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法兰西内战
法兰西
内战
马克思
人民
主体
思想
及其
时代
价值
陈冬阳
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2 No.1(Gen.No.121)Jan.,2023第22卷第1期(总第121期)2023 年 1 月DOI:10.19329/ki.1673-2928.2023.01.008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陈冬阳(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摘 要: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将“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使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从科学变成现实。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科学界定了人民主体的范围,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人民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原则。新时代,深挖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厘清其演进脉络以及内涵意蕴,对深刻理解这一思想,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关键词:人民至上;法兰西内战;人民主体;巴黎公社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23)01-0028-05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运动民主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丰富而深邃的人民主体思想。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演进图谱,“人民”一直是历任党中央执政理念的永恒主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读法兰西内战,深入挖掘其人民主体思想,不仅可以达到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的,对于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同唯物史观处于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法兰西内战前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演变轨迹,对于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至关重要。1.1 萌芽时期: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这一时期,随着对毕业论文的选择和对社会状况的深入了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开始萌芽。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于自我意识以及对哲学理性与现实世界统一关系的强调,为论证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哲学基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首次真正意义上深入参与社会实践。当时,社会的最大矛盾表现为横征暴敛的普鲁士政府与饱受剥削压迫的贫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担任报社编辑期间,撰写了大量批判普鲁士当局漠视贫民生活状态,维护贫苦大众利益的文章。在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中,马克思意识到议会中的不同势力代表的不是“自我意识”的利益,而是不同社会阶层的物质利益。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中,马克思感受到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已经成为他研究现实问题的“桎梏”,开始关注物质利益的根本性作用,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是他开始关注“现实的人”的前提。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认为造成摩塞尔地区人民贫困的原因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无视了当地居民的经济诉求,这表明马克思的价值观已经完全倾向于底层贫苦大众,并提出了“贵族是依靠人民供养”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思想的萌芽。莱茵报时期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从大学时代的哲学思辨逐渐转向探寻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物质动因。尽管这一时期马克思还未明确提出人民主体思想,但其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莱茵报中。1.2 初步形成时期:从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到 神圣家族这一时期,马克思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主体思想也随之不断发展。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理论,揭示出黑格尔关于国家收稿日期:2022-09-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问题论争研究”(14AZX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 金资助项目“第二国际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论争及启示”(2018M64234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冬阳(1995-),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 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期29制度的分析忽视了人民主体性,实质上是在为统治阶级辩护,提倡实行人民民主制,主张现实中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存在的基础。在论犹太人的问题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鼓吹的关于“政治解放就能实现人的解放”的错误观点,指出只有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在 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2这是马克思首次提出“人民”概念,即“人民”指的是被宗教统治的群众。虽然此处马克思并未赋予人民阶级意义,但可以看到马克思已经向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宣战,主张以“真正幸福”取代“虚假幸福”。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指出私有制是反人道主义性质的,私有制产生了私有财产,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这里,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民是历史主体的思想已经明显表露。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3。这就说明,任何革命斗争只有真正发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最终胜利。1.3 走向成熟时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共产党宣言这一时期,马克思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资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社会实践引入了对历史活动的理解中,指出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创造了生活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推动着社会发展。这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指得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只有靠实践活动才能解放自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系统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指出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的前提是人是不受任何束缚和压迫条件下的自主的自由人。只有当人处于物质的、历史的、自由的状态下,人才是历史活动主体。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只有爆发共产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主体的力量,为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进而实现全人类解放。至此,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即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发动共产主义革命。1.4 深化发展时期: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中,马克思指出,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矛盾,资产阶级无法完成领导人民群众完成彻底消灭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才能完成已经开始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此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力量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具体革命策略还需要继续探索。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指出法国“二月革命”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必须团结起来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实现自由解放。2 法兰西内战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巴黎公社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找到了现实路径。巴黎公社建立后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出发点。马克思指出,公社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所采取的各项经济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4107。2.1 对人民主体的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及生产资料占有的角度对人民主体进行了划分,具体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和中等阶级、知识分子及国际民主人士等。其一,工人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生产关系上,工人阶级是革命积极性最强的阶级。资产阶级政府的残酷镇压与工人阶级政治独立性的增强导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通过革命方式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上,工人阶级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来消灭剥削与压迫。马克思高度赞扬了法国工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他们要等待革命时机,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因为在工人阶级还未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的情况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就会对保皇党有利。思想上,在共产国际巴黎支部的指导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关注下,巴黎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思想觉悟得到了极大提高,并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的领军人物。其二,农民和中等阶级是工人阶级的革命同盟军。当时,法国农民阶级经济上承受着血税和其他捐税的重担,政治上遭受政府公职人员、律师、警察的打压,思想上因宗教教士的欺骗和奴役而无法接受教育。而巴黎公社免除了农民阶级的苛税负担,倡导建立廉价政府,剔除了教育门槛,真正实现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关于战争费用应由战争发动者来清偿的主张,“首先它代表的是法国农民的利陈冬阳: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2023 年安阳工学院学报30益”4145。中等阶级主要包括手工业者、城市中的店主和个体商人。由于中等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性,导致他们只能为统治阶级执鞭坠镫,或者跟随工人阶级一起革命。面对内忧外患,法国资产阶级的无能与反动激起了中等阶级的民族情感,而巴黎公社又切实维护了中等阶级的利益,最终中等阶级意识到只有公开拥护并团结在工人阶级周围,才能获得自身解放。此外,法兰西内战将知识分子及国际民主人士也纳入了“人民”的范围。马克思向来重视知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只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使科学文化从统治者的私有物变成人民群众的现实力量。马克思指出,公社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科学和艺术打破了阶级的束缚,公社中的每个个体都能成为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国际视野是巴黎公社的另一大突出优点,公社团结了来自波兰、意大利、匈牙利、比利时等国的侨民共同进行革命斗争,其中包括符卢勃列夫斯基和东布罗夫斯基等外籍将领,充分彰显了巴黎公社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2.2 阐述了人民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其一,人民是经济生活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劳动者只有在经济上获得解放,才能实现政治上的解放。巴黎公社运动爆发之初,便蕴含着带领劳动者实现经济解放的目的。马克思惊叹道:“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4109马克思之所以如此赞扬,是因为公社的这些经济措施满足了广大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体现了经济平等思想。这里的平等指的不是财富的平均分配,而是公社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利,如公社将资本家留下的工厂交予工人管理,废除了面包工人的加班制度,取缔了剥削工人的职业介绍所等。巴黎公社以前,劳动者从未享有过平等的经济权利,更未曾平等地分享到劳动成果。在这里,他们推翻了他们的“天然尊长”,“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使得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和分享劳动成果。在马克思看来,巴黎公社使人民成为经济主体,人民群众能够占有生产资料,并导致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这是巴黎公社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其二,人民是政治生活的主体。尽管法兰西内战中并未直接提及“人民参与”和“政治生活”的字眼,但其思想却贯穿于文章的始末。在公社中,人民享有对政治机关的主导权。为了防止公职人员褪变为“国家的主人”,公社规定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与工人领取同等的工资。这一措施有效防止了某些人试图通过进入政府任职以求升官发财。此外,公职人员还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与资产阶级国家将议会置于普选权之上的虚假民主不同,公社通过普选选出“人民代表”担任行政、立法、司法、教育等方面的职务,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人民拥有平等的司法权,并且军队属于人民群众。公社取消了以往国家机器中常备军和国家官吏两大方面的开支。法官与其他公职人员一样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法官不再是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公社用国民自卫队代替了常备军,大大节省了政府开支,军队也从暴力镇压武器转变为人民实现自由解放的工具。此外,人民还享有最高的监督权。与资产阶级政府自诩为从不犯错不同,公社实行政务公开,自觉将自己的言行和缺点公布于众,接受人民监督。公社各级代表经常参加选民大会,汇报工作情况,听取选民意见,回答选民问题,一旦权力出现偏离人民轨道的迹象,人民就能及时给出反馈,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拉近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