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云南省
江川
2023
学年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云南省江川二中2023年-2023年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 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D. 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2.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和乙车上的人B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0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射击对方,若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则( )
A.A先被击中 B.B先被击中
C. 同时被击中 D. 可以击中B而不能击中A
3.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速度达到v,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与物体经过中间位置时的速度之比为( )
A. 1∶2 B. 1∶ C.∶1 D.∶1
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受到的重力为G,平衡时球在A处,今用力F压球使弹簧缩短x,球至B处,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A.Kx B.kx+G C.G-kx D. 以上都不对
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4倍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增加了4 m/s
C.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改变了4 m/s
D.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一定是4 m/s2
6.如下图所示,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 )
A.G>G′ B.G<G′ C.G=G′ D. 无法判定
7.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和第2 s内的位移分别为3 m和2 m,那么从2 s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
A. 1.5 m B. 1.25 m C. 1.125 m D. 1 m
8.如图示,质点从N点沿半径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4R、0
B.、4R
C.、0
D.、2R
9.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 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
C. 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
D. 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说法都可能对
10.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 物体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多选)以初速度v0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物体速率减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12.(多选)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 N,那么,在下列情况下它受到的重力还是2 N的是( )
A. 将它竖直向上抛起 B. 将它放到水里,它被浮起
C. 将它放到月球或木星上 D. 将它放到高速行驶的列车上
13.(多选)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为t,B为AC段的中点,物体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v,则( )
A. 物体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B.A、C之间的距离为1.5vt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14.(多选)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通过计算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B. 位移 C. 瞬时速度 D. 平均速度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小华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纸带上所示.
(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A.刻度尺 B.铁架台 C.停表 D.天平
(2)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
(3)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6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5=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表中.
(4)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图2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5)根据v﹣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按如图甲所示方式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甲 乙
(1)某次测量示数如图所示,则指针示数为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 Ⅰ 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表中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 Ⅱ 的劲度系数.
四、计算题
17.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段内的加速度:
(1)以60 m/s的速度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经12 s停下;
(2)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 s速度达72 km/h.
18.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0~12 s内是怎样运动的?
(2)在0~4 s内、8~10 s内、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19.如下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为mA=mB=6 kg,A和B、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力F=30 N.那么,B对A的摩擦力和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各为多大?(取g=9.8 N/kg)
20.汽车从甲地运动到100 km以外的乙地,问:
(1)汽车先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10 s后达到速度72 km/h,则其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
(2)汽车加速到72 km/h后,保持匀速行驶,某时刻发现汽车有故障,用了20 s刹车,假设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3)汽车运动过程如下,加速10 s后,匀速走了1小时,发现有故障后用20 s刹车,然后修车用了20 min,然后再行驶30 min到达乙地,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1.C 2.C 3.B 4.B 5.D 6.C 7.C 8.B 9.D 10.C
11.BD 12.ABD 13.AC 14.AB
15.(1)A(2)0.1s(3)0.530(4)如图所示
(5)0.417
【解析】(1)因为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不需要秒表,该实验不需要测量小木块和小车的质量,不需要天平,在处理纸带时,需要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故选A.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知每隔0.02 s打一个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第5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5==0.530 m/s.
(3)利用描点法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4)根据v﹣t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
所以小车加速度a==0.417 m/s2.
16. (1)16.00 (2)12.50 能
【解析】 (1)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读数时需估读到毫米下一位,故指针的示数为16.00 cm.
(2)表中对LA的测量有四组数据,应采用逐差法计算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Ⅰ增加的长度.
L0==0.04 m
故k==12.50 N/m
通过计算LB-LA可得出A、B两指针间的长度,进而计算出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Ⅱ增加的长度,从而计算出其劲度系数.
17.(1)-5 m/s2(2)2 m/s2
【解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
18. (1)质点在0~4 s内速度在逐渐增大;
4~8 s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
8~10 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
10 s时质点的速度为0;
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
(2)2.5 m/s2 -5 m/s2 -5m/s2
【解析】 (1)质点在0~4 s内速度在逐渐增大;
4~8 s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
8~10 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
10 s时质点的速度为0;
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
(2)由a=得:
0~4 s内质点的加速度a1=m/s2=2.5 m/s2
8~10 s内质点的加速度a2=m/s2=-5 m/s2
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a3=m/s2=-5 m/s2.
19.15 N 30 N
【解析】绳对A、B的拉力均为FT==N=15 N,
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Amax=μFNA=μmAg=0.3×6×9.8 N=17.64 N>FT,
B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Bmax=μFNB=μ(mA+mB)g=0.3×(6+6)×9.8 N=35.28 N>F,可见物体A、B均相对地面静止.以A为研究对象,对A由二力平衡可得B对A的摩擦力FBA=FT=15 N;
A、B相对静止,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FB=F=30 N.
20.(1)2 m/s2
(2)1 m/s2
(3)15.1 m/s
【解析】(1)=72 km/h=20 m/s,根据可知:
(2)刹车过程中,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
解得:
(3)平均速度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