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3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期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词牌名。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惊动喜鹊飞离树枝。蝉叫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往日。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同“现”,显现,出现。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在黄沙岭道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清风明月稻花飘香蛙声一片鹊惊蝉鸣峰回路转喜丰收爱田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读词语想画面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读词语想画面是常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