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doc
下载文档

ID:3489033

大小:3.11MB

页数:106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初中 复习 化学 基本概念 原理
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上) 【本讲主要内容】 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① 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 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 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1 2 3 4 5 酸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酸钠 氢硫酸 碱 烧碱 纯碱 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 消石灰 盐 大理石 胆矾 纯碱 蓝矾 石灰石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④⑤ D. ①③⑤ 解析:本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 在本题中,硝酸(HNO3)、硫酸(H2SO4)、盐酸(HCl)、氢硫酸(H2S)都是由若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 烧碱(NaOH)、苛性钠(NaOH)、消石灰[]是由金属原子和若干个氢氧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物。 纯碱(Na2CO3)、大理石、石灰石(CaCO3),胆矾、蓝矾(CuSO4•H2O),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属于碱式盐。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 答案:D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约占试题数目的1/4,约占试卷分值的1/5。考查的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等。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点应放在深刻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上。例如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和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溶液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理和化学用语等,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可采取分类法,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则可采取类比法,列表分析它们区别和联系。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有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综合练习的习题复习法。 【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 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解析:真正理解溶液的各种概念和转化过程。 答案:D [例2]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A [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答案:C 【达标测试】 1.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盐酸除去铁锈,煤燃烧 B. 冰融化成水,酸碱指示剂变色 C. 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植物的呼吸作用 D. 酸雨的生成,干冰升华 2. 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糖水 B. 医用酒精 C. 表面被氧化的镁带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水 3. 构成二氧化硫的粒子是( ) A. 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B. 硫单质和氧单质 C. 二氧化硫分子 D. 硫元素和氧元素 4. 下列反应中,肯定不能得到单质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甲烷 B. 一氧化碳 C. 碳酸钙 D. 氯酸钾 6.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蜡烛熔化 牛奶变酸 B. 铁锅生锈 煤气燃烧 C. 电灯发光 形成酸雨 D. 汽油挥发 滴水成冰 7. 马铃薯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8. 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9. 下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 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 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 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10. 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芬太奴的每一个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 B. 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C. 芬太奴是国际禁用的杀伤性武器 D. 芬太奴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2:7:8 11. (1)请按(2)小题的要求在下表中各填入一种相应类别物质的化学式: 类 别 单 质 酸 碱 盐 化学式 (2)用上表的四种具体物质,各写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12. 下列物质中,不可使单质碳氧化的是( ) A. 氧化铜 B. 氧化铁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综合测试】 一. 选择题: 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气爆炸 B. 食物腐败 C. 汽油挥发 D. 钢铁生锈 2. 下列各物质用途中,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甲烷做燃料 B. 干冰做致冷剂 C. 熟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性 D. 盐酸可以除铁锈 3. 某样品经测定仅含一种元素,该物质是( ) A. 肯定是一种单质 B. 肯定是纯净物 C. 肯定是混合物 D. 肯定不是化合物 4. 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少量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臭氧(),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①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② 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③与是同一种单质 ④ 与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⑤ 是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①④ C. ① D. ②④ 5. 离子和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则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是( ) A. B. C. D. 6. 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为混合物,第二种为氧化物,第三种为盐的是( ) A. 空气、氯酸钾、硫酸铜 B. 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 C. 胆矾、氯化铜、纯碱 D. 石灰水、水、硫酸铜 7. 关于、、、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氢气 B. 都含有化合价相同的氢元素 C. 都含有氢元素 D. 都含有一个氢分子 8. 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质子数是111 B. 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11 C. 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是161 D.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 9. 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如下:血浆,胆汁,胰液胃液,其中显酸性的液体是( ) A. 血浆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 10.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 该反应中碳元素由+4价变为零价 D. 该反应中镁发生了还原反应 11. 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共有( ) A. 1类 B. 2类 C. 3类 D. 4类 12.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氮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 NH3 ② N2 ③ NO ④X ⑤ N2O4 ⑥ HN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 A. N2O B. NO2 C. N2O5 D. NaNO2 13. 如图所示,二分子的甲反应生成二分子的乙与一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A2 B. A2B C. AB2 D. A4B2 14. 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 增加水的质量 B. 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 降低水的温度 D. 升高水的温度 15.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剂质量减小 C. 溶液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二. 填空题: 16. 从下列所给概念中,选择适合的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1)冰水混合物是 ,天然气是 。 (2)氧化汞受热分解的产物都是 。碳酸钙分解的产物都是 。 (3)把石灰石粉碎是 ,露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变碎是 。 (4)用氢气充探空气球是利用的 ,用焦炭冶炼金属是利用碳的 。 17. 将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空格中: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氧气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 (3)带电的原子叫 。 (4)具有相同的 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5)钠原子核内含有11个 和12个 。 18. 根据下图回答: (1)其相同点是① ;② 。 (2)不同点是① ;② 。 (3)上图代表 种元素, 种粒子。 19. 将CaO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得到透明溶液,其溶质是 ,该溶液的pH值 ,向其中溶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 色。 20. 2001年5月,某环保小组的同学监测到某工厂向河里排放的无色废水中含有酸,请你根据酸的不同性质设计两个实验,检验上述废水经过处理后是否还含有酸(每个实验要回答所用试剂及现象): (1) 。 (2) 。 21. 养鱼专业户在炎热的夏天和下暴雨之前(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大,气压减小)的闷热天气里都要给鱼塘增氧,否则鱼塘会缺氧而出现翻塘死鱼现象,鱼塘缺氧的原因是(1) ;(2) 。 三. 计算题: 22. 4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6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达标测试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D A B A B C AB 解析: 1. C中硫酸铜变色是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 2. C中表面氧化,所以有生成的氧化镁和没反应的镁。 3. 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7. 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说明三种状态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所以性质相同。 8. 硫酸亚铁和过量的硫酸。 10. D中氮元素的质量比值不对。 11.(1)单质(Fe)、酸(HCl)、碱(NaOH) 盐(CuSO4) (2)① Fe +CuSO4=FeSO4+Cu ② NaOH+HCl=NaCl+H2O (其它合理解法,只要正确给满分) 12. C 【综合测试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D A D C C B D D D B D B 解析: 2. A. 甲烷做燃料是有其可燃性决定的;C. 熟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性是由其碱性决定的;D. 盐酸可以除铁锈是由其酸性决定的; 3. 若该物质为纯净物,则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红磷、白磷。 5. 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n+2,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y-3,n+2=y-3所以y=n+5 11. 化合反应: 2H2+O22H2O; 分解反应:2CuO+H2O+CO2↑; 置换反应:CuO + H2Cu + H2O;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 12. N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①3,②0,③+2,⑤+4,⑥+5。所以X中N为+3价。 13. 根据图示为2A2B2→乙+B2,所以二分子的乙为A4B2,乙为A2B。 二. 16.(1)纯净物;混合物 (2)单质;化合物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4)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7.(1)原子 (2)分子 (3)离子 (4)质子 (5)质子;中子 18.(1)①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② 具有相同的层内电子数 (2)① 核内质子数不同 ② 所带电荷不同 (3)3;3 19. ;;蓝 20. (1)取少量废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有酸,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无酸。 (2)取少量废水,滴入少量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有酸,没有气泡冒出证明无酸 21.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夏天,温度高,溶于水中的含量减小 (2)气压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三. 22. 16% 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 【本讲主要内容】 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1. 空气和水的比较 表1 空气和水的比较 空气 水 物质类别 混合物 纯净物 物质组成 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0.94%,CO20.03%,H2O0.03%等 (体积分数) 宏观:氢、氧元素组成 微观: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O原子构成的 组 成 测 定 实 验 实验过程:红磷在空气里燃烧 方程式:4P+O22P2O5 现象:黄白色黄、热、白烟,水面约上升1/5 结论:(1)O2占空气体积的1/5 (2)红磷燃烧产物是P2O5 (3)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过程:电解水 方程式:2H2O2H2↑+O2↑ 现象:接正极的试管中放出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接负极的试管中放出气体可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结论:(1)水由H、O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2个H原子一个O原子构成;(2)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污 污染源 矿物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排放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中施加农药、化肥的水的排放 染 与 污染物 粉尘、气体(SO2、CO、NO2) 工业“三废”,化肥、农药、生活污水 防 治 防治 保护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 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表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 难溶于水;熔、沸点很低。 通常状况下: 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 难溶于水;熔、沸点很低。 通常状况下: 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加压、冷却易变成无色液体和雪状固体——干冰。干冰可直接气化。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非金属、金属等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具有氧化性。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可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不助呼吸;跟水反应;跟碱液反应。 制 法 工业 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变化) 电解水;分离水煤气;天然气等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高温煅烧石灰石。 实验室制法 原理 活泼金属和稀酸反应: (稀)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装置 固体+固体气体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 启普发生器 块状固体+液体→气体 启普发生器 收集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不纯时有爆鸣声。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 供给呼吸;气割气焊;炼钢;液氧炸药等。 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 生产盐酸;冶炼金属等。 灭火剂;致冷剂;人工降雨;化工原料等。 3.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比较 表3 CO与CO2比较 名 称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俗 名 碳酸气,固态时叫干冰 煤 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溶于水,凝固点为 无色、无味气体,有剧毒,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 与水作用: ③ 与碱作用: ④氧化性: 是酸性氧化物。 ① 可燃性: ② 还原性: 是不成盐氧化物。 制 法 ①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② 实验室制法 ① 工业制法:碳不充分燃烧 ② 水煤气法: 用 途 作灭火剂,致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作化工原料 作还原剂,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 4. 氢气、碳、一氧化碳的比较 表4 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比较 可燃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现象 淡蓝色火焰,放热,火焰上所罩干冷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无焰,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还原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 有机化合物 表5 甲烷、酒精、醋酸的性质和用途 俗 名 沼 气 酒 精 醋 酸 学 名 甲 烷 乙 醇 乙 酸 化 学 式 CH4 C2H5OH CH3COOH 物理性质 ① 无色无味气体② 密度比空气小③ 极难溶于水 ① 无色透明液体② 有特殊气味③ 易挥发④ 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化合物 ① 无色透明液体②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 易溶于水和酒精④ 易结冰(冰醋酸)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CO2+2H2O 可燃性 C2H5OH +3O22CO2+3H2O 酸性,能使紫色蕊变红色 用 途 ① 用作燃料 ② 发电 ① 作燃料 ② 医用酒精作消毒剂 ③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醋酸、饮料、染料、香精等 ④ 作有机溶剂 ① 食醋中含有乙酸 ② 有机溶剂 ③ 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生产合成纤维、染料等 制 法 秸杆、杂质等有机物甲烷 含淀粉的原料酒精 酒精醋酸 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形成、性质和主要用途 煤 石油 形成 古代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元素 组成 分类 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和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还含有少量的硫、氧和氮等元素,是一种混合物 性质 煤 石油 用途 重要的能源及化工原料 重要的能源及化工原料 6. 铁的化学性质 发生的现象 结论 铁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器表面无变化。 (1)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较稳定。 (2)常温下,潮湿空气中,铁表面出现红棕色物质。 (2)常温下铁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而生锈。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3)3Fe+2O2Fe3O4 铁与化合物的反应 酸 稀HCl 铁钉上出现气泡,试管中液体的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2+H2↑ 稀H2SO4 Fe+H2SO4(稀)=FeSO4+H2↑ 盐 CuSO4 溶液 铁上出现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淡。 Fe+CuSO4=FeSO4+Cu 7. 初中化学中的一般和特殊 8. 初中化学之最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CO2、HCl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② 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后,没有发现浑浊现象,但气体体积缩小一半;③ 点燃导出的尾气,将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不变色,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水蒸气; ② 的现象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可能含有CO2,(因为HCl能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l2而不产生浑浊现象,当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时,通入石灰水中也不会出现浑浊,原因是HCl能跟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Cl2) ③ 的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2,一定含有CO(因为H2点燃后生成的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O点燃后生成的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和CO,一定不含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 答案:肯定含有HCl和CO,肯定没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 说明:本题属于物质推断题,所考查的知识主要是H2O、CO、CO2、HCl和H2的化学性质。解答时,应在熟悉各物质性质的基础上紧扣题目所列出的三项实验操作和实验发生的现象,逐步推断,找出答案。 [例2]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溴(Br2)是深红棕色液体,碘(I2)是紫黑色固体。实验证明,氯、溴、碘三种元素中,其单质的活泼性是Cl2>Br2>I2。氯气可以把溴或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溴亦可以把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碘单质具有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 依下所示关系推断指定物质(写化学式): B是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 E是_________, F是___________。 解析:G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G是碘单质,而碘是由深红棕色的液体D(溴单质)从E的钾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的,故E是KI,F是KBr。依此类推,B是NaBr,C是NaCl,A是Cl2。 答案:NaBr;NaCl;KI;KBr 说明: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推断的信息题,题目信息给出了几种单质的颜色和状态,给出一个新的规律,即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活泼性顺序和规律。根据已学过的金属活动性规律可以推知:活动性强的单质可以把活动性弱的元素的单质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历年来中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很多化学知识点及技能的考查都是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内容为载体来体现的。一般考试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实验等,约占试卷分值的40%。在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中应以空气、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铁,酸碱盐的性质及相互反应规律为重点;以实验为依据,理论为指导,并注意准确书写化学用语。 【典型例题分析】 [例1]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是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钙、炭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作如下实验,第一步:取样品,高温灼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第二步: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固体残留物后,残留物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试回答: ①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②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在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③ 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为证明它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方法是 。若确实有该物质存在,那么在第二步实验中,还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解析:由第一步实验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推知,混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碳酸氢铵。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可能来自于碳酸钙分解,也可能来自炭粉与氧化铜或炭粉与氧化铁反应后的产物,所以此时不能判断碳酸钙的存在,根据第二步实验加稀盐酸后残留物全部溶解,且有还原性气体产生,可知一定存在单质铁而无单质铜,因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铜不溶于盐酸,进而推知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氧化铁和炭,而无氧化铜。 答案: ① NH4HCO3和CuO ② C和Fe2O3 3C+2Fe2O34Fe+3CO2↑ CO2+Ca(OH)2=CaCO3↓+H2O Fe+2HCl=FeCl2+H2↑ ③ 碳酸钙(CaCO3)。若证明存在碳酸钙,可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存在碳酸钙,否则不含有碳酸钙。 CaO+2HCl=CaCl2+H2O [例2]下图是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的综合性实验习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1)A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2)B处现象为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C处现象为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D处黑色粉末a为(填名称)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E处黑色粉末b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F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G处作用是____________。 解析:A处反应会生成CO2气体,显然B、C、D是测定CO2性质的装置,E、G是测定CO性质的实验装置,而F是吸收过量的CO2的装置。 答案: (1)CaCO3+2HCl=CaCl2+CO2↑+H2O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4)木炭粉,CO2+C2CO (5)CuO,CuO+COCu+CO2↑ (6)F处吸收CO2气体,验证CO的反应产物;G处点燃剩余CO,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说明:这是一类综合性基础习题,要求熟练掌握C、CO、CO2的性质,并熟练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3] A、B是初中学过的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