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 优化总结》课件.ppt
下载文档

ID:3418769

大小:949KB

页数:36页

格式:PPT

时间:2024-04-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湘教版 第一章 优化总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 优化总结课件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一章 优化 总结 课件
本章优化总结,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一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及冰封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2011高考江苏卷)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材料2: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新疆的影响:_。,对江苏的影响:_。(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1)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势位于第三级阶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2)两省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从分层设色图中来判断说明即可。,(3)两省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读图可判断,新疆第一产业大于江苏,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反。(4)江苏和新疆两省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合作,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5)霍尔果斯经济发展有区位、交通、政策、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从图中可得出位于与中亚接壤位置,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且邻近地区资源丰富。,【答案】(1),(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专题二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条件评价,(2011高考上海卷)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解析】长江流域主产区与河套灌区主产区的比较从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三大方面比较,其中自然条件又分有利不利两个方面,全面考查这两个主产区的特点,其中前者位于东部季风区,后者位于非季风区,在比较有利自然条件的时候要从地势、气候(水热)、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比较不利自然条件时要从气象灾害、土壤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2主要考虑因素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的区位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3实例分析(1)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发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的,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能耗的下降,其主导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以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原料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2)又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变高,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而原来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知识导向型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工业区位转移到达地的产品多向工业区位转移出发地销售。,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据此完成(1)(2)题。,(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Aa、b、cBc、b、aCc、a、b Db、c、a(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解析】第(1)题,重心变化规律的分析是该题的难点,“重心变化”这一名词考生不易理解,但却是解题的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地区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第(2)题,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答案】(1)B(2)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