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交换价格的确定第一节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约翰·穆勒简介约翰·穆勒,生于伦敦,是约翰·穆勒是詹姆士·穆勒的儿子,受过其父的严格教育,他于三岁就开始读希腊文,八岁开始学拉丁文、代数、几何,九岁遍读希腊史家的重要著作,少年阶段结束时,他已经具备了比大学毕业生还要广泛的知识,在17岁时进入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著作包括《逻辑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自由》等等。一、概述在国际贸易中,两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决定于贸易双方对对方商品的需求程度,国际交换的比例随着两国需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范围总处在两国国内的交换比例之间。二、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假设:两个国家(A、B)两种商品(X、Y)一种要素(L)。国家国家XX产品产品YY产品产品A国B国10101520你能判断出两国的比较优势吗?应如何开展贸易吗?国际价格的范围?价格区域解释A国两种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1X:1.5YB国两种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1X:2YA、B国进行国际贸易条件: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1X换≥1.5YB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2Y换来1X则国际价格区域为1:1.5——1:2之间15Y16Y10X17Y18Y19Y20Y国际交换比越接近对方国家的国内交换比,该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大于国际分工前的水平。可见,贸易条件决定贸易利益的分配由上面可知,比较利益学说只能确定两国商品交换比率的区域,而非一个确定的比率。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新的理论来予以说明,相互需求理论就是说明国际价格确定的最为基本的一个学说。三、相互需求理论的解释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口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的价格。四、相互需求决定价格的图形解释第二节贸易提供曲线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马歇尔简介马歇尔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马歇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作为他那一代人中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他总力求用最简洁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原理》。一、概述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点的连线或轨迹。对应于各种不同贸易条件的均衡进出口量的组合。二、提供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