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笔记(3).doc
下载文档

ID:3488616

大小:1.11MB

页数:15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笔记
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词,义为“这”,在判断句中作主语。例⑤—⑧都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均为动词,义为“叫做”或“称作”。例⑨—⒁中的“乃”、“即”、“则”都是副词,所起的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例⒂—⒅中的“维”、“惟”、都是句中语气词,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音节,与其后的单音节谓语构成一个节奏单位。 “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例如: ①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潜《桃花源记》 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 《世说新语·量》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 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史记·游侠列传》 ②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传·成公二年》 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郄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 1、“……(动词)于……” 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荀子·修身》 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 《荀子·王制》 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 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 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山木》 ⑩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山传》 ⑾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⑿志乎古必遗乎今。 韩愈《答李翊书》 2、“……为(名词、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②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 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吕氏春秋·慎大》 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 《盐铁论·褒贤》 ⑤止,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年》 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⑦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 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 《左传·文公十三年》 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设。 《战国策·策燕三》 ④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⑤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左传·襄公十年》 ⑥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论衡·自纪》 3、“为(名词)所……”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说“所”为代词)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构成“为……”式。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例如: ①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②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 《礼记·檀弓》 ③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⑤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 ⑥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⑦范雎为须贾所谗。 《论衡·变动》 ⑧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 《后汉书·吕强传》 这种句式中,介词“为”后的施事者有时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变。例如: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②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 )所杀。 《汉书·王莽传中》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4、“……见(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词“见”表示被动。“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例如: ①盆成括见杀。 《孟子·尽心下》 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⑤尹文曰:“使若入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 《吕代春秋·正名》 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阳货》 ⑦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荀子·正论》 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非十二子》 5、“见……于……” 在动词谓语前加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在动词谓语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各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②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 《商君书·更法》 ③蔡泽见逐于赵。 《战国策·齐策》 ④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韩非子·说难》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 《史记·楚世家》 ⑦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史记·李斯列传》 ⑧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韩愈《进学解》 6、“……被(名词、动词)……” “被”在被动词句式中作为介词出现是汉以后的事。在先秦两汉,“被”一般都不是作为介词而是作为动词出现在一些被动句中的动词之前的,义为“遭受”,例如: ①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战国策·齐策一》 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 《韩非子·五蠹》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④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⑤七国之难,发怒于错,错卒以被戮。 《史记·酷吏列传》 ⑥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汉书·食货志上》 ⑦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汉书·贾谊传》 ⑧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论衡·感虚篇》 ⑨实孝而赐死,诚忠而被诛。 《论衡·感虚篇》 以上各例中的“被”其所以不宜看作介词,是因为它们都是直接加在动词之前的,“被”字后引进行为动作施事者的用例在先秦两汉很难找到,也就是说,在先秦两汉,“被”并没有引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以构成介词结构的功能。从魏晋开始,“被”才具有了带介词宾语的功能,故只能认为自魏晋以后“被”才真正转化成了介词。例如: ①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②玚、祯各被太祖辟。 《三国志·魏书·王桀传》 ③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世说新语·政事》 ④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虨。 《世说新语·方正》 ⑤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世说新语·言语》 ⑥常被元帝所使。 《颜氏家训·杂艺》 ⑦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 《晋书·谢安传·谢玄》 ⑧全体(全身)如被刀刺。 《颜氏家训·归心篇》 第六章 古书的注解 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隔阂,今人阅读前人的著作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从汉代起,人们即开始了对古书的注解工作。古注是阅读古代文献、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桥梁。古注本身牵涉到体例、术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利用古注,首先必须了解古注。这一章,我们围绕古注主要讲古注的重要性、古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古注的分类、古注的体例、古注的内容、古注的风格和古注的术语等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例如: 《左傅·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体积,而且知道了三百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又如: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寤生”之“寤”实是 “啎”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为“寐寤”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又如: 《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杜预注:“色美曰艳。”按照这一解释,“美”与“艳”的意思就重复了,实际上“艳”的含义是事高大。《说文》:“艳,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又如: 《汉书·贾邹枚路传·邹阳》:“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服虔注:“雍之河,雍州之河也。”清人王念孙指出,“雍” 实为瓮的通假字,“蹈雍之河”即抱雍自沉于河,服注为望文生义。 二、古代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 自汉至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兹将两汉到宋代的著名注释家及有关注本介绍如下: 1、汉代的注释家及注本 两汉时期的注释家主要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何休、赵歧,服虔、高诱、王逸等。 毛亨:鲁人,或云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汉景帝时为河间献王博士,其学传自子夏,著作有《毛诗古训传》,简称《毛诗》。时人称毛亨为大毛公,称其学生赵人毛苌的小毛公。 孔安国:西汉曲阜人,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曾向申公学习《诗经》,向伏生学习《尚书》。武帝时因研究《尚书》成为博士,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著作有《尚书传》、《尚书音》《古文孝径传》等。今本《古文尚书孔氏传》为晋梅赜所献,题孔安国作,实为托名之作。 马融:东汉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桓帝时官南郡太守。后回朝为议郎。马融博学多才,为汉时通儒,有学生数千人,郑玄即出其门下。曾注《孝径》、《论语》、《诗》、《易》、《尚书》、《三礼》、《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均失传,清人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 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字康成。曾从马融学古文径,回乡后聚徒讲学。晚年因党锢之祸被囚禁,建安初获释。官任大司农,世称郑大司农。郑氏治学以古文经为主,遍注群径,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有《论语注》、《孟子注》、《尚书注》、《三礼图》、《毛诗谱》、《六艺论》、《三礼目录》等,今仅存《三礼注》和《毛诗笺》。 何休:东汉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董仲舒四传弟子。为人质朴口讷,终生精研六经,尤好《公羊传》,闲门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后拜议郎,再迁为谏议大夫。著作尚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谷梁废疾》,宣扬《公羊》,驳斥《左传》、《谷梁》,除《解诂》传于世外,余皆佚。 赵歧:东汉京兆长陵(今咸阳市东北)人。曾为并州剌史,后任议郎、太常等职。撰《孟子章句》一书,传于世。 服虔:东汉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曾任九江太守。着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一书。据传郑玄欲注《春秋》,听说服注之意多与己同,遂尽以所注与服。唐孔颖达撰《左传正义》时独用杜注,服注遂亡。 高诱: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从卢植学,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令之职。著作有《孟子章句》、《孝经解》(均佚)、《战国策注》(今残)、《淮南子注》(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王逸:东汉南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曾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至侍中。着《楚辞章句》一书,为后世所重,是《楚辞》现存最早的注本,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何晏、王弼、韩康伯、韦昭、杜预、范宁、郭璞、郭象、裴松之等。 何晏:三国魏时南阳宛邑(今河南南阳市)人,玄学家,何进之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娶魏公主,官散骑侍郎,迁待中、尚书。其仪表“美姿仪,面至白”。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著作有《道德论》、《周易解》及各种文赋数十篇,多不传;主编《论语集解》二十卷,流传至今。 王弼(公元226-249):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人,笃好老庄之学。与何晏、夏侯玄同开魏晋后玄学的先声。由何晏荐为尚书郎,著作有《道德论》、《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等。 韩康伯:魏人,着《周易注》,余不详。 韦昭:三国吴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曾任尚书郎、太史令、中书仆射等职,被孙晧所杀。平生好学不倦,精通经史,着有《孝经解赞》、《论语注》、《汉音音义》《国语注》等书。除《国语注》传于今外,余皆佚。 杜预:晋时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字符凯。官河南尹、度支尚书,后拜镇南大将军,镇襄阳,太康元年率兵灭吴,有功,封阳县侯。杜预博学多才,长于谋略,时人称为“杜武库”。一生耽思经籍,酷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着有《春秋长历》、《春秋释例》、《春秋左氏传集解》等书,皆传于世,其中《春秋左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左传》注本。 范宁:晋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少笃学,治经严谨,不尚玄学。历官余杭令、临淮太守、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封遂乡侯。着有《春秋谷梁传集解》,为今存《谷梁传》最早的注本。另有《公羊传例》、《论语注》、《礼杂问》等书 ,皆佚。 郭璞:晋时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字景纯。曾为著作佐郎、尚书郎。后因劝阻王敦起兵作乱而为敦所杀。其所注文献很多,诸如《尔雅注》、《三苍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楚辞注》、《子虚赋注》、《上林赋注》等。其中《尔雅注》费时最久,用功最多,是《尔雅》流传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 郭象:晋时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为人好老、庄,善清谈。曾参考向秀《庄子注》撰成《庄子注》一书,三十三卷,阐释老、庄思想。后向本佚,郭本独传于世,唐时成玄英曾为之作疏。 裴松之: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先仕晋,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令、尚书侍郎等职,入宋后累官中散大夫、国子博士、大中大夫等。奉诏注《三国志》,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辨”为宗旨,注文多出正文三倍,开创了注释的新例。 裴骃:裴松之之子。官至南中郎参军,着《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传于今。另有《史记音义》八十卷,已佚。 3、唐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唐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土勋、李善、司马贞、张守节、颜师古等。 孔颖达:隋未唐初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人。隋时举第,授河内郡博士,继补太学助教。入唐后李世民引为文学馆博士,封曲阜县男,转迁给事中,官至国子祭酒。曾师从刘焯,博通群径,名重一时。奉太宗诏主编《五径正义》,兼采南北经学家之长,成为一代训诂名著,唐时以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 贾公彦: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官至太常博士,博通群经。着《周礼义疏》六十卷,《仪礼义疏》三十卷,为后人所重。其解说《周礼》参考郑玄注,能改郑氏好引纬书,好改经字之弊。解说《仪礼》,亦取郑说,然精审不及《周礼注》。《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均流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徐彦:唐人,着《春秋公羊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杨土勋:唐人,曾任四门助教,着《春秋谷梁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李善:唐扬州江都(今扬州市)人,曾任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等职,后为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又出为经城令。其学有师承,意多存古,于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完成《文选注》六十卷,旁征博引,是唐初文选学的集大成之作。 杨倞:唐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与元稹、白居易同时,官东川节度使、刑部尚书。着《荀子注》一书,是流传至今《荀子》的最早注本。 司马贞:唐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官至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着《史记索隐》一书,并补作《三皇本纪》,有小司马《史记》之称。 张守节:唐开元、天宝间人,官诸王侍读。其学长于地理,着有《史记正义》一书。余不详。 颜师古:唐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祖籍临沂,颜之推之孙。太宗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弘文馆学士,精通文字训诂,着有《汉书注》、《急就章注》等书,为世所重。 4、宋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宋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邢昺、孙奭 、朱熹、洪兴祖等。 邢昺:北宋曹州济阳(今山东荷泽市)人。一生多在东宫及内庭讲授经书 ,着书很多,其中《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孙奭 :北宋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人。官至工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曾奉敕校定赵歧《孟子注》,并撰《孟子正义》十四卷,收入《十三经注疏》。另着有《孟子音义》、《尔雅释文》等书,均传于世。 朱熹:南宋著名注释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十九岁中进士,历仕四朝。官至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聚徒讲学,研究学问,广注经籍,著作主要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洪兴祖:南宋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官至太常博士。博学好古,着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等书。 三、古注的分类 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1、传 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孔子着《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 《诗·墉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2、笺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说文》:“笺,表识书也。”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郑氏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例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3、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此段话从“孟子去齐”以后串讲整个句义,是章句的体例。 4、集解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5、疏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 唐李隆基注 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歧注 宋邢昺疏 后人将以上这些注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成一部书,称作《十三经注疏》。 四、旧注的编排体例 古书的注释,特别是对先秦经书的注疏,并不易容看懂,这一方面是因为注文简略,无标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书注家众多,体例不一。下面介绍两种体例: 1、注疏体 2、集解体 五、旧注的内容 旧注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释词义例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注明音读例 《诗经·周南·关睢》:“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又如《诗经·召南·何彼 矣》:“何彼 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六、旧注的风格 旧注的风格有时代的差异,即不同的时代其注释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可分为汉唐的风格、宋代的风格和清代的风格三类。 1、汉唐的风格。 汉唐时代注释的风格侧重于训释字句、注明读音等,内容包括释字、串讲、通释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证人名地名史实、增补史料、阐明哲学思想,等等。 2、宋代的风格 宋代的注释风格是常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宋代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注释家是朱熹,其注释中的不少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清代的风格 清代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清代注解的风格是能将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注解之中,从材料出发,注重考据。 七、旧注的术语 旧注所使用的术语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选择一些主要者说明如下: 1、曰、为、谓之 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处于术语之后,其含义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叫做”。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例如: ①《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见孔颖达《正义》) ②《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2、谓 意为“说的是……”、“指的是……”,被释词在术语之前。如: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3、貌、之貌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术语,意为“……的样子”。例如: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郭象注:“冷然,轻妙之貌。” 《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王逸注:“崔嵬,高貌也。” 4、犹 “犹”表示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意为“如同”、“等于说”。例如: 《孟了·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训释,表示被训释词和训释词语源相同,意义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这就是所谓“声训”。例如: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说文》:“祓,除恶祭也。徐锴曰:‘按:祓,之为言拂也,”《说文》:“禳,磔禳祀疠殃也。徐锴曰:‘禳之为言攘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声训也可以不用专用术语,例如:《释名》:“日,实也。”“月,阙也。”“冬,终也。”“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山,产也,产生物也。”《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 6、读若、读如 表示注音的术语。例如: 《说文》“宄读若轨。”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yí)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通假字。 7、读曰、读为 说明通假字的术语。例如: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汉书·贾谊传》:“天下无倍畔之心。”颜师古注:“倍读曰背”。 8、辞、词 古人把虚词叫做“辞”或“词”,在注解中使用这两个术语,就是指明虚词。例如: 《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9、衍文,脱文 校勘术语。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加的文字。 脱文也叫“夺字”,简称“脱”,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 第七章 近体诗律说略 所谓古体诗,一般是指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作品。汉魏六朝的诗歌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诗作。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指唐初形成的格律诗。唐代及唐以后的诗人除了写近体诗外,也写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 一、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有三: (一)不限句数、字数,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 四言诗如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五言古诗也称五古,如陶潜的《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七言古诗也称七古,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杂言诗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甚至七言以上。如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嘻!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 还如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静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二)押韵要求较宽,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可以隔句押韵,也可句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也可以临韵相押。例如: 《燕歌行》(句句为韵)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阳),草木摇落露为霜(阳)。 群燕辞归雁难翔(阳),廿君客游思短肠(阳)。 慊慊思归恋故乡(阳),君何淹留寄他方(阳)。 贱妾茕茕守空房(阳),忧来思君不能忘(漾)。 不觉泪下沾衣裳(阳),授琴鸣弦发清商(阳)。 短歌微吟不能长(阳),明月皎皎照卧床(阳)。 星汉西流夜未央(阳),牵牛织女遥相望(漾)。 尔独何辜限河梁(阳)? 《琵琶行》(中途换韵)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陌),枫叶荻花秋瑟瑟(栉)。 主人下马客在船(仙),举酒欲饮无管铉(先)。 醉不成欢惨将别(薛),别时茫茫江浸月(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月)。 (三)平仄比较自由。例如: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第一句用三平调,第三、八、十句用三仄调,整首诗失对失粘。 (四)对仗十分随意,例如上例,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与第四句对仗,以下各句都不用对仗。 二、近体诗 (一)近体诗的分类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大类。律诗指七律和五律,绝句指七绝和五绝。绝句由律诗截取而成,故名。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延长。排律一般是五言的,七言的很少。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都有限定(排律的句数在八句以上),其具体情况如下: 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 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共40字。 五绝——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 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共28字。 排律——句数超过八句,每句字数为五字或七字。 (二)近体诗的结构 近体诗中的律诗共八句,其中一、二句称作首联,三、四句称作颔联,五、六句称作颈联,七、八句称作尾联。每联的第一句称作出句,第二句称作对句。绝句是截取律句的一半,所截部分的结构与律诗相同。此举律诗五言、七言各一例: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首联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颔联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颈联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尾联 浑欲不胜簪。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首联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颔联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颈联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尾联 故垒萧萧芦荻秋。 三、近体诗的用韵 近体诗的用韵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近体诗的用韵合于平水韵。 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隋唐时通用的韵书,分韵为193韵(唐时王仁昫的《刊缪补缺切韵》增加到195韵),因分韵太细,所以唐时就由官方规定某些读音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到了宋代,由官方组织对《切韵》重修,重修后的《切韵》改称《广韵》,分韵为206韵,比《切韵》更细,但同时又明确规定某些相近的韵可以同用。例如: 一东独用 二冬钟同用 三钟 四江独用 五支脂之同用 六脂 七之 到了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着《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将《广韵》中规定可以同用的韵合并为一韵,成了一○七韵。在此以前,金人平水书籍(官名)王文郁着《平水韵略》,根据同样的原则将《广韵》合并为一○六韵,此后出现的各种诗韵,分韵都是一○六韵,简称“平水韵”。平水韵的分韵情况是: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其中平声的韵目是: 上平声 一东 二冬(钟) 三江 四支(脂之) 五微 六鱼 七虞(模) 八齐 九佳(皆) 十灰(咍) 十一真(谆臻) 十二文(欣) 十三元(魂痕) 十四寒(桓) 十五删(山) 下平声 一先(仙) 二萧(宵) 三肴 四豪 五歌(戈) 六麻 七阳(唐) 八庚(耕清) 九青 十蒸(登) 十一尤(侯幽) 十二侵 十三覃(谈) 十四盐(添严) 十五咸(衔凡) “平水韵”虽出现在南宋,但它的分韵符合唐人用韵的实际情况。例如: 李商隐《无题》 东韵(平水韵) 昨夜星辰昨夜风,(东)画楼西畔桂堂东。(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东)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东) 嗟尔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东)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支韵(平水韵) 流落征南将, 曾驱十万师。(脂) 罢归无旧业, 老去恋明时。(之) 独立三边静, 轻生一剑知。(支) 茫茫江汉上, 日暮欲何之?(之) 朱庆馀《宫词》 元韵(平水韵) 寂寂花时闭院门,(魂)美人相并立琼轩。(元)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元) 李商隐《登乐游原》 元韵(平水韵)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元)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魂) 2.用韵的位置 近体诗用韵的位置规定在二、四、六、八句的末一字。第一句的末字可用韵亦可不用,没有严格的限制。从习惯上说,五言的第一句一般不用韵,七言的第一句一般用韵。 3.一韵到底,中途不许换韵 以下两首诗,从句数、字数、对仗看很像律诗,但由于中途换韵,平仄也不合律,故数古风(古诗): 王勃《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语), ―――△――△ 佩玉鸣鸾罢歌舞(麌)。 △△――△―△ 画栋朝飞南浦云(麌), △△―――△― 珠帘暮卷西山雨(麌)。 ――△△――△ 闲云潭影日悠悠(尤), ―――△△―― 物换星移几度秋(尤)。 △△――△△― 阁中帝子今何在, △―△△――△ 槛外长江空自流(尤)。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元), ―△――△△― 渔梁渡头争渡喧(元)。 ――△――△― 人随沙岸向江村(元), ―――△△―― 余亦乘舟归鹿门(元)。 ―△―――△― 鹿门月照开烟树, △―△△――△ 忽到庞公栖隐处(御)。 △△―――△△ 岩扉松径长寂寥, ―――△―△― 唯有幽人独来去(御)。 ―△――△―△ 4.用平声韵 律诗都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或平仄不合律,就不是律诗。例如: (1)古绝 古绝不收律诗格律的束缚,属古体诗的一种,例如: 李绅古风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一二句后三字都用了仄声,第二首“谁知”一句连用五个平声,此外两首诗均用了仄声韵。 五言古绝很常见,七言古绝则比较少见,例如: 杜甫《三绝句》 其一 前年渝州杀刺史, 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狼虎, 食人更肯留妻子。 其二 二十一家同入蜀, 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 回头却向秦云哭。 其三 殿前兵马虽骁雄, 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 妇女多在官军中。 一二首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