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ghyl_jc_wss_jy0901
城乡规划师更新QQ群:180542561 各类资料购买联系QQ:537084732
第九章 其他主要规划类型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
考试大纲
1.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目的与作用
2.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一、居住区规划的实践及理论发展
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他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包括:(1)邻里单位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3)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小学周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1933年C.斯坦和H.莱特提出了美国新泽西州雷德邦规划方案,规划表现出的特点有:更大的居住空间单元、防止机动车交通穿越、人车分流、街道按功能加以区分、住宅面向花园、绿化带形成网络并连接公共设施等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为:
(1)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2)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3)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居住综合体、居住综合区
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这种居住综合体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中得到体现,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试点的齐廖摩什卡新生活大楼比马赛公寓规模更大,服务设施的内容也更丰富。
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区组织形式,可以由住宅与商业、文化、办公以及无污染工业等相结合。居住综合区不仅使居民的通勤更加方便,节省上下班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同时由于不同性质建筑的综合布置,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
我国的居住区规划实践
1949~1978年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居住区按照街坊、小区等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但建设量并不大,有代表性的小区有北京夕照寺小区、上海番瓜弄、广州滨江新村等。
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住房建设由国家“统代建”的模式逐步转向房地产市场开发,建设量大增。在1980年代开展了小区试点等工作,居住区理论得到大量实践,对居住区规划建设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典型小区如:常州红梅小区、天津川府新村、深圳园岭小区等。
1998年以后,个人成为商品住房的消费主体,居住区建设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呈现更加多样性的局面,居住区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越加复杂
例题: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外部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
B.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C.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并与其他机构的服务设施一起布置
D.邻里单位占地约25公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邻里单位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3000~4000人;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邻里单位内小学周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二、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
居住小区与居住区体系
居住区规划的目的是按照居住区理论和原则,以人为核心,建设安全、卫生、舒适、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规划的任务是落实计划,居住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按计划确定用地布局、建筑布局以及有关设施的布局,解决的主要是空间问题,致使很多居住区规划更类似建筑总图。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居住区规划要面对更加综合的问题,涉及投资收益、社会问题、城市环境等方面
居住区的组织形式与空间布局形式
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是居住区规模与配套的关系。空间布局形式是住宅、道路、绿地和配套服务设施等的具体空间布局形态。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和街坊式等多种类型
在不同规划阶段的居住区规划内容
在总体规划层面,居住区规划的重点是住房类型及空间布局、居住区用地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交通及基础设施供应、就业、环境质量保障等内容,从宏观的角度,统筹把握分类、规模及公共服务等问题,对下一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条件和依据。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重点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并且结合居住需求,以及开发、管理的特点,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与空间环境控制,构造居住区体系、合理布局配套设施、设定开发地块、控制公共空间、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居住区的有关要求转换为地块控制指标,作为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条件的依据。
修建性详细规划往往是针对居住用地地块的详细规划,其任务是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并根据区位分析、地块条件、市场需求等,具体布局各类建筑、设施等,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1)安全、卫生的要求;
(2)物质舒适性要求;
(3)精神享受性要求;
(4)与城市相协调的要求;
(5)可持续性要求;
(6)产业化要求。
四、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居住区规划应该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内容,可以分为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成果表达等三个步骤。
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规划结构、配套服务和设施、道路交通、绿地与景观、竖向、管线综合等多方面。
1.居住区规划结构
影响因素
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区位及规划要求、场地及环境条件、人的生活需求、经济性、社会管理制度等
用地规模
《居住区规范》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在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中,居住区级的配套服务设施(中学等除外)、道路、公共绿地在属性上属于城市设施。小区和组团级的配套设施用地属于居住用地
指标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户数(户)
10000~16000
3000~5000
300~1000
人口(人)
30000~50000
10000~15000
1000~3000
居住区空间结构和形态
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内向型、开放型、自由型等。内向型居住区布局形态有中心式、围合式、绿轴式等。开放型居住区布局一般是用地规模较大的居住区在城市路网规划的条件要求下形成的有若干居住地块组合的布局形态。自由式的居住区空间结构常用于山地或地形复杂的用地,建筑及道路、绿地等灵活布局,与用地条件结合,突出与山、水的融合
例题: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居住区由住宅、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组成
B.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3~5万人
C.过小的地块难以满足居住区组织形式的需要
D.居住区空间布局应结合用地条件和功能的需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居住区包括住宅、道路、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四个部分。居住区户数为1万~1.6万户,人口为3万~5万人。居住区空间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组织结构、功能要求、用地条件等因素,规划所确定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相互关系。
2.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与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等九类设施。
按投资管理的属性可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设施三种,例如中小学校属于公益性设施,医院和文化活动中心属于准公益性设施,幼儿园属于经营性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等级
一般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级配套公建多属于非经常性使用,例如医院、文化中心、大型商业设施等,服务半径一般不宜超过500~1000m;小区级配套公建一般是日常使用和经常使用的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例如小学、幼儿园、超市、银行、健身设施等;组团级配套公建主要是居委会、小型商业服务设施、垃圾收集、车库、市政公用设施等
公共服务设施的千人指标与设置规定
千人指标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上一级包括下一级的指标,指标同时给出了上下限,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位、不同居民需求的特点。
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介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及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旧区改建和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其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则酌情增减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可采用分散、集中、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布局。
一般而言,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但部分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要求较高,适合分散布置,例如小学、幼儿园、居委会、基层服务设施等
3.居住区道路系统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居住区内部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末梢,也是居住区的骨架。居住区道路的作用不仅具有组织车行交通与人行交通的功能,也具有保持居住环境、避免穿越式交通,提供居民交往、休闲的功能
居住区道路分级
居住区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道路、宅间小路四级。
居住区级道路一般是城市的次干路或城市支路,既有组织居住区交通的作用,也具有城市交通的作用;小区级道路具有连接小区内外、组织居住组团的功能,也称为小区主路,一般不允许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进入;组团道路主要用于沟通组团的内外联系,主要通行组团内部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交通,也称为小区次路;宅间小路是进出庭院及住宅的道路,主要通行自行车及行人,但也要满足消防、救护、搬家、垃圾清运等汽车的通行
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
(1)根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居住区规模、居民出行方式、周边环境条件以及外围城市交通系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居住区道路系统。
(2)道路布局应考虑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3)可通过道路功能组织,也可通过物业管理等手段,避免无关的交通进入或穿越居住小区,并应采取措施,降低车速,减少交通噪声。
(4)道路布局应有利于消防车、救护车、垃圾车的通行,同时要便于安全防卫
(5)道路宽度应满足人流、车流的交通以及管线敷设的要求。一般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当人流较大时,可设置自行车和人行道,自行车道单车道1.5m,两车道2.5m,人行道最小宽度1.5m。
(6)出入口的设置应考虑车行、人行的主要交通流向,车行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道路交叉口70m范围内。
(7)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8%,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5%;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3%,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2%;当坡度过大时,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9)居住区内应设置贯通的无障碍通路,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10)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11)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12)为减少干扰和保证行人安全,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最小距离
居住区道路网形式
居住区道路网结构在形态上有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等。规则式道路网有格网状、环状、S状、风车状等,一般用于地形较平坦的居住区;自由式道路网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用于地形较复杂的居住区,根据地形特点、建筑布局等确定;混合式道路网是将规则式、自由式路网混合使用。
居住区道路网结构在交通组织上分为人车混行、人车分流两种形式
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
目前阶段,少的可按照0.3辆/每户设置,多的可按照1~1.2辆/每户设置,别墅区住宅甚至要求2辆/每户。停车场的布局应考虑使用方便的要求,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并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节约用地和保证绿地率,停车场宜采用地面、地下、半地下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地面停车率不宜大于0.1辆/每户(地面停车率10%)。地面停车有平行停放、垂直停放、斜列式停放等形式
例题:下列关于居住区道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居住区级道路一般是城市的次干路或城市支路
B.在开放的街坊式居住区中,城市支路即是小区级道路
C.宅间小路要满足消防、救护、搬家、垃圾清运等车辆的通行
D.在人车分流的小区中,车行道不必到达所有住宅单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城市的次干路或城市支路,既有组织居住区交通的作用,也具有城市交通的作用。故A项正确。小区级道路具有连接小区内外、组织居住组团的功能,也称为小区主路,一般不允许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进入。故B项错误。宅间小路是进出庭院及住宅的道路,主要通行自行车及行人,但也要满足消防、救护、搬家、垃圾清运等汽车的通行。故C项正确。居住区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模式时,路网可以采用机动车道路为尽端式,与步行系统分离,在密度较高的居住区,也可以形成立体人车分流,形成地上步行、地下停车、出入口分流的模式。故D项正确。
4.居住区住宅布置
住宅建筑的形式
住宅形式可按照高度分为低层(1~3层)、多层(4~6层)和高层住宅,按照户型组合可以分为板式和塔式住宅。
住宅建筑的布局形式
“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是住宅群体空间的三种基本形式。
行列式是板式住宅按一定间距和朝向重复排列,可以保证所有住宅的物理性能,但是空间较呆板,领域感和识别性都较差;周边式是住宅四面围合的布局形式,其特点是内部空间安静、领域感强,并且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但也存在东西向住宅的日照条件不佳和局部的视线干扰等问题;点群式是底层独立式住宅或多层、高层塔式住宅成组成行的布局形式,日照通风条件好,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但也存在外墙多,不利于保温、视线干扰大的问题,还会出现较多东西向和不通透的住宅套型。
住宅布置中的日照和通风
在布局中注意朝向和建筑间距,保证有良好的日照。达到国家建筑日照标准的方法:充分利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住宅错位、塔板结合等方式。
住宅的通风条件依赖于住宅朝向和地方主导风向的关系、建筑间距、建筑形式、建筑群体组合形式等。
住宅布置中的噪声问题
对居住区外部噪声的防治主要采用隔离法。
对居住区内部的交通噪声的防治,可以采用车辆不进入小区内部,而将车行道设在地块边缘;采用尽端路,减小交通噪声的影响范围;采取减速措施,降低车速等。
例题:下列关于住宅布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住宅日照标准是冬至日1小时
B.室外风环境包括夏季通风、冬季防风
C.行列式可以保证所有住宅的物理性能,但是空间较呆板
D.周边式布置领域感强,但存在局部日照不佳和视线干扰等问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室外风环境包括夏季通风、冬季防风,在多数城市通过建筑布局的“南敞北闭”可以提高居住区内部的风环境舒适度,此外高居住宅增多后,楼间风应通过建筑立面设置导流板或通过建筑小品、地形、绿化等方式加以解决。故B项正确。行列式是板式住宅按一定间距和朝向重复排列,可以保证所有住宅的物理性能,但是空间较呆板,邻域感和识别性都较差。故C项正确。周边式其特点是:内部空间安静、邻域感强,并且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但也存在东西向住宅的日照条件不佳和局部的视线干扰等问题。故D项正确。
5.绿地与环境景观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绿地的功能可以概括地分为休闲功能、物理功能、生态功能和精神功能等四个方面
绿地的概念与指标
《居住区规范》规定“居住区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屋顶绿地)”。其中,公共绿地应符合集中成片,最小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400m2,绿化面积不宜小于70%,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等要求,具有活动、观赏和防灾疏散等功能。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绿地率是指居住区内所有绿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反映居住区的环境条件,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具备:可达性;功能性;亲和性
绿地的布局
居住区绿地分为:居住区公园、小区级绿地、组团绿地、宅间绿地等四个层次。
居住区公园属于城市公园,可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小区级绿地更加接近居民,是居民日常活动交往的场所;组团绿地的服务半径更小,更容易到达,服务组团内部居民;宅间绿地是最接近人的绿地类型,在调查中发现,宅间绿地也是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
6.居住区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内容
居住区的市政工程由居住区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防灾等工程组成。
工程管线分类
按照性能和用途分
给水管道;排水管道;中水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线路;电信线路。
按敷设方式分
可以分为架空线路和地下埋设线路,地下埋设线路又可分为直埋管线和沟埋管线。居住区内的管线应尽量采用地下埋设的方式。
按埋设深度分
可以分为深埋管线和浅埋管线,一般以管线覆土深度作为划分深埋管线和浅埋管线的分界线,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冰冻线较深需要防冻的管线需要采用深埋敷设。
按管线弯曲程度分
可以分为可弯曲管线和不易弯曲管线两种类型。可弯曲管线是通过加工将其弯曲的工程管线,包括电力电缆、电信电缆和自来水管,其他管线属于不易弯曲管线。
7.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主要内容
包括:分析规划用地的地形坡度;制定自然地形的改造和利用方案;确定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等;确定建筑用地的室外地面标高和建筑室内正负零标高;确定其他用地的标高和坡度;确定室外防护工程类型、位置、规模;估算土(石)方及护坡工程量,进行土(石)方平衡
技术规定
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道路的最小坡度不低于0.3%~0.5%,最大坡度不大于7%~9%,并对不同坡度的坡长有限制,对居住区内部通行小汽车为主的入户道路最大坡度可适当放宽,当平原地区道路纵坡小于0.2%时,应采用锯齿形街沟;非机动车道纵坡宜小于2.5%,超过时应按规定限制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应按非机动车道坡度要求控制;车道和人行道的横坡应为1.0%~2.0%;道路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应小于或等于3.0%;广场坡度应为0.3%~3.0%;停车场和运动场坡度应为0.2%~0.5%,为保证雨水的排除,居住区场地内的排水坡度应大于0.2%,且场地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出0.2m以上
技术规定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与结构,结合自然地形,一般将地面设计为平坡、台阶、混合等三种形式,当用地的平均坡度小于5%时,地面常设计为平坡,当用地的平均坡度大于8%时,地面被雨水冲刷严重,同时人的步行不舒适,或者当建筑垂直等高线布置,高差大于1.5m时,宜采用台阶式,或台阶与平坡结合的混合式。
护坡分为草皮土质护坡和砌筑型护坡两种,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1:0.5,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为1:0.5~1:1.0。对用地条件受限制或地质不良地段,可采用挡土墙,挡土墙适宜的经济高度为1.5~3.0m,一般不超过6m,超过6m时宜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m,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1.5m左右的高度退台。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上缘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m
设计表达方法
常见的有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设计等高线法等。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多采用简单的高程箭头法。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居住区中,可采用纵横断面法。在场地平整、土石方调配以及场地的环境设计中,常采用设计等高线法
例题:下列关于居住区竖向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当平原地区道路纵坡大于0.2%时,应采用锯齿形街沟
B.非机动车道纵坡宜小于2.5%
C.车道和人行道的横坡应为0.1%~0.2%
D.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为1:0.5~1:1.0
E.挡土墙高度超过6m时宜作退台处理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当平原地区道路纵坡小于0.2%时,应采用锯齿形街沟。非机动车道纵坡宜小于2.5%,超过时应按规定限制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应按非机动车道坡度要求控制。车道和人行道的横坡应为1.0%~2.0%。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1:0.5。对用地条件受限制或地质不良地段,可采用挡土墙,挡土墙适宜的经济高度为1.5~3.0m,一般不超过6m,超过6m时宜作退台处理。
8.居住区规划指标和成果表达
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用地平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成果表达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成果一般应有规划设计图纸及文件等两大类,具体包括:1)分析图;2)规划设计图;3)工程规划设计图;4)形态意向规划设计图及模型;5)规划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政策法规性文件、自然以及人文历史方面的数据及资料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
考试大纲
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任务
2.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和发展
1.风景名胜区得定义和基本特征
定义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基本特征
(1)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比较集中的景观;
(2)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
(3)风景名胜区应当具备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多重功能
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相对于一般旅游区,风景名胜区是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向上级政府申报,经审核批准后获得政府命名。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命名
相对于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管理依据的法律地位较高,是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
相对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虽然都有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作为管理依据,都突出强调“保护第一”的原则,但由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永久保护和学科研究,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因此,两者在设立目的、性质、服务对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风景名胜区区别与自然保护区还具有提供社会公众的游览、休憩功能,具有较强的旅游属性
2.风景名胜区分类
按用地规模分类
分为小型风景区(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km2)、大型风景区(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500km2以上)
按资源类别分类
历史圣地类;山岳类;岩洞类;江河类;湖泊类,海滨海岛类、特殊地貌类;城市风景类;生物景观类;壁画石窟类;纪念地类;陵寝类;民俗风情类;其他类
3.我国风景名胜区得发展状况
截止2008年7月,在中国已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37处世界遗产,有20余处是或者涉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6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开始实施,明确规定“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是我国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保护和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共资源领域发生的重要历史性的变革之一。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1.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编制原则
首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促进风景名胜区功能和作用的全面发挥;
其次,必须保护优先、开放服从保护的原则;
最后,必须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基本内容
风景资源评价
主要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和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个部分,一般阐述资源分类和风景名胜资源价值重要性等方面的评价结论
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
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功能分区应明确规定用地布局,采用分级方式规定不同分区用地可开发利用的强弱程度,体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不同程度的要求
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
在核心景区,严禁建设楼堂馆所和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严格控制与资源保护和风景游览无关的建筑物建设。
在一般景区,要禁止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设施以加强对区内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
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
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一般由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年游客容量三个层次表示,具体测算方法可分别采用:线路法、卡口法、面积法、综合平衡法等
有关专项规划
(1)保护培育规划;
(2)风景游赏规划;
(3)典型景观规划;
(4)游览设施规划;
(5)基础工程规划;
(6)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7)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9)近期保护和发展规划;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例题: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包括( )。
A.风景资源评价
B.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
C.风景游览组织、旅游服务设施安排
D.游客容量预测
E.生态保护和植物景观培养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风景资源评价;(2)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3)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4)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5)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6)有关专项规划。
2.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成果
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四部分: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基础资料汇编。
3.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设计的项目
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一类用地,如风景游览区、旅游接待区、商业服务区、文化娱乐区、休疗养区以及各种不同规模的游览间歇点或中转连接点等;属于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二类用地,如各种交通设施与基础设施的用地;属于间接为旅游服务的三类用地,如管理用地、居住用地、旅游加工业与农副业用地等
详细规划的内容
一般应包括规划依据、基本概况、景观资源评价、规划原则、布局规划、景点建设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游览与道路交通规划、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控制要求、植物景观规划,以及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环保等基础工程设施规划
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其他要求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的主体是由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自行承担全部编制的相关工作;二是牵头组织风景名胜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进行编制。
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是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自行承担全部编制的相关工作;二是牵头组织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进行编制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单位资质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规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包括甲级、乙级、丙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要求具备甲级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只要求具备规划设计资质,但并没有明确其资格等级,但一般应具备乙级以上(甲级或乙级)规划编制资质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查审批
(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查审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修改完善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经审查通过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修改完善后,再由省、自治区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2)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查审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参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审查程序进行审查审批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修改和修编
确需修改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致使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原规划确定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与风景名胜区新的状况不相适应的;经实践证明,原规划不符合风景名胜区的实际,难以有效保护风景名胜区资源和环境,难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因国家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变化,致使原规划确定的重大内容或重大问题与其相违背或冲突的;其他经认定需要修改规划的情况
例题:下列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
B.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引导和控制性的规定
C.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D.省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并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行业。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性质、范围、总体布局和游览服务配套设施,划定严格保护区和控制建设地区,并提出保护利用原则和规划实施措施,作为风景名胜区内一切活动的依据,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应当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当作出引导和控制性的规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的主体是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是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第三节 城市设计
考试大纲
1.熟悉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2.熟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一回事,并附属于建筑学。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城市规划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20世纪70年代,城市设计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依附于城市规划体制,主要是作为一种技术方法而存在。
2.城市设计主要理论的发展过程
强调建筑与空间的视觉质量
“视觉艺术”的思路,是一种对城市设计较早、较“建筑”的狭义理解,这种思路突出强调了城市设计的结果特征,注重城市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经验,以城市景观和形式的表现为基本对象,而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空间要素的形成等都置于次要地位。
卡米洛·西谛呼吁城市建设者向过去丰富而自然的城镇形态学习,他理想中美丽而有机的城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城镇建设自由灵活、不拘程式;(2)城镇应通过建筑物与广场、环境之间恰当的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统一的有机体;(3)广场和街道应构成有机的围合空间。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戈登·库仑等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概念,即认为视觉组合在城镇景观中应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埃德蒙·N·培根认为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纪念性要素构成城市的脉络结构来满足市民感性的城市体验。因此,他强调城市形态的美学关系和视觉感受。培根的城市设计观点特别注重整体性原则,尤为强调空间的重要性,专门讨论了一系列空间问题:形式空间、界定空间、表现空间、空间和时间、空间和运动、建筑与空间等等,为现代城市设计拓展了一个重要领域。
在20世纪后期,以阿尔多·罗西、罗伯·克里尔和里昂·克里尔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倡导重新认识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通过重建城市空间秩序来整顿现代城市的风貌。罗伯·克里尔在《城市空间》一书中收集和定义各种街道、广场,将其视为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并称之为“城市空间的形态系列”
与人、空间和行为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
在城市景观艺术的大量研究基础上,埃利尔·沙里宁首先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关心城市所表达出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涵,提倡物质与精神完整统一的城市设计方法。关于城市设计的方法,他提出三维空间的观点,强调整体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尤其是把对人的关心放在首要位置,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前提,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突破点。
沙里宁的城市设计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上,致力于为城市居民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并且与其本人“有机疏散”的规划理论紧密联系,并与此前以形态为主的设计思潮出现了根本的区别。
第十小组批评《雅典宪章》束缚了城市设计的实践,其设计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设计不是一种精英行为,而应该是大众经验的集合,在研究对象的层次方面,主张更多地研究人的精神意象和感受,而不只是城市环境的物质形态。他认为认知是城市生活的基础,城市设计应当以满足人的认知要求为目标,城市形象并不止取决于客观的形象和标准,而是人的主观感受的合成。
简·雅各布斯在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抨击了现代主义者的城市设计基本观念,并宣扬了当代城市设计的理念。她认为城市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而城市是生动、复杂而积极的生活本身。简·雅各布斯反对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更新活动,推崇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在整个欧美掀起人们对现代城市规划的深刻反思。
扬·盖尔在北欧对公共空间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著作《交往与空间》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室外活动入手研究。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尊重城市的有机生长,强调使用者参与过程,在《俄勒冈实验》中,基于校园整体形态及不同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他提出有机秩序、参与、分片式发展、模式、诊断和协调六个建设原则。
威廉·H·怀特在他的著作《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描述了城市空间质量与城市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事实证明,物质环境的一些小小改观,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城市空间的使用状况
创造场所
当代的城市设计关注同时作为审美对象和活动场景的城市空间的设计,其重点是创造成功城市空间所需的多样性和活力,尤其是物质环境如何支持场所的功能与活动。
克里斯汀·诺伯格一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中提出了行为与建筑环境之间应有的内在联系。场所不仅具有实体空间的形式,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意义。他还进一步指出,场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