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实践...“在地性”乡村更新改造为例_薛振兴.pdf
下载文档

ID:348595

大小:1.22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学生 乡村 振兴 创意设计 实践 更新改造
129227|2023|02城市更新Rural Revitalization Creative Design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A Case Study of the On-site Rural Renewal of B09 in Shengdun Village,Pingwang Town,Suzhou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实践以苏州平望镇胜墩村 B09 地块“在地性”乡村更新改造为例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苏州平望镇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节点,为提升村落环境,于 2021 年 6 月开展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该大赛架起高校与地方政府的桥梁,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后备人才。文章结合参赛实践,从更新模式、村民意愿、建筑风貌、乡村景观等角度探究乡村空间“在地化”更新策略与方法。希望其思路和设计手法对今后我国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In June 2021,a college student competition aiming at improvement of village environment was held in Pingwang Town which is a key node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n Suzhou.The competition builds a bridg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stimulating the innovation vit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caus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rough the authors scheme involved in the competition,the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on-site rural renewal from the mode,villagers wishes,architectural style,and rural landscape.It is hoped that ideas and design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ing will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u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更新;在地设计;空间优化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renewal;on-site design;space optimization文薛振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振宇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 授(通讯作者)朱微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DOI:10.19875/ki.jzywh.2023.02.041引言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随后,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系列乡建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如何通过乡村更新设计避免乡村失去其独特的魅力,建设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农村,值得认真思考1,2。作者于 2021 年 6 月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江苏省平望赛区)。此次赛事旨在为高校和地方政府架起桥梁,助推地方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该大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文化与旅游厅主办,面向长三角地区高校师生。各高校以组队形式参赛。平望赛区共有 30 个改造地块可供选择,分布在胜墩村、马家港和徐家港三个村内。更新改造以服务村民、改善村落人居环境为主,为后续产业以及农文旅融合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作者所在的设计团队选择了胜墩村 B09 地块并完成了乡村实践,结合此次实践经历,作者从“在地性”设计的角度对当代乡村更新改造进行探究。1 项目概况胜墩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北部,靠近京杭大运河,大运河支流贯穿整个村落。全村总用地面积约 4km2,总人口约 1600 人。村落建筑的整体风貌为江南新式民居,大多数建筑的外立面进行过翻新。B09地块是胜墩村东北侧的一处民居空间(图1),基地面积约 130m2。场地紧邻河道分叉处,河岸对面建筑以传统民居为主,有着完整的天际线。场地三面被当地民居围合成半开放空间,场地内部几乎全部为硬质水泥地面,缺少乡村院落内应有的景观环境。而建筑立面不久前被统一翻新过,但是也只是墙面刷白,局部铺贴了红、白、灰三种颜色的瓷砖。主办方对于该地块的定位是村落的景观节点,用作村民和游客休憩交流的场所(图 2)。2 基于“在地性”的乡村更新策略与实践2.1 乡村更新的“在地性”“在地性”来源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设计思想。其主张设计应当根植于本土环境,挖掘利用当地环境中的设计要素,创造符合地域特征的建筑。“在地性”并不是乡土场所特性的普遍表达,也不是乡土情怀的简单表征,而是针对当下具体乡村场地、使用人群、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层面的多要素回应,并在其中附加了设计的内涵。乡村在地性是各要素的协调统一,不仅仅局限在建筑范畴,将周围环境、场地设计与建造技术相结合,而且也超越了建筑设计本体,包括更新模式的转变,强调多方协调合作,使各方力量都能够参与到乡村营建之中。这种非建筑学层面的乡1302.3 B09“在地性”设计2.3.1 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建筑风貌的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村落的灵魂,也是一个村落保有独特性的底气。而历史文化又涵养出地域性建筑风格5。例如,徽派文化之与皖南村落、海派文化之与上海石库门、侨胞文化之与广东碉楼,莫不如此。因此,在乡村更新过程中,为了避免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脉尤为重要。胜墩村 B09 地块内的原有建筑采用双坡硬山屋顶,上铺枣红色瓦片。建筑外墙面一部分铺贴上文所述的三种颜色瓷砖,一部分为传统的白色石灰涂料,局部点缀着淡蓝色花砖。窗户为老旧的铝合金防盗窗,门为铁门和木门。整体建筑立面元素过于凌乱,缺乏统一性。对此,团队提出针对性的改造设计方案,首先拆除原本墙面上的彩色贴砖,整体刷新成白色作为立面的基底,屋面铺设陶制青瓦,恢复传统第五立面,以白墙青瓦的柔和色彩与质感融于周围的环境,延续传统江南民居的建筑风貌。传统乡村民居基本上采用砖混结构,因此,在门窗改造上,尽量不改变原有的尺寸,以免损害墙体结构,埋下隐患。门窗不仅是采光通风、连接内外的构件,同时也承担着建筑外立面的装饰作用。用平开的木窗代替原有的金属推拉窗,外门则用木色,通过统一门窗的样式和颜色,与白墙黑瓦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确保改造后的视觉效果(图 3)。2.3.2 村民切实生活的关注村民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他们最为关切自家住宅居住环境的改造提升,其满意与否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成败。设计团队在此次乡村更新中,摒弃以往的城市实践经验,抛弃了单元式、标准化的设计,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家庭人口构成等因素,尤其每家每户的需求各不相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与业主多次深入交流,了解到业主夫妇与母亲共三人居住在一起,其两个女儿居住在外。男主人为当地包工头,妻子为家庭主妇。在设计过程中,将他们的生活习惯、对于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建筑外观的想法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纳入设计的考量,不断优化,形成具有特色的农宅设计方案。(1)雨棚的置入传统乡村民居多为合院式住宅,通常由几个建筑围合组成。空间大致可分为堂屋、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储藏间这几类6。厨房、卫生间与储藏间往往独立于主体建筑之外,其间无外廊相连。这就导致阴雨天村民需要冒雨或者撑伞来往于各个房间。尤其主人需要将饭菜在厨房烹饪完成后穿过院子送到厅堂,既不方便也不卫生,这种生活方式在当今农村已不再适用。由此,设计团队考虑在原有建筑立面上加设雨棚(图 4),可遮风避雨。雨棚采用单坡形式,利于雨天排水,也符合传统的建筑风格。雨棚的木骨架结构,与门窗相统一。而玻璃顶不影响采光,既减轻了加建提升。乡村更新的内在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可能适得其反,破坏了村落文脉。2.2.2“在地性”乡村更新模式如今,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上而下、单一主体的乡村更新模式已不再适宜,而自下而上、多方合作的乡村建设模式反而更加符合“在地性”的内在要求。在平望赛区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多次实地调研,对村委、业主等多方进行了访谈,明确了村落文脉、场地现状与各方的改造需求。团队与当地保持联系,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推进后续工作。平望镇政府作为主办方,不断为设计团队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业主也十分配合,对自家院落更新实践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专家学者在项目中承担着学术支持的角色,积极参与每个项目更新方案的研讨,为设计方案提供中肯的意见。施工队来自当地,非常熟悉当地的营建方式,为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使设计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在实践过程中,自下而上,多方参与,共同完成了此次乡村更新实践。村在地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建筑学的在地化发展3。近年来,在国内诸多建筑师下乡进行乡村实践的过程中,“在地性”设计这一乡村更新手法被广泛采纳,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实践成果。2.2 乡村更新模式的转变2.2.1 传统乡村更新模式我国传统乡村振兴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政府主导,规模化地对乡村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和民居进行改造;二是社会资本对乡村进行投资,打造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景区;三是以国内外学者为主导,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展学术研究4。以上三种途径,本质上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乡村更新模式去实现。这些模式虽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改善乡村面貌,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却无法适配不同村落的状况。并且,在这种单一主体的更新模式之下,乡村建设的话语权往往集中在某一方的手中,容易与村民的真实需求脱节,更新主体缺乏多样性,村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根本性图 1B09 地块区位图(图片来源:作者改绘)图 2B09 地块总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3立面改造前后对比图(图片来源:设计团队自绘)图 4雨棚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5室外茶室效果图(图片来源:设计团队自绘)131227|2023|02城市更新参考文献:1王建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刍议J.建筑学报,2015(02):9-12.2徐小东,沈宇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建筑更新策略与技术途径J.景观设计学,2018(06):24-35.3孙大鹏,韩晔.微更新策略下山西乡村建筑的在地设计实践J.山西建筑,2021(13):16-20.4唐梦莹,杨明.自上而下的乡村更新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21(33):92-94.5叶洁楠,王浩,杲恬恬.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的存续与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19-25.6成辉,梁锐,刘加平.西部乡村建筑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888-893.7黄逍宇,陈景衡.美丽乡村建设中新民居建筑空间的继承与更新J.建筑与文化,2017(06):80-81.雨棚后建筑的体量感,又丰富了建筑立面的层次。(2)院落空间的塑造院落是此次更新的重点,设计团队通过与大赛主办方以及业主的交流协商,最终将整个院子分为开放休闲、公共休息、餐饮、停车储物四大功能区。通过多种功能的相互融合,引导不同人群的汇入。人们在场所中各得其所,共同感受乡村空间的宜人尺度,为业主提供了一个“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化院落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