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3
年中
经济师
职称
考试
经济基础
知识
笔记
201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
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
③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类别
含义
需求函数
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需 求曲线
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②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③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类别
含义
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规律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供给曲线
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供给量(Q),纵轴表示价格(P),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9、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含义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我国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影响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后果
出现严重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利时,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措施
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适用范围
严重影响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行,只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驶 期化
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10、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取其绝对值。
1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
类型
含义
适用
点弹性
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弧弹性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12、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③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
1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通常的规律是,商品限制越狭窄,则越有弹性。
②商品的重要性
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③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④时间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14、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①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②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③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1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动
16、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①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如:牛肉价格上升,在羊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羊肉需求增加。)
②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汽车价格下降,对汽车需求量增加,从而对汽油需求量增加)
③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17、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18、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①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②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19、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
20、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①Es>1,供给富有弹性;
②Es<1,供给缺乏弹性;
③Es=1,供给单位弹性;
④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⑤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21、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
②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1、效用理论
①经济人假设: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②效用的定义: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③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字,但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④边际效用理论: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 TU=
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MU=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2、无差异曲线
①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含义
完备性
如果只有A和B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①对A的偏好大于B;②对B的偏好大于A;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
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
可传递性
假定有A、B、C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又大于C,那么对A的偏好必定大于对C的偏好。
注: 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如果两组商品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较多的那个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
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消费者满足程度无差异、偏好无差异。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图2-1 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 图2-2 无差异曲线图
上图X1食品消费量、X2衣服消费量、I无差异曲线,I上的A、B、D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一是当衣服减少食品增加或食品增加衣服减少,消费者的偏好不受影响;二是两者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就不一样,同时增加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同时减少也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而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2】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意味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图1-10 商品边际替代率
【注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掌握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4、“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总效用
边际效用
TU上升
MU>0,但递减
TU最大
MU=0
TU下降
MU<0
5、预算约束的含义: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的公式:假如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1、 X2,两种商品价格为P1、P2,则此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
6、预算约束线的含义: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A点坐标(0,m/P2)、B点坐标(m/P1,0)
预算线的斜率=,即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图中AB两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为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①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收入有剩余)
②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买不起)
③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
④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7、影响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因素:收入、商品价格。
①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②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如果一种商品X2价格不变,一种商品X1价格变动,则预算线中纵轴的截距固定不变,而横轴的截距变化。X1价格上升,截距变短,预算线向内旋转;X1价格下降,截距变长,预算线向外旋转。
③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
8、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①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实现效用最大化(图2-8)
图2-8 消费者均衡 图2-9 需求曲线的推导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在切点C,无差异曲线I2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掌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②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图2-9)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价格变化。
价格-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9、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①正常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都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②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其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需要注意: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而正常品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
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企业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2、企业形成的理论:
①企业本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
②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③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3、生产及相关概念
有关概念
具体内容
生产
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
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服务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投入
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注】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劳动:指人们生产活动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实物形态(资本品或投资品,包括厂房和设备等)、货币形态(货币资本)。
产出: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和无形的服务产出(医疗、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
4、生产函数的含义: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①前提:技术不变的情况下。
②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③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
5、函数表达式: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1,X2……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Q=f(X1,X2……Xn)
6、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研究企业短期行为
①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L:表示劳动量。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②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7、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MP>0时,TP上升; 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
①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
②)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
③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8、总产量曲线图形
根据MP曲线的图形可以给出TP曲线。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此时MP递增),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此时MP下降,但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
①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②在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③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9、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相交之前,MP>AP,AP上升;相交之后,MP<AP,AP下降。
1)劳动投入在L1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2)在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在L2后,平均产量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L2时平均产量最大;L3时总产量最大。
10、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含义: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企业只有在长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规模报酬的类型:
①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②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③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因此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单位生产成本最小。
11、成本的含义
机会成本
是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丧失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
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
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它实际上是机会成本,应当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和计算。
企业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经济利润
(超额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正常利润
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12、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①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C=b+f(q)
其中b:固定成本;f(q):变动成本;C:总成本
②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C=f(q)
【注】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13、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①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②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
即:ATC=TC/Q=TFC/Q+TVC/Q
TFC/Q:平均固定成本;TVC/Q:平均可变成本;TFC:总固定成本,TVC:总可变成本,Q:总产量
③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MC:边际成本;△TC:增加的总成本; △Q:增加的总产量
【注】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14、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图3-2)
上述图形分析(图3-2): 注意(图3-3)
①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②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③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15、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图3-3):
①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②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③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④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⑤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⑥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TC,ATC最低;
M点前,MC<ATC,ATC下降;M点后,MC>ATC,ATC上升,
⑦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VC。M’之前,AVC下降,MC<AVC,;M’之后,AVC上升,MC>AVC.
⑧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四、市场结构理论
1、市场结构的含义: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
①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一个行业内企业数目越多,其竞争程度就越高,垄断程度就越低。本行业只有一家企业,为完全垄断市场;有少数几家大企业,为寡头垄断市场;企业数目很多,为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
②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③进入障碍的大小。一个行业进入障碍越小,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
根据这三方面的不同特点: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类型。
3、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市场结构类型
含义
特征
举例
完全 竞争 市场
又叫纯粹竞争, 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很多;同质;了解;自由)
①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它们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的力量;
②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③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④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现实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这些特征的市场,
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属于近似的例子。
完全 垄断 市场
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
①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②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
③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
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 竞争 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既有垄断 又 有竞争、既不是完全 竞争又不是完全垄 断而接近于完全竞 争的市场结构。
①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②产品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的程度的控制,而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③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
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许多产品都可以列入这种市场,如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
寡头 垄断 市场
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
①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
②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③他们对价格有很大程度的控制;
④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美国汽车工业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其他国家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也都可划入寡头垄断市场
4、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收益类别
定义
计算
总收益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入 。
总收益R=P·Q
平均收益
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
平均收益AR=R/Q=P·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
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
边际收益MR =△R/△Q
=△(P·Q)/ △Q=P
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由此可推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
即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单价,单个企业的平均收益线AR、边际收益线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例如:产品单价10元,销售量1万件时,R=10万元销售量2万件时,R=20万元 AR=10/1=20/2=10元 MR=(20-10)/(2-1)=10元,如下所示
P
d
Q MR=AR=此时的均衡价格P (图4-2)
5、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决策原则: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此时的产量为最优产量。
此时企业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若是盈利的,企业的利润此时最大,若是亏损的,此时亏损一定是相对最小的,总之,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企业处于MR=MC时,是最优的产量,所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既可以作为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也可称为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P
MC
A d1
MR=AR=均衡价格P
0 Q1 Q2 Q3 Q
图4-3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产量决策
短期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交于A点,A点左侧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企业会提高产量,增加利润。A点右侧,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会减少产量,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在A点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此时企业既不能增加产量也不能减少产量,即在A点上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在长期生产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仍然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6、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
①政府垄断;政府对某一行业实行完全垄断。我国政府对铁路、邮政等就是完全垄断。
②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③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④自然垄断: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规模经济就是企业或厂商的平均总成本会随着产量的扩大而不断下降 。
7、完全竞争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②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因为个别企业无法决定市场价格,只能按照既定的价格,也就是整个行业供给和需求确定的价格出售产品)。
8、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见图4-3)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按照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来选择最优生产规模。
①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扩大产量,供给增加;
②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缩小产量,供给减少。
所以: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
9、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①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二者完全相同,这是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
②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10、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企业的边际收益不等于平均收益或价格,而是小于平均收益。(原因是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结论: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即一条线);但是由于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所以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P
AR(DD)
MR Q 图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