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上海市
黄浦区
2023
年届
生物
下学
期二模
考试
试题
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23年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生殖方式中,能够增加变异、提高后代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是
A. 营养繁殖 B. 卵式生殖 C. 出芽生殖 D. 分裂生殖
【答案】B
【解析】
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使子代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而无性生殖能够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选项中营养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而卵式生殖属于有性生殖。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生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的生殖,解题关键是理解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1. 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生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无性生殖能够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但是因为是母本的单性复制,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变异,会引起遗传上的退化。所以无性生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应区别对待。据此答题。
2.细胞自噬是细胞中另一类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可以降解细胞中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以维持细胞与机体稳态。下列细胞器中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的是( )
A. 内质网 B. 中心体 C. 高尔基体 D. 溶酶体
【答案】D
【解析】
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分解成小分子,即溶酶体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故选D。
3.图中虚线框表示各氨基酸的某些基团,其中可以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是( )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图中虚线框①是第一个氨基酸的H,虚线框②是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虚线框③是第二个氨基酸R基的一部分,虚线框④是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
【详解】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去一分子水,所以②和④可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找到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要求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如下图: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4.嗅细胞能感受气味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嗅细胞是物理感受器 B. 嗅细胞将气味刺激转换为电信号
C. 嗅细胞能产生嗅觉 D. 嗅细胞是传出神经末梢
【答案】B
【解析】
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因此,嗅细胞将气味刺激转换为电信号,B项正确,A、C、D项错误。
5.下列反应属于合成反应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H+ B. 脂肪→甘油+脂肪酸
C. 氨基酸→多肽+水 D. 麦芽糖+水→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一个环节。
2、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的组成单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甘油和脂肪酸形成脂肪、氨基酸形成肽链、葡萄糖形成麦芽糖是合成反应,逆过程是水解反应。
【详解】葡萄糖→丙酮酸和H+,是氧化分解反应,A错误;脂肪酸→甘油+脂肪酸是水解反应,B错误;氨基酸→多肽+水是合成反应,C正确;麦芽糖+水→葡萄糖是水解反应,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分子生物学中的水解反应、合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理解和识记。
6.当体内糖类物质不足时,氨基酸发生的生理作用为( )
A. 脱氨基作用 B. 脱水缩合作用
C. 转氨基作用 D. 含氮部分的氧化分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保证食物蛋白被合理利用的主要生理作用为转氨基作用,当体内糖类物质不足时氨基酸发生①脱氨基作用。
【详解】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当体内糖类物质不足时,氨基酸就会氧化分解供能,即氨基酸会发生脱氨基作用,产生的不含氮部分会被氧化分解供能。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生理作用,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情况下氨基酸的转化途径。
7.根据“探究洋葱表皮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经历与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变深
B. 若将图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可观察到复原现象
C. 若将图中所示细胞分别置于10%、20%和 30%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该细胞A值基本不变
D. 图中B/A值愈大,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A是从细胞的两端测量的,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可以表示伸缩性小的细胞壁大小,B是细胞内缩小的原生质体,代表的是原生质体的长度。细胞失水越多,B越小,而A基本不变。
【详解】在探究洋葱表皮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关系实验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细胞液由于失水,浓度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深,A正确;图中洋葱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如果将其放入清水中,则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细胞吸水,质壁分离逐渐复原,B正确;图中是从细胞的两端测量的,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所以A值变化很小,几乎不变,C正确;B/A值=原生质体的长度÷细胞的长度,在这个比值中A一般是不变的,所以B/A越小,说明B越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增大,则质壁分离程度越大,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考查学生对质壁分离形成的原理,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外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8.小西做了“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实验后,对两者的描述(用“×”表示“无”,“√”表示“有”),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水绵属于真核细胞,有叶绿体,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NA裸露,无染色体,细胞中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颤藻属于原核细胞,无叶绿体,无染色体。
【详解】颤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染色体,而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叶绿体和染色体。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区别,学生易将颤藻当做是绿色植物藻类(真核生物)来看,对类似的生物需要谨慎辨别。
9.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 调节起跑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C. 起跑反射中发令枪声属于条件刺激
D. 起跑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冲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详解】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A错误;
B、调节起跑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
C、起跑反射中发令枪声属于条件刺激,C正确;
D、起跑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学生不易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者对比如下:
10.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能够识别特定抗原的细胞有( )
①巨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致敏T细胞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能识别抗原的只有浆细胞,吞噬细胞可识别抗原,但是不具备特异性。
【详解】①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但是其识别功能不具有特异性,①错误;
②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②正确;
③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③正确;
④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④正确;
⑤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不具有识别功能,⑤错误;
⑥致敏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⑥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本题将吞噬细胞当作是特异性识别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不识别特定的某种抗原,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11.根据如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
A. a>b>c B. c>b>d C. b>a>c D. a=b>c
【答案】B
【解析】
左图:因玻璃隔板的阻隔,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侧运输,导致a和b琼脂块中含有的生长素的量相同;右图: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因此c琼脂块中含有的生长素的量小于d。综上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为c>a=b>d,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隔板;②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且能产生生长素;③单侧光可导致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12.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 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膝跳反射中,只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个神经元,膝跳反射的过程是: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末梢为树突末梢,树突末梢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将兴奋传到细胞体,然后再通过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为:树突→细胞体→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膝跳反射的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不是树突末端,A错误;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膝跳反射的兴奋由树突末端产生传向细胞体、轴突,不是由轴突传向细胞体、树突,错误;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突触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和运动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组成,C正确;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膝跳反射的兴奋由树突末端产生传向细胞体、轴突,由轴突传向突触结构,不能由树突直接传向突触,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需要学生对神经元结构、神经元之间连接方式熟练掌握。
13.DNA 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如图所示的 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GCA
CGT
ACG
TGC
赖氨酸
丙氨酸
半胱氨酸
苏氨酸
A. 赖氨酸 B. 丙氨酸 C. 半胱氨酸 D. 苏氨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