮,器物的仿铜性减弱。战国晚期的陶器组合除原有鼎、豆、壶、盘、匜外,还出现了盒、仓等。,燕下都仿铜陶礼乐器,仿铜陶鼎、簋、盖豆、匜,东周燕墓随葬铜器,目前所见的铜礼器墓年代基本上在战国早中期范围内,其他时段的铜礼器墓资料尚缺。器物组合以鼎、豆为核心,辅以簋、敦、壶、钫、盘、匜等。,主要参考书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易县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陈平燕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吴磬军燕下都瓦当文化考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朱凤瀚中国铜器综论下册第198119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四节 东周齐、鲁文化,一、齐文化二、鲁文化三、薛文化四、莒文化五、莱文化,齐,莱,鲁,薛,莒,一、齐文化,周武王灭商后,封姜尚为齐侯,都营丘。至齐胡公徙都薄姑。齐献公元年(公元前859年)由薄姑迁都临淄。前391年,田和迁齐康公于海滨,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至齐王建四十四年(前221年)秦灭齐,临淄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历时630余年。,齐文化是周代齐国姜族文化与齐地原有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发展、变化、融合而成的考古学文化。,(一)临淄齐故城,位于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镇,由大城和小城组成。大城周长14158米,发现护城河、城门6处、道路7条、制骨与冶铁作坊遗址。小城周长约7275米,发现护城河、城门5处、道路3条、以“桓公台”为主体建筑的大片建筑群、冶铜与铸钱作坊遗址。,临淄齐故城城墙与排水道,小城桓公台与瓦当,树木、人与兽组合纹,树木乳丁纹,树木与兽组合纹,是一座南北86米、台高14米的椭圆形夯土台,山字纹,临淄齐故城内的姜齐公室墓地,在大城内东北的河崖头附近,已探出20余座大中型墓葬,发掘了5座大墓。M5为带一条南墓道的甲字形墓,现存墓室面积614平方米,墓道内侧和墓室周围挖有浅沟,填土中殉埋有狗、猪和其它家畜家禽,石构椁室遭受破坏形制不明,椁室北侧建有器物坑,随葬品被盗一空。M5年代为春秋晚期,墓主很可能是齐景公。,齐景公墓殉马坑,祔葬的殉马坑呈曲尺形环绕于M5的东、西、北三面,亦遭破坏。复原全长约215米、宽4.8米左右,已清理部分埋有殉马228匹,估计全部殉马可达600匹以上。,田齐六陵,在临淄齐故城东南约7.5公里的牛山和鼎足山一带,有两组宏伟的陵墓,即“四王冢”和“二王冢”。“四王冢”全长700、南北宽245米;“二王冢”全长320、南北宽约190米。两者相距约1公里,均为依山而建,方基起台,圆形封土,东西并列。据张学海考证,它们分别为田齐六位国君侯剡、桓公午、威王因齐、宣王辟彊、湣王地、襄王法章的陵墓。,四王冢,二王冢,田齐六陵陪葬墓,考古勘探表明,在其附近56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有墓道的陪葬墓74座,平面呈甲字形、中字形或曲尺形,另有小墓300余座。,临淄齐故城的时代与性质讨论,临淄自西周晚期成为都城后,大城与小城交错的布局并非一次建成,而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有学者认为大城的建筑年代要早于小城,小城建于战国,可能是田氏代齐之后始建的新宫城。也有学者认为小城比大城早,是齐都的内城。这两种观点均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来证实。,(二)齐墓特征,1、从时代上看,春秋齐墓主要集中分布于以都城临淄为中心的鲁北地区;战国时期随着田齐的对外扩张,齐墓分布几乎遍及山东全省。2、因有“田氏代齐”政权更替,东周齐公室墓地不在一处,春秋姜齐公墓位于临淄齐故城大城内东北部,战国田齐王陵分布于临淄齐故城城南外的山麓地带。3、大型墓虽常见高大封土,但没有发现类似中原地区的墓上享堂建筑。战国大型墓的墓壁往往设有数量不一的阶梯状台阶,一般没有台阶或台阶少的大墓时代较早,台阶数量较多的大墓时代较晚。墓室一般用石块构筑,内壁多有修饰,其内放置木质棺椁,往往在其四周宽大的二层台上挖有陪葬坑或器物坑,分置殉人和随葬品。多在椁顶或墓道另有殉人。墓主以头向北为主。大墓外围多有殉马坑或车马坑。,淄河店M2,国楚戈,临淄郎家庄一号墓,(3)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人殉之风比较盛行,绝大多数殉人在陪葬坑内都有自己的葬具,以一棺一椁为主。殉人的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多朝向墓室中央的椁室,绝大多数殉人拥有随葬品。经鉴定的殉人大多数为年轻女性,少数为男性,其身份可能属于文献记载墓主的家奴、宠妾爱婢或幸臣亲信。,章丘宁家埠东周墓,(4)中小型墓形制均为土坑竖穴,绝大多数有二层台,带壁龛者占有一定比例,墓底设腰坑,坑内常见殉狗,战国中晚期殉狗基本不见,腰坑内多置豆或盘1件,且部分墓还出现在葬具顶部或二层台上或墓底铺一层石块或河卵石的做法。中型墓多见一棺一椁,小型墓一般为单棺或无葬具。战国时期出现棺下设底箱做法。头向东者较多,头向北者也有相当数量。,东周齐墓出土部分典型陶器分期图,(5)随葬陶器方面,春秋时期流行鬲、簋(盂)、豆、罐组合,且以奇数组合形式出现,春秋中晚期出现少量仿铜的鼎。战国早期最常见的是鼎、豆、盖豆、壶、盘、匜、敦、的偶数组合,有的配以仿铜的方座簋、罍、甗、鉴等。战国中期开始加入盒,战国晚期有的还加入釜。此外大中型墓随葬陶俑、兽的习俗比较常见。,东周齐墓出土部分典型青铜礼器组合,(6)随葬铜礼器方面,春秋时期主要为鼎、敦、盘、匜组合;战国早、中期组合则主要为鼎、豆、壶、敦、盘、匜,战国晚期主要是鼎、豆、壶、盘、匜组合,敦已基本退出组合。东周齐国盛行形制相同、大小相等、呈偶数组合的鼎制,而且主要是有盖鼎。,二、东周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