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小雅
紫砂壶
之中
探索
文化
表现形式
艺术
魅力
周丽娟
PURPLE CLAY紫砂专题152CERAMICS SCIENCE&ART从紫砂壶小雅之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艺术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我们总是通过许多的意象,来展示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寄托,因为我们国人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性格内敛,做事低调,对于自己的情感也不会过分地表露出来,所以从国际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少了一些具象,多了一些抽象的元素,而这也正是其中的魅力之所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器,能够让创作者把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注入其中,然后再让更多的壶友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这是非常具有人文情感和艺术表现的典型代表,也是宜兴紫砂一直长盛不衰、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源。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小雅壶属于作者在融合经典器型之后的创新之作,巧妙的造型设计和线条的完美勾勒,让我们很容易就沉浸在这样一把清水泥全手工抟制而成的作品之中,黄金容量200毫升,也非常适合冲泡各类的茶叶。此壶壶身圆融饱满,特别是肩部的处理,有着传统美人肩一样的手法和韵味,起承转合的流畅度精湛绝伦,下面的收拢使得层次感突出,圈足的设计更是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壶嘴微微上扬,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相匹配的小飞把更是把灵动性和艺术性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设计也是和壶把比较的相似,通过一个简洁的造型,把紫砂器的生命活力点燃,而且这样的一把光素器,明针的功力非常深厚,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装饰来体现其中的玄妙,唯有这样简洁流畅的线条能够表达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小雅壶,作者把紫砂最为传统的光素器按照自己的理解,完美地诠释出来,特别是在工艺的运用方面,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作者为这样一件精妙的小壶起名为“小雅”,也能够反映作者的艺术审美风格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独到的理解,也希望我们广大的壶友在欣赏这样一件作品的时候,跳出普通的艺术审美观念,真正体会紫砂简洁质朴的特征和温润如玉的君子品质。小雅,原本是我们古代经典诗经的篇章之一,主要记载的是先秦时代的诗歌,和我们现在相距甚远,它的内容也非常的广泛,但是和它的名称不符,其中主要记载的并不是我们愉快的生活,而是战争和劳役之苦,通过记载我们能够感受到周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有一些描述爱情思念之美的诗词,缠绵悱恻,令人心驰神往。这样的一个词语,用来命名一把紫砂壶,尤其是光素器的表现,还是非常的贴切。众所周知,紫砂器的历史尽管不是那么的悠久,但是却非常的接地气,它的诞生也是人民群众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之中的发现,反应的是江南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人们对茶陶文化的理解,紫砂矿料常年累月地藏于地下,在经过水与火的洗礼淬炼之后,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这恰是我们生活之中的“小雅”,通过紫砂茶器,让我们的闲情雅致得到寄托,也让紫砂艺术更加发扬光大。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小雅正是有感于紫砂的质感和肌理的质朴,相较于其他的陶瓷和玻璃形态,紫砂更适合作为雅器,而且在长期的泡养和把玩摩挲之下,呈现出如同玉石一般的质感和光泽,把我们国人向往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美好寄托也纳入其中,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器物之美,终归于心。通过小小的紫砂壶,我们能够看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之中无数的紫砂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们能够在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紫砂器之中,感受到紫砂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从而在茶禅一味的氛围之中,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本真。周丽娟【摘 要】一把小小的紫砂器,能够让创作者把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注入其中,然后再让更多的壶友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这是非常具有人文情感和艺术表现的典型代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小雅壶,作者把紫砂最为传统的光素器按照自己的理解,完美地诠释出来,特别是在工艺的运用方面,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作者为这样一件精妙的小壶起名为“小雅”,也能够反映作者的艺术审美风格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独到的理解,真正体会紫砂简洁质朴的特征和温润如玉的君子品质。【关键词】紫砂艺术;小雅;表现形式;艺术魅力论紫砂陶刻作品山海的工艺特色与文化情怀陶刻,顾名思义,即运用一些独特的工具在陶器表面刻出各种花纹,或是增强陶器的艺术个性,或是表达独特的思想内涵,总能为陶器增添魅力,强化工艺价值。陶刻最早是作为装饰工艺出现的,随着紫砂陶器的不断发展,紫砂陶刻的形式也愈发多样,陶刻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被人们看见,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此件山海为一件紫砂壶作品,其中最为亮眼的便是壶身上精美的陶刻装饰,如若缺少了这幅陶刻装饰,作品便会流于大众化,也无法表达出丰富的内涵,不夸张地说,陶刻才是此件作品表现的重点。本文将从色彩搭配、结构布局、细节表现等多个方面对陶刻进行分析,以说明此幅陶刻的工艺特色和创作者在其中寄托的文化情怀。在陶刻工艺出现以前,中国传统的雕刻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为陶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刻最开始是作为紫砂壶的装饰工艺登上舞台的。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紫砂壶艺术发展兴盛,当时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极为喜爱紫砂壶艺术,他召集了自己的艺术家、文学家朋友们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中,将传统的诗词绘画等形式融入紫砂壶中,使紫砂壶艺术朝1着文人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紫砂壶创作的新思路。陶刻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模式,总体上可分为刻底子与空刻两种,区别在于是否事先打好底稿。除此之外还有清刻与色刻之分,前者不用色彩点缀,后者则运用色彩加以点缀。在刀法上,陶刻工艺就更加丰富了,无论是表现自然的名山大川、花草树木,还是表现人物、动物,总能做到形神兼备。在长期的发展中,艺术工匠们仍然在不懈探索,充分借鉴、融合各种优秀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元素,从融合走向了多元。山海的造型为一件紫砂壶,其形态娇小、简约,可爱而稳重,创作者运用段泥来制作此壶,泥色清丽、淡雅,是在为之后色彩华丽的陶刻作铺垫,也更能凸显出陶刻的魅力。陶刻多有对中国古典绘画的借鉴,此壶也是如此。在布局上,创作者采用了画卷式,在壶身正面有一块长方形的空间,如一幅展开的画卷,舒展开阔,仅仅是这样一小块空间便展现出中国的地大物博和那壮阔的风采。在布景上,创作者采用了天空与河流相结合的形式,一上一下的景物纵向拉开画卷的空间,更具辽阔之美。“山海”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而创作却能巧妙地将之“装”入画卷当中,可见创作者有着极强的传统美术功底。在元素方面,创作者选择了白云、太阳、河流、土地等几个平凡而又宏大的意象进行组合,使其在空间结构的巧妙配合中打造出一幅壮丽的图画。从布局及元素的选择上看,创作者直接继承了中国古典绘画的传统,尤其是继承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使作品不停留在对景物的简单描绘上,成功地让人身临其境。此幅陶刻作品最为独特的就是色彩的运用。画中的色彩十分多样,色彩直接有渐变过渡,但又不含混,色彩干净,界限分明。蓝天白云清爽干净,红日的光芒为天空镀上了一层金色。河流清澈,倒映着美好的景象,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创作者并没有采用过于复杂的色彩,但仍然打造出光芒万丈的效果,足以展示中国的美丽风光。传统的绘画是呈现在平面纸张上的,而陶刻要呈现在立体的壶身上,更考验了创作者对布局的掌控,一些细节之处的处理也更具难度。总而言之,创作者掌握了中国古典绘画的精髓与陶刻工艺技法,使绘画与陶刻之间完美融合,才构成了作品的开阔气度。陶刻工艺从一诞生起便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在后续的发展中也始终将这一点作为重要的关注点,所以陶刻对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今天的陶刻艺术,题材已极为广泛,不但注重形式、内容、手法、陶刻技巧,以及陶刻家的文化素养,而且已经注意到了陶刻应该有它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现形式,而不只是把书法、图案搬移到壶2体之上。”所以此壶中的“山海”虽有古意但无古气,具有现代气息,正是由于创作者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创作者设计此幅陶刻作品一方面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中国地大物博,养育了勤劳、善良、聪明的中华儿女,这才有各种艺术形式的诞生;另一方面,创作者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豁达心境的追求,这是更为高妙的境界,体现了中国富于智慧的人生观念和温润的处世态度。在那壮阔的山海之间,人们能够充分享受自然与陶刻工艺之美,也能感受到何为自由之心境。本文对此件山海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其陶刻特点以及陶刻工艺的价值。陶刻艺术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传统作为根基,同时也需要创新的、现代的眼光作为动力,在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中才能展现新的面貌,获得前进的动力,展现紫砂陶刻艺术的工艺底蕴与文化风采。周梦丽【摘 要】陶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一种极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集书法、诗歌、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特征于一体,形成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山海这件作品中的陶刻设计极为出色,文章对其进行了分析,说明了陶刻在艺术构思、工艺表现等多个方面呈现出的特征,挖掘了作品对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赞美和个人艺术理想的抒发。【关键词】陶刻;山河;传统工艺;文化情怀【参考文献】1 史树青.紫砂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55.2 吴光荣.紫砂鉴赏与收藏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63.153CERAMICS SCIENCE&ART【参考文献】1 顾占明.探析紫砂光素器的美学价值以紫砂“掇只壶”为例J.江苏陶瓷,2016(06):25.2 孙梓之.论紫砂“圆珠壶”的圆润之美和文化特征J.江苏陶瓷,2020(02):64,67.一、从融合走向多元的陶刻工艺结 语二、山海的陶刻工艺特色三、山海的文化情怀四、结语DOI:10.13212/ki.csa.2023.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