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三个
解放
理解
百年
奋斗
历史
经验
先锋
2022/6从“三个解放”理解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牛先锋摘 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活力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生产力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党的百年辉煌,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百年辉煌,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辉煌,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从解放思想、解放社会活力、解放社会生产力这“三个解放”的角度来认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它的理解和坚持,而且也有利于动员起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磅礴力量。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解放社会活力;解放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激发社会积极性、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历史;是坚持开拓创新、大胆突破各种束缚,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不断释放出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在百年风雨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共进发展、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恢宏画卷。那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发展中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十条历史经验。本文认为,从解放思想、解放社会活力、解放作者简介:牛先锋,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DOI:10.14130/ki.mzr.2022.06.007生产力这“三个解放”视角来理解,有助于深化对十条历史经验的认识和坚持。一、解放思想:激发社会活力的先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先声;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实践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的幅度。“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潮,鼓动起热情奔放的精神氛围,形成敢想敢干、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从中国近代历史来看,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与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领域引入的“德先生、赛先生”,搅动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思维,引起志士仁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性质、中国发展道路、中国与世界关系等重大问题的思索。这是中国“现代性”的第一次启蒙,是对“传统性”的一次思想挑战。也正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吸引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目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历史证明了,没有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诞生;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党的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不仅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而且也把人们思想搞乱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日益僵化,甚至连“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也都成了模糊不清问题。年 月 日,刊发于光明日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揭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序幕;月 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月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教条式认识的束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战略转移。解放思想不只体现在一般性问题上,在事关党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正是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成功开启了改革开放“三个解放”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即“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三个解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邓小平文选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邓小平文选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引领中国发展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全局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另一方面,在以往的发展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重大事情,体制机制的障碍、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首先需要思想的大解放。习近平明确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并非常有针对性地讲:“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为进一步解放思想,习近平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论证了解放思想的理论根据。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在理论上要有打破教条、开拓创新的勇气。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接续谱写社会进步的新篇章。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紧紧抓住时代特征,深刻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发展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解放思想的角度来看,党百年奋斗的经验证明: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两次新的飞跃;就不可能探索到与城市暴动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与苏联模式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开拓创新、坚持自我革命、坚持胸怀天下,就是对我们党思想大解放实践历程的理论提升。二、解放社会活力:释放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社会活力是一个社会澎湃激昂的生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外文出版社 年版,第 页。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力,是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人构成的有机体,社会活力首先表现为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需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经过思想引领塑造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关系等,形成有序又活跃向上的社会氛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有充沛的社会活力,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斗志、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了社会活力,党就失去了执政的社会基础,就难以形成持续而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凝聚力,这样政党也就沦为了“空壳政党”“僵尸政党”。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解放、动员、汇聚社会活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鼓舞无产阶级革命斗志,发动工人运动,激发社会革命活力,是共产党人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中国近代工业落后,城市产业工人数量有限,而农民占社会人口大多数。针对这一实际状况,在大革命时期,党就把发动工人运动与发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革命军建立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活一切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力量。大革命的失败,使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力量,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土地问题,逐步形成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土地革命的路线,大大调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社会活力,为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造了社会基础。在抗日战争中,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相对立,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把全社会抗日力量联合起来的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辟了全民抗战的新局面。解放战争时期,党逐步形成了“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到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把全社会的活力激发出来、凝聚起来,就能变“一盘散沙”为强大的革命洪流,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使长期积压的社会热情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为社会活力的迸发提供了制度保障。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社会活力,依靠广泛的社会力量,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镇压反革命,稳定了社会秩序;稳定物价,完成土地改革,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实行男女权利平等,从经济政治上保障人民的权利;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塑造新的社会面貌;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鼓舞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这个占世界 人口的东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版,第 页。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版,第 页。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真正的主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进一步高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党敏锐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党的八大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并肯定了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为补充的思想,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体制。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解放社会活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党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采取一切措施,运用一切手段,解放社会活力,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党果断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适时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鲜明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响亮口号。大胆运用利益杠杆来激发社会活力,号召“让全国人民都发财”,实施让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