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ID:3469215

大小:245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09 全国 统一 考试 地理 试卷 全国卷 解析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全国卷Ⅱ) 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 1.(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原产地 D.研发基地 2.(4分)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3.(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如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4分)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5.(4分)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如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 6.(4分)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 7.(4分)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 A.15℃ B.18℃ C.21℃ D.24℃ 8.(4分)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 9.(4分)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10.(4分)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11.(4分)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6分) 12.(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如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13.(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苏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操已拥兵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托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桨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 (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如图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但是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材料三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 全国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年 全国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 (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全国卷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 1.(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原产地 D.研发基地 【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结合热点问题,贴进生产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通过文字材料的呈现,考查考生对工业主导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认知和理解.“玉米叶片为原料且物美价廉”,从中提取隐含信息:该编织袋的加工生产的区位布局应接近有丰富玉米叶的原料地,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解答】解;此题考查高一鲁教版下册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具体如下: 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根据文字材料利用“玉米叶片为原料且物美价廉”中可以提取所隐含信息:该种购物袋的原料是玉米叶片,而且价格便宜;玉米叶体积庞大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故生产厂应接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但是“近期研制”这一题干,容易误导考生,联系科技因素在其区位选择中的影响,考生可能会选择D,其实只要从中科院研究的产品是否都要在中科院生产这样的试问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所以答案应为:A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考查考生对工业主导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认知和理解.这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重点内容.   2.(4分)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考点】V3: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4:可持续发展. 【分析】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解答】解:玉米叶片环保购物袋取代原有塑料制品袋,其意义在于:用易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用品代替难降解的塑料制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考查考生对生活污染(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的理解.   3.(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结合热点问题,贴进生产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运用相关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解答】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型环保购物袋的原料﹣﹣﹣玉米叶的来源地,即玉米这一农作物的广泛种植区,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拥有我国唯一一条玉米带,该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和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玉米带”。而吉林省位于松嫩平原上,又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大的省,玉米叶片最丰富,因此成为该原料导向性工业的最佳布局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知识联系﹣﹣工农业之间的联系、迁移转化的能力.新颖,难度中等.   如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4分)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考点】5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从图可以提取以下信息:各时间段该国的自然增长率,各时间段该国的人口迁移率(注意正负关系,即净迁入与净迁出),各时间段该国的人口变化,即增长率,主要原因不同;该国1951﹣﹣﹣1970年自然增长率较高.1971﹣﹣﹣2000年净迁入人口较多,根据两个时间段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和机械增长情况,50年间该国为人口净迁入国. 【解答】解:A、根据两个时间段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和机械增长情况,50年间该国为人口净迁入国,故正确; B、该国1951﹣﹣﹣1970年自然增长率较高。1971﹣﹣﹣2000年净迁入人口较多,故不符合题意; C、1971﹣﹣﹣198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中数据无法判断人口增了了多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具备一定读图、析图能力和运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4分)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考点】5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图中的信息、题干信息所限,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人口的年龄结构的判断条件不足.但可以确定出该国目前净迁入人口较多,且自然增长率较低,符合欧洲的实际人口增长状况.该国总人口的分析也同样缺失必要条件,即人口总数需受制于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基数. 【解答】解:A、现代型人口再生产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很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得到该特征,故不符合题意; B、自20世纪70年代起,该国就维持着小于1%的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位于欧洲,故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1990年总人口,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该国20世纪70年代前人口增长的状况,再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后该国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00年左右,该国应该面临的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此时青壮年人口比重并不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一定读图、析图,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 6.(4分)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 【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相对高度表示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解答】解:H的海拔高度在2000﹣﹣﹣2200米之间,甲聚落的海拔高度在400﹣600之间,两地高差在1400﹣﹣﹣1800之间,故选1500米,也可借助计算公式:(8﹣1)200<H<(8+1)200,进行两地相对高度的取值界定。 故选:B。 【点评】该题目考察考生的基本学科素养﹣﹣﹣﹣等高线的判读.   7.(4分)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 A.15℃ B.18℃ C.21℃ D.24℃ 【考点】2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气温垂直变化与分布的理解.两地气温相差5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的规律,上午10时两地应相差9度左右,即甲地应为21度左右,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地势差异,下午15时的H地气温与10时时相差不大,而甲地在获取了做够的太阳辐射后的15时,其气温要比上午时的21度偏高,故可确定D选项.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气温垂直变化的理解. 【解答】解:上午10时,当甲地气温是17摄氏度时,根据气温垂直减率(海拔上升100m,气温下降0.6摄氏度),可算出H地气温应为8摄氏度(因为H地比甲地高1500m,气温应该低9摄氏度:17﹣9=8),而H地的实际温度是12摄氏度,高了4度,显然H地是由于受到“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的影响温度才会升高。“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会使温度升高,因而得出影响H地的天气系统是“暖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就是属于暖高压,像热带沙漠地区就是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才炎热干燥。从图中的比例尺可以算出H地到甲聚落应该大约是50KM左右,从题干中交代: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可以算出“该天气系统”每小时移动8.3KM,上午10时到15时,相差5个小时,大约东移50KM左右刚好移到甲聚落,所以15时该天气系统影响到甲聚落,此时甲聚落的气温就应该是上午10时的17℃,和10点到15点所升高的温度,以及受到暖高压影响所增加的温度(17+4=21℃)之和,因此应该是24℃。 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8.(4分)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考点】2A:气压系统与天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图中的高压系统移动的速度是每天约200千米,根据比例尺,H与甲之间大约是50千米,所以高压到达甲需要6小时.根据等高线图在几十公里的山区地形高差相差接近2000米,甲地在典型的山谷中,山谷风在10点之前应该是坡顶凸地冷空气沿坡面下沉,填满凹地,造成甲地偏冷.10点之后,山谷风开始转向,到15点凹地已经被加热了,而且气温高于山顶的H地.夜间山顶降温快,山谷降温慢,所以甲地气流以上升为主,容易形成降水.因为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势较陡,所以空气流动的速度较快,形成暴雨天气. 【解答】解:A、根据甲的地形,存在山谷风,因为等高线密集,地势较陡,所以空气流动的速度较快。山谷中容易形成夜雨,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甲的地形,存在山谷风。夜间山顶降温快,山谷降温慢,所以甲地气流以上升为主,容易形成降水,故不符合题意; C、甲地在典型的山谷中,山谷风在10点之前应该是坡顶凸地冷空气沿坡面下沉,填满凹地,造成甲地偏冷。夜间山顶降温快,山谷降温慢,所以甲地气流以上升为主,容易形成降水,故不符合题意; D、甲是在山谷中,夜间山顶降温快,山谷降温慢,所以甲地气流以上升为主,容易形成降水。因为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势较陡,所以空气流动的速度较快,形成暴雨天气,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天气、天气系统的知识.根据计算,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在控制该区域,但是甲是山谷地区,出现山谷风,在夜间容易产生降水.所以甲经历了高压系统控制,山谷风,夜雨天气.这题需要分析一天的过程,有难度.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 9.(4分)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考点】C4:月相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1:天体和天体系统. 【分析】每个月(农历,以下同)的初一时,太阳和月球的视位置重合,所以我们看不到月亮,之后,月亮和太阳的视夹角逐渐增大,初三就可以看到月牙,到每个月初八,月亮与太阳的视夹角达到90度,我们可在太阳在正西方向时看到月亮在正中天,是上玄月(及半圆型),到了每个月十五的时候,月球和太阳的视夹角达到180度,太阳在正在正西方向时,月亮在正东方向,是满月. 【解答】解:16时,太阳肯定还没有到正西方,月亮就在正中天了,说明月亮和太阳的视夹角小于90度,应在初八之前,初二肉眼还很难观察到月亮。故答案为B初五。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月相变化规律,同时考查了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生活观察能力.   10.(4分)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考点】C1:太阳的圈层结构.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31: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11:天体和天体系统. 【分析】每个月(农历,以下同)的初一时,太阳和月球的视位置重合,所以我们看不到月亮,之后,月亮和太阳的视夹角逐渐增大,初三就可以看到月牙,到每个月初八,月亮与太阳的视夹角达到90度,我们可在太阳在正西方向时看到月亮在正中天,是上玄月(及半圆型),到了每个月十五的时候,月球和太阳的视夹角达到180度,太阳在正在正西方向时,月亮在正东方向,是满月 【解答】解:18时40分左右应是黄昏时刻,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应为上弦月。应在初八之前,初二肉眼还很难观察到月亮。故答案为B初五。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月相变化规律,同时考查了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生活观察能力   11.(4分)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考点】1I:四季和五带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昼长大于12小时;我国将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 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题设中在18时40分左右欣赏到“雷峰夕照”,此时正日落,此日昼长=(日落时刻﹣12)×2=13小时20分钟,昼长夜短,杭州的夏至日昼长介于13小时13分到14小时51分,因此此时杭州是夏季. 【解答】解: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6月上旬,正值夏初,故正确;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3月份,初春时节,故不符合题意;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9月份,秋季,故不符合题意;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冬季,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四季和五带的形成,提取信息,根据农事生产分析判断季节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6分) 12.(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如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考点】62: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11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涵盖地势起伏状况、主要的地形单元等. (2)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3)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 【解答】解:(1)从经纬度坐标图中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西北海岸,进而可根据上述总体定位,结合已学区域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涵盖地势起伏状况、主要的地形单元等. (2)结合已有定位结果,联系该地气候,点明对花卉种植的有利条件,如:降水、温度等. (3)联系花卉种植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着重考虑交通、市场、廉价劳动力,甚至政策. 故答案为:(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背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点评】该题考查考生区域判读、分析、应用等能力.   13.(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苏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操已拥兵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托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桨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 如图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但是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材料三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 全国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年 全国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 (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 【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98: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思考、提取分析信息、运用信息、阐述规律的能力. (4)交通区位主要从:地形、河流来分析有交通的优越性﹣东西水运的咽喉要道;南北贯穿的必经之路. (5)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形相对平坦、灌溉水源充足(洞庭湖)交通繁忙、商贸发达,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气候、土壤等. (6)根据图表的信息,横向比较:同一时期,甲地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数据与变化;纵向比较:同一年份,甲地与全国的对比,不同年份,甲地的不同产业比重变化. 【解答】解:(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有河流经过,因此水路交通便利.根据地图显示的信息:该城市位于本地区山区的出山口,是吴国和蜀国东西交往的咽喉要道,西部山地与东湖的湖泊阻碍了南北的联系,因此本地区也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5)本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这里地势较缓,土壤肥沃,这里湖泊众多,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6)根据图中数字比较可知:甲地的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从51%下降到29.7%)第三产业快速上升(19%到36.8%)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上升(30%到33.5%)在1978年第一产业比重超过了50%,因此这里以前是以农业为主,2007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18.4%),这说明该地农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上升有限,略超过全国平均上升幅度,但第二产业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5.1%),这说明该地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答题与全国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占比上升17.8%),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3.3%),这说明该地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故答案为: (4)交通区位:水陆交通要道(枢纽、节点).分析: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为吴蜀东西相连的水运交通要冲; 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 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5)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平缓,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湖众多);人口较多,交通便利(商贸发达). (6)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21.3%),第三产业快速上升(+17.8%),第二产业的比重小幅上升(+3.5%).第一产业的比重在1978年超过50%,这说明过去该地是典型的农业地区.2007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18.4%),这说明该地农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是该地的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上升有限,略超过全国平均上升幅度(高2.8%),但第二产业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5.1%),这说明该地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答题与全国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占比上升17.8%),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3.3%),这说明该地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解题的关键就是认真读图并结合表格来分析.因此在学生中应该重点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第10页(共10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