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年高
生物
三轮
冲刺
增分练
仿真
训练
解析
仿真训练三
1.(2023·四川攀枝花二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只受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例限制
B.细胞凋亡会破坏多细胞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细胞分化后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相同
D.同种生物中染色体数量最多的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答案 D
解析 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受到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例(相对表面积)限制和核质比的限制,A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有利于维持细胞生物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细胞分化后导致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同,C错误;同种生物中染色体数量最多的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是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2倍,D正确。
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
B.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和CO2
C.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有助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D.油菜种子中含脂肪多,萌发时耗氧多,要注意适当浅播
答案 B
解析 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均可以作为呼吸底物,A正确;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乳酸发酵的产物中没有CO2,B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中,无论是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均能释放热量,有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C正确;脂肪中氧的质量分数比糖类中氧的质量分数少,故在细胞呼吸时,以脂肪做呼吸底物时耗氧量会比以糖类做呼吸底物时耗氧量大,因此需要适当浅播以保证氧气含量,D正确。
3.(2023·江西八校联考)赤霉素能刺激幼嫩禾本科植株的节间伸长。将赤霉素3(GA3)点滴于水稻胚芽鞘与第一叶之间,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第二叶叶鞘的伸长长度与赤霉素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的伸长长度来进行样品赤霉素含量的生物测定。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选择的水稻种子每组数量及品种相同
B.培养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种子基因组直接表达的内源赤霉素含量变化
C.通过图示可判断赤霉素可能不具有类似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伸长长度判定赤霉素含量,应进行多组重复实验
答案 B
解析 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选择的水稻种子每组数量及品种相同,A正确;从图示中无法得出培养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种子基因组直接表达的内源赤霉素含量变化,B错误;在图示的赤霉素浓度范围内,第二叶叶鞘一直在伸长,据此判断赤霉素可能不具有类似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实验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平行重复的原则,因此,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伸长长度判定赤霉素含量,应进行多组重复实验,D正确。
4.(2023·盐城第四次模拟)下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包扎,能减少厌氧菌等感染的机会
B.注射的狂犬疫苗是抗原
C.第三天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D.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
答案 D
解析 包扎伤口可能会造成无氧环境,厌氧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致人死亡,A正确;注射的狂犬疫苗是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第三天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可刺激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C正确;狂犬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可特异性结合狂犬病毒,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D错误。
5.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曝气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答案 A
解析 曝气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A错误;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正确;借助植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植物生长,从而起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C、D正确。
6.(2023·安徽宣城二调)图甲为某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②③
B.图甲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提供
C.图乙中③过程中存在2种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D.图乙中①过程不会发生在人体神经元的细胞核中
答案 B
解析 图甲所示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对应图乙中的②③,A正确;图甲过程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由分析可知,图甲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而原核细胞无线粒体,B错误;图乙中③是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与U配对、G与C配对,共2种,C正确;图乙中①是DNA复制过程,人体神经元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故不会发生该过程,D正确。
7.(2023·江西吉安一模)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节律时钟(由若干蛋白质组分构成)调控装置的发现者。植物的节律时钟控制很多生理过程,如向性生长和光合作用等。
(1)研究显示:向日葵幼苗白天表现出向光性,但在夜间却能重新转向东方。在单侧光下,向日葵幼苗表现出向光性,植物向光性除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设:①环境昼夜交替引起该现象(外因);②植物自身存在昼长和夜长均恒定的生物时钟(内因)。下列实验设计有助于区分上述两种假设的是________________(多选)。
A.在温度不同的暗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B.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
C.在若干个光照强度不同的温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D.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
(2)为了探究节律时钟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构建了TOC和ZTL两种拟南芥突变株(两者的节律时钟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昼夜时长为1∶1),并测定两者在不同条件下(T20和T28)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其中T20和T28表示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光照与黑暗时长为1∶1)。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因此科学家在研究中比较了两种突变株的干重。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分析实验数据,植物干重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动物节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 BD(2)①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或O2释放量 ②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3)下丘脑
解析 (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不均衡所出现的现象,除了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外,还可能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区分题中两种假设,可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如果出现节律性转向,则说明是内因导致的向光性;若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二者的转向速率不同,则说明是外因导致的向光性,故B、D符合题意。
(2)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除了比较干重外,还可以采用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或O2释放量来表示。②据图分析可知,在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为20小时的情况下,T20组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量均高于T28组,而在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为28小时的情况下,T28组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量均高于T20组,说明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3)动物体中的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8.(2023·山东临沂二模)下丘脑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枢纽,下图表示不同刺激引起下丘脑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激素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皮肤发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引起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血液中激素D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尼古丁能增加人体细胞对D的敏感性,增强D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为验证上述结论,将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天分别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然后给各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测定半小时后两组小鼠血液中D浓度的变化。该实验中给小鼠注射葡萄糖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a、b两组小鼠血液中D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实验中的“测定D浓度”改为“测定血糖浓度”,实验过程需将“给各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和A) 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2)由负电位转变为正电位 升高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3)引起机体产生D a组小于b组 给各小鼠注射等量的D溶液
解析 题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血糖浓度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D激素,则D为胰岛素。
(1)寒冷环境下,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呼吸,以增加产热量。同时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兴奋引起的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由下丘脑的植物神经系统部分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D(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以降低血糖的浓度。
(3)根据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尼古丁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