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9.02.28
理论攻坚-数学运算2
张小飞
笔记
2019.02
28
理论
攻坚
数学
运算
笔记
理论攻坚-数学运算 2 主讲教师:张小飞 授课时间:2019.02.28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1 理论攻坚理论攻坚-数学运算数学运算 2 2(笔记)(笔记)第四节 工程问题 【注意】课前答疑:答疑方式:哪一节的例几,在哪里有疑问。1.梳理上节课内容:(1)代入排除法:直接将选项代入验证,可能出现只用到题干一部分条件。(2)适用范围:特定题型: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余数问题、不定方程、和差倍比问题。选项充分:选项本身是一组数,或选项可以转化为一组数。题干复杂,难以理解,优先代入。(3)代入小技巧:先排再代:利用奇偶、倍数特性、选项设置等先排除一些选项。如甲乙之和为 108,如果选项有两个选项之和是 108 的话,优先代入这两个选项。最值代入(问最多的,优先代入大的)或优先代入好算的数。2.数字特性:(1)奇偶特性:应用范围:求和求差,不定方程,出现“平分成两份”,“谁是谁的 2、4、6 倍”口诀:加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乘法:一数为偶则为偶。(2)倍数特性:整除型:有口诀根据口诀,没有口诀考虑因式分解(分解为两个互质的数)、拆分法。平均分组型:有剩余或缺少,“多退少补”,剩余要减掉,不够要加上。比例型: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转化为 A/B=m/n 的形式。3.代入排除和数字特性要结合使用。【知识点】工程问题:修路、架桥、纺织毛毯等。2 1.基础知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如一小时能做 30 道题,做 2 小时,则做了 30*2=60 道题。时间=工作量/效率;效率=工作量/时间,三者可以互推。2.题型分类:(1)给完工时间型,考的最多。(2)给效率比例型。(3)给具体数值型,考查较少。【知识点】给完工时间型:1.特征:给多个完成时间。一定要是完成时间,如甲用 3 天完成一部分工作,就不是完工时间。至少要两个完工时间,方便赋总量为公倍数。2.方法:(1)赋工作量(时间的公倍数:好算)。(2)计算效率(效率=工作量/时间)。(3)列方程求解。3.引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 3 小时可以完成,乙单独做 5 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甲乙合作,多长时间可以完成?答:工程问题,题干给了甲乙单独完成工作的时间,为给完工时间型。(1)赋总量:3 和 5 的公倍数为 15。(2)算效率:甲=15/3=5,乙=15/5=3。(3)列式求解:t=工作量/甲乙效率和=15/(5+3)=15/8。4.找公倍数方法:找 20、25、30 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三者先除 5,剩下 4、5、6,三者没有公约数,两两约,4 和 6 可以约 2,5 直接保留,2、5、3,外面的数值相乘即是所求公倍数:5*2*2*5*3=300。3 例 1(2017 年呼伦贝尔)某项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 20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25 天,现需要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但甲中间休息了 3 天,乙休息了若干天,最后完成此项工作用了 15 天。问乙休息了()天?A.8 B.7 C.6 D.5【解析】例 1.题干给了两个完工时间,给完工时间型工程问题。三步走:(1)赋总量:赋值总量为 20 和 25 的公倍数 100。(2)算效率:甲=100/20=5,乙=100/25=4。(3)列方程求解:甲乙都休息了,根据甲乙合作完成工作,得到等式: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总量。甲休息了 3 天,故甲的工作量为 5*(15-3);设乙休息了 x 天,则乙的工作量为 4*(15-x),代入等式:5*(15-3)+4*(15-x)=100,解得 x=5,对应 D 项。【选 D】例 2(2017 年辽宁)有甲、乙两项工作需要完成,若小王单独完成甲工作需要 12 天,单独完成乙工作需要 20 天,小孙单独完成甲工作需要 10 天,单独完成乙工作需要 30 天,如果每项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天。A.12 B.14 C.16 D.18【解析】例 2.出现两项工作,甲、乙两份工作没有联系,分开考虑。要合作时间最少,则要求两人效率最大化。甲乙两份工作都给了两个完工时间,给定完工时间型,(1)赋总量:甲工作:小王 12 天,小孙 10 天,赋甲工作总量为10 和 12 的公倍数 60 份。已工作:小王 20 天,小孙 30 天,赋甲工作总量为 20和 30 的公倍数 60 份。(2)求效率:甲工作:小王=60/12=5 份,小孙=60/10=6份;乙工作:小王=60/20=3 份,小孙=60/30=2 份。(3)列方程求解:甲乙工作量一定,要想时间最少,则要求工作效率最高,即让每个人去做他擅长的工作。对于甲工作,小孙干的快,对于乙工作,小王干的快。确定原则:谁做的快谁先做,先做完的去帮没做完的。则让小孙先做甲工作,需要 10 天;小王做乙工作,需要 20 天,10 天时,小王完成乙 30 份,则乙还剩 30 份,此时小孙已经完成甲了,此时两人合作完成乙剩下的 30 份,耗时=30/(3+2)=6 天。则最少的总耗 4 时=10+6=16 天,对于 C 项。【选 C】【注意】1.要让用时最短,则让合作的效率最大。甲工作:小孙的效率更大;乙工作:小王的效率更大。因此先让小孙做甲工作、小王做乙工作,完成的早的再去帮对方。小孙做甲工作,10 天完成。此时小王做乙工作 3*10=30。两人合作完成剩余的乙工作,用时(6030)/(3+2)=6 天。两项工作都完成,用时 10+6=16天。2.如果出现一个人特别能干,甲乙工作都是小王干的快。例甲乙工作都是60 份,甲工作:小王效率 8,小孙效率 6;乙工作:小王效率 3,小孙效率是 2。两项工作都是小王的效率快,此时,用小王的效率/小孙的效率,比值大的优先做。甲工作:小王/小孙=8/61.3 倍;乙工作:小王/小孙=3/2=1.5 倍,则对于乙工作,小王做更有优势,则小王先做乙工作。【知识点】给效率比例型:1.特征:给多个效率的比例关系。2.方法:(1)赋效率(为了好算,尽量赋为整数)。(2)计算工作量(工作量=效率*时间)。(3)列方程求解。3.常见的比列形式:(1)甲、乙的效率比为 3:4。直接得到甲:乙=3:4。(2)甲的效率是乙的 3/4(75%)。甲=乙*3/4,甲:乙=3:4。(3)甲 4 天的工作量等于乙 3 天的工作量。看似给的是时间,但是不是完工时间,根据工作量相等:甲*4=乙*3,甲:乙=3:4。(4)给多个人或多台机器,默认每人/每台机器效率相同,一般赋每人/每台机器的效率=1。5 例 3(2017 年临汾)甲、乙、丙三个施工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需要 6 天时间,如果甲与乙的效率之比为 4:3,乙与丙的效率之比为 2:1,则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A.12 B.17 C.24 D.32【解析】例 3.工程问题,“甲与乙的效率之比为 4:3,乙与丙的效率之比为 2:1”,给出了效率比例,判断为给效率比例型。三步走:(1)赋效率:题干中给出的条件中乙出现了 2 次,一次是 3,一次是 2,则将乙的效率统一,即将乙的效率变成 2、3 的公倍数 6,则甲乙效率比为 8:6,乙丙效率比为 6:3,即甲:乙:丙=8:6:3,赋值甲的效率为 8,乙的效率为 6,丙的效率为 3。(2)求工作量:已知三队一起做用 6 天,总量=(8+6+3)*6=17*6。(3)列式求解:乙的时间=总量/乙的效率=17*6/6=17,对应 B 项。【选 B】例 4(2017 年辛集)某中学要修缮操场,工程队 8 个人用 30 天完成了工作量的 1/3,接着又增加了 4 个人一起完成剩余的工作量,那么完成操场修缮共用了多少天?()A.70 B.72 C.78 D.90【解析】例 4.出现工程量,工程问题。8 个人工作,即给效率比例型,多个人一起工作。(1)赋每人效率为 1 份/天。(2)求工作量:8*30=总量*1/3,则总量=8*30*3=720。(3)列方程求解:“又增加 4 人”,t剩余=剩余的工作量/总效率=(720-720*1/3)(8+4)=480/12=40 天,则一共耗时=30+40=70 天,对应A 项。【选 A】【知识点】给具体数值型:要么是效率,如织地毯每天织 4 米。要么给工作量数值。此时不用赋效率或者赋总量,直接列方程求解即可,考查的较少。例 5(2017 年本溪、2018 年沈阳)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建一段长为 2100千米的公路,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 50 千米,甲队先单独修 3 天,余下的路程与 6 乙队合修 6 天完成,则乙队每天所修公路的长度是()。A.130 千米 B.170 千米 C.140 千米 D.160 千米【解析】例 5.工程队修路,工程问题,给出了公路长度 2100 千米,即已给出了工作量,即给具体数值型,方程法求解。求谁设谁,设乙队每天修 x 千米,根据“甲队每天比乙对少修 50 千米”,则甲队每天修 x-50 千米。根据甲乙合作完成工作,列方程:甲*3 天+(甲+乙)*6 天=总量,即(x-50)*3+(x-50+x)*6=2100,解得 x=170,对应 B 项。【选 B】【答案汇总】1-5:DCBAB 【小结】工程问题:考查频率很高。1.给完工时间型:(1)特征:给多个完成时间。(2)方法:赋总量,多个完工时间的公倍数,赋公倍数或者直接赋完工时间乘积。计算效率。列方程求解。(3)技巧:工作量一般赋公倍数,公倍数难算用乘积。2.给效率比例型:(1)特征:给多个效率的比例关系。(2)方法:7 赋效率。计算工作量。列方程求解。(3)技巧:按比例赋效率,尽量赋整数。3.给具体数值型:方法:方程法。第五节 行程问题 【知识点】行程问题:难度较大,考场上要优先做简单题(工程、经济、容斥原理等),我们要掌握行程问题中,难度中下的题型。1.公式: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可以互推。2.题型分类:(1)基础行程。(2)相对行程。(3)比例行程。一、基础行程【知识点】基础行程:1.直接用公式:S=V*T;T=S/V;V=S/T。2.火车过桥:路程特殊,画图理解,火车头上桥时开始,火车车尾离桥时,火车通过桥,则火车过桥路程=桥长+火车长,其他物体过桥时则不考虑自身长度,如人过桥,小车过桥等。3.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要记住什么时候用公式。例 1(2018 年马鞍山)飞行员前 4 分钟用半速飞行,后 4 分钟用全速飞行,8 在 8 分钟内一共飞行了 72 千米,则飞机全速飞行的时速是()。A.360 千米 B.540 千米 C.720 千米 D.840 千米【解析】例 1.求速度,需要找路程和时间,题干中给出了路程和时间,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是分钟,求的是时速,要统一单位,设速度为 V 千米/分钟,则前 4 分钟速度为 1/2V。列式:1/2V*4+V*4=72,解得 V=12 千米/分钟,60 分钟走720 千米,对应 C 项。【选 C】例 2(2017 年襄阳)李伟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如果每小时行 30 千米,那么比火车开车时间早到 15 分钟,如果每小时行 18 千米,则比火车开车时间迟到 15 分钟,现在李伟打算在火车开车前 10 分钟到达火车站,则李伟骑摩托车的速度应是()千米每小时。A.24 B.27 C.30 D.32【解析】例 2.根据条件,如果李伟 9 点出发,火车 10 点开车,“早到 15 分钟”,则李伟走了 1h-15min=45min,“迟到 15 分钟”,则走了 1h+15min=75min,则要想知道李伟走的时间,需要知道李伟从家出发到火车开车的时间。“李伟打算在火车开车前 10 分钟到达火车站”,如果从家出发到火车出发是 1h,则李伟走的时间是 1h-10min=50min。求速度必须要知道路程和时间,设为从李伟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 S,不管李伟每次走的时间是多久,都和李伟出发到火车开车的时间有关,则李伟出发到火车开车的时间为中间量,设从李伟出发到火车开车的时间是 t 小时。注意单位统一,分钟换为小时,15 分钟=1/4 小时,10 分钟=1/6小时,第一种情况:早到 1/4 小时,30*(t-1/4)=S;第二种情况:迟到 1/4小时,18*(t+1/4)=S;第三种情况:提前 1/6 小时,v*(t-1/6)=S,联立,30t-30/4=18t+18/4,解得 t=1 小时,则 S=30+(1-1/4)=22.5 千米,代入中,V*(1-1/6)=22.5,解得 V=27,对应 B 项。【选 B】【注意】猜题方法:速度是 30 时,早到 15 分钟,现在要求早到 10 分钟,则速度肯定不能是 30,如果速度大于 30,则早到的时间更多,排除 C、D 项,可以在 A、B 项中蒙。9 例 3(2017 年开封)某隧道长 1500 米,有一列长 150 米的火车通过这条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完全通过隧道花费的时间为 50 秒,则整列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秒。A.43.2 B.40.9 C.38.3 D.37.5【解析】例 3.火车过隧道,即火车过桥问题。从车头进入到完全通过用时50 秒,此时是普通的火车过桥问题,路程=桥长+火车长。“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画图理解,火车完全在桥上:开始是火车完全上了桥,到火车头开始下桥,即路程=桥长-火车长。路程=速度*时间,设火车速度为 V,第一个过程:1500+150=V*50,V=(1500+150)/50=33,设第二次通过的时间为 t,则 1500-150=V*t,t=1350/3340.9,对应 B 项。【选 B】【知识点】火车过桥:1.火车过桥:路程=桥长+火车长。2.火车完全在桥上:路程=桥长-火车长。3.火车过电线杆/灯(默认为“点”,没有长度):路程=火车长。10 【知识点】等距离平均速度:(1)公式:=2v1v2/(v1+v2)。(2)应用:等距离往返、上下山往返。(3)引例:一辆汽车以 60 千米/时的速度从 A 地开往 B 地,它又以 40 千米/时的速度从 B 地返回 A 地,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A.50 B.48 C.30 D.20 答:等距离往返求平均速度,考虑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2*60*40)/(60+40)=4800/100,对应 B 项。(4)一般是不会通过计算两个速度的平均数来计算平均速度的,因此上述例子中可以先排除平均数的 A 项。(5)公式推导:假设去的速度为 V1,回来的速度为 V2,路程为 S,往返总路程为 S+S。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可得:V=(S+S)/(S/V1+S/V2)=2S/(S*V2+S*V1)/V1*V2=2S*V1*V2/S(V1+V2)=2V1V2/(V1+V2)。(6)注意:只有 V1、V2走过的路程相等时才可以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若 V1、V2走过的路程不相等时是不可以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的。为什么上下山可以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a.如图所示,若上山的速度为 V1,下山速度为 V2,AB 之间往返一次,求上下山平均速度可以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说明:根据题意,从 A 到 B 上山路程为 S1,下山路程为 S2;返回时,上山路程为 S2,下山路程为 S1,上山路程和=下山路程和=S1+S2。所以此时的上下山往返可以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b.如图所示,上山的速度为 V1,下山速度为 V2,上下山走过的路程相等都是 11 S,所以可以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例 4(2016 年云南)李大夫去山里给一位病人出诊,他下午 1 点离开诊所,先走了一段平路,然后爬上了半山腰,给那里的病人看病。半小时后,他沿原路下山回诊所,下午 3 点半回到诊所。已知他在平路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 4 千米,上山每小时 3 千米,下山每小时 6 千米。请问李大夫出诊时共走了多少路?()A.5 千米 B.8 千米 C.10 千米 D.16 千米【解析】4.行程问题,画图分析运动过程,根据题意,李大夫 1 点出发、3点半回来,中间给病人看病半小时,全程走路往返用了 2.5-0.5=2 小时;发现李大夫运动过程为上下山往返,上下山距离相等,所以可以使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根据“上山每小时 3 千米,下山每小时 6 千米”,则上下坡平均速度=2V1V2/(V1+V2)=2*3*6/(3+6)=4km/h;根据“已知他在平路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 4千米”,说明李大夫平路速度也是 4km/h,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4km/h。结合前文所求的往返时间是 2 小时,根据 S=V*t,则往返路程=4*2=8 千米,对应 B项。【选 B】【注意】1.如果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平路速度,而已知条件又没有说明平路的距离与上下山的距离相等,则本题无法计算,所以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和平路的速度必然相等,说明本题可以用平路上的速度直接当作全程的平均速度来求 12 解,这样就可以快速解题。2.梳理:(1)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v=2*3*6/(3+6)=4km/h。(2)平路速度也是 4km/h,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km/h。(3)下午 1 点出发、3 点半回到诊所,其中半小时在看病,则走路 2 小时。(4)全程走路:4km/h*2h=8km。【知识点】基础行程:1.基本公式:S=v*t。2.等距离平均速度:(1)公式:v=2*v1*v2/(v1+v2)。(2)应用:上下山、往返。3.火车过桥:(1)过桥:路程=桥长+火车长。(2)完全在桥上:路程=桥长-火车长。(3)过杆/灯:路程=火车长。二、相对行程【知识点】相对行程:1.流水行船:(1)V顺=V船+V水,V逆=V船-V水;13 (2)+可以推出:V船=(V顺+V逆)/2;-可以推出:V水=(V顺-V逆)/2。2.如何判断顺水:(1)顺流而下、上游到下游。(2)用时短:甲港口到乙港口 5 小时、乙港口到甲港口 8 小时,说明甲港口到乙港口为顺水。3.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就是船速;漂流瓶的速度就是水速。例 5(2018 年雅安)甲、乙两港口相距 360 千米,某船只从甲港口顺流而下至乙港口需要 4.5 小时,从乙港口返回至甲港口所花的时间为顺流的 2 倍。假设该船只的静水速度一定,则该河的水流速度为()千米/小时。A.12 B.15 C.18 D.20【解析】例 5.流水行船问题。根据题意:甲乙用时 4.5 小时,乙甲用时4.5*2=9 小时,则 V顺=360/4.5=80 千米/小时,V逆=360/9=40 千米/小时;根据 V水=(V顺-V逆)/2,则 V水=(80-40)/2=20 千米/小时,对应 D 项。【选 D】【答案汇总】1-5:CBBBD 【知识点】相遇追及:这是行程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需掌握公式,还需掌握如何确定 S和、S差;还要掌握出现多个主体的相遇追及问题的正确处理方法。1.相遇问题: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路程和(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2)小新和小丸子从直线的两端出发相向而行去约会,小新速度大,速度是 V大,小丸子速度慢,速度是 V小,两人同时从两端往中间走,一定会相遇,假设经过 t1相遇,此时小丸子运动的路程 S小=V小*t1;小新运动的路程 S大=V大*t1,则 S和=S大+S小=(V大+V小)*t1。14 2.追及问题:两人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1)路程差(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2)小新有事情先走了,花轮从家出发去追小丸子,花轮速度快,速度为 V大,小丸子速度慢,速度为 V小。假设经过 t2花轮追上小丸子,此时花轮的路程 S大=V大*t2,小丸子的路程 S小=V小*t2,追及问题中,路程差比较容易确定,同时出发同时追上,时间相同,S差=(V大-V小)*t2。追及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多走了一段路。3.一般情况下,相遇、追及问题中的路程和、路程差是可以通过画图来确定。4.特殊情况:环形相遇、追及问题中的路程和、路程差有固定结论。(1)环形相遇。公式:S和=(V大+V小)*t遇,相遇 N 次,S和为 N 圈。第一次相遇,路程和是 1 圈(红色),第二次相遇,路程和是 2 圈(红色+蓝色),则相遇 N 次,S和为 N 圈。15 (2)环形追及。公式:S差=(V大-V小)*t追,追及 N 次,S差为 N 圈。可以想象运动会上的“套圈”,当第一次追上时,多走 1 圈;追上 2 次,多走 2 圈;追上 N 次,多走 N 圈。【例 6】(2015 年新乡)甲、乙两地相距 480 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5 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 50 千米,问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A.36 B.46 C.38 D.48【解析】例 6.画图理解题意,“相向”就是相对而行,本题为最简单的相遇问题。根据公式:S和=(V大+V小)*t;代数据、列方程:480=(50+V)*5,整 16 理得:96=50+V,解得 V=46 千米/小时,对应 B 项。【选 B】【例 7】(2016 年随州)环形跑道长 400 米,老张、小王、小刘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围绕跑道分别慢走、跑步和骑自行车。已知三人的速度分别是 1 米/秒、3 米/秒和 6 米/秒,问小王第 3 次超越老张时,小刘已经超越了小王多少次?()A.3 B.4 C.5 D.6【解析】例 7.“超越”就是追上,即追及问题;环形追及问题可以直接用结论:公式 S差=(V大-V小)*t追;追及 N 次,S差为 N 圈。本题出现老张、小王、小刘三个主体,不能将三个主体共同分析,应每次分析两个主体:(1)小王追老张:设小王第 3 次超越老张时经过了时间 t,第三次追上的路程差为三圈,根据公式 S差=(V大-V小)*t追,则 3*400=(3-1)*t,解得 t=1200/2=600 秒,说明小王第 3 次超越老张用时 600 秒;(2)小刘追小王:设小刘追上了小王 n 次,根据公式 S差=(V大-V小)*t追,则 n*400=(6-3)*600,解得:n=4.5 次,不能四舍五入,4.5 说明小刘追上小王 4 次、不到 5 次,对应 B 项。【选 B】【注意】1.环形追及结论:追上 N 次,S差为 N 圈。2.多个主体,每次只分析两个人。3.算出次数是小数,不能四舍五入,本题计算结果为 4.5,即使计算结果为4.99,也是说明追及次数不到 5 次,应为 4 次。【例 8】(2018 年内蒙古)在 400 米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从起点背向练习跑步。已知甲每秒跑 5 米,乙每秒跑 3 米。当他们第 4 次相遇时,甲还需要跑多少秒才返回起点?()17 A.40 B.45 C.50 D.55【解析】例 8.根据题意,确定题目为环形相遇问题;公式:S和=(V大+V小)*t遇,相遇 N 次,S和为 N 圈。本题相遇 4 次,则路程和为 4 圈,代公式:4*400=(5+3)*t,解得 t=1600/8=200s 秒,说明两人第 4 次相遇用了 200 秒;运动“整圈”才能返回起点,甲走 1 圈需要的时间=400/5=80 秒,此时甲已运动了 200 秒,200+40=240 才为 80 的整数倍,说明甲还要跑 40 秒才可以返回起点,对应 A 项。【选 A】【知识点】1.线形多次相遇:从两端出发(同端出发很少考),相遇 n 次,路程和为(2n-1)*S。2.推导:甲、乙分别从 A、B 两地出发,第一次相遇的路程和是 1*AB,第二次相遇是红色(AB)+蓝色(2*AB)=3*AB,依次类推,第三次相遇是 5*AB。即相遇 n 次,路程和为(2n-1)*S,S 为路程长度;3.公式:(2n-1)*S=(V大+V小)*t,公式中共有 5 个未知数,这类题目都会已知 4 个求另外 1 个,所以只需记住公式即可。【例 9】(2016 年锦州)甲、乙两人在一条长 100 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 3m/s,乙的速度是 2m/s,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路的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 10 分钟后,共相遇多少次?()A.14 B.15 C.16 D.17【解析】例 9.直线两端出发多次相遇问题,公式:(2n-1)*S=(V大+V小)18 *t。代入数据,注意时间单位的分钟需化为秒,即(2n-1)*100=(3+2)*10*60,整理得:2n-1=30,解得 n=15.5 次,说明相遇 15 次、不到 16 次,对应 B 项。【选B】【注意】1.将题目改为“相遇 10 次时,用了多少秒”。即(2n-1)*100=(3+2)*t,相遇 10 次即 n=10,代入 n=10,可以解得 t=1900/5=380 秒。2.将已知条件中的“100 米”去掉,添加条件“5 分钟恰好相遇 8 次”,求路的长度。即(2n-1)*S=(3+2)*t,将 n=8、t=300 秒代入,解得 S=5*5*60/15=100米。【小结】相对行程:1.流水行船:(1)顺水速度=船速+水速。(2)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相遇追及:(1)公式:相遇:路程和=(大速度+小速度)*时间。追及:路程差=(大速度-小速度)*时间。(2)路程和路程差:画图确定。环形:第 n 次相遇,路程和为 n 圈;第 n 次追及,路程差为 n 圈。线形两端出发:第 n 次相遇,路程和为(2n-1)*S。(3)注意:如果题目涉及多个主体,每次只分析 2 个的相遇或追及。19 三、比例行程【知识点】比例行程:这种方法比方程法计算简便、做题速度较快,但缺点是思维上不太好想,所以仅作为一个补充方法,实在掌握不了这种方法的同学依然可以采用方程法求解。1.什么时候用?(1)已知条件少,不好列方程。(2)能直接看出 S、v、t 中的不变量。2.比例关系:V*t=S。(1)S 相等(不变),v、t 成反比。例:S 相等,V甲t甲=V乙t乙,V甲/V乙=t乙/t甲。(2)t 相等(不变),S、v 成正比。例:t 相等,S甲/v甲=S乙/v乙,S甲/S乙=v甲/v乙。(3)v 相等(不变),S、t 成正比(这种题目特别少)。【例 10】(2018 年黄委会)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从东、西两个车站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客车和货车的行驶速度之比为 4:3。两车相遇后,客车的行驶速度减少 10%,货车的行驶速度增加 20%,当客车到达西车站时,货车距离东车站还有 17 公里。东、西两个车站的距离是()公里。A.14 B.15 C.16 D.17【解析】例 10.画图理解题意,假设两车各自从 A、B 出发,在 C 点相遇,客车继续行驶至 B 点,此时货车差 17 公里至 A 点,发现两车行驶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考虑比例行程;但两车的速度出现过变化,所以需将行驶过程分为两段:(1)两车同时出发两车相遇,t 相等,S、v 成正比,S客/S货=V客/V货=4/3,设AC=4S,BC=3S;(2)两车相遇客车到达 B 点:V客=4*(1-10%)=3.6,V货=3*(1+20%)=3.6,说明在这段时间内,客车、货车速度是相等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两车行驶的路程也相等;根据客车行驶了 3S,所以货车也行驶了 3S;再根据车站之间距离不变可列方程:4S+3S=3S+3S+17,解得 S=17 公里,所以东、20 西两个车站的距离=7S=7*17=119 公里,对应 C 项。【选 C】【注意】1.出发相遇:两车的 t 相等,S 和 v 成正比,因此路程比也为 4:3,用 4S、3S 表示。2.相遇客车到达:两车的 t 相等;v客=4*(1-10%)=3.6,v货=3*(1+20%)=3.6,即 v 相等;因此两车的路程也相等。根据画图可知,均为 3S。3.车站距离=S客=4S+3S=7S,车站距离=S货+17=3S+3S+17=6S+17,因此S=17km,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7S=7*17=119km。【答案汇总】6-10:BBABC 【小结】行程问题:1.基础行程。(1)基本公式:S=v*t。(2)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v=2*v1*v2/(v1+v2)。21 应用:上下山、往返。(3)火车过桥:过桥:路程=桥长+火车长。完全在桥上:路程=桥长-火车长。过杆/灯:路程=火车长。2.相对行程:(1)流水行船: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相遇追及:公式:相遇:路程和=(大速度+小速度)*时间;追及:路程差=(大速度-小速度)*时间。路程和路程差:画图确定;环形:第 n 次相遇,路程和为 n 圈;第 n 次追及,路程差为 n 圈;线形两端出发:第 n 次相遇,路程和为(2n-1)*S。注意:如果题目涉及多个主体,每次只分析 2 个的相遇或追及。3.比例行程:s 一定,v、t 成反比;t 一定,s、v 成正比;v 一定,s、t成正比。【注意】1.下节课 18:45 开始答疑。2.作业:(1)把例题梳理一遍,不理解的听一下回放。(2)预习经济利润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至少每节做一半例题)。3.坚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正是因为艰难,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谁做到了,谁才有可能是那个成功的人。【答案汇总】工程问题 1-5:DCBAB 行程问题:1-5:CBBBD;6-10:BBABC 22 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Be your better 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