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名师测控
教案
名师
测控
年级
数学
RJ
下册
《新教案》word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1 相交线
1.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邻补角,培养识图能力.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
▲难点
1.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2.初步体验推理的方法.
◆活动1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中有相交线和平行线吗?若有,请找出来.
2.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相交线和平行线的例子吗?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2 探究.
提出问题:
(1)用量角器度量出图5.12中∠1,∠2,∠3,∠4的度数,看一下∠1与∠2,∠1与∠4,∠3与∠2,∠3与∠4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判断一下∠1与∠3,∠2与∠4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观察图5.12中,∠1的两条边是什么?∠2的两条边是什么?∠1与∠2的两条边在位置上有何特殊关系?
(3)观察图5.12中,∠1的两条边是什么?∠3的两条边是什么?∠1与∠3的两条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与∠4呢?
(4)在图5.11剪刀把手之间的角的变化过程中,这些关系还存在吗?为什么?
(5)什么叫做邻补角和对顶角?在图5.12中,哪些是邻补角?哪些是对顶角?
(6)对顶角有什么性质?你能证明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两个角有一条__公共边__,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反向延长线__,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两个角有一个公共的__顶点__,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__反向延长线__,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__相等__.
二次备课笔记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3 例1.
例2 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射线,则:
(1)∠1的对顶角是__∠2__,∠3的邻补角是__∠BOE__;
(2)∠5的对顶角是__∠AOD__,∠1的邻补角是__∠5与∠AOD__.
例3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04°,求∠BOD和∠BOE的度数.
解:∵OA平分∠EOC,∠EOC=104°,∴∠AOC=∠AOE=∠EOC=52°,∴∠BOD=∠AOC=52°,∠BOE=180°-∠AOE=180°-52°=128°.
练习
1.教材P3 练习.
2.如图,∠α的度数等于(A)
A.135°B.125°C.115°D.105°
3.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D)
A.90°B.100°C.120°D.180°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2,∠1∶∠3=1∶8,求∠4的度数.
解:设∠1=∠2=x.
∵∠1∶∠3=1∶8,
∴∠3=8x.
∵∠1+∠2+∠3=180°,
∴x+x+8x=180°,
解得x=18°,∴∠4=∠AOC=∠1+∠2=2x=36°.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2.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1.作业布置
(1)教材P7~8 习题5.1第1,2,8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5.1.2 垂线
1.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垂直的概念,能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通过画图,理解垂直公理及“垂线段最短”这个公理.
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重要概念.
▲重点
垂直定义、垂直公理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垂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1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回答问题:
大家都看到过跳水比赛,上面几幅图片中是几种不同的入水方式,你知道哪个图片中运动员获得的分数最高吗?在获得分数最高的图片中,你知道运动员的身体和水面之间的关系吗?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3~4 部分内容.
提出问题:
(1)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a,b所成的∠α=90°时,a,b有什么关系?
(2)在图5.15中,当∠AOD=90°时,∠AOC等于多少度?∠BOC等于多少度?∠BOD等于多少度?
(3)在图5.15中,如果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90°,那么AB⊥CD.反过来,如果AB⊥CD,那么∠AOC等于多少度?
(4)垂直与相交有什么关系?什么叫垂线?什么叫垂足?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4 探究.
提出问题:
(1)如何利用三角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师可根据口诀“一靠、二动、三画”引导学生完成)
(2)通过画图,你认为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能作几条?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3.教材P5 探究.
提出问题:
二次备课笔记
(1)观察图5.19,你能用哪些方法说明线段PO最短?
(2)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3)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当夹角为__90°__时,称a与b互相垂直,记作__a⊥b__,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垂线__,它们的交点O叫做__垂足__.
2.垂线的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一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垂线段__最短.简单说成:__垂线段最短__.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垂线段的长度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1)如图①,过点P画AB的垂线;
(2)如图②,过点P分别画OA,OB的垂线;
(3)如图③,过点A画BC的垂线.
图① 图② 图③
解:(1)(2)(3)如图所示.
例2 如图,AB是一条直线,OC是一条射线,OF,OE分别平分∠AOC,∠BOC,则OE与OF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解:∵OF,OE分别平分∠AOC,∠BOC,∴∠FOC=∠AOC,∠EOC=∠BOC.又∵∠AOC+∠BOC=180°,∴∠FOC+∠EOC=∠AOC+∠BOC=(∠AOC+∠BOC)=×180°=90°,即∠EOF=90°,∴OE⊥OF.
练习
1.教材P5 练习第1,2题.
2.教材P6 练习.
3.下列选项中,过点P画AB的垂线,三角尺放法正确的是(C)
二次备课笔记
4.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C=∠BOC,OC是∠AOD的平分线.
(1)求∠COD的度数;
(2)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AOC=∠BOC,∴设∠AOC=x,则∠BOC=3x.∵∠AOC+∠BOC=180°,∴x+3x=180°,解得x=45°,∴∠AOC=45°.∵OC平分∠AOD,∴∠COD=∠AOC=45°;
(2)OD⊥AB.理由如下:由(1)知,∠AOC=∠COD=45°,∴∠AOD=∠AOC+∠COD=45°+45°=90°,∴OD⊥AB.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垂线的相关概念.
2.垂线的画法.
3.垂线的性质.
4.点到直线的距离.
1.作业布置
(1)教材P8 习题5.1第3,4,5,6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会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重点
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难点
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写出∠COE的邻补角;
(2)分别写出∠COE和∠BOE的对顶角;
(3)如果∠BOD=60°,∠BOF=90°,求∠AOF和∠FOC的度数.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6 练习下面的内容.
提出问题:
(1)在图5.110中,怎样描述直线AB,CD和EF的位置关系?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了几个角?
(3)在图5.110中,分别找出∠1与∠5,∠2与∠6,∠3与∠7,∠4与∠8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
(4)同(3)分别找出∠3与∠5,∠4与∠6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3与∠6,∠4与∠5呢?
(5)在图5.110中,∠2与∠6,∠3与∠5,∠3与∠6,它们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6)什么叫做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7)在图5.110中,指出∠1与∠5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2与∠6,∠3与∠7,∠4与∠8呢?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如图,直线AB,CD与EF相交,∠1和∠5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同位角__,像这样的角还有__∠2与∠6__,__∠3与∠7__,__∠4与∠8__.
2.如图,∠3和∠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内错角__,像这样的角还有__∠4与∠6__.
二次备课笔记
3.如图,∠3和∠6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但它们都在直线EF的同侧(左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同旁内角__,像这样的角还有__∠4与∠5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7 例2.
例2 如图,根据图形填空:
(1)∠1和∠2是直线__AB,CD__被直线__EF__所截形成的__内错__角;
(2)∠1和∠3是直线__EF,EG__被直线__CD__所截形成的__同位__角;
(3)∠1和∠4是直线__EF,EG__被直线__CD__所截形成的__同旁内__角.
归纳:要判断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可先判断出第三条直线,第三条直线的显著特点是两个角的公共边.
例3 如图,直线DE截AB,AC,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解:同位角:∠2与∠5,∠4与∠7,∠1与∠8,∠3与∠6,∠4与∠A,∠8与∠A;
内错角:∠4与∠5,∠3与∠8,∠6与∠A,∠2与∠A;
同旁内角:∠3与∠5,∠4与∠8,∠5与∠A,∠3与∠A.
练习
1.教材P7 练习第1,2题.
2.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D)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3.如图,AB与BC被AD所截得的内错角是__∠1与∠3__;DE与AC被直线AD所截得的内错角是__∠2与∠4__;图中∠4的内错角是__∠5和∠2__.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1是∠2的同旁内角,∠3是∠2的内错角.
(1)画出示意图;
(2)若∠1=3∠2,∠2=3∠3,求∠1,∠2的度数.
解:(1)如图;
(2)∵∠1=3∠2,∠2=3∠3,∴∠1=9∠3.又∵∠1+∠3=9∠3+∠3=180°,∴∠3=18°,∴∠1=162°,∠2=54°.
二次备课笔记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三线八角”
2.识别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作业布置
(1)教材P9 习题5.1第11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了解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基本事实.
3.会根据几何语言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重点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理解.
▲难点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归纳、理解与运用.
◆活动1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回答问题:
请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1 思考.
提出问题:
(1)在图5.21中,直线a与直线b有没有不相交的情况?
(2)平行线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如何表示两条直线平行?
(3)在生活中,你还能举出两条直线平行的例子吗?
(4)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12 思考.
提出问题:
(1)过点B如何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2)过点C如何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3)通过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同一平面内,__不相交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_相交_和_平行_.
注意: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线段或射线,可能相交,可能平行.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__有且只有__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注意:过直线上一点不能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若没有说明过哪一个点,则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二次备课笔记
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互相平行__.即如果b∥a,c∥a,那么__b∥c__.
注意:平行公理的推论中,三条直线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如图,如果CD∥AB,CE∥AB,那么C,D,E三点是否共线?你能说明理由吗?
解:C,D,E三点共线.理由如下: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例2 如图,在∠AOB内有一点P.
(1)过点P画l1∥OA;
(2)过点P画l2∥OB;
(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所成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解:(1)(2)如图所示;
(3)l1与l2的夹角有两个:∠1,∠2;∠1=∠O,∠2+∠O=180°,∴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
例3
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后打开,折痕为EF,把长方形ABEF平摊在桌面上,另一面CDFE无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为什么?
解:∵CD∥EF,EF∥AB,∴CD∥AB.
练习
1.教材P12 练习.
2.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二次备课笔记
3.读下列语句,画出图形后判断:
(1)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过点P画直线EF平行于直线AB,那么直线EF与直线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点M,P是直线l同旁的两点,过点M画直线MN与直线l平行,过点P画直线PQ与直线l平行,那么直线MN与直线PQ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解:(1)如图:直线EF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2)如图:
直线MN与直线PQ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平行线的概念.
2.平行线的画法.
3.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1.作业布置
(1)教材P16~17 习题5.2第8,9,11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5.2.2 平行线的判定
1.理解平行线的三个判定定理.
2.会简单运用平行线的三个判定定理.
▲重点
平行线的三个判定定理的理解与简单运用.
▲难点
推理的基本格式及方法.
◆活动1 新课导入
1.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1和∠2是内错角B.∠2和∠3是同位角
C.∠1和∠3是内错角D.∠2和∠4是同旁内角
2.如图,点E,F分别在AB,AD上.按要求画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过点E画EG∥AC交BC于点G,过点F画FH∥AC交CD于点H;
(2)在(1)中各自只能画出一条平行线的根据是什么?
(3)EG与FH平行吗?为什么?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2~13 部分内容.
提出问题:
(1)要判断两条直线平行,除了定义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2)在图5.25中,直线CD与直线AB有什么关系?三角尺起着什么作用?
(3)在图5.26中,∠1和∠2有什么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4)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在图5.27中,你能说出木工师傅用角尺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13 思考.
提出问题:
(1)在图5.28中,如果∠2=∠3,能得出a∥b吗?请说明理由;
(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二次备课笔记
3.教材P14 探究.
提出问题:
(1)如图,如果∠2+∠4=180°,能得出a∥b吗?请写出推理过程;
(2)如图,如果∠3+∠5=180°,能得出a∥b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4.教材P14 例.
提出问题:
(1)你能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该问题吗?
(2)在本例中,若把“在同一平面内”条件去掉,结论还成立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就是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_.
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就是_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_.
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就是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__.
2.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__a∥b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如图,若∠1=∠4,∠1+∠2=180°,则AB,CD,EF的位置关系如何?
解:∵∠1+∠2=180°,∠2+∠3=180°,∴∠1=∠3,∴AB∥CD.又∵∠1=∠4,∴AB∥EF,∴AB∥CD∥EF.
例2 如图,已知CB平分∠ACD,且∠1=∠2,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解:AB∥CD.理由如下:∵CB平分∠ACD,∴∠1=∠BCD.∵∠1=∠2,∴∠2=∠BCD,∴AB∥CD.
二次备课笔记
练习
1.教材P14 练习第1,2题.
2.如图,已知∠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A.AD∥BCB.AB∥CD
C.AD∥EFD.EF∥BC
3.如图,若∠1=∠2,则DE∥AB;若∠2=∠3,则BC∥__EF__.
4.如图,已知AB⊥AD,CD⊥AD,∠1=∠2,那么直线AE,DF平行吗?为什么?
解:AE与DF平行.理由如下:∵AB⊥AD,CD⊥AD,∴∠BAD=∠ADC=90°.又∵∠1=∠2,∴∠BAD-∠1=∠ADC-∠2,即∠DAE=∠ADF,∴AE∥DF.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综合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1.作业布置
(1)教材P15~16 习题5.2第1,2,4,7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2.综合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或计算.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活动1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回答问题:
(1)
窗户内窗的两条竖直的边是平行的,在推动过程中,两条竖直的边与窗户外框形成的两个角∠1,∠2有什么数量关系?
(2)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8 探究.
提出问题:
(1)你能测量出图5.31中每个角的度数并填表吗?
(2)在图5.31的八个角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在图5.31中,∠3与∠5,∠4与∠6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相等吗?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在图5.31中,∠3与∠6,∠4与∠5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度数有什么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比较同位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19 思考及以下内容.
提出问题: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改变截线,这些关系还存在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二次备课笔记
◆活动3 知识归纳
平行线的性质:
(1)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_相等__;
(2)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__相等__;
(3)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__互补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19 例1.
例2如图,已知DB∥FG∥EC,∠ACE=36°,AP平分∠BAC,∠PAG=12°,求∠ABD的度数.
解:∵FG∥EC,∴∠CAG=∠ACE=36°,∴∠PAC=∠CAG+∠PAG=36°+12°=48°.∵AP平分∠BAC,∴∠BAP=∠PAC=48°.∵DB∥FG,∴∠ABD=∠BAG=∠BAP+∠PAG=48°+12°=60°.
例3 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M,N,MP平分∠EMA,NQ平分∠MNC,那么MP∥NQ,为什么?
解:∵AB∥CD,∴∠EMA=∠MNC.∵MP平分∠EMA,NQ平分∠MNC,∴∠EMP=∠EMA,∠MNQ=∠MNC,∴∠EMP=∠MNQ,∴MP∥NQ.
练习
1.教材P20 练习第1,2题.
2.下列图形中,根据AB∥CD,能得到∠1=∠2的是(B)
3.如图,若∠1+∠2=180°,∠3=110°,则∠4=__110°__.
4.如图,CD⊥AB于点D,E是BC上一点,EF⊥AB于点F,∠1=∠2,试说明∠AGD=∠ACB的理由.
解:∵CD⊥AB,EF⊥AB,∴∠EFB=∠CDB=90°,∴CD∥EF,∴∠1=∠3.又∵∠1=∠2,∴∠2=∠3,∴DG∥BC,∴∠AGD=∠ACB.
二次备课笔记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平行线的性质
1.作业布置
(1)教材P22~23 习题5.3第1,2,3,6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5.3.2 命题、定理、证明
1.了解命题、定理、证明的概念.定理、推论是推理证明的依据.
2.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会判断真假.
3.掌握推理证明的格式,并会证明简单命题的真假.
▲重点
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学会推理证明.
▲难点
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及学会举反例证明.
◆活动1 新课导入
1.回顾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当∠1=∠2时,一定有a∥b
B.当a∥b时,一定有∠1=∠2
C.当a∥b时,一定有∠2-∠1=90°
D.当∠1+∠2=180°时,一定有a∥b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20~21 部分内容.
提出问题:
(1)什么叫做命题?命题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什么是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如何找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3)当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都不明显时,该怎么办?
(4)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5)什么叫做定理和证明?你是如何理解定理和证明的?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命题的定义及构成:
(1)表示判断性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__题设__和__结论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题设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结论__;
(3)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__如果……那么……__”的形式.
二次备课笔记
2.命题的真假:
命题分为__真命题__和__假命题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__真命题__.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__假命题__.
3.定理及证明:
(1)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__真命题__,是在今后推理中经常作为依据的一种真命题.但不是所有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都把它当作定理;
(2)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就叫__证明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21 例2.
例2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①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④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⑤如果AB⊥CD,垂足是O,那么∠AOC=90°.
解:①题设: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结论:这两个数的和为0;②题设:两直线平行;结论:内错角相等;③题设: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数;结论:结果仍是等式;④题设: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结论:这两个数相等;⑤题设:AB⊥CD,垂足是O;结论:∠AOC=90°.
例3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若a>b,则a2>b2; (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
解:(1)(2)是假命题,(3)(4)是真命题.
思考:1.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__已知条件__,也可以是学过的__定义__、__基本事实__、__定理__等.
2.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只要举出一个__反例__,它符合命题的__题设__,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
练习
1.教材P21 练习第1,2题.
2.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
①若∠1=60°,∠2=60°,则∠1=∠2;②同位角相等吗?③画线段AB=CD;④如果a>b,b>c,那么a>c;⑤直角都相等.
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④⑤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B)
A.若|x|=2,则x=2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任何一个角都比它的补角小
D.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
4.如图,已知AD∥BE,∠1=∠2.求证:∠A=∠E.
证明:∵AD∥BE,∴∠A=∠CBE.∵∠1=∠2,∴AC∥DE,∴∠E=∠CBE,∴∠A=∠E.
二次备课笔记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命题的概念、组成及分类.
2.定理和证明.
1.作业布置
(1)教材P24~25 习题5.3第12,13,14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5.4 平移
1.理解平移的概念.
2.会欣赏、分析较复杂的平移图案,知道平移的实质是点的平移.
3.会对一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
▲重点
1.分析平移图案是由怎样的基本图案怎样平移而成的.
2.能将一个图形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平移.
▲难点
1.探求图形的平移实质.
2.运用平移知识制作美丽的平移图案.
◆活动1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回答问题:
(1)这五幅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28 探究.
提出问题:
(1)图5.43中4个雪人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完全相同?
(2)画4个雪人时为何要按同一方向移动这张纸?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28 思考.
提出问题:
(1)在所画出的相邻两个雪人中,连接几组对应点,观察得出的线段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2)请在图5.44中任意连接一对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与图中的线段AA′,BB′,CC′在位置、长短上有什么关系?
(3)平移前后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4)你能归纳出平移作图的步骤吗?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__直线__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__平移__.
二次备课笔记
2.平移的性质:
(1)新图形与原图形的__形状__和__大小__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__某一点__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__对应点__.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_且_相等_.
3.图形平移的方向是任意的,不限于水平方向.
4.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
(1)定:确定平移的__方向__和__距离__;
(2)找:找出构成图形的__关键点__;
(3)移:过关键点作__互相平行__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__对应点__;
(4)连:按原图形顺序连接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29 例.
例2 下列现象:①水平运输带输送物体;②高楼电梯上上下下迎送宾客;③教室的门打开或关上;④教室铝合金窗户的滑动;⑤游乐园里过山车的运动;⑥急刹车时小汽车在地面上的运动.其中属于平移的是__①②④⑥__.(填序号)
例3 如图,△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B=6,CC′=12,∠BAC=75°,∠ACB=70°.
(1)求∠A′B′C′的度数;
(2)求线段A′B′,BB′的长度.
解:(1)由平移性质,得∠A′B′C′=∠ABC=180°-∠BAC-∠ACB=180°-75°-70°=35°;
(2)A′B′=AB=6,BB′=CC′=12.
练习
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C)
2.如图,△A′B′C′是由△ABC向右平移4cm得到的,已知∠BAC=80°,∠ACB=30°,A′B′=5cm,B′C=3cm,则∠C′=__30°__,∠1=__100°__,AB=__5__cm,B′C′=__7__cm,AA′=__4__cm.
3.完成下列平移图形:
(1)如图①,平移等边三角形ABC,平移方向是由P到Q,平移距离为△ABC的边长;
(2)如图②,将网格中的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2格.
图① 图②
解:(1)(2)如图所示.
二次备课笔记
◆活动5 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
◆活动6 课堂小结
1.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3.画平移后的图形.
1.作业布置
(1)教材P30~31 习题5.4第3,4,6题;
(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笔记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1.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掌握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重点
1.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难点
掌握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活动1 新课导入
在我校举行的绘画比赛中,欢欢同学准备了一些正方形的画布,若知道画布的边长,你能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吗?若知道画布的面积,你能求出它们的边长吗?
表一
正方形的边长
1
2
0.5
正方形的面积
1
4
0.25
表二
正方形的面积
1
4
0.36
49
正方形的边长
1
2
0.6
7
表一:已知一个正数,求这个正数的平方.
表二: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
表一和表二中的两种运算有什么关系?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40 问题.
提出问题:
(1)你能完成问题中的填表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什么叫做算术平方根?
(3)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有什么特点?
(4)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5)算术平方根与被开方数有什么关系?
(6)什么样的数有算术平方根?
(7)式子成立,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二次备课笔记
◆活动3 知识归纳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__算术平方根__.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a叫做__被开方数__.0的算术平方根是__0__.
2.由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知:a≥0,≥0,即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为__非负数__.
3.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__越大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40 例1.
例2 计算下列各式:
(1);(2)-;(3).
解:(1)原式=;
(2)原式=0.9-0.2=0.7;
(3)原式==9.
例3 已知|a+7|+=0,求a2-20b的算术平方根.
解:∵|a+7|≥0,≥0,∴a+7=0,且2a-3b-4=0,解得a=-7,b=-6.∴==13.
练习
1.教材P41 练习第1,2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25是625的算术平方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