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s1186
32
2013
13803402
环球网校: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考试问吧,有问必答!
音频、讲义网校免费提供,如有贩卖勿上当,免费咨询:400-678-3456 转 601
第七篇 城市社会学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第一节 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
一、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独特研究方式。社会学重视对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调控的研究。它具有描述功能(社会是怎样的)、解释功能(社会为什么会这样)、预测功能(社会将怎样)和规范的功能(社会应该怎样),这些功能也是社会学的社会作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整体的社会,换言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和运行过程.强调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
二、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城市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早期的城市社会学代表人物主要有腾尼斯、涂尔干、西美尔和韦伯等欧洲社会学家,他们把城市纳入社会学研究范畴,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进行考察,提出了一些城市社会学思想,强调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等不同角度探讨城市的本质。城市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是城市社会学的发源地,以帕克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把人类对城市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了学科化的水平,经过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理论的发展,城市社会学完成了创立阶段。后来。城市社会学又出现了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等,城市杜会学不断获得发展。城市社会学在20世纪初传人中国,并在80年代以后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节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简单地讲,城市社会学是以城市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就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有多种说法,可谓众说纷纭。有学者总结了有关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各种说法,大概包括以下几种观点:①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问题;③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化;④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活方式;⑤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关系
2.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就研究内容而言.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城市生态学、城市社区、城市社会问题、城市政策、城市规划和城市化等都是城市社会学的传统研究领域。
第三节 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载体有共同性;其次,规划师有必要了解一些城市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在规划中加以运用,及时地关注新的社会问题;第三,规划师适当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基本知识,会丰富其规划思路。
第四节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1. 芝加哥学派与古典城市生态学理论
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帕克的努力下,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了以研究城市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学研究群体,即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的突出特点是把城市作为研究重点,他们的贡献在于对新兴的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开创了美国社会学经验研究的传统。
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社会问题极感兴趣,他对城市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人类生态学”理论。1926年,他撰写了《城市:都市环境中人的行为研究建议》,被认为是芝加哥学派形成的标志。帕克认为城市分析是一个生物过程,他把城市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过程就像生物为了生存而适应或改变环境的生态过程一样,生态过长的核心是对有限资源的竞争,竞争导致各种支配形式,并促成高度复杂的劳动分工,从而形成各种特定的组织形式。
伯吉斯是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位重要学者,他的主要贡献是对社会发展与现代城市空间扩张的内在关系作了开创性的分析。伯吉斯曾提出著名的“同心圆”模型,用于描述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的社会空间结构。其核心思想是城市发展依据竞争进行分配.竞争的结果导致空间与功能的区分,城市最终成为以高度集中的中央商务区为中心,并为其他四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如居住、通勤等同心环带所环绕的同心圆结构。
1938年,沃思发表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论文,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认为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导致城市性的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学派和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社会学在理论取向和概念系统方面发生重大转变,把城市政治经济学引入城市社会学。
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列裴弗尔是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创始人。列裴弗尔对城市的理论思考包括:他将已有的城市理论和城市实践批判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作用正是要确保对被压迫和被剥削的认同;已有的城市理论及其所支持的城市规划是把城市空间当作一种纯粹的科学对象,是一种技术统治论,忽视了塑造城市空间的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和不同团体间的政治对抗;城市空间是政治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应该考虑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空间被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矛盾是如何产生的理论。
哈维是马克思主义学派中另一位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哈维认为城市过程具有辩证特征:一方面,时间和空间塑造城市过程,另一方面,城市过程也在形塑城市空间和时间。哈维还认为伴随资本城市化的是社会关系的城市化,以及围绕城市而展开的各种阶级斗争。
3. 韦伯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
韦伯学派关注城市资源分配不平等、社会冲突与权力分配等问题.其重要的概念包括:①强调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行为,认为个人行为在社会结构中是相对自主的;②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感性行为、传统行为和理性行为;③阶级理论,认为社会分层包括三类,即阶级、社会地位和权力,提出“财产阶级”和“后致阶级”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分析和解释与城市空间客体相对应的社会现象为目标,把城市视作一个“社会一空间”系统的新韦伯主义得以崛起。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雷克斯和墨尔的住房阶级理论和帕尔的城市经理人理论。
4. 全球化与信息化城市理论
全球化,即经济全球化,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拉维特于1985年在《市场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用来形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卡斯泰尔认为,以互联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拉开信息时代的序幕.信息化城市的崛起成为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会失去原来的城区概念,突破原有的物理空间.向郊区拓展,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流动空间正逐渐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间。
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