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播学教程
按题型
传播学
教程
题型
传播学教程
名词解释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
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流言的发生有两个特点:1: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2: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情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群体暗示:指一种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集合行为中的群体暗示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即在人失去理智判断、分析能力的情况下,对周围信息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现象。
群体感染:指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群体模仿:集合行为中的模仿主要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因为在人们面临突然或灾难性事件时,用常规方法很难应付局面,反应一般是基于本能进行的,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就是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即相互模仿,但是,这种失去理性的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结果又可能是最不安全的。
匿名性原理:指在集合行为中,个体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其姓名和身份,这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会使其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组织传播: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部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具体来说,有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四个功能。
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体意识越薄弱。
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还坏的判断标准。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功能主要在于:1:排除偏离性的意见。2: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众传播: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拉式“三功能说”: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出较全面分析的是拉斯韦尔。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拉斯韦尔的观点被称为传播的“三功能说”。这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即1:环境监视,2:解释与规定,3:社会化功能,4:提供娱乐。
麻醉理论: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拉式和默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信息环境:指一个社会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日本学者藤和彦曾为它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信息环境,即在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并且,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指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复杂化,人们只能通过大众传播认知和把握环境并采取环境适应性行为。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作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这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信息环境”的特点。这样,大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了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
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中社会影响力的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共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新闻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传播制度: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媒介控制:指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对传播媒介实行管理规范和监督控制,通常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传媒的内部控制等。媒介控制不仅包含着国家和政府与媒介的关系,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与媒介的关系,广大受众与媒介的关系,而且包含了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竞争与秩序,生产与消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各种复杂的矛盾。因而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与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具体包括: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该理论认为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最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媒介报刊理论的核心观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又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在17C、18C资产阶级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主要观点包括: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应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是情调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1: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公众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本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极权主义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包括: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审查,这种审查是合法的。4: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高度慨括。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媒介:人的延伸。这个观点的含义是:媒介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 是听觉、视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
“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就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分类的意义是它说明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电视人: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得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环境下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背靠沙发、面向荧幕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牧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灌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这一概念强调了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媒介依存症: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1:过度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3: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互动;4: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他律性欲望主义:是日本学者佐藤毅关于电视媒介对社会价值和消费文化的影响的一种批评观点。他认为,电视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而且还是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它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影像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这样,尽管日本社会中依然存在着阶层或收入的差别,却出现了整齐划一的追求奢侈化倾向。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由勤劳、节俭和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向了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 卢因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者”角色的研究而得出的一种传播理论。“把关人”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这一模式说明,新闻报道是一个对事实加以取舍的过程。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受众:是指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具体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电影等的听众和观众,其特点是:1:规模的巨大型,在人数上超过大部分社会群体;2:分散性,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3:异质性,即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受众即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对象,又对传播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受众的需求,受众对媒介信息内容的选择性接触等,都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而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受众既有立场和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他们的改变。这个概念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最早提出。
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IPP指数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而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大众:是指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大众不同于初级群体或小群体,也不同于集群和公众。其特点是;1:规模的巨大型 2:分散性和异质性 3:匿名性 4:流动性 5:无组织性 6:同质性。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等,从广义上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人的生存权对的基本内容之一。狭义上说,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传媒接近权:出现于20世纪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这一理论的首倡者是美国学者巴隆,他认为一般社会成员可以也应该享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它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传媒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意义:1:把受众的媒介接触看作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它具有某种自主性,有助于纠正“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和影响,对“有限效果”理论也是有益的矫正。
拷贝支配:是日本传播学者清水几太郎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拷贝”是指传媒提供的二手信息,“拷贝”并不是“实物”本身。由于环境的扩大化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他们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拷贝”。人们又缺乏将之与“实物”对照的手段,只能把他们当“实物”的代替物,现代人每日处于“拷贝”的洪水包围中,不可能脱离其影响。清水几太郎的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以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他把手中看作绝对被动的存在观点则有失偏激。
受众即市场: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是一种很普遍的受众观,出现在19世纪30年以后大众传媒向企业经营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在大众传播事业成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更常见。“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征,如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但它容易把传受双方固定为“买房”与“卖方”的关系,更多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和消费特点,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放在次要位置,未从受众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因此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
伊里调查:是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美国伊里县对总统竞选中的宣传战进行调查,以研究媒介对选民政治态度的影响,后写成《人们的选择》一书。研究发现媒体在总统大选中的传播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显著,并提出了“舆论领袖”概念和“两级传播理论”,该研究否定了“子弹论”,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
第三者效应:是美国学者戴维森发表的《传播的第三者效果》中提出的传播效果理论。它的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低估了自己所收到的影响。导致这种情况原因有认知和动机两种,即人们由于认知能力不足,无法正确评估影响,和基于自我保护或提升自尊的动机,刻意强调自己不受影响。
可信性效果:是传播学者霍夫兰在对信源的可信性和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实证后提出的概念。即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小,说服效果越小,这一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传播效果:它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有意或者无意,直接或者间接,显在或者潜在。
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是对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的传播效果的概括。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但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的能动性。
传播流: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们的选择》,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等。
意见领袖:指活跃在人类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
个人影响的人物。是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两级传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两极过程。罗杰斯对此作出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影响的传播的必然是多级的。
休眠效果:指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可信度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立即得以发挥的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它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其作用的是内容本身。
一面提示:旨在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等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它的优点在于能够集中阐发己方观点,简洁易懂,缺点是容易产生咄咄逼人之感,使说服对象产生心里抗拒。
两面提示:指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它的优点在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以“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反感,且能够产生“免疫”效果,缺点在于论旨较复杂,理解难度增加,且提示对方观点时如把握不好分寸,可能会为对方做宣传。
免疫效果:“两面提示”中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疫苗一样,能够使人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有较强的抵抗力。
警钟效果或恐惧诉求:指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它具有双重功效:1: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2: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由于“敲警钟”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还可能导致自发的防卫过反应,带来相反的传播效果。
自信心假说:是传播学者加尼斯从自信息角度对个性倾向与一般可说服性的关系进行考察时得出的结论。即自信息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息越弱,可说服性越高,两者密切相关。
强化效果或补强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的既有立场、信念或态度的补充和强化作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由于“既有倾向”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的作用,大众传播最明显的效果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原有态度的强化。“补强”论是有限效果论的核心观点之一。
“结晶”效果:指大众传播使原来意向不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这个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们的选择》中所概括的大众传播效果类型中的一种。
传播效果中的中介因素:是传播学者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在《个人影响》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 2:媒介本身的特性 3:讯息内容 4受众本身的性质。
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性:指说服者用来“打动”说服对象的两种基本做法。诉诸理性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诉诸感性主要通过营造一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求某种特定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两种做法效果因人因时而异,所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对象是发挥不同方法有效性的前提。
议程设置功能:是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理论假说。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意义:1:重新提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纠正了“有限效果论”;2:重新提出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3:对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新角度。
沉默的螺旋: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提出,包括三个命题: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扩展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理论要点是:舆论的形成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意见。这种环境认知带来的影响是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并导致舆论的产生。
培养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由美国学者格博纳等人提出。他们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事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培养”的过程。
象征性现实:指由大众传播提示的现实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镜子”式的反映。大众传播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纪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外部世界以及其变化的信息,构成象征性现实。虽然象征性现实和客观现实有很大的偏离,当它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主流化效果:指大众传播,尤其是电视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形成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起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主流化效果”是培养理论中的一个观点,是大众传播的“培养效果”的主要表现。
知沟:是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的,指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低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速度大大快于后这群,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原因: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因素。2:传播技能上的差异。3: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4:社交范围;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6: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上限”效果假说:是由卡茨曼提出的大众传播理论。主要观点包括: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的增大,对每个人都是如此;2;新技术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3: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存储能力比人强大很多,信息富裕阶层先使用这些机器,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4:趋势是“老沟”未平,“新沟”又不断出现。
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
全球传播:是国际成本的扩大和发展,其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主体有多元化趋势,媒介除大众媒介外,具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传播关注的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信息主权: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全球信息化、国家主权面临新的威胁因素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包括:1: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2:不受外部干涉,自助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的权利;3: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文化帝国主义:指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的商品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而发展中国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出现了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特点:1: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通过市场进行扩张;2:是文化价值的扩张;3: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得以实现的。
塔尔德: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1:模仿理论,他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这个理论对后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重要影响;2:对舆论的分析,他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舆论的主体——公众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认为报刊是公众股的“精神纽带”。
西默尔:德国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著作有《社会学》《社会分化论》等。是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并最早提出传播网络理论,为后来的传播学者分析人类的传播网络提供了理论支持。
杜威: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中国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仍有影响。
库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是最早系统地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了理论化尝试的学者。他关心的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供了两个重要概念:1: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是社会化的基础;2;镜中我,认为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帕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和芝加哥学派的传播学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帕克提倡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具有社会性,社会性的产生离不开传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传播是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和看法的社会心理过程。
米德: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影响,他提出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李普曼:美国著名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他在《自由与新闻》《公共舆论》等著作中,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还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李普曼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上有强大的影响力。他是较早探讨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
刻板成见: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因此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拉斯韦尔:是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他在传播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是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即著名的5W模式。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卢因: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他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中,成为解释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霍夫兰: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等理论,他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拉扎斯菲尔德:他是在传播学奠基人中对后来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的主要贡献有:1:他提出了一些列理论假说,包括“两级传播理论”“既有政治倾向”“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假说,2:他系统地运用社会调查和量化方法研究传播过程,对传播理论的体系化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造者”。
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1:他创立了传播学。他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其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他最大的功绩。2: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主要有《大众传播学》《报刊的四种理论》等。3: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经验学派:又称传统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该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施拉姆等。特点:1:以实用主义为研究目的 2:多元主义的功能观 ,主要理论观点:早期的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两级传播等强调大众的效果和影响的有限性,受到批评学派批判后提出了“议程设置”等强调传媒有力影响的理论。
批判学派:指在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的学派,20世纪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实际上是对欧洲国家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的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立场进行的研究的总称。主要流派有: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是默多克和格尔丁等,该学派依据马克思阶级与社会的关系,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他们关心的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经济学派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很少关注传播内容本身。
文化研究学派:也称伯明翰学派,以霍尔,霍利等人为代表,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霍尔等人认为,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并通过这种功能从事社会“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从而成为现代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文化研究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该理论把“霸权”看做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的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而实现“霸权”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他们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大众传媒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把支配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掩盖了阶级支配的实质。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哈贝马斯是德国社会学家,属于法兰克福学派。他认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这一合理化过程不及是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的扩大,而且也强化了社会的支配结构和关系。哈贝马斯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
简答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传播的含义,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它是一个将个人和少数人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多人共有的过程。
2:传播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姿态、措辞等,无不反应各自的角色和地位。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不成立。
5:社会传播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行为,即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系统,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基本系统,对社会的环境适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
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处理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因此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它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3:社会信息系统具有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学者普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能够通过人的主体活动实现自身调节和发展,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人类社会的传播,同样具有普遍的系统性。传播学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传播既相互区别,具有各自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又作为社会传播总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1:人内传播具有典型的系统性,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既有接收装置,又有传递装置;既有处理装置,又有输出装置。
2:人际传播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通过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群体传播是更大的系统。其中存在的个体系统有机结合产生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是一个结构秩序严密的社会集合体。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传播系统。
大众传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因此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运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的。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适应。
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对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的一面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表现在: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