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333
教育
综合
答案
4A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答题纸招生单位代码及名称: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题号分数阅卷人注意事项1.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必须写二在装订线内指定位置。三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装订线四题纸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五3.答题时必须写清题号。六4.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一律七使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八笔(同一科目答卷的字迹必须是一九种颜色)。#+5.考生答完试题后,在“共页”处+一填写答卷的总共页数(包括第十二页)。十三6.全国统考、全国联考科目不得使用十四此答题纸,否则,答题结果一律无十五效。十六7.禁止做任何与考试无关的标记。总分第页(共12页)一、名词解释1.苏湖教法答:(1)简介:“苏湖教学法”即“分斋教学法”,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2)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经义斋主要学习儒家经义,属于”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具有专长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在治事斋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教学目标:培养经世致用人才。教学方法:讲习解经,联系实际,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3)意义: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把一些实用科目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这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制度,还开创了主修和辅修的先河。2.学校教育制度答:(1)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地位: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3)趋势:学制最终向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各国正在构建终身教育的学制体系。(4)类型: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3.学生中心论答:(1)简介:学生中心论以卢梭、杜威为代表,批判教育实践中教师把控课堂,不尊重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做法,极力要求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个性与自由、生活、身心发展规律与年龄特点。(2)发展:19世纪自然主义思想家批判古典教育抹杀学生个性,而提出学生中心论,泛爱学校是典型的教育活动;20世纪上半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新教育运动及进步教育运动都主张学生中心论,废除传统课程的一切制约学生发展的制度,要求充分尊重学生;20世纪下半叶,由于学生中心论的思想造成过于放纵学生,教育质量下滑,欧美停止新式教育运动,学生中心论转为温和的学生主体性新学说,且需要教师主导的思想。(3)评价:极端放大学生的能力和自由,忽视教师价值和作用的思想。但充分承认学生自身的思想、价值、兴趣、需要,尊重学生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今天的学者更倾向于协调师生关系,提出新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第2页(共12页)4.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答:(1)定义: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使人不仅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2)表现: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3)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区别: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在推动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改善个体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发展开拓了可能的空间。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也为社会变迁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人才及动力。5.社会规范学习答:(1)含义: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2)深层次理解: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积累社会经验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一个内隐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从遵从到认同,再到内化的渐进过程。(3)特点:情感性;约束性;延迟性。b.自由七艺答:(1)简介:自由七艺是指自由人应该具有的学识和应该学习的七门学科,是相对于专业的、职业的和技术性的课程而言的,七种人文学科: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合称“三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合称”四艺”)。“前三艺”由智者派提出,“后四艺”由相拉图提出。(2)与自由教育的关系:自由教育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指自由人可以学习的丰富广博的知识,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七艺,也称为自由学科,后来也称自由七艺。(3)评价:自由“七艺”是古希腊经典教育内容,是学者们推崇的古典学科,一直流传到中世纪,甚至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有很多学者崇尚恢复古希腊”七艺“学科,托古改制,反而助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现代西方大学的文科设置也都受到自由“七艺”的影响。第3页(共12页)二、简答题1,简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答: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方式。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1)相互促进: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彼此发展。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科举考试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度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发展;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参加科举选拔,也促进科举制度发展。(2)相互制约: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相互制约彼此发展。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教育是科举制度的基础,而科举制度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3)决定封建学校教育发展的终极因素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而科举制度只是一个辅助因素,并非是科举制度的产生导致学校教育的衰落。装当统治者偏重科举制度时,就用科举制度来操纵学校教育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订相反,如果统治者将二者并重,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巩固封建统治。线2简述罗本斯的“非指导教学”答:罗本斯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教学观上,他提出了“非指导教学”。认为凡是教给别人的知识都是无用的知识,学生自己发现并同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内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非指导”不等于不指导,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心理氛围,强调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非指导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形成学习的良好心理氛围,主要包括的因素有: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移情性理解)。(2)特点:教学过程无固定结构。教学无国定内容。教师不做任何指导。(3)评价:非指导性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这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是值得借鉴的。但是非指导性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而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它完全放弃教师教授课程内容,这也会影响教学效果。第4页(共2页)4A3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答:(/)确定集体的目标。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培养集体首先要使集体明确奋斗的目标。集体的目标应当是班主任同全班同学一道讨论确定的。(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培养集体必领注意健全集体的组织与功能,使它能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是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班主任对班干部不可偏爱和护短,要教育他们谦虚谨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团结全班同学一道前剩进,充分发挥集体的核心作用。(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班集体是通过开展集体活动逐步形成的。班主任在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后,应制订集体活动计刘,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引导集体朝气蓬勃装地向前发展。(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只有在集体中订形成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集体才能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发扬集体优点,抵制不良思想作风的侵蚀,线集体才能发挥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教育的主体。(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班主任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个别教育的重心不是面向集体,而是直接面向个人。不仅要对后进生做个别教育,也要对一般生和优秀生做个别教育。总的来说,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包含三个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此题可能以论述题的形式考查,简答题作答时可适当删减。)第5页(共2页)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答:(1)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教育目的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明确规定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型的劳动者。坚持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具有丰富的属性。现代社会人的素质除德、智、体之外,还要有劳动素质和审美素质。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劳动者,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培养独立个性。我国的教育目的注重培养人的独立个性,注重发挥、调动人的主体性。第6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