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
江苏省
高考
语文试卷
解析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 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解答】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励精求治: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句中是指艺术创作,应该选用“精益求精”,排除B、D;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句中修饰“作品”,指“作品”新,选用“耳目一新”,排除C;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根据句子语境,是说作品美,而不是多。选用“美不胜收”。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考点】24:修辞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
【解答】解析:
A、“一带一路”比喻为“新引擎”;
B、没有比喻;
C、“网络病毒”比喻为“洪水猛兽”;
D、“东道主在观念”的转变比喻为“弯道超车”;
故选:B。
【点评】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3.(3分)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2A:对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对联的要求: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同,三是结构相同,分析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解答本题,首先从内容上分析,然后从结构上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判断选择。
【解答】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苏轼对湖南桃花源景色的一种赞美,突出苏轼的旷达而深渊的人生情怀;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这是对杜甫草堂的描绘,突出杜甫一生的心路历程;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这是对李白的礼赞,“狂”、“醉”二字活脱脱勾画出李白那种我行我素、纵情诗酒的狂放与豪侠之气;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这是杜甫草堂的上一则对联,写出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边草堂生活过,表达一份静谧的闲情生活。
故选:D。
【点评】做好对联题要做到下面两点:
(1)关注佳联妙对,增加感性认识。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诗词名篇目中的对偶句的赏析,像王勃、李白、杜甫、苏轼、毛泽东等的佳联妙对以及民间楹联和诗联。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外,我们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名胜古迹也有很多好对联,也是值得一读的,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拟写对联。
(2)加强拟写训练,不断拓展思维。
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考点】26: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六句话,明确总体话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代词和关联词),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
【解答】解析:
“这三者”应指“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所以④句排第一位,排除A、B项;②⑥③句中的“资禀性情”、“身世经历”、“传统习尚”与“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形成照应关系,所以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可按下面的方法去做:
1.注意话题的统一,陈述对象的一致;
2. 上下文的文意合理,语句合乎逻辑,尤其是要注意语句间的关系,如,是否有先后顺序,关联词的搭配,看是否有总分、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
3. 如有比喻,要看本体喻体应一致;
4.注意前后句式应相同,前后语序要一致;
5.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感情色彩要一致;
6.注意前后音节和谐,语句结构要完整;
7.一般来说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要在后。
5.(3分)下列诗句中,与图中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如果是选择题,则需将图文和选项结合起来,互相映照即可。
【解答】作答本题,关键在于观察图,图中有一艘船,艄公正站在船头等待,很明显是有人要乘船离开。再结合选项,只有D项提到“离别”之意。
故选:D。
【点评】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将图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只需将图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航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昭,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望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
B.先生往谒
谒:拜见
C.称之不置
置:置办
D.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将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②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4)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热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应关注课本,重视积累。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4)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应基于文本组织答案。
【解答】(1)C 置:放、搁,不置即不舍、不止;译文:称赞不止。故选C。
(2)B“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错,文中的“三代”应指夏、商、周,也即先秦时。故选B。
(3)①先容甫:省略句,省略“于”,比汪容甫靠前;前一个“以”:因为;后一个“以”,凭借;北面:面向北侍奉,弟子行敬师之礼;译文:我名字比汪容甫靠前,是因为官爵;如果凭借学习,那我比之汪容甫应当像学生一样。
②故旧:旧友故交;存:慰问、抚慰;盖:表原因,大概是因为;笃:忠诚、厚道;译文:他(汪容甫)在得知旧友故交去世后家道衰落,去慰问探望他们的亲属超过友人生前,大概是因为他(汪容甫)的性情忠实敦厚如此啊。
(4)解答本题需要筛选概括文本信息,题干要求从治学、为文两个方面总结,首先从治学上看,抓住文中“罔不综览”“博考”“深于”“识议超卓”“唐以下所未有”等处,可知汪容甫先生阅览面宽,见识广泛,深有学识,很有见解的特点;从为文上看,注意文中“取则于古”“卓然成一家言”等处,可知其文独具特点,无人能比,自成一家。符合文意皆可。
答案:
(1)C
(2)B
(3)①我名字比汪容甫靠前,是因为官爵;如果凭借学习,那我比之汪容甫应当像学生一样。
②他(汪容甫)在得知旧友故交去世后家道衰落,去慰问探望他们的亲属超过友人生前,大概是因为他(汪容甫)的性情忠实敦厚如此啊。
(4)治学方面,研究广泛深刻,见解独到精辟;为文方面,独树一帜。
参考译文:
汪容甫先生名叫汪中,字容甫,是江都人。年少时父亲去世,喜欢学习。家中贫困没有能力购买书籍,协助书商在书市卖书,于是才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二十岁的时候,参加州府考试,凭《射雁赋》取得第一,补录为附生,在诗词文学方面日益精进。仪征县盐船失火,被焚毁的船只烧死的人难以计数,汪先生写作了《哀盐船文》,编修杭世骏为这篇文章写了序文,评价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因此文名传世。当代学识渊博的儒者像学士朱筠,卢文昭,见到汪先生撰写的文章,都赞叹称赏认为他是奇才。
二十九岁时,开始专门研究经学,侍郎谢墉在江东任提学官,特意录取先生为拔贡生。每次考试时,另设一榜单,把他的名字列在其他生员前面。谢侍郎曾经对别人说:“我名字比汪容甫靠前,是因为官爵;如果凭借学习,那我比之汪容甫应当像学生一样。”他就像这样被看重。朱文正公在浙江任提学,先生去探望拜见,答辩扬州割据的事、为节而死的人,写作了三千字的《广陵对》,综括古今,真是天下奇文。尚书毕沅巡视监察湖广地区,招纳文学之人。先生前去投奔,撰写了《黄鹤楼铭》,和歙县孝廉方正程瑶田的书石,嘉定通判钱坫的篆额,当时的人称为“三绝”。
先生对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这些学问,没有不通览的。于是又普遍广泛地查考夏商周三代的典籍礼制,以及文字训诂、名物象数,再加上一些论撰的文字,写了《述学》内外篇。又深入研究《春秋》,写作了《春秋述义》,见解高超卓越,评论的人认为从唐以来所没有。写作的文章植根于经、史,深受汉、魏影响,不沿袭欧、曾、王、苏这些派别,而从古代取法规则,所以超出一般自成一家。
先生本性质朴正直,并不修饰仪容举止,痛恨当时阴阳、释老神怪之说,不遗余力地斥责这些。而遇到一点美行,一句好诗好文,总是称赞不止。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家中贫寒,连粗茶淡饭都供给不了,就变卖文章养活母亲,在母亲身边服侍劳碌,不怕繁杂卑贱。他在得知旧友故交去世后家道衰落,去慰问探望他们的亲属超过友人生前,大概是因为他的性情忠实敦厚如此啊。五十一岁,在杭州西湖去世。
先生,是我父亲推崇佩服的人。他的学问品行,我私下在父亲的教诲中听闻很久了。而先生对我讲的《尚书》训诂,极受勉励,我认为如同读父亲的言论,又有知己的感叹。对先生的事虽然不能全部写下,也想约略举其大概陈述下来,以告知后世的君子。
【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7.(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分析,重点阐释诗歌的核心要素。解答本题时要从关键词入手分析,如“乾坤迮”,“病”“日月遒”“百战铁衣”,天地狭窄无容人之处,日月迫近深感岁月匆匆,疲病交加,无处施展抱负。“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一句流露出一种愁容,无人赏识,内心极为愤懑。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核心内容,从不角度,如表达方式、思想内容、情感表达、观点评价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重点阐述其核心内涵,从尾句的“占”“系”可以分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尾句中的情景句入手分析可得运用了以景结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将“明朝烟雨”拟人化了,并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诗人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沧桑感、苍凉感和人生短暂的空虚感相交织的凄怆意绪。
答案:
(1)①因醉后独倚高阁,天地狭小、国家残败、偏安一隅而愁。诗人酒后独倚高楼,感叹无奈愁苦于国家在战争中的节节败退,领土不断丧失。
②因年迈多病而愁。中年多病,时光易逝,迫近晚年。
③因报国无门,无人赏识而愁。诗人虽深经百战,却不得重用。
④因国家战火不断而愁。诗人深夜无眠,战争中的画角声声不断,不禁无奈悲苦。
(2)尾联运用虚写、想象、以景结情的手法。作者想象未来江岸边梧桐烟雨,自己只能坐拥丹枫孤舟垂钓。借想象烟雨梧桐、丹枫垂钓的景象,表达了无奈于报国无门、无人赏识、山河破碎的归隐之情。
【点评】古诗词的鉴赏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8.(8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 。(《诗经•卫风•氓》)
(2)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4)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来即我谋(重点字:即)
(2)小年不及大年(重点字:及)
(3)一弦一柱思华年(重点字:弦)
(4)无言独上西楼(重点字:言)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重点字:冯、虚)
(6)古道西风瘦马(重点字:瘦)
(7)勇者不惧(重点字:惧)
(8)在地愿为连理枝(重点字:连理)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9.(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拷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小时候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划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的中嗖的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呢?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我再也没回去过。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有删改)
(1)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6分〕
(2)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4分〕
(3)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
(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考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情感。
(3)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
(4)探究小说结尾的作用。
【解答】试题分析:
(1)题干要求结合情节来分析“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那就要先梳理故事情节,从情节中得出她的生活状态,然后分点回答(答题时,答案意思相近的地方要合并)。文章一开始的情节就是“我”白发苍苍朋友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大好天气”,并要求“我”帮忙。而文末也提到,即便她与“我”分开,她一个人也还是做许多蛋糕送给别人。这说明“我的朋友”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第二段写巴迪名字的由来,这个名字是为了怀念她已死的朋友,说明在她的生活中充满了对自己朋友的思念。2、3、4、5段写我们收集各种原材料,为做蛋糕做准备;第六、七段写我们把精心准备的蛋糕送给了那些陌生的朋友们,并且得到了大家的回应,她因此变得非常开心,这都说明在生活中她乐于交友,喜欢与人联系,生活中充满了快乐。第八段写在“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她总是陪着我,还在手心写“我爱你”,说明在生活中她是一个会关爱他人的人。
(2)于我而言,“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说明我对她的眷念和不舍之情,说明我对她如亲人般浓浓的爱意。她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我们相互依靠着,等我长大了,我却离开了她,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说明了我内心的对她的愧疚之情。
(3)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本文要刻画的人物形象是“我”的朋友,题干要求分析小狗奎昵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也就是从小狗奎昵的角度出发分析是如何体现“我”的朋友的人物形象。答题前,先找出写小狗奎昵的信息句,然后分析回答。小狗奎昵第一次出现时,作者写她经历了许多的灾难,文章又提到我的朋友六十多岁一直与我相互依靠,我走后就只能和奎昵为伴,这就暗示了我的朋友命途多舛。奎昵第二次出现,是在我们剥山核桃时,山核桃不多,不见得能做三十个水果蛋糕,但我的朋友会偷偷地拿个奎昵吃,映衬出朋友的善良和对奎昵的关爱。文章中的奎昵第三次出现,得到了满满一勺威士忌,高兴地在地上打滚,而我的朋友此时围着路子跳圆舞曲,映衬出朋友的开心。第四次奎昵出现时,是我们给它买了牛肉骨头,并且把骨头挂在树上,奎昵看着骨头,该睡了还不肯走;此时的朋友来告诉我,她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说明我的朋友和奎昵一样很兴奋。最后叙述只有奎昵和我的朋友作伴,映衬出我的朋友的孤独。
(4)小说结尾的作用,往往要从文章结构、人物形象、文章主旨、故事情节、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作者最后写到“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这一段天气刚好和文章开头相照应,结构更加严谨。手法上来说,“我的朋友”刚开始与“我”生活在一起,但后来有了新家,就基本没有回去过。与前文的天气好的时候,我的朋友喊我做蛋糕形成鲜明对比。主旨情感上,凸显出我对朋友的愧疚、思念与眷恋情。从人物形象上来看,结尾的那句“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含蓄地揭示了我的朋友的结局。
答案:
(1)①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小说中“我的朋友”,虽然白发苍苍,但一直很积极,总是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②怀念旧友,总是生活在思念中。她的好朋友早死,为了表示纪念与不舍,她叫我“巴迪”;
③与“我”相互依靠,关爱我。“我”七岁,她六十的样子。从小两人就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并且在“我”睡不着的时候,在手心写“我爱你”。
④乐于交友,好与人联系。她害羞,与很多陌生人作朋友,且一直与外面的世界相互联系。
(2)①对“我的朋友”的不舍与眷恋。:“我”从小就与她生活在一起,有她的地方就有家,表现了“我”的不舍与对她的眷恋;
②对自己再也没回去的愧疚。虽然有不舍与眷恋,但我再也没回去过,是有一些愧疚的。
(3)①奎尼一路小跑在童车旁,又说它躲过了很多灾难。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我的朋友”的命运多舛;
②“我的朋友”给他核桃肉吃,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奎尼的关爱;
③奎尼在地上打滚,显现了“我的朋友”的高兴,突出了她的心情;后文的该睡了但它还不走,也显示了“我”和朋友的内心的兴奋;
④最后叙述只有奎尼与“我的朋友”作伴,表现了她的孤独,也表了我的愧疚。
(4)①结构上。首尾呼应,从开头部分的大声说可以做蛋糕,到结尾处也有一样的话,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与题目,使得结构严谨;
②手法上。前后对比。“我的朋友”刚开始与“我”生活在一起,但后来有了新家,就基本没有回去过。与前文的好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③主题与情感上。突出了“我”对朋友的愧疚、思念与眷恋之情,深化了主旨;
④形象上,前后文相同的话语,突出表达了“我的朋友”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生活态度。虽然她“爬不起来”了,暗示了人物的结局。
【点评】(1)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2)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0.(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的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
(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论述思路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结构,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基本能力。首先可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谱”的含义主要集中在文本第3段,筛选相关内容有:“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然后将这些含义分点分条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论述思路的基本能力。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4段,一般思路为“首先引出什么话题,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段围绕“菜谱”分析层次即可,首先以生活中具体的“菜谱”为主要的对象,说明“菜谱”对于家庭主妇、家庭成员之间的具体作用,再引出“火候”的角度,具体阐述起的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结构,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的基本能力。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艺术家在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然后分析“自由”的限制语“有规律的”,何为“有规律”,为何要“有规律”,这结合文本主旨进行分析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