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吉林省
实验
中学
2023
学年
化学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树林晨曦中缕缕阳光是丁达尔效应的结果
B. 为提高人体对钙的有效吸收,医学上常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补钙药物
C. 2023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其所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 城郊的农田上随处可见的农用塑料大棚,其塑料薄膜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微小的尘埃或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阳光照射时产生丁达尔现象,A项正确;
B.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补钙药剂,葡萄糖酸钙属于有机钙,易溶解,易被人体吸收,医学上常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补钙药物,B项正确;
C.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是硅而不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
D.塑料薄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C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 棉、麻、丝、毛完全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
C. 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含-OH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故A正确;
B.丝、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含N元素,而棉、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棉、麻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故B错误;
C.CH3COOH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而Na2CO3溶液与CH3COOCH2CH3会分层,因此可以用Na2CO3溶液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故C错误;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水解产物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选A。
3.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④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对于具有变价金属离子来说,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Fe2+,Fe2++Zn=Fe+Zn2+,2Fe2++Cl2═2Fe3++2Cl-,故①错误;
②因为金属元素的原子只具有还原性,故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显正价,故②正确;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越易失去电子,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的离子越难得电子,氧化性越弱,故③正确;
④金属性强弱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只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所以与最外层电子数无关,故④错误;
故选B。
【点睛】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定是正价,因而其原子只有还原性,但其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如Fe2+就有还原性,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所含电子数均为9NA
B. 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1.5NA
D. 10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9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1mol羟基中含有9mol电子,1mol氢氧根离子中含有10mol电子,二者含有的电子数不同,故A错误;
B.Cl2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故标准状况下,11.2LCl2即0.5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5NA,故B错误;
C.23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0.5mol最简式NO2,其中含有1.5mol原子,故在常温常压下,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1.5NA,故C正确;
D.100mL 18.4mol•L-1 的浓硫酸,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84mol,浓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92mol二氧化硫,但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稀,当变成稀硫酸时反应停止,故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0.92NA,故D错误;
故答案C。
【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③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④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⑤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A等。
5.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判断A中有2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B中有3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1,C中有3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4,D中有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选项D正确,答案选D。
6. 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电解质;④盐;⑤化合物
A. ①② B. ③⑤ C. ④⑤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和纯净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必须电离出能反应的离子,故③和⑤正确。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无单质参与,①错误。酸、碱、盐之间的离子反应没有氧化物参加,②错误。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其离子反应中没有盐参与,④错误。故答案选B。
7.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1,2,4-三甲苯 B. 3-甲基戊烯
C. 2-甲基-1-丙醇 D. 1,5-二溴丙烷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主链为苯,从与左边甲基相连的苯环碳开始编号,名称为:1,2,4-三甲苯,故A正确;
B、没有标出官能团位置,应为3-甲基-1-戊烯,故B错误;
C、主链错误,应2-丁醇,故C错误;
D、溴原子在1、3位置,为1,3-二溴丙烷,故D错误。
故选A。
8. 关于分散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不同(固、液、气),它们之间可有9种组合方式
B.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C. 溶液是稳定的分散系,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而胶体是不稳定的分散系,放置会生成沉淀
D. 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光亮“通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不同(固、液、气),它们之间可由9种组合方式,A项正确;
B项,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为溶液,分散质粒子介于1nm~100nm之间的为胶体,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为浊液,B项正确;
C项,胶体中胶粒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也是较稳定的分散系,放置不会生成沉淀,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加热、加电解质等情况下才可发生聚沉,C项错误;
D项,胶体中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
故答案为C。
9.实验室中,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溴需加水密封保存
B.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 碳酸钠溶液保存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液溴具有挥发性,溴的密度大于水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保存液溴时应该放在棕色细口瓶中,并使用水封,故A正确;
B.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故B正确;
C. 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故C正确;
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而导致玻璃塞打不开,所以碳酸钠溶液不能用配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可用配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故D错误;
答案选D。
10. 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 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B. 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C.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含氧化合物,A不正确;
B项,简单非金属阴离子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如Fe2+具有较强还原性,B项正确;
C项,N的+4价有两种氧化物:NO2和N2O4,C项错误;
D项,物理变化中也可以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如HCl溶于水,也可以伴随能量的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B。
11.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 分离汽油和水--分液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蒸馏
C. 分离乙酸与乙酸乙酯--萃取
D. 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
B. 泥沙不溶于氯化钠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 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被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可将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然后用分液法分离,故C错误;
D. 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四氯化碳和溴,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注意根据物质性质的异同选择分离的方法,试题难度不大。本题的易错点是C项,注意乙酸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使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12.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立即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 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OH的溶解过程是放热的,导致溶液温度高于室温,如果在转移溶液之前未将溶液冷却至室温,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则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A不选;
B.氯化铁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亚铁离子,导致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则溶液变色,所以能实现实验目,故B选;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生成氢气中会混入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HCl和NaOH反应,浓硫酸能够干燥氢气,但高锰酸钾溶液和氢气不反应,且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导致得到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C不选;
D.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