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的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3466681

大小:266.50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0 PN 正向 降温 特性 研究
实验报告: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的研究 张贺 PB07210001 一、实验题目: 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基本关系式。 2 在恒流供电条件下,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曲线,并由此确定其灵敏度和被测PN结材料的禁带宽度。 3 学习用PN结测温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 样品架和测试仪。 四、实验原理: 理想PN结的正向电流IF和压降VF存在如下近似关系 (1) 其中q为电子电荷;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Is为反向饱和电流,它是一个和PN结材料的禁带宽度以及温度等有关的系数,可以证明 (2) (注:(1),(2)式推导参考 刘恩科 半导体物理学第六章第二节) 其中C是与结面积、掺质浓度等有关的常数:r也是常数;Vg(0)为绝对零度时PN结材料的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势差。 将(2)式代入(1)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3) 其中 这就是PN结正向压降作为电流和温度函数的表达式,它是PN结温度传感器的基本方程。令IF=常数,则正向压降只随温度而变化,但是在方程(3)中,除线性项V1外还包含非线性项Vn1项所引起的线性误差。 设温度由T1变为T时,正向电压由VF1变为VF,由(3)式可得 (4) 按理想的线性温度影响,VF应取如下形式: (5) 等于T1温度时的值。 由(3)式可得 (6) 所以 (7) 由理想线性温度响应(7)式和实际响应(4)式相比较,可得实际响应对线性的理论偏差为 (8) 设T1=300°k,T=310°k,取r=3.4*,由(8)式可得∆=0.048mV,而相应的VF的改变量约20mV,相比之下误差甚小。不过当温度变化范围增大时,VF温度响应的非线性误差将有所递增,这主要由于r因子所致。 综上所述,在恒流供电条件下,PN结的VF对T的依赖关系取决于线性项V1,即正向压降几乎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这就是PN结测温的依据。必须指出,上述结论仅适用于杂质全部电离、本征激发可以忽略的温度区间(对于通常的硅二极管来说,温度范围约-50℃—150℃)。如果温度低于或高于上述范围时,由于杂质电离因子减小或本征载流子迅速增加;VF—T关系将产生新的非线性,这一现象说明VF—T的特性还随PN结的材料而异,对于宽带材料(如GaAs)的PN结,其高温端的线性区则宽;而材料杂质电离能小(如Insb)的PN结,则低温端的线性范围宽,对于给定的PN结,即使在杂质导电和非本征激发温度范围内,其线性度亦随温度的高低而有所不同,这是非线性项Vn1引起的,由Vn1对T的二阶导数的变化与T成反比,所以VF-T的线性度在高温端优于低温端,这是PN结温度传感器的普遍规律。此外,由(4)式可知,减小IF,可以改善线性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1 对管的两个be结(将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短路与发射极组成一个PN 结),分别在不同电流IF1,IF2下工作,由此获得两者电压之差(VF1- VF2)与温度成线性函数关系,即 由于晶体管的参数有一定的离散性,实际与理论仍存在差距,但与单个PN结相比其线性度与精度均有所提高,这种电路结构与恒流、放大等电路集成一体,便构成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 2 Okira Ohte等人提出的采用电流函数发生器来消除非线性误差。由(3)式可知, 非线性误差来自Tr项,利用函数发生器,使IF比例于绝对温度的r次方,则VF—T的线性理论误差为∆=0,实验结果与理论值颇为一致,其精度可达0.01℃。 五、实验内容: 1 开启测试仪电源,预热数分钟后,将“测量选择”开关K拨到IF,由“IF调节”使IF=50μA,由“∆V调零”使∆V=0,将K拨到VF,记下VF(0)值和起始温度T。 2 开启加热电源,逐步提高加热电流进行变温实验,并记录对应的∆V和T,按∆V每改变10 mV读取一组∆V、T。 3 ∆V到-180mV后,开始降温,仍是按∆V每改变10 mV读取一组∆V、T。 4 整理实验仪器,处理数据。 六、数据处理: 1 初始情况: 2作ΔV-T曲线,求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灵敏度S: (1)升温时: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24.1 29.1 34.1 38.9 43.7 48.5 53.4 58.2 62.9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67.5 72.3 77.0 81.9 86.8 91.5 96.2 100.9 105.6 用Origin作图如下: ΔV-T曲线 其中: Value Standard Error Intercept 41.18692 0.22131 Slope -2.09054 0.00317 故: 截距 (2)降温时: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105.0 100.1 95.3 90.4 85.6 80.8 75.9 71.1 66.3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61.4 56.6 51.8 47.0 42.4 37.7 33.0 28.2 23.4 用Origin作图如下: ΔV-T曲线 其中: Value Standard Error Intercept 38.37469 0.20845 Slope -2.08398 0.00304 故: 截距 (3)综上, 所以所求的PN结正向压降温度的灵敏度 3 求被测PN结材料硅的禁带宽度Eg(0): 理论值 (1)升温: 相对误差 (2)降温: 相对误差 (3)综上: 相对误差 七、误差分析: 1 测量仪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测量环境和仪器性能随机涨落的影响。 2 本实验中最大的误差是测温元件的温度与PN结实际温度之间的误差,这也是影响结果的线性性的主要原因。 八、注意事项: 1 实验前,首先要对测试仪预热。 2 根据ΔV的变化速度,适当的选择控温电流,保证升温与降温时间在20分钟左右,而不是一味的求快。 3 加热过程中,温度最好不要超过120ºC。 4 实验过程中(尤其是做降温实验时),切忌接触样品室中的铜座,以免烫伤。 5 记录数据时,要求ΔV进入所需数据时,马上记录温度,以保证结果的线性性。 九、思考题: 1 测VF(0)或VF(TR)的目的何在?为什么实验要求测∆V—T曲线而不是VF—T曲线。 答: (1)用来计算禁带宽度。 (2)这是因为,在研究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灵敏度S时,测量ΔV与测量VF得到的结果是等价的,而禁带宽度也可以通过与ΔV(0)计算出来;测量过程中,为使得到的数据结果更好的呈现出线性性,要求VF的间隔是一致的,而取ΔV可以更好的保证这一点。 2 测∆V—T曲线为何按∆V的变化读取T,而不是按自变量T取∆V。 答: (1)由于实验中所测得的T与PN结的实际温度之间存在差值,按照ΔV的变化读取T可以减少这种差值引起的误差。 (2)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T的数值的变化速度比ΔV的大得多,因此若按自变量T取ΔV,因此会出现ΔV取相同值时T已经变化了很多的情况,这样的得到的结果缺乏线性性,有很大的误差。 综上所述,测ΔV-T曲线会按ΔV的变化读取T,而不是按自变量T取ΔV。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